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端保护安全气囊、车辆座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9713发布日期:2021-03-05 14:5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端保护安全气囊、车辆座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气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端保护安全气囊、车辆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或后碰时,由于车头或车尾的空间大,材料的溃缩也更大,能一定程度上缓冲碰撞产生的力。然而当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乘员与碰撞物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因此侧面碰撞更容易导致严重伤害。其中,大约35%的侧面碰撞伤害来源于远端侧面碰撞,且碰撞发生时,乘员最容易受伤的是头部和胸部等致死伤害部位。由此可见,远端侧面碰撞对车内乘员的伤害非常大。欧盟第三方独立车辆安全认证机构euro-ncap(欧盟新车认证程序/中心)已经认识到远端侧面碰撞伤害防护的重要性,并提议在2020年法规草案中,将远端侧面碰撞测试纳入其中。
[0003]
目前市场上侧面远端保护安全气囊袋形设计,由于受限于布置空间,通过仿真和试验测试等,发现远端保护性能不佳。有些产品支撑不稳定,没有髋部和腹部腔室,对乘员约束效果差,没有对乘员从髋部,腹部,胸部到头颈部进行全方位保护;还有些气囊展开不稳定,容易在车身横向和纵向发生偏移,气囊易被乘员的手臂阻挡,无法到达正确的展开位置。在实际试验时假人侧向偏移过大,不能满足开发需求,另外有些产品不能满足头部保护区域要求,而且体积过大。因此,设计一款满足性能要求且符合产品限制条件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侧面远端保护安全气囊无髋腹部保护腔室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远端保护安全气囊,包括气袋,所述气袋能够充气展开至膨胀位置;
[0006]
所述气袋具有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在所述膨胀位置,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分别与乘员的头部、肩部和髋腹部位置对应。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气袋上至少部分区域设有锁死区,在所述膨胀位置,所述锁死区厚度小于其他区域。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设有第一锁死区,所述第一锁死区与乘员的头部位置对应;和/或,
[0009]
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第二锁死区,所述第二锁死区与乘员的肩部位置对应。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气囊由气袋裁片通过缝纫或粘接方式连接。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气囊还包括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袋连接,所述气体发生器用于点火产生气体。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袋裁片连接处设有气袋加强片。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有与车辆连接的固定结构。
[0014]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如上所述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
[0015]
所述座椅靠背的侧面设有安全气囊安装结构,所述安全气囊固定在所述安装结构上。
[0016]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座椅,所述膨胀位置处于所述车辆的中央通道区域。
[0017]
进一步的,在所述膨胀位置,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车辆的副仪表板至少部分重叠。
[0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车辆座椅及车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增加了髋部和腹部腔室,碰撞过程中气囊展开到乘员的髋部,腹部和中央通道之间,增加了对乘员髋部,腹部的约束作用,避免了乘员和中央通道的硬接触,同时增加了气囊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在膨胀位置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气袋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气袋加强片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应用在车辆上的示意图;
[0027]
以下对附图作补充说明:
[0028]
1-安全气囊;11-气袋裁片;10-气袋加强片;110-气袋;111-第一腔室;112-第二腔室;113-第三腔室;114-第一锁死区;115-第二锁死区;116-发生器安装孔;120-气体发生器;121-固定结构;2-座椅;201-座椅靠背;3-中央通道;301-副仪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31]
随着汽车碰撞安全保护法规的发展,汽车侧面碰撞的远端乘员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市场上并没有成熟、稳定的产品,现有安全气囊已经不能满足欧洲新车评价规范euro-ncap对侧面碰撞的远端乘员保护要求。
[003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远端保护安全气囊1,包括气袋110,气袋110能够充气展开至膨胀位置;气袋110具有连通的第一腔室111、第二腔室112和第三腔室113,在膨胀位置,第一腔室111、第二腔室112和第三腔室113分别与乘员的头部、肩部和髋腹部位置对应。
[0033]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安全气囊1基于实际侧面远端保护项目开发需求设计,可以满足性能要求的远端气囊设计,相比于现有最好技术,主要增加了气囊髋部、腹部腔室设计,增加对乘员的支撑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安全气囊1能够同时兼顾乘员髋部,乘员腹部,乘员胸部和乘员头部,气囊完全展开后位于乘员,座椅靠背201和中央通道3之间,第一腔室111和乘员头部对齐,第二腔室112和乘员手臂对齐,第三腔室113和乘员腹部和乘员髋部对齐,第三腔室113和中央通道3可以有一定的重叠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11、第二腔室112和第三腔室113按照保护功能划分为头部腔室、肩部腔室和髋腹部腔室,相邻腔室连通,可选的,相邻腔室间有界限。
[0034]
如图3所示,气袋110上至少部分区域设有锁死区,在膨胀位置,锁死区厚度小于其他区域。
[0035]
本申请实施例中,气袋110上设置锁死区可以在满足安全气囊1性能需求的前提下控制气囊的体积,可选的,在气袋110被气体充满时,锁死区在气袋110上形成凹陷。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死区设置为非充气区域,即直接将上下两片面料结合在一起,气体无法将此区域充满涨开。
[0036]
如图1所示,第一腔室111设有第一锁死区114,第一锁死区114与乘员的头部位置对应;和/或,第二腔室112设有第二锁死区115,第二锁死区115与乘员的肩部位置对应。
[0037]
在侧碰试验过程中,现有的侧面远端保护安全气囊1展开不稳定,容易在车身横向和纵向发生偏移,且安全气囊1易被假人手臂阻挡,无法到达正确的展开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区域设置设置锁死区,控制此处气囊厚度,锁死区与乘员的头部和肩部作出避让,避免安全气囊1展开过程中的干涉,使安全气囊1展开到位,手臂和安全气囊1接触更稳定,增加了气囊的支撑效果,同时可以平衡气囊体积。可选的,锁死区的形状以及位置可根据实际使用时的情景进行调整,以适用不同的车身环境和气袋110大小,保证最好的系统约束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死区114和第二锁死区115可将安全气囊1分为第一腔室111、第二腔室112和第三腔室113。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侧碰试验过程中,侧碰远端碰撞发生时安全气囊1能够很好的限制假人侧向位移,同时由于足够的头部保护区域,可以避免双假人工况两假人头部的硬接触。
[0038]
如图4所示,安全气囊1由气袋裁片11通过缝纫或粘接方式连接。
[0039]
本申请实施例中,选用合适材质的面料如尼龙,按照设计要求裁剪出气袋裁片11,再通过将气袋裁片11缝合或粘结得到气袋110。
[0040]
安全气囊1还包括气体发生器120,气体发生器120与气袋110连接,气体发生器120用于点火产生气体。
[0041]
本申请实施例中,气袋裁片11上设有发生器安装孔116,气体发生器120安装在发生器安装孔116处。气袋110的体积可控制在10-50l,可以适配多种的气体发生器120。优选的,选用双级气体发生器120。
[0042]
如图5所示,气体发生器120与气袋裁片11连接处设有气袋加强片12。
[0043]
本申请实施例中,气袋加强片12贴在气袋裁片11上,在缝合气袋110时预先将气袋加强片12与气袋裁片11缝合。气袋加强片12起到保护和导流作用。
[0044]
气体发生器120上设有与车辆连接的固定结构121。
[0045]
本申请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120上设有安全气囊1安装结构,安全气囊1可以与车辆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卡接等。
[004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2,包括座椅靠背201和如上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1;座椅靠背201的侧面设有安全气囊1安装结构,安全气囊1固定在安装结构上。
[0047]
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辆座椅2包括远端保护安全气囊1,关于远端安全保护气囊的结构请参见上文描述远端安全气囊1的所有方式。远端保护安全气囊1安装于主驾座椅靠背201靠近中央通道3的一侧,可选的,远端保护安全气囊1通过螺栓与座椅靠背201的骨架连接。气体发生器120点火后,气流沿着气袋加强片12分上下两路流入气囊内,分别充满第三腔室113、第二腔室112和第一腔室111。由于第二锁死区115的控制,此区域气囊厚度较薄,可以减轻假人手臂和气囊的干涉,同时锁死区也可以起到平衡气囊体积的作用。第一腔室111可以通过第一锁死区114和第二锁死区115控制腔室大小和厚度,第一锁死区114以上部分腔室可以满足euro-ncap头部保护区域要求。
[0048]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保护安全气囊1安装于主驾座椅靠背201靠近中央通道3的一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座椅2上还设有容置气袋110的安全气囊1收纳盒,安全气囊1在收缩状态下被收纳在收纳盒中。
[0049]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如上的座椅2,膨胀位置处于车辆的中央通道3区域。
[0050]
在膨胀位置,第三腔室113与车辆的副仪表板301至少部分重叠。
[0051]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辆上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接受碰撞信号,发出点火指令,气体发生器120点火产生气体,安全气囊1随之展开,安全气囊1在展开过程中,安全气囊1会在乘员、中央通道3和座椅靠背201的作用下展开到乘员的腹部、乘员的胸部和乘员的头部区域。安全气囊1在乘员的手臂处由于第二锁死区115的控制,安全气囊1整体厚度比其他区域薄,可以减小安全气囊1和乘员手臂的干涉,从而使安全气囊1展开到位,更好的保护乘员。锁死区在满足euro-ncap侧面远端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减小安全气囊1的体积,便于安全气囊1的展开,同时降低成本。
[0052]
如图6所示,安全气囊1完全展开后位于乘员、座椅靠背201和中央通道3之间,第一腔室111和乘员头部区域对齐,第二腔室112和乘员手臂所在区域对齐,第三腔室113和乘员
腹部、髋部区域对齐。优选的,第三腔室113和中央通道3处的副仪表板301有一定的重叠量。第三腔室113与车辆的副仪表板301部分重叠,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约束乘员,吸收车辆侧碰是乘员受到的碰撞能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乘员的腹部、髋部和副仪表板301挤压来支撑气囊,从而使气囊更稳定,获得更大的侧向支撑力。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