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可调式汽车空调制冷制热选择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2987发布日期:2019-12-11 00:3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率可调式汽车空调制冷制热选择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功率可调式汽车空调制冷制热选择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为了达到更好的体验效果,在空调制冷时,压缩机产生的大量冷空气与发热电阻丝产生少量的热风在出风口混合,在空调制热时,发热电阻丝产生少量的热风与压缩机产生的冷空气在出风口混合,从而让汽车空调吹出的风能让人感觉到更加的舒适增加体验效果;但是无论汽车空调制冷或者制热时,压缩机和发热电阻丝都是处于工作状态,增加车辆的消耗功率,加大能源损耗。然而对于不同车型、不同客户的需求,显然现有的技术方案过于浪费,或者在极端条件下,需要启动节能模式延长续航时,现有的技术方案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则针对上述缺陷,有必要提出一种更为节能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功率可调式汽车空调制冷制热选择电路,当在汽车空调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时,简单、快捷、高效的控制压缩机或者发热电阻丝单一工作,降低车辆的消耗功率,节能减排,还能在极端条件下,延长续航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功率可调式汽车空调制冷制热选择电路,其关键技术在于,包括旋钮电压采集电路、空调模式选择电路、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压缩机驱动电路,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输出端连接所述空调模式选择电路,所述空调模式选择电路的制冷模式驱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压缩机驱动电路中,所述空调模式选择电路的制热模式驱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中,所述空调模式选择电路的制冷模式偏转开关设置在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中,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还经所述压缩机驱动电路接地,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端接电源,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接地端接地。

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连接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发热驱动端,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电源端接电源,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接地端接地,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至少设置有两级制热电路。

通过上述设计,空调模式选择电路比较旋钮电压采集电路采集的电压选择相应的空调运行模式,在相应的空调运行模式,一方面控制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机偏转,使相应风口导通,另一方面再控制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或压缩机驱动电路启动,开始向车内输送热风或冷风。通过调压,使汽车空调快速有效进行模式转换,并驱动汽车空调执行一种模式运行,制冷或制热,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还能输出不同等级制热模式,满足不同环境的制热需求,节能减排。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制冷或者制热时,无需同时启动发热电路和压缩机电路。

进一步描述,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电位器rp,所述电位器rp的一端连接电源u,所述电位器rp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位器rp的滑片输出端作为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的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ux;所述电位器rp的阻值为rx,根据设计需求,将所述电位器rp的电阻至少分为制冷区rc、制热区rh两个区间。

通过上述设计,采集电位器滑片处的电压作为参考电压,使旋钮电压采集电路响应真实、快速,还能根据汽车空调需求设置各个运行模式的电阻阻值大小,来控制汽车空调模式运行范围。并且设定制冷区rc、制热区rh,当滑片滑动到任一一个区时,根据电阻分压特性,其滑片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值也不同。其中,制冷区rc、制热区rh,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进行自定义设定。在实际设计中,在该采集电路中还可以通过串并联其他电路实现分压,只需要满足滑动滑片时,滑片输出电压会发生变化。

再进一步描述,所述空调模式选择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ic1、第二比较器ic2,所述第一比较器ic1的正相输入端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ic1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一电压设定值u1,所述第一比较器ic1的输出端经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ic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接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第二电阻r2接地。

所述第二比较器ic2的正相输入端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器ic2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二电压设定值u2,所述第二比较器ic2的输出端经第四电阻r4接地,所述第二比较器ic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接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第五电阻r5接地。

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接所述第一比较器ic1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采用上述方案,结合第一比较器ic1、第二比较器ic2获取电压采集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值与对应设定值进行比较后,驱动第一三极管q1或者第二三极管q2导通,实现模式选择。其中至少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通过将空调模式选择电路的制冷模式驱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压缩机驱动电路中,实现制冷模式关联控制;通过将空调模式选择电路的制热模式驱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中,实现制热模式控制。再将空调模式选择电路的制冷模式偏转开关设置在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中,对出风口进行控制,当吹冷风时,偏转电机旋转,使热风口打开,冷风排出,并关闭热风口;反之同理。整个空调模式选择电路实现模式选择和负载联动控制,电路简单,操作容易。

再进一步描述,在所述电位器rp的电阻上还设置有停机区rs,所述停机区rs设置在所述制冷区rc、所述制热区rh之间。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输出端连接零点漂移消除电路,所述零点偏移消除电路包括第三比较器ic3、第四比较器ic4,所述第三比较器ic3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第三比较器ic3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三电压设定值u3,所述第三比较器ic3的输出端接或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比较器ic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第四比较器ic4的正相输入端输入第四电压设定值u4,所述第四比较器ic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或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或门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源,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零点漂移消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所述零点漂移消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

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制冷区rc、制热区rh临界点之间选择时,容易出现制冷和制热模式往复选择,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设置零点漂移消除电路,并设定停机区,即在滑片滑动到停机区即临界区域时,零点漂移消除电路可以通过采集的电压识别是否到达区域,实现停机控制,防止模式跳动。其中,停机区可根据实际进行自定义设定。实际操作中,主要通过改变第三电压设定值u3、第四电压设定值u4实现停机区区间选择和设定。

再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电压设定值u1与第三电压设定值u3相等;所述第三电压设定值u3大于第四电压设定值u4;所述第四电压设定值u4与第五电压设定值u5相等;所述第五电压设定值u5大于第七电压设定值u7;所述第七电压设定值u7大于第六电压设定值u6;所述第二电压设定值u2大于0且小于第六电压设定值u6。

采用上述方案,将电位器划分成了u2-u4,u4-u3/u1,u3/u1-u三个区间,其中,u4-u3停机区;u3/u1-u制冷区;u2-u4制热区,制热区中,u5-u4为一级制热,u7-u5为二级制热,u6-u7为三级制热;其中设定值可以是直接给定电压值,也可以是根据电位器调节得到的电位电压。

再进一步描述,所述压缩机驱动电路包括压缩机m1,所述压缩机m1的一端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压缩机m1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三常开触点km13接地。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是由第一比较器ic1驱动供电,且第一比较器ic1的反相输入电压为u1,则可以看出,当电压ux大于u1时,压缩机工作;则制冷区时,电压ux对应的电压值为u1-u;并且压缩机m1的供电电压来自电压采集电路,则电压是可调节的,则可以通过滑动滑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级别。

再进一步描述,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设置有三级制热电路,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包括第五比较器ic5、第六比较器ic6、第七比较器ic7,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第一级制热电路包括第五比较器ic5,所述第五比较器ic5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发热驱动端,所述第五比较器ic5的正相输入端输入第五电压设定值u5,所述第五比较器ic5的输出端经第八电阻r8接地,所述第五比较器ic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三常开触点km23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三常开触点km23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接第一发热电阻丝pt1的一端,所述第一发热电阻丝pt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第二级制热电路包括第七比较器ic7,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发热驱动端,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正相输入端输入第七电压设定值u7,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输出端经第十三电阻r13接地,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输出端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三常开触点km23的一端,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分别经第二发热电阻丝pt2的一端、第三发热电阻丝pt3的一端,所述第二发热电阻丝pt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发热电阻丝pt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五比较器ic5的输出端接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经第十一电阻r11接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输出端。

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第三级制热电路包括第六比较器ic6,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发热驱动端,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正相输入端输入第六电压设定值u6,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输出端经第十二电阻r12接地,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输出端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接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三常开触点km23的一端,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所述第一发热电阻丝pt1的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接所述第二发热电阻丝pt2的一端,所述第五比较器ic5的输出端接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经第九电阻r9接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输出端,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输出端接第十三极管q10的集电极,所述第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三极管q10的基极经第十电阻r10接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输出端。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是由第二比较器ic2驱动供电,第二比较器ic2的反相输入信号为u2,第一比较器ic1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电压为u1,则可以看出,当电压ux大于u2并且小于u1时,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得电;还因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接零点漂移消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第三比较器ic3的反相输入信号为u3,第四比较器ic4的反相输入信号为u4,还可以看出,当电压ux大于u2并且小于u4时,零点漂移消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输入高电平,又因当电压ux在区间u2-u4逐级下降时,即电压ux下降到u4-u5之间时,则只有发热电阻丝pt1回路导通,并且发热电阻丝pt1得电开始工作,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输出一级制热,当电压ux下降到u6-u7之间时,发热电阻丝pt2和发热电阻丝pt3回路导通并且发热电阻丝pt2和发热电阻丝pt3都得电工作,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输出二级制热,当电压ux下降到u2-u6之间时,发热电阻丝pt1、发热电阻丝pt2和发热电阻丝pt3回路导通,并且全部得电都工作,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输出三级制热;即在电压ux在u2-u4区间,并且逐级下降时,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热电阻丝的工作数量也逐级增加,使制热功率也逐级提升,从而逐级提升制热效果。

再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电压设定值u1与第三电压设定值u3相等;所述第三电压设定值u3大于第四电压设定值u4;所述第二电压设定值u2大于0且小于第四电压设定值u4。

采用上述方案,将电位器划分成了u2-u4,u4-u3/u1,u3/u1-u三个区间,其中,u4-u3停机区;u2为无限趋近于0;其中设定值可以是直接给定电压值,也可以是根据电位器调节得到的电位电压。

再进一步描述,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偏转电机m2,所述偏转电机m2的一端接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km11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km1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并经供电线路接电源,所述偏转电机m2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km12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km12的另一端经第六电阻r6接地,所述偏转电机m2的另一端还接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km11的另一端,所述偏转电机m2的一端还接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km22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km22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km12和第六电阻r6的公共端。

采用上方案,当汽车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时,使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或者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得电,使其中一个接触器动作,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又使零点漂移消除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偏转电机跟随汽车空调选择的模式的进行相应的偏转,使相应的出风口打开。

再进一步描述,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输出端连接转动行程控制电路,所述转动行程控制电路包括时间继电器kt,所述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的一端分别经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四常开触点km14、第二接触器km2的第四常开触点km24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的另一端经第七电阻r7接地,所述时间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设置在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供电线路中。

通过上述设计,当空调处于制冷或制热状态时,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都会因第一接触器的线圈或者第二接触器的线圈得电从而得电,使时间继电器kt开始计时,当时间继电器kt计时时间达到时间继电器kt的设定值时,时间继电器kt动作,使时间继电器kt设置在风口偏转电机电路的供电线路中的常闭触点由常闭状态变为断开,使风口偏转电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为低电平,偏转电机停止工作。防止风口偏转电机在关闭风口后还持续转动,烧损电机,还可按设计需要,进行自定义设定时间继电器kt的动作时间,从而控制偏转电机的运行时间,控制偏转电机的转动行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空调模式选择电路与零点偏移消除电路联合控制,使汽车空调执行制冷或者制热模式,并且一方面控制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机偏转,使相应风口导通,另一方面再控制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或压缩机驱动电路启动,开始向车内输送热风或冷风。汽车空调实现制冷或者制热模式择一运行,降低车辆的消耗功率,节能减排,还能在极端条件下,延长续航时间;汽车空调还能改变旋钮的位置,使汽车空调输出多级制冷或者多级制热;并且结合实际使用过程解决了两种模式之间选择时的跳窜问题,防止压缩机或发热电阻丝频繁启动,造成压缩机或者发热电阻丝损坏。并且压缩机功率可调,节能可靠。还可以自定义设定旋钮电压采集电路中电位器的三个区间的阻值比例,满足各种车型空调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可以看出,一种功率可调式汽车空调制冷制热选择电路,其键技术在于,包括旋钮电压采集电路、空调模式选择电路、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压缩机驱动电路,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输出端连接所述空调模式选择电路,所述空调模式选择电路的制冷模式驱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压缩机驱动电路中,所述空调模式选择电路的制热模式驱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中,所述空调模式选择电路的制冷模式偏转开关设置在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中,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还经所述压缩机驱动电路接地,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电源端接电源,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接地端接地,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端接电源,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接地端接地。

从图2可以看出,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电位器rp,所述电位器rp的一端连接电源u,所述电位器rp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位器rp的滑片输出端作为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的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ux;所述电位器rp的阻值为rx,根据设计需求,将所述电位器rp的电阻至少分为制冷区rc、制热区rh、停机区rs三个区,停机区rs处于制冷区rc和制热区rh之间。

从图2还可以看出,所述空调模式选择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ic1、第二比较器ic2,所述第一比较器ic1的正相输入端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ic1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一电压设定值13v,所述第一比较器ic1的输出端经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ic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接12v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第二电阻r2接地。

所述第二比较器ic2的正相输入端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器ic2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二电压设定值0.1v,所述第二比较器ic2的输出端经第四电阻r4接地,所述第二比较器ic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接12v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第五电阻r5接地。

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接所述第一比较器ic1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从图2还可以看出,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输出端连接零点漂移消除电路,所述零点偏移消除电路包括第三比较器ic3、第四比较器ic4,所述第三比较器ic3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第三比较器ic3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三电压设定值13v,所述第三比较器ic3的输出端接或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比较器ic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第四比较器ic4的正相输入端输入第四电压设定值11v,所述第四比较器ic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或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或门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24v电源,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零点漂移消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所述零点漂移消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

从图2还可以看出,所述压缩机驱动电路包括压缩机m1,所述压缩机m1的一端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压缩机m1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三常开触点km13接地。

从图2还可以看出,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设置有三级制热电路,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包括第五比较器ic5、第六比较器ic6、第七比较器ic7,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第一级制热电路包括第五比较器ic5,所述第五比较器ic5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发热驱动端,所述第五比较器ic5的正相输入端输入第五电压设定值11v,所述第五比较器ic5的输出端经第八电阻r8接地,所述第五比较器ic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三常开触点km23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三常开触点km23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接第一发热电阻丝pt1的一端,所述第一发热电阻丝pt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第二级制热电路包括第七比较器ic7,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发热驱动端,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正相输入端输入第七电压设定值7v,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输出端经第十三电阻r13接地,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输出端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三常开触点km23的一端,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分别经第二发热电阻丝pt2的一端、第三发热电阻丝pt3的一端,所述第二发热电阻丝pt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发热电阻丝pt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五比较器ic5的输出端接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经第十一电阻r11接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输出端;

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第三级制热电路包括第六比较器ic6,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发热驱动端,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正相输入端输入第六电压设定值3v,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输出端经第十二电阻r12接地,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输出端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接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三常开触点km23的一端,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所述第一发热电阻丝pt1的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接所述第二发热电阻丝pt2的一端,所述第五比较器ic5的输出端接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经第九电阻r9接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输出端,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输出端接第十三极管q10的集电极,所述第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三极管q10的基极经第十电阻r10接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输出端。

从图2还可以看出,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偏转电机m2,所述偏转电机m2的一端接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km11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km1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并经供电线路接电源,所述偏转电机m2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km12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km12的另一端经第六电阻r6接地,所述偏转电机m2的另一端还接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km11的另一端,所述偏转电机m2的一端还接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km22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二常开触点km22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km12和第六电阻r6的公共端。

从图2还可以看出,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输出端连接转动行程控制电路,所述转动行程控制电路包括时间继电器kt,所述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的一端分别经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第四常开触点km14、第二接触器km2的第四常开触点km24接所述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的另一端经第七电阻r7接地,所述时间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设置在所述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供电线路中。

在本实施例中:

电源u为24v;

第一电压设定值u1等于第三电压设定值u3,u1=u3=13v;

第三电压设定值u3大于第四电压设定值u4,u4=11;

第四电压设定值u4等于第五电压设定值u5,u4=u5=11v;

第五电压设定值u5大于第七电压设定值u7,u7=7v;

第七电压设定值u7大于第六电压设定值u6,u6=3v;

第二电压设定值u2小于第六电压设定值u6;

第二电压设定值u2大于0且无限趋近于0,u2=0.1v;

制冷区rc,电压ux的对应区间为u1-u,即12-24v;

停机区rs,电压ux的对应区间为u4-u1,即11-13v;

制热区rh,电压ux的对应区间为u2-u4,即0.1-11v;

一级制热对应的电压ux区间是u7-u5,即7-11v;

二级制热对应的电压ux区间是u6-u7,即3-7v;

三级制热对应的电压ux区间是u2-u6,即0.1-3v。

一种功率可调式汽车空调制冷制热选择电路的工作原理:

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电位器rp,所述电位器rp的一端连接电源u,所述电位器rp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位器rp的滑片输出端作为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的电压采集输出端,所述旋钮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ux;所述电位器rp的阻值为rx,根据设计需求,将所述电位器rp的电阻至少分为制冷区rc、制热区rh、停机区rs三个区,停机区rs处于制冷区rc和制热区rh之间。

所述第一比较器ic1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一电压设定值u1,所述第二比较器ic2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二电压设定值u2,所述第三比较器ic3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三电压设定值u3,所述第四比较器ic4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四电压设定值u4,所述第五比较器ic5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五电压设定值u5,所述第六比较器ic6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六电压设定值u6,所述第七比较器ic7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第七电压设定值u7,其大小关系和与电位器三个区的对应关系如下:

所述第一电压设定值u1与第三电压设定值u3相等;

所述第三电压设定值u3大于第四电压设定值u4;

所述第四电压设定值u4与第五电压设定值u5相等;

所述第五电压设定值u5大于第七电压设定值u7;

所述第七电压设定值u7大于第六电压设定值u6;

所述第二电压设定值u2大于0且小于第六电压设定值u6;

制冷区rc,电压ux的对应区间为u1-u;

停机区rs,电压ux的对应区间为u4-u1;

制热区rh,电压ux的对应区间为u2-u4;

一级制热对应的电压ux区间是u7-u5;

二级制热对应的电压ux区间是u6-u7;

三级制热对应的电压ux区间是u2-u6。

当旋钮电压采集电路中电位器的滑片在制冷区滑动时,并滑动到制冷区rc,即电压采集输出端输出的电压ux对应区间为u1-u,使第一比较器ic1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一比较器ic1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第一比较器ic1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让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压高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让第一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使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得电,还使第二比较器ic2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二比较器ic2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第二比较器ic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因第三三级管q3的集电极电压高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让第三三级管q3处于导通状态,从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为0v,让第二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使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不得电,从而使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三常开触点km13有常开变为闭合,压缩机m1得电开始制冷;并且压缩机m1的供电电压来自电压采集电路,则电压是可调节的,则可以通过滑动滑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级别。

使第三比较器ic3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三比较器ic3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三三极管q3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第四比较器ic4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第四比较器ic4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四比较器ic4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或门的第一输入端为高电平,或门的第二输入端为低电平,让或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压高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让第四三极管q4处于导通状态,使零点漂移消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输出高电平。

使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输入高电平,由于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km11和第二常开触点km12都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使风口偏转电机m2制冷偏转电路导通,偏转电机转动,打开制冷风口,排出冷风,关闭制热风口。

使第一接触器km1的第三常开触点km13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使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得电,时间继电器kt开始计时,当时间继电器kt计时时间达到时间继电器kt的设定值时,时间继电器kt动作,使时间继电器kt设置在风口偏转电机电路的供电线路中的常闭触点由常闭状态变为断开,让风口偏转电机m2失电,即偏转电机停机并且制冷风口保持打开状态,使制热风口保持关闭状态。

当旋钮电压采集电路中电位器的滑片在制热区滑动时,并且电压采集输出端输出的电压ux对应区间为u2-u4,使第一比较器ic1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第一比较器ic1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第一比较器ic1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让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为0,让第一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使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不得电;还使第二比较器ic2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二比较器ic2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第二比较器ic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因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为0,让第三三级管q3处于截止状态,从而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压高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让第二三极管q2处于导通状态,使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得电。

使第三比较器ic3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第三比较器ic3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三三极管q3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使第四比较器ic4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四比较器ic4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四比较器ic4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或门的第一输入端为低电平,或门的第二输入端为高电平,让或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压高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让第四三极管q4处于导通状态,使零点漂移消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输出高电平。

当电压采集输出端输出的电压ux对应的区间为u7-u4时,使第五比较器ic5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五比较器ic5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五比较器ic5输出高电平;使第六比较器ic6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第六比较器ic6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六比较器ic6的输出低电平;使第七比较器ic7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第七比较器ic7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七比较器ic7的输出低电平;从而使第八三极管q8截止、第九三极管q9截止、第十三极管q10截止,让第五三极管q5导通、第六三极管q6截止、第七三极管q7截止、第一二极管d1截止、第二二极管d2截止;使第一发热电阻丝pt1得电工作,汽车空调进入一级制热模式。

或者当电压采集输出端输出的电压ux对应的区间为u3-u7时,使第五比较器ic5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五比较器ic5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五比较器ic5输出高电平;使第六比较器ic6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第六比较器ic6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六比较器ic6的输出低电平;使第七比较器ic7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七比较器ic7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七比较器ic7的输出高电平;从而使第八三极管q8截止、第九三极管q9导通、第十三极管q10截止,让第五三极管q5截止、第六三极管q6截止、第七三极管q7导通、第一二极管d1截止、第二二极管d2截止;使第二发热电阻丝pt2、第三发热电阻丝pt3都得电工作,汽车空调进入二级制热模式。

或者当电压采集输出端输出的电压ux对应的区间为u2-u3时,使第五比较器ic5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五比较器ic5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五比较器ic5输出高电平;使第六比较器ic6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六比较器ic6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六比较器ic6的输出高电平;使第七比较器ic7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七比较器ic7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七比较器ic7的输出高电平;从而使第八三极管q8导通、第九三极管q9导通、第十三极管q10导通,让第五三极管q5截止、第六三极管q6导通、第七三极管q7截止、第一二极管d1导通、第二二极管d2导通;使第一发热电阻丝pt1、第二发热电阻丝pt2、第三发热电阻丝pt3都得电工作,汽车空调进入三级制热模式。

使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输入高电平,由于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和第二常开触点km22都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使风口偏转电机m2制热偏转电路导通,偏转电机转动,打开制热风口,排出热风,关闭制冷风口。

使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三常开触点km23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使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得电,时间继电器kt开始计时,当时间继电器kt计时时间达到时间继电器kt的设定值时,时间继电器kt动作,使时间继电器kt设置在风口偏转电机电路的供电线路中的常闭触点由常闭状态变为断开,让风口偏转电机m2失电,即偏转电机停机并且制热风口保持打开状态,使制冷风口保持关闭状态。

当旋钮电压采集电路中电位器的滑片在停机区滑动时,即电压采集输出端输出的电压ux对应区间为u4-u1,使第一比较器ic1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第一比较器ic1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第一比较器ic1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让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为0,让第一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使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不得电;还使第二比较器ic2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二比较器ic2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第二比较器ic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因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为0,让第三三级管q3处于截止状态,从而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压高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让第二三极管q2处于导通状态,使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得电。

使第三比较器ic3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第三比较器ic3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三三极管q3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使第四比较器ic4的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第四比较器ic4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让第四比较器ic4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或门的第一输入端为低电平,或门的第二输入端为低电平,让或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让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为0,让第四三极管q4处于截止状态,使零点漂移消除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从而使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三常开触点km23有常开变为闭合,使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输入低电平,使发热电阻丝驱动电路不导通。

使风口偏转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输入低电平,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和第二常开触点km22都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使风口偏转电机m2所有偏转电路都不导通,偏转电机停机,制热风口和制冷风口保持原状态。解决了滑片滑动至电位器中间时,压缩机和发热电阻丝循环往复工作,造成压缩机或者发热电阻丝损坏的问题,即解决了模式漂移的问题。

并且使第二接触器km2的第三常开触点km23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使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得电,时间继电器kt开始计时,当时间继电器kt计时时间达到时间继电器kt的设定值时,时间继电器kt动作,使时间继电器kt设置在风口偏转电机电路的供电线路中的常闭触点由常闭状态变为断开。

通过上述电路,对车辆空调电路进行改进,实现制冷或者制热模式择一运行,并且结合实际使用过程解决了两种模式之间选择时的跳窜问题。并且压缩机功率可调,节能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