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充电桩及其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2010发布日期:2019-11-27 20: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交流充电桩,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中空腔室,外壳上设有用于进行充电操作和/或信息显示的充电面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主壳体和端盖;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由型材形成,所述型材的横截面为封闭结构,型材的轴向两端设有用于装卸电气元件的开口,所述充电面板由主壳体上的相应侧面形成;

端盖,固定在主壳体两端的开口处,与主壳体共同围成所述中空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内侧设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用于嵌入型材相应端的开口内并支撑到型材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至少一端的端盖通过可拆结构固定在主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具有朝向斜上方设置的斜向侧面,斜向侧面上设有充电操作窗口和/或信息显示窗口所述充电面板由所述斜向侧面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包括竖直布置的背板部分和前侧板部分,还包括连接在背板部分与前侧板部分之间的连接板部分,所述型材整体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背板部分与等腰梯形的底边对应,前侧板部分与等腰梯形的顶边对应;所述斜向侧面由位于上部的连接板部分形成,位于下部的连接板部分上设有充电枪座,充电枪座供充电枪插入。

6.交流充电桩的外壳,形成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中空腔室,外壳上设有用于进行充电操作和/或信息显示的充电面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主壳体和端盖;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由型材形成,所述型材的横截面为封闭结构,型材的轴向两端设有用于装卸电气元件的开口,所述充电面板由主壳体上的相应侧面形成;

端盖,固定在主壳体两端的开口处,与主壳体共同围成所述中空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内侧设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用于嵌入型材相应端的开口内并支撑到型材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至少一端的端盖通过可拆结构固定在主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具有朝向斜上方设置的斜向侧面,斜向侧面上设有充电操作窗口和/或信息显示窗口所述充电面板由所述斜向侧面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流充电桩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包括竖直布置的背板部分和前侧板部分,还包括连接在背板部分与前侧板部分之间的连接板部分,所述型材整体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背板部分与等腰梯形的底边对应,前侧板部分与等腰梯形的顶边对应;所述斜向侧面由位于上部的连接板部分形成,位于下部的连接板部分上设有充电枪座,充电枪座供充电枪插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充电桩及其外壳。交流充电桩包括外壳,外壳形成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中空腔室,外壳上设有用于进行充电操作和/或信息显示的充电面板;外壳包括主壳体和端盖;主壳体,主壳体由型材形成,型材的横截面为封闭结构,型材的轴向两端设有用于装卸电气元件的开口,充电面板由主壳体上的相应侧面形成;端盖,固定在主壳体两端的开口处,与主壳体共同围成中空腔室。主壳体由横截面为封闭结构的型材形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主壳体采用组装式的结构,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加工周期短。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主壳体采用的组装式结构,主壳体由型材形成利于中空腔室的密封,提高了壳体的防护性和充电桩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杰;杜晶晶;杨梦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1
技术公布日:2019.11.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