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2964发布日期:2019-12-11 00:3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内部具有多个可动风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空调装置中,通过使可动风门动作来改变在空调壳体内流动的空气的量、流向从而改变空调装置的运转模式等。可动风门被在空调壳体的侧面配置的驱动机构驱动。

在空调壳体内配置有对在空调壳体内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的热交换器。在这些热交换器连接有用于使制冷剂流入该热交换器的流入配管、用于使制冷剂从该热交换器流出的流出配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这些配管从空调壳体的侧面延伸出,以沿着该侧面延伸的方式配置。因此,在空调壳体的侧面能够配置驱动机构的空间有限。

另一方面,例如为了低成本地制造空调装置,希望通过一个驱动机构来驱动多个可动风门,驱动机构变得大型化。而且,最近为使空调装置的运转模式多样化,希望在空调装置设置更多的可动风门。在该情况下,需要在空调装置设置更多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需要与由该驱动机构驱动的可动风门的配置相应地,配置在空调壳体的侧面的合适的位置。因此,需要在空调壳体的侧面确保更大的用于配置驱动机构的空间,从而提高驱动机构的配置的自由度。

这样,希望实现在空调壳体的侧面具有更大的用于配置驱动机构的空间,从而实现驱动机构的配置的自由度高的空调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528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5335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空调壳体的侧面具有更大的用于配置驱动机构的空间,从而驱动机构的配置的自由度高的空调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空调壳体,其在内部形成供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

室内散热器,其在所述空气通路内,以在上方形成上侧旁通路的方式配置;

风门,其配置在所述空气通路内,改变在该空气通路中流通的空气的量和流向的至少一方;

驱动机构,其配置于所述空调壳体的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侧面,驱动所述风门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室内散热器具有:

第1热介质流路组,其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相互层叠,各个热介质的流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第2热介质流路组,其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相互层叠,各个热介质的流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1热介质流路组的上游侧;

下侧集管槽,其与所述第1热介质流路组和所述第2热介质流路组的下端部连接,内部被分隔壁分隔为至少包含与所述第1热介质流路组连通的第1区域和与所述第2热介质流路组连通的第3区域在内的多个区域;

上侧集管槽,其与所述第1热介质流路组和所述第2热介质流路组的上端部连接,内部成为与所述第1热介质流路组和所述第2热介质流路组连通的第2区域;

热介质流入口,其将热介质向所述第1区域供给;

热介质流出口,其使汇集到所述第3区域的热介质流出;

所述热介质流入口和所述热介质流出口设置在所述室内散热器的下部且一侧。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在空调壳体的侧面具有更大的用于配置驱动机构的空间从而驱动机构的配置的自由度高的空调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热介质回路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的构造的图,是从上方观察空调装置而得到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所示的空调装置的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调装置的一侧侧面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从下游侧观察图2所示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散热器而得到的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室内散热器的一侧侧面的侧视图。

图7是沿着图5所示的室内散热器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图5所示的室内散热器的内部的热介质的流动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空调装置的变形例的图,是表示变形例的空调装置的一侧侧面的侧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空调装置的另一变形例的图,是从上方观察该变形例的空调装置而得到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空调装置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处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空调装置的一侧侧面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图5至图8所示的室内散热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5至图8所示的室内散热器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在室内散热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连接有配管的空调装置的一侧侧面的图。

图16是表示在室内散热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连接有配管的空调装置的一侧侧面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空调装置;2空调壳体;3空气通路;3a上侧旁通路;3b下侧旁通路;10室内散热器;11第1热介质流路组;12第2热介质流路组;13上侧集管槽;14下侧集管槽;15热介质流入口;17热介质流出口;20空气混合风门;120另一侧空气混合风门;30驱动机构;130另一侧驱动机构;51a流入配管;51b流出配管;52a流入配管;52b流出配管;61d,62d,63d吹出口风门;161d,162d,163d另一侧吹出口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包含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热介质回路的图。另外,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的构造的图,是从上方观察空调装置而得到的俯视图。另外,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的i-i线的剖视图。另外,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的一侧侧面的局部侧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有送风装置1a和与送风装置1a连接的空气调和装置1b。送风装置1a向空气调和装置1b吹送空气。空气调和装置1b对从送风装置1a送出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对于空调装置1的“左”“右”“左右方向”“上”“下”以及“上下方向”的用语,在没有特别指示的情况下,意味着以在空调装置1组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就座于车室内的座席的人为基准的“左”“右”“左右方向”“上”“下”以及“上下方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相对于构成空调装置1的各构成零件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用语,在没有特别指示的情况下,表示以在空调装置1内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的“上游侧”和“下游侧”。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在空调装置1内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由空心的箭头表示。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送风装置1a进行说明。图1和图2所示的送风装置1a是单吸入型的离心式送风装置。送风装置1a具有涡旋外壳4和收纳在涡旋外壳4内的叶轮5。叶轮5被电动旋转马达6驱动而旋转,经由涡旋外壳4的开口4a而将车室的外部气体和/或内部气体吸入到叶轮5的叶栅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空间,将其朝向离心方向吹出。涡旋外壳4具有将在其内部流动的空气朝向空气调和装置1b排出的排出口4b。

接着,参照图1至图3,对空气调和装置1b进行说明。空气调和装置1b具有在内部形成供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3的空调壳体2。在空调壳体2的上游侧端部形成有与送风装置1a的排出口4b连接的连接口2a,从送风装置1a送出的空气流入空调壳体2的空气通路3。另外,在空调壳体2的下游侧端部形成有多个吹出口61,62,63,流入到空气通路3的空气从吹出口61,62,63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的空调装置1中,如图2所示,送风装置1a配置在面向空调壳体2的右侧侧面2t的一侧。

空调壳体2的多个吹出口包含第1吹出口61、第2吹出口62以及第3吹出口63。如图3所示,第1吹出口61设置在空调壳体2的顶面2c。第1吹出口61的下游端与朝向车室内的前窗玻璃的内表面吹出空气的未图示的除霜吹出口收容。另外,第2吹出口62设置在空调壳体2的下游侧端面2d的上侧部分。第2吹出口62的下游端与朝向在驾驶席和副驾驶席(根据情况也包含后座)就座的乘员的上半身吹出空气的未图示的通风吹出口连接。另外,第3吹出口63设置在空调壳体的下游侧端面2d的下侧部分。第3吹出口63的下游端与朝向在驾驶席和副驾驶席(根据情况也包含后座)就座的乘员的脚边吹出空气的未图示的脚部吹出口连接。

在空调壳体2的空气通路3内,设有改变在冷却用热交换器(蒸发器)8、室内散热器10以及空气通路3中流通的空气的量和流向的至少一方的各种风门(空气混合风门20a,20b和吹出口风门61d,62d,63d)。另外,在空调壳体2的左右方向的一侧侧面设有驱动各种风门20a,20b,61d,62d,63d的驱动机构30。在图示的例子中,驱动机构30包含驱动空气混合风门20a,20b的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和驱动吹出口风门61d,62d,63d的吹出口风门驱动机构(未图示)。

冷却用热交换器8以使流入到空调壳体2内的空气全部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8的方式设置。冷却用热交换器8从通过它的空气夺取热,并且在空气的湿度高的情况下通过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来降低空气的湿度。

室内散热器10在空调壳体2所形成的空气通路3内,以在上方形成上侧旁通路3a的方式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室内散热器10配置在空气通路3的上下方向的中央,以在下方形成下侧旁通路3b的方式配置。

空气混合风门20a,20b设置在冷却用热交换器8与室内散热器10之间。在图示的例子中,空气混合风门20a,20b是板状的部件,大致平行地配置于室内散热器10的上游侧的面。空气混合风门20a,20b分别设置于空气通路3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能够调整上侧旁通路3a和下侧旁通路3b的开口度。以下,将配置于空气通路3的上侧部分的空气混合风门20a称作“上侧空气混合风门20a”,将配置于空气通路3的下侧部分的空气混合风门20b称作“下侧空气混合风门20b”。

上侧空气混合风门20a能够在空气通路3的上侧部分内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并且,上侧空气混合风门20a根据其位置对去往室内散热器10的上侧部分10a的空气与去往上侧旁通路3a的空气的比率进行调节。并且,下侧空气混合风门20b能够在空气通路3的下侧部分内沿着上下方向滑动。下侧空气混合风门20b根据其位置对去往室内散热器10的下侧部分10b的空气与去往下侧旁通路3b的空气的比率进行调节。

如图3所示,上侧空气混合风门20a和下侧空气混合风门20b分别与在空气通路3内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轴21a,21b连结,通过使轴21a,21b旋转,能够在空气通路3的上侧部分内和下侧部分内沿着上下方向滑动。更具体地说,在各空气混合风门20a,20b的一面,从其上端缘到下端缘设置有未图示的齿条。另外,在各轴21a,21b的外周面设置有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23a,23b。并且,当使轴21a,21b向周向旋转时,轴21a,21b的旋转运动通过小齿轮23a,23b和齿条变换为上下方向的运动,空气混合风门20a,20b上下滑动。以下,将与上侧空气混合风门20a连结的轴21a称作“上侧轴21a”,将与下侧空气混合风门20b连结的轴21b称作“下侧轴21b”。

如图2所示,各轴21a,21b在其一侧端部与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连结,被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驱动而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空调壳体2的右侧配置有送风装置1a。因此,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配置于空调壳体2的左侧,从而容易组装。与此相应地,空气混合风门20a,20b的轴21a,21b的左侧端部从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延伸。并且,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在空调壳体2的外侧与轴21a,21b的左侧端部连结。

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图4所示,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具有产生旋转驱动力的执行机构31、由执行机构31驱动而旋转的驱动小齿轮32以及与驱动小齿轮32啮合的上侧从动小齿轮33。执行机构31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驱动小齿轮32而向上侧从动小齿轮33传递。上侧从动小齿轮33与从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突出的上侧轴21a的左侧端部连接,将执行机构31的旋转驱动力向上侧轴21a传递。

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还包含大致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齿条35和与齿条35啮合的下侧从动小齿轮36。下侧从动小齿轮36与从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突出的下侧轴21b的左侧端部连结。齿条35在其上侧部分与驱动小齿轮32啮合,在其下侧部分与下侧从动小齿轮36啮合。通过与驱动小齿轮32啮合,执行机构31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驱动小齿轮32而向齿条35传递。并且,齿条35伴随着驱动小齿轮32的旋转而大致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另外,通过与下侧从动小齿轮36啮合,齿条35将执行机构31的旋转驱动力向下侧从动小齿轮36传递。这样一来,执行机构31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驱动小齿轮32、齿条35和下侧从动小齿轮36而向下侧轴21b传递。

如图3所示,吹出口风门61d,62d,63d分别设置在上述的吹出口61,62,63,对该吹出口61,62,63进行开闭。在图示的例子中,吹出口风门61d,62d,63d是板状的部件,从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61s,62s,63s延伸出。并且,当使轴61s,62s,63s向周向旋转时,吹出口风门61d,62d,63d能够以轴61s,62s,63s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而旋转,对对应的吹出口61,62,63进行开闭。轴61s,62s,63s也是其左侧端部连结于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被该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

以上,参照图1至图4对空调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空调装置1的整体结构不限于上述情况。能够对图1至图4所示的空调装置1的整体结构实施各种变更。图9是表示对图1至图4所示的空调装置1的整体结构实施了各种变更而得到的空调装置的左侧侧面的侧视图。为了使图示清楚,省略了驱动各种风门的驱动机构的图示。

例如,送风装置1a可以不配置在空调壳体2的左右方向的一侧,而是如图9所示,以面对空调壳体2的顶面2c的方式配置。另外,如图9所示,室内散热器10也可以以与空调壳体的底面2e相接的方式配置,仅在室内散热器10的上方形成有旁通路3a。在该情况下,设置于空气通路3的空气混合风门可以只是设置在空气通路3的上侧部分的上方空气混合风门20a。而且,空气混合风门20a,20b不限于滑动式的风门。例如,如图9所示,空气混合风门20a也可以与吹出口风门61d,62d,63d同样地从轴21a延伸出,当使上侧轴21a向周向旋转时,能够以上侧轴21a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而旋转,对上侧旁通路3a的开口度进行调节。相同,吹出口风门61d,62d,63d也可以是滑动式的风门。另外,如图9所示,也可以利用一个吹出口风门61d对两个吹出口61,62进行开闭。

接着,参照图1,对空调装置1所连接的热介质回路40进行说明。在图示的例子中,空调装置1的冷却用热交换器8和室内散热器10连接于图1所示的热介质回路40,作为热介质的制冷剂(例如hfc-134a等氟利昂类制冷剂)在该回路40内循环。这样的空调装置1和热介质回路40优选用于不具有内燃机而从行驶用电动马达得到车辆行驶用的驱动力的电动汽车或者从内燃机和行驶用电动马达得到车辆行驶用的驱动力的混合动力车辆。

在热介质回路40,除了前述冷却用热交换器8和室内散热器10之外,还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41、压缩机42、膨胀阀43a,43b、储液器44以及开闭阀45a,45b。

室外热交换器41在发动机舱内(在电动汽车中是马达舱内),接近车辆的前格栅的后方地配置。

优选紧靠室外热交换器41的上游侧设置的膨胀阀43a为电子膨胀阀。这样的电子膨胀阀能够基于紧靠室外热交换器41的下游侧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的检测值,对该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使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41适当地蒸发。或者,通过采用这样的电子膨胀阀,无论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如何,都能够实现膨胀阀43a的大开度(实质上不作为膨胀阀发挥作用的程度的开度,该功能无法通过温度膨胀阀来实现)。

另外,处于紧靠冷却用热交换器8的上游侧的膨胀阀43b可以采用电子膨胀阀和温度膨胀阀中的任一方,通过考虑要求性能和成本来决定采用哪一方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温度膨胀阀的开度随着从处于紧靠冷却用热交换器8的下游侧的感温筒发送的气体压力而变化。

压缩机42具有通过电力驱动该压缩机的马达,或者与马达机械地连接。压缩机42也被称作电动式压缩机。压缩机42也配置在发动机舱内。

开闭阀45a,45b由电动式的自动阀、具体地说是电磁阀(螺线管阀)构成。通过切换这些开闭阀45a,45b来改变热介质回路40内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能够进行后述的运转模式的切换。

储液器44进行对流入的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具有在内部储蓄液体状的剩余制冷剂并且仅使气体状的制冷剂流出的气液分离器的作用。储液器44也配置在发动机舱内。

电动旋转马达6、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的执行机构31、压缩机42(详细地说是压缩机42的未图示的驱动马达)以及开闭阀45a,45b通过从未图示的控制部发送的控制电流而动作。

接着,对与热介质回路40连接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制热模式下,开闭阀45b关闭,因此在冷却用热交换器8中没有制冷剂流动。因此,在空调壳体2内流动的空气在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8时不被冷却而向下游侧流动。此时,使空气混合风门20a,20b处于例如在图3中由实线表示的位置,使得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8后的空气全部通过室内散热器10。

在室内散热器10,流动有被压缩机42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的制冷剂。因此,在空调壳体2内流动的空气在通过室内散热器10时与制冷剂热交换,由此,在空调壳体2内流动的空气被加热。室内散热器10使制冷剂的热散向在其中流动的空气。被加热的空气去往吹出口61,62,63。

在制热模式下,使吹出口风门61d,62d,63d处于例如在图3中由实线表示的位置,将第1吹出口61及第3吹出口63打开,将第2吹出口62关闭。并且,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第1吹出口61和除霜吹出口而朝向前窗玻璃的内表面吹出,并且,通过第3吹出口63和脚部吹出口而朝向车室内的乘员的脚边吹出。这样的吹出模式被称作除霜/脚部模式。

通过室内散热器10中的热交换,制冷剂被冷却而成为高压中温的液体。从室内散热器10流出的制冷剂向膨胀阀43a流入,在其中膨胀从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接下来,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41流入,与在其中流动的空气(外部气体)热交换。由此,制冷剂从外部气体吸收热而蒸发(气化),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

制冷剂通过分岐点46a、打开的开闭阀45a以及合流点46b向储液器44流入。在储液器44中贮存液体状的制冷剂,处于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出,被向压缩机42吸引。

接着,对制冷模式进行说明。在制冷模式下,开闭阀45b打开,因此在冷却用热交换器8有制冷剂流动。因此,在空调壳体2内流动的空气在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8时被冷却,向下游侧流动。通过该冷却,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冷却用热交换器8上而被除去。

在制冷模式下,使空气混合风门20a,20b处于例如在图3中由虚线表示的位置。在该情况下,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8后的空气全部绕过室内散热器10。因此,被冷却用热交换器8冷却后的空气直接向车室内吹出。

在制冷模式下,使吹出口风门61d,62d,63d处于例如在图3中由虚线表示的位置,将第1吹出口61和第3吹出口63封闭,将第2吹出口62打开。因此,冷却后的空气通过第2吹出口62和通风吹出口而朝向车室内的乘员的上半身吹出。这样的吹出模式被称作通风模式。

在室内散热器10流动有被压缩机42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的制冷剂,但是,如前所述,在室内散热器10中不进行热交换,因此制冷剂保持高温高压的气体的状态而从室内散热器10流出。

之后制冷剂通过开度被调节为全开的膨胀阀43a而向室外热交换器41流入。此时,膨胀阀43a处于全开状态,因此制冷剂以高压高温的气体的状态向室外热交换器41流入。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41的制冷剂与在其中流动的空气(外部气体)热交换,由此,制冷剂的温度降低而成为中温高压的液体。从室外热交换器41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分岐点46a、打开的开闭阀45b而向膨胀阀43b流入,在其中膨胀从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

接下来,制冷剂向冷却用热交换器8流入,与在空调壳体2内流动的空气热交换。由此,制冷剂通过从空气吸收热而蒸发(汽化),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接下来,制冷剂通过合流点46b和储液器44,处于气体状态的制冷剂被向压缩机42吸引。

在制冷模式下,开闭阀45a关闭,在夹设有开闭阀45a的管路中没有制冷剂流动。并且,能够使在热介质回路40中流动的制冷剂全部向冷却用热交换器8流动而使其热交换,能够切实地对在空气通路3中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说明的空调装置1中,室内散热器10是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的交换的制冷剂散热器,但不限于此。例如,室内散热器10也可以是利用通过发动机的发热而变温的发动机冷却水等热水,在空气与热水之间进行热的交换的热水散热器。

如上所述,驱动机构30配置于空调壳体2的左右方向的左侧侧面2s。在该侧面2s,也配置有使热介质分别向上述的冷却用热交换器8及室内散热器10流入的多个流入配管、使热介质分别从冷却用热交换器8及室内散热器10流出的多个流出配管等。因而,能够配置驱动机构30的空间受限。另一方面,在如图示的例子那样利用一个驱动机构来驱动多个风门的情况下,驱动机构大型化。另外,近来,为了使空调装置的运转模式多样化而实现更高精度的温度调和,希望在空调装置设置更多的可动风门。因而,需要在空调装置设置更多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必须与由该驱动机构驱动的可动风门的位置相应地配置于合适的位置。因此,需要在空调壳体的侧面确保用于配置驱动机构的更大的空间来提高驱动机构的配置的自由度。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以下这样,在空调壳体2的侧面2s确保了用于配置驱动机构30的更大的空间。

首先,如上所述,驱动机构30以外,作为配置于空调壳体2的侧面的部件,还有图1所示的配管51a,51b,52a,52b。配管51a是将上述的制冷剂向冷却用热交换器8供给的流入配管,配管51b是使制冷剂从冷却用热交换器8流出的流出配管。另外,配管52a使将制冷剂向室内散热器10供给的流入配管,配管52b是使制冷剂从室内散热器10流出的流出配管。在图2的例子中,在空调壳体2的右侧配置有送风装置1a,所以,这些配管51a,51b,52a,52b配置于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即,配管51a,51b,52a,52b配置于与配置驱动机构30的侧面2s相同的侧面。因此,驱动机构30的配置的自由度受到配管51a,51b,52a,52b的配置的制约。

考虑到这样的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配管51a,51b,52a,52b中的连接于室内散热器10的配管52a,52b集中配置于空调壳体的左侧侧面2s的底面2e的附近。并且,以使得能够实现这样的配管52a,52b的配置的方式,构成了室内散热器10。

以下,参照图5至图8,对室内散热器1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从下游侧观察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散热器而得到的图。另外,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室内散热器的左侧侧面的侧视图。另外,图7是沿着图5所示的室内散热器的ii-ii线的剖视图。另外,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图5所示的室内散热器的内部的热介质的流动的立体图。在图7和图8中,热介质的流动由实线表示。

首先,从图5至图7可以理解到,室内散热器10具有:第1热介质流路组11,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相互层叠,热介质的流路各自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2热介质流路组12,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相互层叠,热介质的流路各自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2热介质流路组12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第1热介质流路组11的上游侧。第1热介质流路组11由热介质能够在内部流通的多个管11a构成。第2热介质流路组12由热介质能够在内部流通的多个管12a构成。在构成第1热介质流路组11的各个管11a之间及构成第2热介质流路组12的各个管12a之间,接合有用于提高散热能力的翅片10f。在层叠方向上的右侧端部及左侧端部分别配置有端板10e。另外,室内散热器1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上侧集管槽13和下侧集管槽14。上侧集管槽13和下侧集管槽14分别与第1热介质流路组11和第2热介质流路组12的上下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连接。在下侧集管槽14的内部配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分隔壁18。利用该分隔壁18,下侧集管槽14的内部被分隔为与第1热介质流路组11连通的第1区域14a和与第2热介质流路组12连通的第3区域14b。第3区域14b以处于第1区域14a的上游侧的方式构成。另外,上侧集管槽13的内部成为第2区域13a。需要说明的是,构成第1热介质流路组11的管11a与构成第2热介质流路组12的管12a在图7中由单独的部件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管板(未图示)而相邻的管11a,12a一体地构成。本实施方式包含构成第1热介质流路组11的管11a与构成第2热介质流路组12的管12a由单独的部件构成的情况和其至少一部分一体地构成的情况。

在下侧集管槽14的左右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将热介质向室内散热器10的内部供给的热介质流入口15和使热介质从室内散热器10的内部流出的热介质流出口17。即,热介质流入口15连接于流入配管52a,热介质流出口17连接于流出配管52b。热介质流入口15与同第1热介质流路组11连接的第1区域14a连通。另外,热介质流出口17与同第2热介质流路组12连接的第3区域14b连通。并且,从图7和图8可以理解到,通过热介质流入口15而流入到下侧集管槽14的第1区域14a的热介质,在通过第1热介质流路组11内而流入到上侧集管槽13的第2区域13a之后,通过第2热介质流路组12内而向下侧集管槽14的第3区域14b流入,从热介质流出口17流出。

在图示的例子中,室内散热器10是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的交换的制冷剂散热器,所以,热介质流入口15也被称作制冷剂流入口。另外,热介质流出口17也被称作制冷剂流出口。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室内散热器10是在空气与热水之间进行热的交换的热水散热器的情况下,热介质流入口15也被称作热水流入口,热介质流出口17也被称作热水流出口。

将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室内散热器10如以下这样配置于空调壳体2内。即,以室内散热器10的左右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热介质流入口15和热介质流出口17的一侧)配置于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的侧、室内散热器10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配置于空调壳体2的右侧侧面2t的侧,且上侧集管槽13位于下侧集管槽14的上方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配管52a,52b从室内散热器10的左侧连接于室内散热器10的下端部。通过像这样配置,如图3和图4所示,能够将从室外热交换器41、压缩机42延伸的配管52a,52b以互相相邻的状态走管到上述左侧侧面2s的下端缘2se的附近而连接于室内散热器10。

通过配管52a,52b以互相相邻的状态配置于上述左侧侧面2s的下端缘2se的附近,如图3所示,在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从其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扩到上端缘2sc的连续的一整块空间作为能够配置驱动机构30的空间而被确保。需要说明的是,从图4可以理解到,上述左侧侧面2s的中央区域是空气混合风门20a,20b的轴21a,21b延伸出的区域,是适于配置驱动轴21a,21b旋转的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的区域。通过这样的区域和其附近的区域作为能够配置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的连续的一整块空间而被确保,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的设计及配置的自由度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从图1可以理解到,连接于冷却用热交换器8的配管51a,51b朝向配置于发动机舱内的室外热交换器41、储液器44延伸。因而,冷却用热交换器8的配管51a,51b如图3和图4所示,在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上,大致从冷却用热交换器8朝向前方(上游侧)延伸。即,冷却用热交换器8的配管51a,51b没有配置于上述左侧侧面2s的比冷却用热交换器8靠后方(下游侧)的区域。另外,连接于室内散热器10的配管52a,52b朝向配置于发动机舱内的压缩机42、室外热交换器41延伸。因而,配管52a,52b也在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上,从室内散热器10朝向前方(上游侧)延伸。即,室内散热器10的配管52a,52b没有配置于上述左侧侧面2s的比室内散热器10靠后方(下游侧)的区域。

根据以上,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室内散热器10,在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上,从其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扩到上端缘2sc,进而扩到其下游侧端缘2sd的连续的一整块空间被确保。并且,能够将该空间作为能够配置驱动各种风门20a,20b,61d,62d,63d的驱动机构30的空间而利用。上述左侧侧面2s的下游侧端缘2sd附近的区域是吹出口风门61d,62d,63d的轴61s,62s,63s延伸出的场所,是适于配置驱动轴61s,62s,63s旋转的驱动机构的区域。通过这样的适于吹出口风门61d,62d,63d用的驱动机构的配置的区域与适于空气混合风门20a,20b用的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的配置的上述的区域作为连续的一整块空间而被确保,空气混合风门20a,20b用的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及吹出口风门61d,62d,63d用的驱动机构(吹出口风门驱动机构)的双方、即驱动机构30整体的设计及配置的自由度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在图示的空调装置1中,通过室内散热器10的热介质流入口15而流入到下侧集管槽14的第1区域14a的热介质,在第1热介质流路组11内上升而流入到上侧集管槽13的第2区域13a之后,在第2热介质流路组12内下降而朝向下侧集管槽14下降从而向第3区域14b流入,从热介质流出口17流出。尤其是,流入到第2区域13a的制冷剂从在室内散热器10中流动的空气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流动。这样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有时被称作逆流。

相对于此,以往,由于室内散热器内的制作的容易性等,使热介质从室内散热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一方流入,从另一方流出。这样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有时被称作单程流。因此,以往的室内散热器,在其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一方具有热介质流入口,在另一方具有热介质流出口。

在此,在图1至图8或图9所示的空调装置中,在代替室内散热器10而使用了上述的以往的室内散热器210的情况下,如图15和图16所示,热介质流入配管52a和热介质流出配管52b在热介质是制冷剂的情况下,分别连接于室内散热器210的下端部及上端部。在该情况下,如图15和图16所示,上述一方的配管52a从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延伸出。因此,尽管该中央区域是适于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的配置的区域,却无法在该区域配置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尤其是,在如图15所示室内散热器210配置于空气通路3的上下方向的中央的情况下,在上述左侧侧面2s上,无论是在上侧轴21a的附近还是在下侧轴21b的附近,都无法足够大地确保连续的一整块空间,进一步限制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的设计及配置的自由度。

在以上说明的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空调装置1是车辆用的空调装置1,具备:空调壳体2,其在内部形成供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3;室内散热器10,其在空气通路3内,以在上方形成上侧旁通路3a的方式配置;风门20a,61d,62d,63d,其配置于空气通路3内,改变在该空气通路3中流通的空气的量和流向的至少一方;及驱动机构30,配置于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空调壳体2的一侧侧面2s,驱动风门20a,61d,62d,63d中的至少一个。室内散热器10具有:第1热介质流路组11,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相互层叠,热介质的流路各自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2热介质流路组12,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相互层叠,热介质的流路各自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该第2热介质流路组12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1热介质流路组11的上游侧;下侧集管槽14,与第1热介质流路组11和第2热介质流路组12的下端部连接,内部由分隔壁18分隔为至少包含与第1热介质流路组11连通的第1区域14a和与第2热介质流路组12连通的第3区域14b在内的多个区域;上侧集管槽13,与第1热介质流路组11和第2热介质流路组12的上端部连接,内部成为与第1热介质流路组11和第2热介质流路组12连通的第2区域13a;热介质流入口15,设置于第1区域14a,将热介质向第1热介质流路组11供给;热介质流出口17,设置于第3区域14b,使汇集到第3区域14b的热介质流出。并且,热介质流入口15和热介质流出口17设置在室内散热器10的下部且一侧。

根据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热介质流入口15和热介质流出口17设置于室内散热器10的下部。因此,将热介质向室内散热器10供给的流入配管52a及使热介质从室内散热器10流出的流出配管52b均连接于室内散热器10的下部。通过流入配管52a及流出配管52b均连接于室内散热器10的下部,能够将流入配管52a及流出配管52b以互相相邻的状态集中配置于空调壳体2的一侧侧面2s的下端缘2se的附近。因此,在空调壳体2的一侧侧面2s中的左右方向上从与室内散热器10重叠的区域到其上方,形成能够配置驱动机构30的连续的一整块空间。空调壳体2的一侧侧面2s的与室内散热器10重叠的区域及其周边区域是尤其适于驱动机构30的配置的区域。因此,通过在这样的区域确保能够配置驱动机构30的足够大的空间,驱动机构30的设计及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另外,该空间与上述一侧侧面2s的比室内散热器10靠后方(下游侧)的区域连续。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驱动机构30的设计及配置的自由度。

另外,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室内散热器10在空气通路3内,以在下方形成下侧旁通路3b的方式配置。在此,在将以往的室内散热器用于空调装置的情况下,如图15和图16所示,配管从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出。因而,无法在空调壳体2的一侧侧面2s上将连续的一整块空间确保得足够大。尤其是,若如上所述将以往的室内散热器以在其上下形成旁通路的方式配置,则如图15所示,在上述一侧侧面2s上形成的一整块空间会变得非常窄。然而,根据上述的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散热器10,在空调壳体2的一侧侧面2s上,能够确保用于配置驱动机构30的足够大的空间。

另外,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例如,室内散热器10是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的交换的制冷剂散热器。在该情况下,热介质流入口15是制冷剂流入口,热介质流出口17是制冷剂流出口。

需要说明的是,室内散热器10也可以是在空气与热水之间进行热的交换的热水散热器。在该情况下,热介质流入口15是热水流入口,热介质流出口17是热水流出口。

另外,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风门例如是调整去往室内散热器10的空气与去往上侧旁通路3a的空气的比率的空气混合风门20a。并且,驱动机构30是至少驱动空气混合风门20a的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空调壳体2具有将通过室内散热器10后的空气和/或绕过室内散热器10后的空气向所述车辆的室内吹出的多个吹出口61,62,63。并且,在各吹出口61,62,63设置有对该吹出口61,62,63进行开闭的吹出口风门61d,62d,63d。在这样的空调装置1中,配置于空调壳体2的一侧侧面2s的上述的驱动机构30也可以是驱动上述多个吹出口61,62,63的吹出口风门61d,62d,63d的至少一个的吹出口风门驱动机构。

另外,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空调装置1还具备吹送在空气通路3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送风装置1a。并且,送风装置1a配置于面对空调壳体2的另一侧侧面2t的一侧。在这样的空调装置1中,尤其存在对“不仅是配管52a,52b,驱动机构30也配置于空调壳体2的一侧侧面2s”的强烈的要求。

<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10至图12,对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空调装置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0是与图2对应的图,是从上方观察变形例的空调装置而得到的俯视图。另外,图11是从上方观察图10所示的空调装置的内部的下侧半部而得到的俯视图。另外,图12是从左侧观察图10所示的空调装置而得到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1是沿着图1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在图10至图12所示的变形例中,与图1至图8所示的空调装置相比较,主要在空调壳体的空气通路被左右划分而针对左右的空间分别设置有空气混合风门、吹出口、吹出口风门这一点不同。另外,在空调壳体的右侧侧面也设置有驱动机构这一点不同。其他结构与图1至图8所示的空调装置1大致相同。在图10至图12所示的变形例中,对与图1至图8所示的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空调壳体2的内部,在其左右方向的中央,设置有将空气通路3左右分隔的分隔壁102。分隔壁102从冷却用热交换器8的下游侧面的附近延伸至空调壳体2的下游侧端面2d附近。由此,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8后的空气被分隔为在空气通路3的左侧半部3s流动的空气和在右侧半部3t流动的空气。需要说明的是,在分隔壁102设置有用于使室内散热器10插通的开口102a,室内散热器10从空气通路3的左侧半部3s一直延伸至右侧半部3t。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气通路3的左侧半部3s及右侧半部3t的任一方,都在室内散热器10的上方形成有上侧旁通路3a,在室内散热器10的下方形成有下侧旁通路3b。

在空调壳体2的下游侧端部,设置有与空气通路3的左侧半部3s连通的多个左侧吹出口61,62,63。另外,在空调壳体2的下游侧端部,设置有与空气通路3的右侧半部3t连通的多个右侧吹出口161,162,163。由此,流入到空气通路3的左侧半部3s的空气从左侧吹出口61,62,63吹出,流入到空气通路3的右侧半部3t的空气从右侧吹出口161,162,163吹出。在图示的例子中,多个左侧吹出口61,62,63包含左侧第1吹出口61、左侧第2吹出口62及左侧第3吹出口63。另外,多个右侧吹出口161,162,163包含右侧第1吹出口161、右侧第2吹出口162及右侧第3吹出口163。

左侧第1吹出口61设置于空调壳体2的顶面2c的左半部。左侧第1吹出口61的下游端连接于朝向车室内的前窗玻璃的左半部的内面吹出空气的未图示的左侧除霜吹出口。另外,左侧第2吹出口62设置于空调壳体2的下游侧端面2d的左半部的上侧部分。左侧第2吹出口62的下游端连接于朝向在位于车室的左半部的驾驶席或者副驾驶席(根据情况也包含后座)就座的乘员的上半身吹出空气的未图示的左侧通风吹出口。另外,左侧第3吹出口63设置于空调壳体的下游侧端面2d的左半部的下侧部分。左侧第3吹出口63的下游端连接于朝向在位于车室的左半部的驾驶席或者副驾驶席(根据情况也包含后座)就座的乘员的脚边吹出空气的未图示的左侧脚部吹出口。

相同,右侧第1吹出口161设置于空调壳体2的顶面2c的右半部。右侧第1吹出口161的下游端连接于朝向车室内的前窗玻璃的右半部的内面吹出空气的未图示的右侧除霜吹出口。另外,右侧第2吹出口162设置于空调壳体2的下游侧端面2d的右半部的上侧部分。右侧第2吹出口162的下游端连接于朝向在位于车室的右半部的驾驶席或者副驾驶席(根据情况也包含后座)就座的乘员的上半身吹出空气的未图示的右侧通风吹出口。另外,右侧第3吹出口163设置于空调壳体的下游侧端面2d的右半部的下侧部分。右侧第3吹出口163的下游端连接于朝向在位于车室的右半部的驾驶席或者副驾驶席(根据情况也包含后座)就座的乘员的脚边吹出空气的未图示的右侧脚部吹出口。

在空调壳体2的空气通路3的左侧半部3s内,设有改变在空气通路3中流通的空气的量和流向的至少一方的各种风门(左侧空气混合风门20a,20b和左侧吹出口风门61d,62d,63d)。另外,在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设置有驱动各种风门20a,20b,61d,62d,63d的驱动机构30。驱动机构30包含驱动左侧空气混合风门20a,20b的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和驱动左侧吹出口风门61d,62d,63d的吹出口风门驱动机构(未图示)。

相同,在空调壳体2的空气通路3的右侧半部3t内,设有改变在空气通路3t中流通的空气的量和流向的至少一方的各种风门(右侧空气混合风门120a,120b及右侧吹出口风门161d,162d,163d)。另外,在空调壳体2的右侧侧面,设置有驱动各种风门120a,120b,161d,162d,163d的驱动机构130。在图示的例子中,驱动机构130包含驱动右侧空气混合风门120a,120b的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130a和驱动右侧吹出口风门161d,162d,163d的吹出口风门驱动机构(未图示)。

左侧空气混合风门20a,20b除了分别配置于空气通路3的左侧半部3s内而能够对上侧旁通路3a和下侧旁通路3b的左半部进行开闭之外,与图1至图8所示的空气混合风门20a,20b同样地构成,所以,省略其说明。与图1至图8所示的例子相同,连结于左侧空气混合风门20a,20b的轴21a,21b从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延伸出。并且,在这些轴21a,21b的端部连接有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

与左侧空气混合风门20a,20b相同,右侧空气混合风门120a,120b在空气通路3的右侧半部3t内,设置于冷却用热交换器8与室内散热器10之间。右侧空气混合风门120a,120b是板状的部件,大致平行地配置于室内散热器10的上游侧的面。右侧空气混合风门120a,120b分别设置于空气通路3的右侧半部3t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能够调整上侧旁通路3a和下侧旁通路3b的右半部的开口度。以下,将配置于空气通路3的右侧半部3t的上侧部分的空气混合风门120a也称作“右上侧空气混合风门120a”,将配置于空气通路3的右侧半部3t的下侧部分的空气混合风门120b也称作“右下侧空气混合风门120b”。

右上侧空气混合风门120a能够在空气通路3的右侧半部3t的上侧部分内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并且,右上侧空气混合风门120a根据其位置调整去往室内散热器10的上侧部分10a的空气与去往上侧旁通路3a的空气的比率。另外,右下侧空气混合风门120b能够在空气通路3的右半部3t的下侧部分内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右下侧空气混合风门120b根据其位置调整去往室内散热器10的下侧部分10b的空气与去往下侧旁通路3b的空气的比率。

如图10和图11所示,右上侧空气混合风门120a及右下侧空气混合风门20b分别连结于在空气通路3的右侧半部3t内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轴121a,121b,通过使轴121a,121b旋转,能够在空气通路3的右侧半部3t的上侧部分内和下侧部分内沿着上下方向滑动。更具体地说,在各空气混合风门120a,120b的一面,从其上端缘到下端缘设置有未图示的齿条。另外,在各轴121a,121b的外周面设置有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123a,123b。并且,通过使轴121a,121b向周向旋转,轴121a,121b的旋转运动通过小齿轮123a,123b和齿条变换为上下方向的运动,空气混合风门120a,120b变得上下滑动。

各轴121a,121b在其右侧端部连接于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130a。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130a与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30a同样地构成,能够驱动轴121a,121b旋转。空气混合风门驱动机构130a配置于空调壳体2的右侧侧面2t与送风装置1a之间。

吹出口风门61d,62d,63d分别设置于上述的左侧吹出口61,62,63,对该左侧吹出口61,62,63进行开闭。左侧吹出口61,62,63与图1至图8所示的吹出口风门61d,62d,63d同样地构成,所以,省略其说明。与左侧吹出口风门61d,62d,63d一起旋转的轴61s,62s,63s的左侧端部从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延伸出,在该左侧端部连结于未图示的驱动机构。

右侧吹出口风门161d,162d,163d分别设置于上述的右侧吹出口161,162,163,对该右侧吹出口161,162,163进行开闭。在图示的例子中,与吹出口风门61d,62d,63d相同,右侧吹出口风门161d,162d,163d是板状的部件,相对于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161s,162s,163s固定。并且,当使轴161s,162s,163s向周向旋转时,右侧吹出口风门161d,162d,163d以轴161s,162s,163s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而旋转,能够对对应的吹出口161,162,163进行开闭。轴161s,162s,163s的右侧端部从空调壳体2的右侧侧面2t延伸出,连结于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并且,轴161s,162s,163s由该驱动机构驱动旋转。

在以上那样的空调装置100中,在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和右侧侧面2t的任一方都配置有驱动机构30,130。因此,对“在配置配管52a,52b的一侧的侧面2s确保用于配置驱动机构30的足够的空间”的要求强烈。

根据上述的变形例,空调装置100还具备:另一侧风门120a,161d,162d,163d,在空气通路3内,相对于风门20a,61d,62d,63d配置于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另一侧驱动机构130,配置于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空调壳体2的另一侧侧面2t,驱动另一侧风门120a,161d,162d,163d中的至少一个。在这样的空调装置100中,在空调壳体2的左侧侧面2s和右侧侧面2t的任一方都配置有驱动机构30,130。因此,对“在配置配管52a,52b的一侧的侧面2s确保用于配置驱动机构30的足够的空间”的要求强烈。

<其他实施例>

在以上说明的室内散热器10中,经由热介质流入口15供给到第1区域14a的热介质在第1热介质流路组11上升而向第2区域13a流入,在第2热介质流路组12下降而向第3区域14b汇集,从热介质流出口17流出。该室内散热器10的形态是被称作双通道的构造,但是也可以是别的形态。

例如,如图13所示,也可以通过将下侧集管槽14的内部利用分隔壁18、第2分隔壁18b以及第3分隔壁18c分为三个或四个区域,将上侧集管槽13的内部利用第4分隔壁18d分为两个区域,使室内散热器10的形态成为被称作四通道的构造。

在四通道构造的室内散热器10中,下侧集管槽14的内部由分隔壁18划分为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区域和下游侧的区域。并且,下侧集管槽14的上述下游侧的区域由配置于其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的第2分隔壁18b分隔为比第2分隔壁18b靠左侧的第1区域14a和比第2分隔壁18b靠右侧的第1-2区域14ab。另外,下侧集管槽14的上述上游侧的区域由配置于其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的第3分隔壁18c分隔为比第3分隔壁18c靠左侧的第3区域14b和比第3分隔壁18c靠右侧的第3-2区域14bb。另外,上侧集管槽13的第2区域13a由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4分隔壁18d划分为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第2-1区域13aa和上游侧的第2-2区域13ab。第2-1区域13aa与第1热介质流路组11连通,第2-2区域13ab与第2热介质流路组12连通。下侧集管槽14的第1-2区域14ab与第3-2区域14bb通过设置于分隔壁18的连通孔118而连通。

接着,参照图13,对四通道构造的室内散热器10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热介质的流动在图13中由点划线表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3中,粗的点划线表示通过第1热介质流路组11而在下侧集管槽14与上侧集管槽13之间流动的热介质的流动,细的点划线表示通过第2热介质流路组12而在下侧集管槽14与上侧集管槽13之间流动的热介质的流动。

首先,热介质经由热介质流入口15而向下侧集管槽14的第1区域14a流入。流入到第1区域14a的热介质在第1热介质流路组11的左侧部分上升,向上侧集管槽13的第2-1区域13aa的左侧部分流入。流入到第2-1区域13aa的热介质向第2-1区域13aa的右侧部分流动,在第1热介质流路组11的右侧部分下降,向下侧集管槽14的第1-2区域14ab流入。流入到第1-2区域14ab的热介质通过连通孔118而向第3-2区域14bb流入,在第2热介质流路组12的右侧部分上升,向上侧集管槽13的第2-2区域13ab的右侧部分流入。之后,向第2-2区域13ab的左侧部分流动,在第2热介质流路组12的左侧部分下降,向下侧集管槽14的第3区域14b流入。这样一来,汇集到第3区域14b的制冷剂从热介质流出口17流出。

另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4所示,通过将下侧集管槽14及上侧集管槽13的内部分别利用分隔壁18,18b,18c及分隔壁18d,18e,18f分为四个区域,使室内散热器10的形态成为被称作六通道的构造。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4中,热介质的流动也由点划线表示。在图14中,粗的点划线表示通过第1热介质流路组11而在下侧集管槽14与上侧集管槽13之间流动的热介质的流动,细的点划线表示通过第2热介质流路组12而在下侧集管槽14与上侧集管槽13之间流动的热介质的流动。

共通的结构在于,下侧集管槽14的内部的至少左右方向的一侧部分由分隔壁18和/或分隔壁18b,18c划分为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第1区域14a和上游侧的第3区域14b,以热介质流入口15将热介质向第1区域14a供给的方式进行设置,供给到第1区域14a的热介质通过第1热介质流路组11和第2热介质流路组12而向第3区域14b汇集,及,以热介质流出口17使第3区域14b的热介质流出的方式进行设置。并且,热介质流入口15和热介质流出口17设置于该室内散热器10的下部且一侧。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能够在工业上进行制造,并且能够作为商业交易的对象,因此具有经济的价值而具有工业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