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型加热元件和包括该片型加热元件的车门的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7159发布日期:2020-06-20 17:3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片型加热元件和包括该片型加热元件的车门的扶手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12月1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60359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用于所有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型加热元件和包括该片型加热元件的车门的扶手。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加热器加热车辆整个内部空间需要相对长的时间,因此除了诸如加热器芯的主加热装置之外,使用加热丝的辅助加热装置已广泛用于车辆中,同时加热丝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焦耳加热达到目标温度。

因此,诸如安装在车辆的座椅或扶手中的加热丝的辅助加热装置可以有效地为乘客提供愉悦和舒适的环境。

然而,当扶手在其中包括根据相关技术的线型加热元件时存在若干问题,例如,当根据相关技术的线型加热元件使用加热丝时,扶手的可加工性和缓冲感由于加热丝垫的厚度而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同时完好地保持现有技术所实现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片型加热元件,其用于解决使用加热丝的线型加热元件的上述缺陷,并且提供一种包括该片型加热元件的车门的扶手。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片型加热元件,其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线型加热元件的一部分短路时加热功能本身失效的问题,并且提供一种包括该片型加热元件的车门的扶手。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快速达到预定目标温度的片型加热元件,并且提供了一种包括该片型加热元件的车门的扶手。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将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任何其他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片型加热元件包括:绝缘层;第一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分支;第二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第二分支;多个加热导体,其并联地布置并且与多个第一分支和多个第二分支电连接,所述多个加热导体中的每一个具有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更高的电阻值以产生热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片型加热元件包括:传输电的导体板;绝缘材料,其将导体板分成两个电断开区域;以及多个加热导体,其电连接导体板的两个电断开区域,并且多个加热导体包括具有比导体板材料更高的电阻值的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车门的扶手包括:框架,其覆盖扶手以构造扶手的外观;第一聚合物层,其设置在框架上;片型加热元件,其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层上并且从外部接收电能以产生热量;第二聚合物层,其设置在片型加热元件上;以及覆盖层,其设置在第二聚合物层上并暴露于外部。

片型加热元件包括:用于绝缘的绝缘层;第一电极,其形成在绝缘层上并且包括多个第一分支;第二电极,其形成在绝缘层上并且包括多个第二分支;以及多个加热导体,其并联地电连接多个第一分支和多个第二分支。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片型加热元件的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3为示出了车门的扶手和安装在扶手上的片型加热元件的视图;

图4为示出了图3的扶手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5为示出了多个片型加热元件安装在车门的扶手上的实施方案的视图。

图6a至图6h为示出了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片型加热元件的过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应当理解,即使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也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时,当它们可能使本发明的主题不必要地模糊时,将省略与公知功能或配置有关的详细描述。

这里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来描述本发明的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并且这些元件的实质、顺序、规则或数量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如果某个部件被描述为“连接”、“接合”或“链接”到另一个部件,则它们可能意味着部件不仅直接“连接”、“接合”或“链接”,而且还通过第三个部件间接“连接”、“接合”或“链接”。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片型加热元件的视图,图2为沿图1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根据实施方案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包括绝缘层110、第一电极120、第二电极130以及多个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141、142。

提供绝缘层110用于片型加热元件100的绝缘。绝缘层110可以构造成限定片型加热元件100的轮廓。

第一电极120设置在绝缘层110上并包括多个第一分支122。

第二电极130设置在绝缘层110上并包括多个第二分支132。

多个加热导体141、142通过多个第一分支122和多个第二分支132并联地电连接。每个加热导体141、142可以包括每单位面积具有比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更高的电阻的材料,并且当电流流过每个加热导体141、142时可以通过焦耳加热产生热量。也就是说,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可以通过焦耳加热而比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更有效地产生热量。

片型加热元件100配置为使得当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连接到电源180时,多个加热导体141、142产生热量。

在相关技术中,加热丝用于在车门的扶手上提供加热元件。在线型加热元件的情况下,通过多次弯曲较长的加热丝,可以将串联电连接形式的较长的加热丝安装在车门的扶手上,以提高加热性能。

然而,根据相关技术应用于车门的扶手的线型加热元件存在以下问题:i)线型加热元件未能达到目标温度或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到达目标温度;ii)功耗过大;iii)由于加热丝垫的厚度,扶手的可加工性和衬垫感(或缓冲感)会变差。

已经制造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和包括该片型加热元件的车门1的扶手10,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用于车门的扶手的线型加热元件的上述问题。更具体地,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具有下述基本特征,所述基本特征为:片型加热元件100包括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并联地电连接多个第一分支122和多个第二分支132。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包括每单位面积具有比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更高的电阻的材料,从而快速达到目标温度,降低功耗,并且改善扶手10的缓冲感,同时提高制造具有加热功能的扶手10的可加工性。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包括用于产生热量的多个加热导体141、142以及用于向加热导体141、142供应电力的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并联地电连接。因此,片型加热元件100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线型加热元件可以具有较小的厚度。另外,因为加热导体141、142并联地电连接而不是串联地电连接,所以可以将电流均匀且快速地供应到所有加热导体141、142以产生热量。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具有以下效果:i)快速达到目标温度,ii)降低功耗,iii)使加热元件100的厚度最小化,从而提高制造扶手10的可加工性,并且改善扶手10的缓冲感(或衬垫感)。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片型加热元件100的特征。

参照图2,绝缘层110可以包括多个层。例如,可以通过层压(laminating)第一绝缘层111和第二绝缘层112来形成绝缘层110。

第一绝缘层111和第二绝缘层112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第一绝缘层111和第二绝缘层112可以具有不同的材料。例如,第一绝缘层111和第二绝缘层112可以由诸如聚氨酯(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合物中的一种形成。

第一绝缘层111和第二绝缘层112可以通过层压形成。

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可以印刷在绝缘层110上。例如,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可以通过丝网印刷(screenprinting)形成在绝缘层110上。

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可以彼此电断开。绝缘体可以填充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之间的空间,以电断开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例如,将在下面描述的涂覆层150可以填充第一电极120与第二电极130之间的空间,以电断开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

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可以通过用绝缘材料将导体板分成两个电/物理分离区域而形成。作为导体板的两个电/物理分离区域的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可以通过多个加热导体141、142电连接在一起。此时,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可以通过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并联地电连接。

参照图1,第一电极1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主干121,多个第一分支122可从第一主干121分支。

第一主干121可以具有比第一分支122更大的横截面积。

第一主干121可以沿预定加热区域的周边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加热区域被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虚拟中心线划分时,第一主干121可以设置在加热区域的一侧上的部分区域的边缘处(例如,图1中的加热区域的左侧区域)。参照图1,例如,第一主干121可以沿加热区域的左侧边缘延伸。

多个第一分支122可以从第一主干121分支并且可以横跨加热区域延伸。参照图1,例如,每个第一分支122可以沿第一方向d1从第一主干121延伸。第一方向d1可以是片型加热元件100(或绝缘层110)的纵向方向,第二方向d2可以是片型加热元件100(或绝缘层110)的横向方向,第二方向d2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d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第一分支122的轴线以预定角度与第一主干121的轴线相交。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每个第一分支122的轴线垂直于第一主干121的轴线。

第二电极1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主干131,多个第二分支132可以从第二主干131分支。

第二主干131可以具有比第二分支132更大的横截面积。

第二主干131可以沿着预定加热区域的周边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加热区域被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虚拟中心线划分时,第二主干131可以设置在加热区域的另一侧上的部分区域的边缘处(例如,图1中的加热区域的右侧区域)。参照图1,例如,第二主干131可以沿加热区域的右侧边缘延伸。

多个第二分支132可以从第二主干131分支并且可以横跨加热区域延伸。参照图1,例如,每个第二分支132可以沿第一方向d1从第二主干131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第二分支132的轴线以预定角度与第二主干131的轴线相交。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每个第二分支132的轴线垂直于第二主干131的轴线。

参照图1,多个第一分支122和多个第二分支132可以交替地布置并且沿着第二方向d2等距离地间隔开以呈交叉指状图案。

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可以设置在沿第二方向d2相邻的第一分支122与第二分支132之间。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可包括多个加热导体141和多个第二加热导体142。多个第一加热导体141沿第一方向d1彼此等距离间隔开,多个第一加热导体141沿第二方向d2彼此等距离间隔开。每个第一加热导体141可以具有直接附接到第二分支132的上端部和直接附接到第一分支122的下端部。多个第二加热导体142沿第一方向d1彼此等距离间隔开,多个第二加热导体142沿第二方向d2彼此等距离间隔开。每个第二加热导体142可以具有直接附接到第一分支122的上端部和直接附接到第二分支132的下端部。因此,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可以通过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并联地电和/或物理连接。也就是说,电流可以通过多个加热导体141、142从第一电极120平行地流到第二电极13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个第一分支122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分支122可以位于沿第二方向d2相邻的两个第二分支132之间。至少一个第一分支122可以通过多个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141、142电连接到沿第二方向d2相邻的两个第二分支132。

例如,参照图1,在多个第一分支122中,沿第二方向d2相邻的两个第二分支132之间的第一分支122可以通过多个加热导体141、142与两个相邻的第二分支132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连接1-1分支和2-1分支的多个加热导体以及连接1-1分支和2-1分支的多个加热导体可以相对于第二方向d2是不对称的。例如,参照图1,电连接多个第一分支122中相对于第二方向d2在第二分支132之间的第一分支122和位于所述第一分支122的一侧并与其相邻的第二分支132的多个加热导体141、142与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支122和位于所述第一分支122的另一侧并与其相邻的第二分支132的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可以相对于第二方向d2是不对称的。

参照图1,多个第一加热导体141可以沿着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第一假想轴线x1对齐,多个第二加热导体142可以沿着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第二假想轴线x2对齐,第一假想轴线x1可以与第二假想轴线x2平行。特别地,第一假想轴线x1和第二假想轴线x2可以沿第一方向d1交替地布置并且彼此等距离间隔开。因此,多个第一加热导体141和多个第二加热导体142可以沿第一方向d1交替地布置并且彼此等距离间隔开。

参照图1,多个第一加热导体141可以沿着平行于第一方向d1的第三假想轴线x3对齐,多个第二加热导体142可以沿着平行于第一方向d1的第四假想轴线x4对齐,第三假想轴线x3可以平行于第四假想轴线x4,第三假想轴线x3和第四假想轴线x4可以与第一假想轴线x1和第二假想轴线x2垂直。特别地,第三假想轴线x3和第四假想轴线x4可以沿第二方向d2交替地布置并且彼此等距离间隔开。因此,多个第一加热导体141和多个第二加热导体142可以沿第二方向d2交替地布置并且彼此等距离间隔开。

如上所述,多个第一加热导体141和多个第二加热导体142可以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交替地布置并且彼此等距离间隔开。

第一电极120可以包括连接到外部电源180的第一电极端子123,第二电极130可以包括连接到外部电源180的第二电极端子133。第一电极端子123和第二电极端子133可以从片型加热元件100的一侧一起延伸,但是可以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以便不电连接在一起。

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保护第一电极端子123和第二电极端子133的连接器端子。第一电极端子123和第二电极端子133可以分别连接到外部电源180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相反,第一电极端子123可以连接到外部电源180的负(-)电极,第二电极端子133可以连接到外部电源180的正(+)电极。

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从车辆的电源装置接收电能。例如,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使用从车辆的诸如电池的能量存储装置接收的电力来产生热量。

参照图2,当层压绝缘层110、第一电极120、第二电极130以及涂覆层150的方向被称为层压方向时,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可以具有在与层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在层压方向上的厚度的形状。此外,每个加热导体141、142的位于第一电极120与第二电极130之间的部分可以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在与层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在层压方向上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可以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在与层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是在层压方向上的厚度的两倍或更多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加热导体141、142的位于第一电极120与第二电极130之间的部分可以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在与层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是在层压方向上的厚度的两倍或更多倍。

因此,由片型加热元件100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涂覆层150有效地释放到外部,并且可以最小化片型加热元件100在层压方向上的厚度。

参照图2,加热导体141、142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层压方向与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重叠。换而言之,参照图2,加热导体141、142的每一个都可以包括插置在第一电极120与第二电极130之间的部分、层压在第一电极120上的部分和层压在第二电极130上的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包括与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重叠但不直接电连接在一起的部分。因此,多个加热导体141、142通过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并联地电连接。

在第一电极120连接到外部电源180的正(+)电极并且第二电极130连接到外部电源180的负(-)电极的情况下,当电流i通过加热导体141、142从第一电极120流到第二电极130时,加热导体141、142可以通过焦耳加热产生热量。

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可以由碳黑、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或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因此,当电流流过加热导体141、142时,加热导体141、142可以有效地产生热量。

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可以印刷在绝缘层110上。例如,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可以通过丝网印刷印刷在绝缘层110上。

根据本发明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加热导体141、142主要产生热量。然而,应当理解,当电流流过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时,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也可以通过焦耳加热产生热量。

参照图2,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进一步包括涂覆层150,第一电极120、第二电极130和多个加热导体141、142涂覆有涂覆层150以用于绝缘。

当加热导体141、142与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重叠时,涂覆层150可以具有填充部分,在该填充部分中加热导体141、142不与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重叠。也就是说,涂覆层150可以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片状部分和从片状部分朝向第一电极120或第二电极130突出的部分。

因为由多个加热导体141、142产生的热量通过涂覆层150释放到外部,所以涂覆层150可以由具有绝缘特性而且具有优异导热性的材料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绝缘层110、第一电极120、第二电极130、加热导体141、142和涂覆层150在绝缘层110、第一电极120、第二电极130、加热导体141、142和涂覆层150的层压方向上可以具有0.1mm至1mm的厚度,以使片型加热元件100具有柔性。

例如,绝缘层110的第一绝缘层111可以由聚氨酯形成并且具有大约0.2mm的厚度,第二绝缘层112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并且具有大约0.025mm的厚度。涂覆层150可以由聚氨酯形成并且具有大约0.2mm的厚度。第一电极120、第二电极130和加热导体141、142可以形成为使得片型加热元件100具有大约0.65mm的总厚度。

根据上述构造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加热导体141、142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加热区域,使得可以从整个加热区域均匀地产生热量,并且可以通过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有效地将电流提供给加热导体141、142以产生热量。

特别地,因为多个加热导体141、142是不对称的,所以当片型加热元件100工作时,可以减少片型加热元件100中的电干扰,因而加热导体141、142可以有效地产生热量。

此外,即使加热导体141、142中的任何一个是异常的,剩余的加热导体141、142也可以产生热量,因为多个加热导体141、142并联地电连接。另外,即使多个第一分支122或多个第二分支132中的任何一个短路,也可以通过其余分支保持电连接,因此可以保持片型加热元件100的加热功能。

图3为示出了车门的扶手和安装在扶手上的片型加热元件的视图,图4为示出了图3的扶手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参照图3,车门1的扶手10可以是包括车门1的装饰件和用于支撑手臂的平坦部分的部件。扶手10可以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车门1的装饰件与用于支撑手臂的平坦部分之间的部分平滑地弯曲。

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安装在扶手10的包括平滑弯曲形状的预定区域上,如图3所示。

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是柔性的并且可以弯曲以匹配扶手10的弯曲形状。扶手10可以用皮革覆盖,片型加热元件100弯曲并附接到扶手10。

参照图4,扶手10可以包括框架11、第一聚合物层12、片型加热元件100、第二聚合物层13和覆盖层14。

框架11可以形成扶手10的外观。

第一聚合物层12可以设置在框架11上,以将片型加热元件100粘合到框架11。第一聚合物层12可以包括例如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第一聚合物层12可以用聚氨酯泡沫垫实施。

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层12上,并且可以从外部接收电能以产生热量。

第二聚合物层13可以设置在片型加热元件100上,并且可以粘合片型加热元件100和覆盖层14。第二聚合物层13可以包括例如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第二聚合物层13可以用聚氨酯slab泡沫实施。

覆盖层14可以设置在第二聚合物层13上并且可以暴露于外部。覆盖层14可以由通常用作车辆内部材料的材料形成。例如,覆盖层14可以由皮革或人造革形成。

可以设置粘合剂层15以将扶手10的部件粘合在一起。例如,粘合剂层15可以包括第一粘合剂层15a、第二粘合剂层15b以及第三粘合剂层15c,所述第一粘合剂层15a用于粘合第一聚合物层12和片型加热元件100,所述第二粘合剂层15b用于粘合片型加热元件100和第二聚合物层13,所述第三粘合剂层15c用于粘合第二聚合物层13和覆盖层14。

图5为示出了多个片型加热元件安装在车门的扶手上的实施方案的视图。

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的多个片型加热元件可以分别安装在车门的扶手的多个区域上。

例如,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安装在车门的装饰区域a1和扶手的支撑区域a2上。

通常,安装在更可能与用户的手臂接触的宽的支撑区域a2上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在相对宽的区域中产生热量,安装在不太可能与用户的手臂接触的窄的装饰区域a1上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在相对窄的区域中产生热量。

此外,安装在装饰区域a1上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和安装在支撑区域a2上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是开/关控制的。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片型加热元件100。

另外,安装在装饰区域a1上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和安装在支撑区域a2上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具有不同的规格。例如,安装在装饰区域a1上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可以比安装在支撑区域a2上的片型加热元件100在加热温度上或在产生热量所需的时间上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从而有效地为用户提供热量。

图6a至图6h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制造片型加热元件的过程的视图。

如图6a所示,准备片型加热元件的第一和第二电极120和130以及加热导体141、142的印刷图案。该步骤可以包括设计用于片型加热元件的第一和第二电极120和130以及加热导体141、142的印刷图案的步骤或准备设计的印刷图案的步骤。

如图6b所示设置绝缘层。绝缘层设置在用于印刷第一和第二电极120和130以及加热导体141、142的装置中。

使用图6c所示的装置层压绝缘层。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111、第二绝缘层112和第三绝缘层113。第一绝缘层111可以由聚氨酯膜形成,并且可以具有约0.2mm的厚度。第二绝缘层112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形成,并且可以具有约0.025mm的厚度。第三绝缘层113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形成,并且可以具有约0.15mm的厚度。

参照图6d,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印刷在第二绝缘层112上,然后干燥。根据制备的印刷图案将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印刷在第二绝缘层112上,然后干燥。

如图6e所示,加热导体141、142印刷在第二绝缘层112上,然后干燥。根据制备的印刷图案将加热导体141、142印刷在第二绝缘层112上,然后干燥。此时,加热导体141、142可以形成为覆盖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也就是说,加热导体141、142可以形成为具有t形截面。

如图6f所示组装连接器端子。连接器端子可以保护第一电极120的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130的电极端子,并且可以电连接外部电源180和第一电极120的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130的电极端子。

参照图6g,层压涂覆层150,并移除第三绝缘层113。

然后,参照图6h,检测电阻和端子以识别是否正常形成电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片型加热元件可以通过比相关技术中的线型加热元件更简单的工艺制造。

下面将描述将片型加热元件安装在车门的扶手上的过程。

首先,制备覆盖层(图4的附图标记14)和第一中间产品,在第一中间产品中,框架(图4的附图标记11)、第一聚合物层(图4的附图标记12)和片型加热元件(图4的附图标记100)粘合在一起。此时,第二聚合物层(图4的附图标记13)可以设置在第一中间产品或覆盖层上。

接下来,将覆盖层粘合到第一中间产品上以覆盖第一中间产品。此时,可以在第一中间产品和覆盖层之间施加粘合剂材料。

扶手可以以与上述不同的方式制造。

例如,框架(图4的附图标记11)、第一聚合物层(图4的附图标记12)、片型加热元件(图4的附图标记100)和第二聚合物层(图4的附图标记13)粘合在一起,并且覆盖层(图4的附图标记14)的一部分粘合到第二聚合物层。

粘合覆盖层的未粘合部分以覆盖框架(图4的附图标记11)、第一聚合物层(图4的附图标记12)、片型加热元件(图4的附图标记100)和第二聚合物层(图4的附图标记13)。

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线型加热元件,所述片型加热元件可以具有较小的厚度。因此,所述片型加热元件可以解决在制造扶手时在用覆盖层(例如皮革)覆盖扶手的最后完成过程中覆盖层被部分地抬起或不能很好地粘合的问题。另外,片型加热元件可以改善扶手的衬垫感(或缓冲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实现至少以下效果。

片型加热元件包括多个加热导体,所述多个加热导体并联地电连接多个第一分支和多个第二分支,并且所述多个加热导体由每单位面积的电阻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更高的材料形成,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到电源时,多个加热导体产生热量,由此片型加热元件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使用加热丝的线型加热元件可以实现较小的厚度。结果,可以改善扶手的可加工性和缓冲感。

此外,即使一些加热导体短路,也可以保持片型加热元件的电连接,因此可以保持加热功能。

另外,多个加热导体并联地电连接,由此与相关技术中的线型加热元件相比,片型加热元件可以快速达到预定的目标温度并且可以降低功耗。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从所附权利要求中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任何其他效果。

在上文中,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在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