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套组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2917发布日期:2020-02-14 16:3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防护套组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套组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动车组受电弓上安装了一种外径为6mm,壁厚为1mm的塑胶风管,该风管连接受电弓碳滑板,碳滑板内部设置有气道。当风管充风后,碳滑板气道内也会充满压缩空气。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时,碳滑板与接触网线滑动接触。当碳滑板被异物击打或碳滑板磨限到位后,碳滑板气道漏气,导致自动降弓,从而影响导向安全。

而当动车组高速运行时,由于受电弓风管裸漏在大气环境中,难免受异物击打和周围环境影响,使得风管出现破损漏风,导致受电弓自动降弓增多,影响行车秩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套组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的受电弓因风管破损导致自动降弓,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套组件,用于保护受电弓的风管,防护套组件包括:防护套管,套设在风管的外周;扎带,用于将防护套管固定在风管的外周;其中,防护套管包括第一套管段和第二套管段,第一套管段和第二套管段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防护套组件包括多个扎带,多个扎带间隔设置,以实现对防护套管的多点固定。

进一步地,风管包括接头段和与接头段连接的尾管段,其中,第一套管段与接头段对应设置,第二套管段与尾管段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扎带为至少三个,多个扎带中的至少一个扎设在第一套管段上,多个扎带中的其余部分间隔扎设在第二套管段上。

进一步地,第一套管段包括接头管段和过渡管段,接头管段套设在接头段的外周,过渡管段用于连接接头管段和第二套管段。

进一步地,防护套管具有通孔,通孔的内径与风管的外径相适配。

进一步地,防护套管由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防护套管通过浇注工艺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的受电弓以及用于包括受电弓的风管的防护套组件,防护套组件为上述的防护套组件。

进一步地,受电弓包括滑板结构,风管与滑板结构连接,滑板结构具有气道,气道与风管连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防护套组件,从而使防护套管可以对风管进行有效的防护,且扎带能够使防护套管在风管的外周安装紧固,不易脱落,进而大大提高了受电弓风管的抗击打能力和使用寿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受电弓风管裸露在环境中,容易受到异物击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风管出现破损漏风,导致受电弓自动降弓增多,影响行车秩序而言,本申请中的防护套组件提高了风管的抗击打能力,并降低了外界环境对风管影响,既保护了风管,又降低了悬浮部位的风管的摆动频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的防护套组件安装至受电弓风管上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的防护套组件的防护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防护套管;11、第一套管段;12、第二套管段;20、扎带;30、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套组件,用于保护受电弓的风管30。该实施例的防护套组件包括防护套管10和扎带20。防护套管10,套设在风管30的外周;扎带20用于将防护套管10固定在风管30的外周;其中,防护套管10包括第一套管段11和第二套管段12,第一套管段11和第二套管段12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防护套组件,从而使防护套管10可以对风管30进行有效的防护,且扎带20能够使防护套管10在风管30的外周安装紧固,不易脱落,进而大大提高了受电弓风管30的抗击打能力和使用寿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受电弓风管裸露在环境中,容易受到异物击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风管出现破损漏风,导致受电弓自动降弓增多,影响行车秩序而言,本实施例的防护套组件提高了风管30的抗击打能力,并降低了外界环境对风管30影响,既保护了风管30,又降低了悬浮部位的风管30的摆动频率。

进一步地,防护套管10为一体成形结构,保证了防护套管10本身的结构强度,确保防护套管10不易因本身结构强度不足导致破损,影响对风管30的防护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套组件包括多个扎带20,多个扎带20间隔设置,以实现对防护套管10的多点固定。

具体地,根据防护套管10的长度,适当设置扎带20的数量,在防护套管10的两端及中间位置均设置扎带20,从而增加防护套管10的安装强度,保证防护套管10在风管30外周的安装强度,保证了防护套管10不易由风管30的外周脱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风管30包括接头段和与接头段连接的尾管段,其中,第一套管段11与接头段对应设置,第二套管段12与尾管段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接头段和尾管段的外径不同,因此,根据风管30的尺寸,使第一套管段11与接头段对应设置,第二套管段12与尾管段对应设置,从而使防护套管10可以满足风管30的变径需求,对接头段和尾管段同时起到防护作用,进一步保证了防护套管10的防护作用,提高了风管30的抗击打能力和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扎带20为至少三个,多个扎带20中的至少一个扎设在第一套管段11上,多个扎带20中的其余部分间隔扎设在第二套管段12上。

防护套管10套设在风管30的外周,在第一套管段11处用一根扎带20固定,在第二套管段12上依次按照一定间隔距离固定一定数量的扎带20,可以从而实现防护套管10在风管30上的牢固安装,保证了防护套组件良好的防护效果。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段11包括接头管段和过渡管段,接头管段套设在接头段的外周,过渡管段用于连接接头管段和第二套管段。

具体地,为了适应风管30的接头段与尾管段的尺寸,接头管段的直径与第二套管段的直径不同,过渡段为变直径段,以将接头管段与第二套管段连接起来,确保整个防护套管10可以与风管30的外形相匹配。

优选地,如图2所示,防护套管10具有通孔,通孔的内径与风管30的外径相适配。

上述设置保证了防护套管10能够套设在风管30的外周,以对风管30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地,防护套管10由橡胶材料制成。

橡胶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套设,且橡胶材料不易漏水,可以对风管30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进一步地,防护套管10通过浇注工艺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需防护套管10的尺寸,制作模具,将流体橡胶灌注到模具中,压制一体成型。上述设置保证了防护套管10的结构强度,且相同尺寸的风管30可采用相同尺寸的防护套管10,实现了防护套管10的批量化生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的受电弓以及用于包括受电弓的风管30的防护套组件,防护套组件为上述的防护套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防护套组件,从而使防护套管10可以对风管30进行有效的防护,且扎带20能够使防护套管10在风管30的外周安装紧固,不易脱落,进而大大提高了受电弓风管30的抗击打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具有上述防护套组件的轨道车辆也具有上述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受电弓包括滑板结构,风管30与滑板结构连接,滑板结构具有气道,气道与风管30连通。

在轨道车辆的受电弓上安装了一种外径为6mm,壁厚为1mm的塑胶风管30,该风管30连接受电弓的滑板结构,滑板结构内部设置有气道。当风管30内充风后,滑板的的气道内也会充满压缩空气。轨道车辆在高速运行时,滑板结构与接触网线滑动接触。当滑板结构被异物击打或达到滑板结构的摩擦极限后,滑板结构的气道漏气,导致自动降弓,从而影响轨道车辆的导向安全。

而当轨道车辆高速运行时,由于受电弓的风管30裸漏在环境中,难免受异物击打和周围环境影响,使得风管30出现破损漏风的情况,进而导致轨道车辆的受电弓自动降弓增多,影响轨道车辆的行车秩序。根据受电弓的结构特点,受电弓的活动关节部位的风管30不能完全固定,需要预留一段悬浮部分,由于风管30在行车途中会受高速气流的激扰,风管30来回摆动,导致风管30的接头处应力集中,形成薄弱点。当风管30受异物击打后,由于扯拽力作用,往往会在与风管30的接头接触部位(薄弱点)出现漏风。

因此,为了提高风管30的抗击打能力,降低外界自然环境对风管30的影响,本实施例提供了上述防护套组件,对风管30的接头段和尾管段均起到防护作用,同时降低了悬浮部位的风管30摆动频率。上述设置大大提高了受电弓风管30的抗击打能力和使用寿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设置了防护套组件,从而使防护套管可以对风管进行有效的防护,且扎带能够使防护套管在风管的外周安装紧固,不易脱落,进而大大提高了受电弓风管的抗击打能力和使用寿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受电弓风管裸露在环境中,容易受到异物击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风管出现破损漏风,导致受电弓自动降弓增多,影响行车秩序而言,本申请中的防护套组件提高了风管的抗击打能力,并降低了外界环境对风管影响,既保护了风管,又降低了悬浮部位的风管的摆动频率。

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