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座椅滑轨与脚架的整体式罩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3936发布日期:2020-02-04 10:4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座椅滑轨与脚架的整体式罩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座椅滑轨与脚架的整体式罩盖。



背景技术:

座椅是整车当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为了能够保障乘员在驾驶过程中的生命安全,人们对座椅与车身连接处的强度需求较高,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座椅都是通过脚架或是滑轨与车身连接,脚架和滑轨本身在形状上不甚规整,即便增加电泳工艺和倒角处理,脚架和滑轨依旧存在磕伤乘员的风险。为降低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受伤风险,以及提高整车的外观商品性,脚架位置与滑轨端部位置会增加罩盖,但脚罩盖与滑轨端盖之间无配合关系,且滑轨部分依旧无遮盖,座椅前后滑动时容易直接与裸露滑轨接触,从而造成划伤等事故,安全系数不足,也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座椅滑轨与脚架的整体式罩盖,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整体式罩盖将滑轨与脚架全面遮盖,达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划伤事件的发生,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座椅滑轨与脚架的整体式罩盖,包括前脚罩盖、滑轨罩盖和后脚罩盖,所述滑轨罩盖包括前卡接部、用于遮盖滑轨的覆盖部和后卡接块,所述前卡接部、覆盖部和后卡接块顺次连接,所述前卡接部与所述前脚罩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后卡接块与所述后脚罩盖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座椅滑轨与脚架的整体式罩盖设置有前脚罩盖、滑轨罩盖和后脚罩盖,前脚罩盖与后脚罩盖分别用于遮盖座椅的前、后脚架,能够防止前、后脚架的锋利部分划伤乘员。滑轨罩盖包括前卡接部、覆盖部和后卡接块。前卡接部用于与前脚罩盖进行卡接,后卡接块用于与后脚罩盖进行卡接,使滑轨罩盖能够与前脚罩盖、后脚罩盖实现一体化,既有利于实现前脚罩盖、后脚罩盖与滑轨罩盖之间的快速拆装,又有利于实现整体罩盖的美观;覆盖部用于遮盖整个滑轨外侧,防止乘员被滑轨磕伤而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为了使前卡接部能够与滑轨、前脚罩盖实现有效连接,所述前卡接部上设有前滑轨槽,所述前卡接部的底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前脚罩盖的前卡接块。

为了使前卡接块能够与前脚罩盖匹配安装,所述前卡接块的两侧设有孔状结构,所述前卡接块的中部设有用于连接前脚罩盖的槽体结构。

为了使后卡接块能够与后脚罩盖、后脚架实现有效连接,所述后卡接块上设有用于连接后脚架的连接凸块和用于连接后脚罩盖的卡接孔。

为了使后脚罩盖能够与滑轨、后脚架连接,所述后脚罩盖包括后插接脚和后卡接部,所述后插接脚与后卡接部连接;所述后插接脚内设有用于连接后脚架钢丝的卡接槽,所述后卡接部上设有后滑轨槽。

为了使后卡接部能够与后脚罩盖匹配安装,所述后卡接部内设有与卡接孔相匹配的第二卡爪。

为了使前脚罩盖能够与前卡接块匹配安装,所述前脚罩盖包括前插接脚、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分别连接在前插接脚顶部的两侧上。

为了使前插接脚能够与前脚架连接,所述前插接脚内设有用于连接前脚架的安装孔和第一卡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座椅滑轨与脚架的整体式罩盖设置有前脚罩盖、滑轨罩盖和后脚罩盖,滑轨罩盖包括前卡接部、覆盖部和后卡接块。前脚罩盖包括第一导向条与第二导向条,前卡接部上连接有前卡接块,前卡接块上设有孔状结构;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与孔状结构卡接,能够实现前脚罩盖与滑轨罩盖的快速拆装。后脚罩盖包括第二卡爪,后卡接块上设有卡接孔,第二卡爪与卡接孔卡接,能够实现滑轨罩盖和后脚罩盖的快速拆装。滑轨罩盖上设置的前滑轨槽和后脚罩盖上设置的后滑轨槽,用于卡接滑轨,使整体式罩盖安装后不会与滑轨脱离。前脚罩盖、滑轨罩盖和后脚罩盖的设置既能够将滑轨与脚架全面遮盖,且外观美观,能够有效防止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座椅滑轨与脚架的整体式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脚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脚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轨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滑轨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后脚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后脚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前脚罩盖,11-前插接脚,12-第一导向条,13-第二导向条,14-安装孔,15-第一卡爪,2-滑轨罩盖,21-前卡接部,22-覆盖部,23-后卡接块,24-前卡接块,25-前滑轨槽,26-连接凸块,27-卡接孔,3-后脚罩盖,31-后插接脚,32-后卡接部,33-后滑轨槽,34-第二卡爪,35-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座椅滑轨与脚架的整体式罩盖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前脚罩盖1、滑轨罩盖2和后脚罩盖3,滑轨罩盖2包括前卡接部21、用于遮盖滑轨的覆盖部22和后卡接块23,前卡接部21、覆盖部22和后卡接块23顺次连接,前卡接部21与前脚罩盖1可拆卸连接,后卡接块23与后脚罩盖3可拆卸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前卡接部21与前脚罩盖1相匹配,后卡接块23与后脚罩盖3相匹配。

另外,前卡接部21上设有前滑轨槽25,前卡接部21的底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前脚罩盖的前卡接块24。前滑轨槽25和前卡接块24的设置使前卡接部21能够与滑轨、前脚罩盖1实现有效连接。前卡接块24的两侧设有孔状结构,前卡接块24的中部设有用于连接前脚罩盖1的槽体结构。孔状结构和槽体结构的设置使前卡接块24能够与前脚罩盖1匹配安装。后卡接块23上设有用于连接后脚架的连接凸块26和用于连接后脚罩盖的卡接孔27。连接凸块26和卡接孔27的设置使后卡接块23能够与后脚罩盖3、后脚架实现有效连接。

如图4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覆盖部22的顶边上设有便于与滑轨卡接的凸条结构,前滑轨槽25与滑轨的端部相匹配,使滑轨罩盖2能够与滑轨卡接。前卡接部21与前卡接块24的角部结构均为圆角结构,圆角结构的设置能够防止人员被脚架磕伤。连接凸块26的一侧邻近覆盖部22,另一侧设置有卡接孔27,卡接孔27的外轮廓结构的矩形结构。前卡接部21、覆盖部22和后卡接块23上均设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增加前卡接部21、覆盖部22和后卡接块23的支撑刚度,使滑轨罩盖2的结构更加稳固,不易发生形变。

另外,后脚罩盖3包括后插接脚31和后卡接部32,后插接脚31与后卡接部32连接;后插接脚31内设有用于连接后脚架钢丝的卡接槽35,后卡接部32上设有后导轨槽33。后导轨槽33和卡接槽35的设置使后脚罩盖3能够与滑轨、后脚架连接。后卡接部32内设有与卡接孔27相匹配的第二卡爪34。第二卡爪34的设置使后卡接部32能够与后脚罩盖3匹配安装。

如图6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后卡接部32的顶边上设有便于与滑轨卡接的凸条结构,后导轨槽33与滑轨的端部相匹配,使后脚罩盖3能够与滑轨卡接。后插接脚31的角部结构均为圆角结构,圆角结构的设置能够防止人员被脚架磕伤。卡接槽35的结构为圆弧结构,与后脚架钢丝相匹配。

另外,前脚罩盖1包括前插接脚11、第一导向条12和第二导向条13,第一导向条12和第二导向条13分别连接在前插接脚11顶部的两侧上。第一导向条12和第二导向条13的设置使前脚罩盖1能够与前卡接块24匹配安装。前插接脚11内设有用于连接前脚架的安装孔14和第一卡爪15。安装孔14和第一卡爪15的设置使前插接脚11能够与前脚架连接。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插接脚11的角部结构均为圆角结构,圆角结构的设置能够防止人员被脚架磕伤。第一导向条12和第二导向条13的端部向内凹,能够便于前插接脚11与前卡接块24上的孔状结构卡接。前插接脚11内设有若干加强筋。若干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增加前插接脚11的支撑刚度。

如图1和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使用时,将第二卡爪34穿过卡接孔27,实现滑轨罩盖2和后脚罩盖3的连接;利用卡扣将第二卡爪34与后脚架卡接,利用卡扣将连接凸块26和后脚架卡接,使滑轨罩盖2、后脚罩盖3一起与后脚架固定。将第一导向条12、第二导向条13穿过前卡接块24两侧的孔状结构,实现滑轨罩盖2和前脚罩盖1的连接;利用卡扣将第一卡爪15与前脚架卡接,使前脚罩盖1与前脚架固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后卡接部32上设有沿后导轨槽33中心线与第二卡爪34位置对称的凸块,如图7所示,凸块能够用于与滑轨卡接,使后脚罩盖3能够与滑轨稳固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