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话定向调节物理对象和/或对象的部分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1864发布日期:2020-05-22 16:2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用电话定向调节物理对象和/或对象的部分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户界面和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用户界面和控制器可操作来一起用于调节物理对象。

背景

车辆包括可调节的物理对象,诸如座椅、天窗、窗户等。车辆还包括用于使诸如驾驶员或乘客的用户能够调节对象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用户界面和控制器。典型地,用户界面是按钮、旋钮、触摸屏、通过车载摄像头的手势控制装置(control)等形式。用户界面从用户接收指示用户想要调节对象的方式的输入。控制器基于用户输入生成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给对象。控制器因此根据通过用户界面接收的用户输入来调节对象。

具有按钮、旋钮、或触摸屏的用户界面涉及用户将其注意力集中于用户界面并触摸用户界面。具有手势控制装置的用户界面涉及用户执行手势。

概述

在实施例中,系统具有电话和控制器。电话被配置为当电话的定向改变时发送指示电话的定向的定向信号。控制器被配置为从电话接收定向信号,并且当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

在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当电话的定向改变时通过控制器从电话无线接收指示电话的定向的定向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当电话的定向改变时通过控制器来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

在实施例中,系统具有对象、电话、和控制器。对象具有标签。电话被配置为当电话在标签附近时检测标签,并且在检测到标签时发送识别信号。控制器被配置为在从电话接收到识别信号时准备调节对象。

电话还可以被配置为当电话的定向改变时发送指示电话的定向的定向信号。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从电话接收定向信号,并且在从电话接收到识别信号之后,在电话的定向的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

标签可以是射频识别(rfid)标签或光学标签。

对象可以具有包括第一标签的第一部分和包括第二标签的第二部分。电话还可以被配置成当电话在第一标签附近时检测第一标签,并且在检测到第一标签时发送第一识别信号。电话还可以被配置成当电话在第二标签附近时检测第二标签,并且在检测到第二标签时发送第二识别信号。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在从电话接收到第一识别信号时准备调节第一部分,并且在从电话接收到第二识别信号时准备调节第二部分。

电话还可以被配置为当电话的定向改变时发送指示电话的定向的定向信号。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从电话接收定向信号,以及在已经从电话接收到第一识别信号之后,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第一部分,并且在已经从电话接收到第二识别信号之后,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第二部分。

电话还可以被配置为发送指示输入到电话的用户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从电话接收控制信号,在从电话接收到第一识别信号之后根据用户输入来调节第一部分,并且在从电话接收到第二识别信号之后根据用户输入来调节第二部分。

对象可以是车辆座椅。第一部分可以是车辆座椅底部,且第二部分可以是车辆座椅靠背。

一种系统包括手持电子设备(诸如电话)和控制器。电话被配置为发送指示电话的定向的定向信号。控制器被配置成从电话接收定向信号,并根据电话的定向来调节对象。

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

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电话的初始定向来选择对象的一部分,并且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的所选择的部分。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电话的不同初始定向来选择对象的不同部分,并且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的不同部分。

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当电话的初始定向处于第一定向时选择对象的第一部分,并且当电话的定向相对于第一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的第一部分。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当电话的初始定向处于第二定向时选择对象的第二部分,并且当电话的定向相对于第二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的第二部分。

对象可以是车辆座椅或车辆天窗。对象可以具有多个可调部分。例如,在对象是车辆座椅的情况下,对象的第一部分是车辆座椅底部,而对象的第二部分是车辆座椅靠背。

电话还可以被配置成发送指示用户对于对象的选择的选择信号。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在接收到指示用户对于对象的选择的选择信号之后,根据电话的定向来调节对象。电话还可以被配置成发送指示用户对第二对象的选择的选择信号。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在接收到指示用户对第二对象的选择的选择信号之后,根据电话的定向来调节第二对象。

电话还可以被配置为发送指示对电话的用户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从电话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用户输入来调节对象。

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独立于电话来调节对象。

另一个系统包括电话和控制器。电话被配置为发送指示电话的定向的定向信号,并且发送指示对电话的用户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器被配置为从电话接收定向信号和控制信号,根据电话的初始定向来选择对象的一个部分,并根据用户输入来调节对象的所选择的部分。

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电话的不同初始定向来选择对象的不同部分,并根据用户输入来调节对象的不同部分。

电话还可以被配置成发送指示用户对于对象的选择的选择信号。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在接收到指示用户对于对象的选择的选择信号之后,根据用户输入来调节对象的所选择的部分。

电话还可以被配置成发送指示用户对第二对象的选择的选择信号。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在接收到指示用户对第二对象的选择的选择信号之后,根据用户输入来调节第二对象。

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成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的所选择的部分。

一种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从电话无线地接收指示电话的定向的定向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当电话的定向改变时,通过控制器,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当电话的初始定向处于第一定向时通过控制器选择对象的第一部分,并且当电话的定向相对于第一定向改变时,通过控制器,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的第一部分。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当电话的初始定向处于第二定向时通过控制器选择对象的第二部分,并且当电话的定向相对于第二定向改变时,通过控制器,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的第二部分。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控制器从电话无线地接收指示用户对于对象的选择的选择信号;以及在接收到指示用户对于对象的选择的选择信号之后,当电话的定向改变时,通过控制器,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对象。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控制器从电话无线地接收指示对电话的用户输入的控制信号;以及,通过控制器,根据用户输入来调节对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被配置为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物理对象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2a示出了控制系统在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座椅的座椅靠背时的操作的框图;

图2b示出了控制系统在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座椅的座椅底部时的操作的框图;

图3a示出了描绘用户使用电话来选择用于调节的物理对象的步骤的略图;

图3b示出了描绘用户将电话移动到初始定向以选择所选择的对象的一部分或特征进行调节的步骤的略图;

图4示出了描绘电话的控制按钮的略图,控制按钮供用户用来输入用户控制输入以使控制器根据用户控制输入来调节所选择的对象的所选择的部分或特征;

图5a示出了描绘用户移动电话以使控制器在前后位置(foreandaftpositions)之间滑动天窗的步骤的略图;

图5b示出了描绘用户移动电话以使控制器在上下位置之间倾斜天窗的步骤的略图;

图6a示出了描绘用户相对于电话的第一初始定向移动电话以使控制器向上或向下调节座椅的调节器向上/向下特征(adjusterup/downfeature)的步骤的略图;

图6b示出了描绘用户相对于电话的第二初始定向移动电话以使控制器向前或向后地调节座椅的调节器向前/向后特征(adjusterfore/aftfeature)的步骤的略图;

图6c示出了描绘用户相对于电话的第三初始定向移动电话以使控制器向前或向后调节座椅的腰部向前/向后特征的步骤的略图;

图6d示出了描绘用户相对于电话的第四初始定向移动电话以使控制器向上或向下调节座椅的腰部向上/向下特征的步骤的略图;

图6e示出了描绘用户相对于电话的第五初始定向移动电话以使控制器向内或向外调节座椅的缓冲软垫向内/向外特征(cushionbolsterin/outfeature)的步骤的略图;

图7a示出了控制系统的框图,该控制系统被配置为基于电话在对象的要被选择的部分附近而实现针对对象的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进行调节的选择;

图7b示出了图7a所示的控制系统在基于电话在第一部分附近而选择对象的第一部分进行调节时的操作的框图;和

图7c示出了图7b所示的控制系统在基于电话在第二部分附近而选择对象的第二部分进行调节时的操作的框图。

详细描述

本文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可以采取各种且可选形式体现的本发明的示例。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组成部分的细节。因此,本文中所公开的特定的结构细节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仅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应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现在参考图1,示出了被配置为与电话16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一个或更多个物理对象12和14的控制系统10的框图。例如,控制系统10是车辆的一部分,对象12是车辆的座椅,而对象14是车辆的天窗。座椅12和天窗14是可调节的(例如,可移动、可倾斜、可改动、可修改、可布置等)。例如,座椅12因其座椅靠背能够向前和向后倾斜而可调节。天窗14因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而可调节。

控制系统10包括电话16和控制器18。电话16用作控制系统10的用户界面。控制器18被配置成独立于电话16和结合电话来调节座椅12和天窗14。电话16和控制器18可操作来一起用于使诸如驾驶员或乘客的用户能够调节座椅12和天窗14中所选择的一个。控制器18根据用户的输入来调节座椅12和天窗14中所选择的一个。

用户输入是电话16的用户操纵的形式。用户输入的形式包括用户在空间中对电话16的定向或移动。电话16的定向随着用户移动电话而改变。因此,用户输入随着电话16的定向改变而改变。例如,在具有旋钮的用户界面中,随着用户旋转旋钮,用户输入改变。同样,在涉及电话16的用户界面中,随着用户对电话进行定向或移动,用户输入改变。

电话16的定向和移动通过电话中的常驻加速度计和/或陀螺仪来解释。电话16生成指示电话的定向的相对应的定向信号。电话16经由无线通信线路20向控制器18发送定向信号。无线通信线路20可以是采用例如近场通信(nfc)或bluetoothtm通信协议的短程无线通信线路。

控制器18经由无线通信线路20从电话16接收定向信号。控制器18根据定向信号确定电话16的定向。控制器18基于电话16的定向生成关于座椅12和天窗14中所选择的一个的控制信号。控制器18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座椅12和天窗14中所选择的一个,以根据电话16的定向调节座椅和天窗中所选择的一个。因此,控制器18使得座椅12和天窗14中所选择的一个根据用户输入被调节。如所述,用户输入是当通过用户物理地移动电话而改变电话的定向时电话16的定向。

在实施例中,电话16和控制器18可操作来使用户能够基于电话的初始定向来选择座椅12和天窗14中的一者进行调节。在该实施例中,电话16的第一初始定向对应于用户选择座椅12,并且电话的第二初始定向对应于用户选择天窗14。因此,在电话16和控制器18被设置为就绪状态之后,用户将电话移动到初始定向。然后,电话16向控制器18发送指示电话的初始定向的定向信号。

控制器18根据定向信号确定电话16是处于第一初始定向还是处于第二初始定向。控制器18在电话16处于第一初始定向时选择座椅12,而在电话处于第二初始定向时选择天窗14。然后,随着电话的定向在用户相对于初始定向移动电话时改变,控制器18与电话16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座椅12和天窗14中所选择的一个。

在实施例中,电话16和控制器18可操作来使用户能够基于由用户向电话输入的用户选择来选择座椅12和天窗14中的一个来进行调节。在该实施例中,用户操纵电话16的控制按钮或控制屏幕来输入对座椅12或天窗14的用户选择。可选地,用户向电话16说出语音命令,以输入对座椅12或天窗14的用户选择。然后,电话16向控制器18发送指示用户选择的选择信号。当用户选择是座椅12时,随着电话的定向在用户移动电话时改变,控制器18与电话16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座椅。当用户选择是天窗14时,随着电话的定向在用户移动电话时改变,控制器18与电话16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天窗。

对象12和14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具有多个可调部分。例如,座椅12包括可调座椅靠背22和可调座椅底部24。座椅靠背22是可调节的,例如,因为它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24向前和向后倾斜。座椅底部24是可调节的,例如,因为它可以随着座椅12相对于车身向前和向后移动。

在实施例中,电话16和控制器18可操作来使用户能够基于电话的初始定向选择所选择的对象的多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进行调节。例如,假设所选择的对象是座椅12,电话16和控制器18可操作来使用户能够基于电话的初始定向选择座椅靠背22和座椅底部24中的一个进行调节。在该实施例中,电话16的第一初始定向对应于用户选择座椅靠背22,而电话的第二初始定向对应于用户选择座椅底部24。因此,在电话16和控制器18被设置为就绪状态之后,用户将电话移动到初始定向。电话16然后向控制器18发送指示电话的初始定向的定向信号。

控制器18根据定向信号确定电话16是处于第一初始定向还是处于第二初始定向。控制器18在电话16处于第一初始定向时选择座椅靠背22,并且随着电话的定向在用户相对于第一初始定向移动电话时改变,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座椅靠背。控制器18在电话16处于第二初始定向时选择座椅底部24,并且随着电话的定向在用户相对于第二初始定向移动电话时改变,与电话16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座椅底部24。

在实施例中,用户输入包括由用户输入到电话16中的控制输入。例如,用户操纵电话16的控制按钮或控制屏幕来输入用户控制输入。例如,用户按下电话16的增大音量按钮以输入第一用户控制输入,以及按下电话的减小音量按钮以输入第二用户控制输入。可选地,用户向电话16说出语音命令,以输入用户控制输入(例如,“向上”或“向下”、“更多”或“更少”、“向前”或“向后”、“更高”或“更低”,等等)。电话16然后向控制器18发送指示用户控制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器18根据用户控制输入调节座椅12和天窗14中所选择的一个。

现在参考图2a和图2b,并继续参考图1,分别示出了控制系统10在与电话16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座椅12的座椅靠背22(图2a)时和调节座椅的座椅底部24(图2b)时的操作框图。如图2a所示,控制系统10在调节座椅靠背22时的操作包括用户将电话16定位成处于第一初始定向上。例如,如图2a所示,电话16的第一初始定向包括电话定位成处于纵向定向。电话16的第一初始定向(即,纵向定向)被预定义为对应于用户选择座椅靠背22进行调节。电话16经由无线通信线路20向控制器18发送指示电话处于第一初始定向的定向信号。控制器18根据电话16处于第一初始定向来确定座椅靠背22将被调节。

用户相对于第一初始定向移动电话16,以生成用于调节座椅靠背22的用户输入。例如,如图2a所示,用户相对于第一初始定向以如箭头26指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电话16。随着电话的定向改变,电话16经由无线通信线路20向控制器18发送定向信号。随着电话的定向在用户移动电话时改变,控制器22继而与电话16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座椅靠背22。例如,如图2a所示,当电话16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座椅靠背22被调节为向前倾斜,如箭头28所指示。

类似地,如图2b所示,控制系统10在调节座椅底部24时的操作包括用户将电话16定位成处于第二初始定向。例如,如图2b所示,电话16的第二初始定向包括电话定位成处于横向定向。电话16的第二初始定向(即,横向定向)被预定义为对应于用户选择座椅底部24进行调节。电话16经由无线通信线路20向控制器18发送指示电话处于第二初始定向的定向信号。控制器18根据电话16处于第二初始定向来确定座椅底部24将被调节。

用户相对于第二初始定向移动电话16,以生成用于调节座椅底部24的用户输入。例如,如图2b所示,用户相对于第二初始定向在箭头30所指示的从右向左的横向方向上移动电话16。随着电话的定向改变,电话16经由无线通信线路20向控制器18发送定向信号。随着电话的定向在用户移动电话时改变,控制器18继而与电话16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座椅底部24。例如,如图2b所示,当电话16在从右向左的横向方向上移动时,座椅底部24(伴随座椅12)被调节为向前移动,如箭头32所示。

现在参考图3a和图3b,继续参考图1,分别示出了描绘用户使用电话16选择要调节的物理对象的步骤的略图和描绘用户将电话移动到初始定向以选择所选择的对象的要进行调节的部分或特征的步骤的略图。如图3a中所示,用户向电话16说出选择命令,以选择要调节的物理对象。例如,用户对着电话16说出“选择驾驶员座椅”(或“选择乘客座椅”;“选择天窗”;等等)。电话16被预编程以理解语音选择命令。响应于来自用户的对座椅12的选择命令,电话16生成并向控制器18发送指示用户对进行调节的座椅的选择的选择信号。如图3b中所示,用户将电话16移动到初始定向,以选择所选择的对象(即,在这种情况下为座椅12)的要进行调节的一部分(例如,座椅底部24)或特征(例如,腰部特征)。例如,电话16的初始定向对应于用户选择座椅底部24进行调节。图3a和图3b的步骤结合起来使得电话16和控制器18同步,使得用户随后对电话的移动和/或用户输入到电话中的用户控制输入(例如,如下所述的在图4所描绘的,)将在该示例中被解释用于调节座椅底部24。

在本示例中,为了向用户确认电话16和控制器18被同步来调节座椅底部24,控制器18可以为用户生成音频或触觉确认。可选地,这种音频或触觉确认可以由电话16响应于电话经由无线通信线路20从控制器接收到对应的同步信号而生成。

现在参考图4,示出了描绘供用户用来输入用户控制输入的电话16的控制按钮32a和32b的略图。用户可以使用电话16的控制按钮32a和32b来使控制器根据用户控制输入调节所选择的对象(例如,座椅12)的所选择的部分(例如,座椅底部24)或所选择的特征(例如,腰部特征)。以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实现对所选择的部分或所选特征的期望调节。例如,用户按下音量增大控制按钮32a来以一种方式(例如,向上倾斜)调节所选择的部分或所选择的特征,并按下音量减小控制按钮32b来以相反的方式(例如,向下倾斜)调节所选择的部分或所选择的特征。

现在参考图5a,示出了描绘用户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在前后位置之间滑动天窗14的步骤的略图。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用户先前选择了天窗14进行调节。用户可以沿着线34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将天窗14向着前部位置滑动。相应地,用户可以沿着线34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将天窗14向着后部位置滑动。

现在参考图5b,示出了描绘用户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在向上和向下位置之间倾斜天窗14的步骤的略图。再一次,假设用户先前选择了天窗14进行调节。用户可以沿着弧线36在第一方向上倾斜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向上倾斜天窗14。相应地,用户可以沿着弧线36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倾斜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向下倾斜天窗14。

现在参考图6a,示出了描绘用户相对于电话的第一初始定向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调节座椅12的调节器向上/向下特征的步骤的略图。假设用户先前选择了座椅12进行调节。第一初始定向被预定义为对应于用户选择座椅12的调节器向上/向下特征进行调节。因此,用户最初将电话16移动到第一初始定向是向控制器18指示:用户选择了座椅12的调节器向上/向下特征进行调节。然后,用户可以沿着曲线38向上或向下倾斜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向上或向下调节座椅12的调节器特征。

图6b、图6c、图6d、和图6e遵循与图6a相同的形式。在每种情况下,假设用户先前选择了座椅12进行调节。

图6b示出了描绘用户相对于电话的第二初始定向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调节座椅12的调节器向前/向后特征的步骤的略图。第二初始定向被预定义为对应于用户选择座椅12的调节器向上/向下特征进行调节。因此,用户最初将电话16移动到第二初始定向是向控制器18指示:用户选择了座椅12的调节器向前/向后特征进行调节。然后,用户可以沿着线40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向前或向后调节座椅12的调节器特征。

图6c示出了描绘用户相对于电话的第三初始定向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调节座椅12的腰部向前/向后特征的步骤的略图。第三初始定向被预定义为对应于用户选择座椅12的腰部向前/向后特征进行调节。因此,用户最初将电话16移动到第三初始定向是向控制器18指示:用户选择了座椅12的腰部向前/向后特征进行调节。然后,用户可以沿着曲线42旋转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向前或向后调节座椅12的腰部向前/向后特征。

图6d示出了描绘用户相对于电话的第四初始定向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调节座椅12的腰部向上/向下特征的步骤的略图。第四初始定向被预定义为对应于用户选择座椅12的腰部向上/向下特征进行调节。因此,用户最初将电话16移动到第四初始定向是向控制器18指示:用户选择了座椅12的腰部向上/向下特征进行调节。然后,用户可以沿着线44向上或向下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向上或向下调节座椅12的腰部向上/向下特征。

图6e示出了描绘用户相对于电话的第五初始定向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调节座椅12的缓冲软垫向内/向外特征的步骤的略图。第五初始定向被预定义为对应于用户选择座椅12的缓冲软垫向内/向外特征进行调节。因此,用户最初将电话16移动到第五初始定向是向控制器18指示:用户选择了座椅12的缓冲软垫向内/向外特征进行调节。然后,用户可以沿着线46向前或向后移动电话16,以使控制器18向内或向外调节座椅12的缓冲软垫向内/向外特征。

如所述,方法和系统用电话的定向来调节可调物理对象、对象的部分、和/或特征。在实施例中,电话的特定初始定向指示所选择的对象(或部分或特征);并且电话的移动指示对所选择对象的对应的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话的特定初始定向也指示所选择的对象;并且电话的输入控制指示对所选择的对象的对应的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接近传感器可用于电话中或对象(例如,座椅)上以与电话通信,从而使对象能够被选择。在这些实施例中,电话的移动指示对于对象的对应的调节和/或电话的输入控制指示对于对象的对应的调节。

如进一步描述的,可调物理对象可以是车辆的物理对象,诸如车辆座椅和车辆天窗。然而,可调物理物体可以是非车辆的物理对象,诸如家用躺椅座椅和家用窗户。总之,可调物理对象可以是任何物理对象(例如,tv转环、风扇、恒温器等),其可与手持智能设备(诸如本文中描述的电话)同步。

现在参考图7a、图7b、和图7c,现在将描述控制系统100,该控制系统100被配置为能够根据电话16在对象的要被选择的部分附近来选择对象的可调部分而不选择对象的其他可调部分进行调节。最初,作为参考,在本文描述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电话16的初始定向选择对象的可调部分进行调节,而不选择对象的其他可调部分进行调节。例如,在这些其他实施例中,当用户将电话16移动到第一初始定向时,选择对象的第一部分进行调节,而当用户将电话移动到第二初始定向时,选择对象的第二部分进行调节。相比之下,在控制系统100中,当用户将电话16移动到第一部分附近时,选择对象的第一部分进行调节,而当用户将电话移动到第二部分附近时,选择对象的第二部分进行调节。

图7a示出了控制系统100的框图。如所示,控制系统100用于与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可调部分的对象12一起使用。例如,如图7a、图7b、和图7c所示,对象12可以是车辆座椅,其具有座椅靠背形式的第一可调部分22和座椅底部形式的第二可调部分24。

根据控制系统100,对象12的第一部分22包括第一标签102,而对象的第二部分24包括第二标签104。第一标签102包括指示第一部分22的第一标识。第二标签104包括指示第二部分24的第二标识。例如,第一标签102和第二标签104可以是射频识别(rfid)标签或光学条形码标签。

此外,根据控制系统100,当电话在第一标签附近时(即,当电话在第一部分附近时),电话16可以检测对象12的第一部分22的第一标签102。作为检测第一标签的过程的一部分,电话16读取第一标签102的第一标识。在检测到第一标签102时,电话16发送第一识别信号。第一识别信号可以指示电话16检测到第一标签102的事实,或者可以指示第一标签的第一标识。同样,当电话在第二标签附近时(即,当电话在第二部分附近时),电话16可以检测对象的第二部分24的第二标签104。作为检测第二标签的过程的一部分,电话16读取第二标签104的第二标识。在检测到第二标签104时,电话16发送第二识别信号。第二识别信号可以指示电话16检测到第二标签104的事实,或者可以指示第二标签的第二标识。

此外,根据控制系统100,在从电话16接收到第一识别信号时,控制器18准备独立于对象的第二部分24和其他部分来调节对象12的第一部分22。同样,在从电话16接收到第二识别信号时,控制器18准备独立于对象的第一部分22和其它部分来调节对象12的第二部分24。

图7b示出了控制系统100在基于电话16在对象的第一部分附近而选择对象12的第一部分22进行调节时的操作的框图。该操作涉及用户将电话16移动到对象12的第一部分22的第一标签102附近(即,用户将电话移动到对象的第一部分附近),如图7b所示。当电话16在第一标签102附近时,电话检测第一标签并从中读取第一标识。在检测到第一标签102时,电话16经由无线通信线路20向控制器18发送第一识别信号。在从电话16接收到第一识别信号时,控制器18准备调节对象12的第一部分22。以这种方式,对象12的第一部分22被选择来进行调节,该选择基于电话16在对象的第一部分附近。

在对象12的第一部分22已经被选择来进行调节之后,控制器18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调节操作来调节对象的第一部分。例如,控制器18可以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从电话16接收指示电话的定向的定向信号,并且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第一部分22。可选地,控制器18可以接收指示输入到电话16的用户输入的控制信号,并根据用户输入调节第一部分22。

图7c示出了控制系统100在基于电话16在对象的第二部分附近而选择对象12的第二部分24进行调节时的操作的框图。该操作涉及用户将电话16移动到对象12的第二部分24的第二标签104附近(即,用户将电话移动到对象的第二部分附近),如图7c所示。当电话16在第二标签104附近时,电话检测第二标签并从中读取第二标识。在检测到第二标签104时,电话16经由无线通信线路20向控制器18发送第二识别信号。在从电话16接收到第二识别信号时,控制器18准备调节对象12的第二部分24。以这种方式,对象12的第二部分24被选择来进行调节,该选择基于电话16在对象的第二部分附近。

在对象12的第二部分24已经被选择来进行调节之后,控制器18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调节操作来调节对象的第二部分。例如,控制器18可以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从电话16接收指示电话的定向的定向信号,并且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第二部分24。可选地,控制器18可以接收指示输入到电话16的用户输入的控制信号,并根据用户输入来调节第二部分24。

当然,可以修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系统,诸如控制系统10或控制系统100,以实现根据电话16在对象附近来选择对象进行调节。例如,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系统实现了根据电话16在对象附近来选择该对象进行调节。根据电话16在给定对象附近而对该对象的选择可以是以越过其他对象选择该对象来完成的。

这样,在该修改的控制系统中,当用户将电话16移动到对象附近时,选择该对象以进行调节。对象包括具有标识的标签。当电话在标签附近时(即,当电话在对象附近时),电话16可以检测标签。在检测到标签时,电话16发送识别信号。在从电话16接收到识别信号时,控制器18准备调节对象。以这种方式,对象被选择来进行调节,该选择基于电话16在对象附近。在对象已经被选择来进行调节之后,控制器18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调节操作来调节对象。例如,控制器18可以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从电话16接收指示电话的定向的定向信号,并且在电话的定向改变时与电话的定向相对应地调节该对象。可选地,控制器18可以接收指示输入到电话16的用户输入的控制信号,并根据用户输入来调节该对象。

对象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可调部分。这样,根据本文描述的调节操作来调节对象的控制器18可以承担调节对象的一个或更多个可调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调部分。

尽管上面描述了示例性的实施例,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所有可能的形式。更确切地,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词是描述而非限制的词,并且应理解,可以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另外,各种实施的实施例的特征可被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