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片式硬顶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8295发布日期:2019-12-31 14:1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片式硬顶车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厢,具体是一种两片式硬顶车厢。



背景技术:

封闭式车厢是一类具有独立封闭结构车厢,主要用于载运货物。目前封闭式多为后开门、左右开门,也有能够在驾驶室内控制开启的用软蓬遮盖的敞口式车厢,这种软蓬遮盖的敞口式车厢虽然可以从顶端装货,但在长途运输中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两片式硬顶车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这一种两片式硬顶车厢,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片硬质顶板和两套顶开器,所述顶开器能够在车载液压系统的作用下使两片所述硬质顶板对合并覆盖车厢顶部,及分离并移动到车厢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顶板为硬质且能够远程例如在驾驶室内控制油缸伸缩进而控制两片硬质顶板的对合和分离,实现覆盖和打开顶盖,操作方便,封闭性和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地,每套所述顶开器包括第一连板,第二连板,第三连板,第四连板,油缸,所述第一连板的上端铰接在所述硬质顶板的前端面上,下端铰接在所述前板上;所述第四连板的上端铰接在所述硬质顶板的后端面上,下端铰接在所述后板上;所述第二连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板中部靠近下端处;所述第三连板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前板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板的下端来说是靠下偏内的位置;所述油缸的缸体铰接在所述前板上、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板的下端来说是靠下偏外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板的上端都与所述油缸的活塞杆杆端铰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两片所述硬质顶板的内端面包覆胶皮。这样当两片所述硬质顶板对合时,两片所述硬质顶板的内端面包覆的胶皮相互抵压在一起,能够防止雨水、灰尘等杂质进入车厢内。

进一步地,两片所述硬质顶板对合后形成钝角坡屋面,所述前板和/或后板的上端面固设支撑两片所述硬质顶板的等腰三角形撑板。坡屋面不仅能够形成拱形结构抗压强度大,而且能够防止积水,撑板能够防止硬质顶板塌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片硬质顶板打开在中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两片硬质顶板完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两片硬质顶板完全对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的一种两片式硬顶车厢,一种两片式硬顶车厢,包括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前板4、后板5,两片硬质顶板6和两套顶开器7,所述顶开器能够在车载液压系统的作用下使两片所述硬质顶板6对合并覆盖车厢顶部,及分离并移动到车厢的一侧。每套所述顶开器7包括第一连板71,第二连板72,第三连板73,第四连板74,油缸75,所述第一连板71的上端铰接在所述硬质顶板6的前端面上,下端铰接在所述前板4上;所述第四连板71的上端铰接在所述硬质顶板6的后端面上,下端铰接在所述后板5上;所述第二连板7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板71中部靠近下端处;所述第三连板73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前板4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板71的下端来说是靠下偏内的位置;所述油缸75的缸体铰接在所述前板4上、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板73的下端来说是靠下偏外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板72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板73的上端都与所述油缸75的活塞杆杆端铰接在一起。所述油缸75与车载液压系统相连且在驾驶室内设置操纵手柄。所述硬质顶板6的内端面包覆胶皮。两片所述硬质顶板6对合后形成钝角坡屋面,所述前板4的上端面固设支撑两片所述硬质顶板6的等腰三角形撑板8。

在正常运输途中如图5、6所示,两片硬质顶板6完全覆盖车厢顶部,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具有独立封闭结构车厢,安全性大大提高。此时油缸75的缸杆伸出至极限位置。

在目的地需要卸货时,在驾驶室内通过扳动操纵手柄,如图1、2所示,油缸75的缸杆慢慢回缩,在第三连板73的支撑下、拉动第二连板72的下端下移,第二连板72带动第一连板71绕其下端向外翻转的同时向外移动,从而带动两片硬质顶板6顺着左侧板和右侧板慢慢向外滑移,当油缸75的缸杆到回缩到极限位置时,两片硬质顶板6呈现基本竖直的状态并位于左、右侧板外侧,这时车厢的顶部完全敞开,如图2-3所示,可以进行卸货和再次装货的作业。

卸货和再次装货完毕,在驾驶室内通过扳动操纵手柄,油缸75的缸杆向外伸出,同理硬质顶板6再次完全覆盖车厢顶部,其中撑板8会抵在硬质顶板6的下表面,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