一种辅助清洗机器人用的高架车托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4322发布日期:2019-11-13 01:5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清洗机器人用的高架车托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架车拖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清洗机器人用的高架车托运装置。



背景技术:

清洗机器人在清洗水上区域遇不可跨越的障碍物或机械故障时,一般需要用于搭载操作人员的移动平台,高架车作为能实现灵活调节距离及高度的高低空平台,用于清洗机器人的越障和维护,其中高架车为低速特殊车辆,通常需要使用高架托运装置运往目的地,高架托运装置对清洗机器人的作用是帮助运输用于辅助作业的高架车。

高架车在拖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拖运用车,现有技术中的高架车的拖运用车上缺少针对高架车特有的拖运装置,因此将高架车通过吊车放置在拖运车上后,高架车随着拖运车的行走,可能产生惯性而导致高架车在拖运车上出现滑行或者晃动,不利于高架车在拖运车上的稳定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清洗机器人用的高架车托运装置,以解决提高高架车在拖运车上托运过程中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辅助清洗机器人用的高架车托运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辅助清洗机器人用的高架车托运装置,包括:

承托平台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适于承托高架车的前车轮的前承托平台和对称设置的一对承托高架车的后车轮的后承托平台;

连接梁单元,包括用于连接一对所述前承托平台和连接一对所述后承托平台的第一连接梁,以及用于连接前承托平台和后承托平台的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与第二连接梁垂直设置;

连接销单元,包括分别对应设于一对所述前承托平台和一对所述后承托平台底端面的用于与拖运车相连的多个固定销。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分别连接一对所述前承托平台和连接一对后承托平台的第一连接梁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承托平台适于与高架车的前车轮接触的端面为平板面结构。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承托平台适于与高架车的前车轮接触的端面沿着第二连接梁的延伸方向设有一对适于对高架车的前车轮的两侧限位的限位凸条。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承托平台的底部通过若干间隔地且均匀分布的前加强片与所述第一连接梁相连。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承托平台适于与高架车的后车轮接触的端面为凹陷的“︺”形结构;

“︺”形结构包括基部和与基部相连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翼部;

所述翼部与基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钝角的角度为135°~155°。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部朝向高架车的后车轮的端面沿着所述第二连接梁的延伸方向设有一对适于对高架车的后车轮的两侧限位的凸起的卡翅。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承托平台底部通过若干间隔地且均匀分布的后加强片与所述第一连接梁相连。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辅助清洗机器人用的高架车托运装置,通过前承托平和后承托平台对于高架车的前车轮和后车轮进行承托,使得高架车避免直接放置在高架车托运用车上,以使得前承托平台和后承托平台对高架车进行位置的限位从而提高高架车载拖运车本体运行的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架车托运用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的高架车托运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高架车托运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中:高架车1、前车轮2、后车轮的3、前承托平台100、后承托平台200、第一连接梁300、第二连接梁400、固定销500、限位凸条103、基部203、后加强片202、翼部205、卡翅2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清洗机器人用的高架车托运装置,包括:承托平台单元、连接梁单元和连接销单元。

承托平台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适于承托高架车1的前车轮2的前承托平台100和对称设置的一对承托高架车1的后车轮的3后承托平台200。

连接梁单元,包括用于连接一对前承托平台100和连接一对后承托平台200的第一连接梁300,以及用于连接前承托平台100和后承托平台200的第二连接梁400;第一连接梁300与第二连接梁400垂直设置。具体的,一对前承托平台100和一对后承托平台200共同构成的一个矩形结构,第二连接梁400仅仅连接对应于矩形结构的同一边上的前承托平台100和后承托平台200,即第一连接梁300和第二连接梁400分别对应矩形结构的四条边。也即,分别连接一对前承托平台100和连接一对后承托平台200的第一连接梁300平行设置。

连接销单元,包括分别对应设于一对前承托平台100和一对后承托平台200底端面的用于与拖运车相连的多个固定销500。固定销500在本实施例中可选为四个固定销500,即在前承托平台100和后承托平台200的底端面分别设有一个,此时,对于这四个固定销500可选为朝向拖运车的端部齐平共面。另外,对于固定销500还可以设计为其它数量,此时,即在每个前承托平台100和后承托平台200的底端面设置例如两个固定销500,如此,通过增加固定销500的数量,还可提高托运装置与托运用车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又具体的,前承托平台100适于与高架车1的前车轮2接触的端面为平板面结构。为了对于高架车1的前车轮2起到防止侧向滑移的作用,前承托平台100适于与高架车1的前车轮2接触的端面沿着第二连接梁400的延伸方向设有一对适于对高架车1的前车轮2的两侧限位的限位凸条103。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对限位凸条103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为一个稍微较宽的距离以满足高架车1中前车轮2的轮宽较大的一种高架车1,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架车1对应的前车轮2的轮宽一共对应的就几种,因此将本实施例的一对限位凸条103之间的间距设置为满足轮宽较大的一种高架车1,即对轮宽较小的高架车1也同样适用,虽然这样的设计会造成使用过程中,轮宽较小的高架车1可能出现微小的侧向滑移,但是滑移的幅度控制较小,不会影响整体高架车1随着拖运车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了节约托运装置的材料成本,前承托平台100的底部通过若干间隔地且均匀分布的前加强片与第一连接梁300相连,如此,通过前加强片可以对前承托平台100对于高架车1的承托效果起到保障性,相比直接使用在前承托平台100底部的实心体支撑连接部而言,可以明显节约材料成本。同理,为了节约托运装置的材料成本,后承托平台200底部通过若干间隔地且均匀分布的后加强片202与第一连接梁300相连。

再具体的,后承托平台200适于与高架车1的后车轮接触的端面为凹陷的“︺”形结构;“︺”形结构包括基部203和与基部203相连的一对对称设置的翼部205;翼部205与基部203之间形成的夹角r为钝角。翼部205与基部203之间形成钝角结构,翼部205对于高架车1的后车轮可以起到防止后车轮向前车轮2方向滑动的问题。本实施例采用的钝角的角度为135°~155°。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翼部205与基部203之间的钝角可以设置为一个稍微较宽的距离以满足高架车1中后车轮的3轮径较大的一种高架车1,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架车1对应的后车轮的3轮径一共对应的就几种,因此将本实施例的翼部205与基部203之间的钝角设置为满足轮径较大的一种高架车1,即对轮径较小的高架车1也同样适用,虽然这样的设计会造成使用过程中,轮径较小的高架车1可能出现微小的向前车轮2方向的滑移,但是滑移的幅度控制较小,不会影响整体高架车1随着拖运车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同样的,为了防止高架车1的后车轮侧向滑移,在基部203朝向高架车1的后车轮的3端面沿着第二连接梁400的延伸方向设有一对适于对高架车1的后车轮的3两侧限位的凸起的卡翅208。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对卡翅208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为一个稍微较宽的距离以满足高架车1中后车轮的3轮宽较大的一种高架车1,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架车1对应的后车轮的3轮宽一共对应的就几种,因此将本实施例的一对限位凸条103之间的间距设置为满足轮宽较大的一种高架车1,即对轮宽较小的高架车1也同样适用,虽然这样的设计会造成使用过程中,轮宽较小的高架车1可能出现微小的侧向滑移,但是滑移的幅度控制较小,不会影响整体高架车1随着拖运车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