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全座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3964发布日期:2020-02-04 10:4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车辆安全座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安全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后排座椅可以乘坐用户、放置一些物品或者用于躺着睡觉,方便用户的使用。

但是,当车辆行驶在颠簸的路上,或者刹车的瞬间,位于后排座上的乘客或者物品会有一个朝向车头方向的惯性力,导致乘客或者物品从后排座上掉落,出现物品损坏以及乘客碰伤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在后排座上设置安全带,通过安全带保护乘客。然而安全带仅能够对处于坐姿的客进行保护,而无法对躺着的乘客进行保护,以及无法对物品进行保护。

所以上述的技术问题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安全座椅及车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安全座椅,包括:

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乘坐部和位于所述乘坐部下方的支撑部;

围栏,所述围栏底部的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支撑部的表面转动连接;

其中,往复转动所述驱动杆能够使所述围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往复运动,所述围栏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围栏位于所述乘坐部的乘坐面所在的平面的下方,所述围栏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围栏凸出所述乘坐面所在的平面,并与所述座椅本体构成一个限制向座椅前方运动的承载空间。

具体地,所述围栏包括若干第一栏杆和若干第二栏杆;

其中,全部所述第一栏杆并排且间隔的设置;并排设置的所述第一栏杆中的两侧的所述第一栏杆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栏杆的顶部均与一个所述第二栏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栏杆的底部均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栏杆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驱动杆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支撑部的表面,所述驱动杆贴紧所述支撑部的表面,所述第一栏杆相对所述驱动杆转动,使所述围栏展开或折叠。

具体地,所述驱动杆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支撑部的表面,所述第一栏杆与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第一栏杆相对所述驱动杆往复转动时,所述第一栏杆与所述驱动杆之间以及所述围栏与所述支撑部的表面之间相对位置发生往复变化。

具体地,所述驱动杆的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凸沿,所述凸沿与所述驱动杆表面形成收纳槽,所述第一栏杆相对所述驱动杆转动后能够容纳在所述收纳槽中。

具体地,所述第一栏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第一端设有多个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栏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卡片;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卡片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卡接,转动所述第一栏杆时,所述第一弹性卡片弹性变形,从当前所述第一卡接槽中脱出并在所述第一栏杆转动到下一个所述第一卡接槽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弹性卡片卡入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卡接槽。

具体地,所述支撑部的表面设置有转动安装部,所述转动安装部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槽;

所述驱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动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靠近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卡片,所述第二弹性卡片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卡接;

其中,对所述驱动杆施加转动力能够使所述第二弹性卡片弹性变形,从当前所述第二卡接槽中脱出并在所述驱动杆转动到下一个所述第二卡接槽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卡片卡入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卡接槽。

具体地,所述第一栏杆为可伸缩栏杆。

具体地,所述座椅本体的乘坐部为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围栏的数量与所述乘坐部的数量相同,且并排的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表面。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安全座椅;

所述车辆安全座椅包括:

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乘坐部和位于所述乘坐部下方的支撑部;

围栏,所述围栏底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支撑部的表面转动连接;

其中,往复转动所述驱动杆能够使所述围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往复运动,所述围栏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围栏位于所述乘坐部的乘坐面所在的平面的下方,所述围栏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围栏凸出所述乘坐面所在的平面,并与所述座椅本体构成一个限制向座椅前方运动的承载空间。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安全座椅及车辆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座椅,其增设有围栏,且围栏与座椅本体构成一个限制向座椅前方运动的承载空间,能够对放置在座椅上的物品进行保护,以及能够对躺在座椅上的乘客进行保护。此外,围栏是转动的连接在座椅本体的支撑部的表面,且能够通过转动使围栏位于座椅本体的乘坐部的乘坐面所在平面的下方,即围栏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通过转动的方式收起,避免对乘客正常的乘坐产生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座椅的围栏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座椅的围栏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座椅的第一栏杆与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座椅的驱动杆与座椅本体支撑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辆安全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0-车辆安全座椅,1-座椅本体,2-围栏,3-驱动杆,11-乘坐部,12-支撑部,21-第一栏杆,22-第二栏杆,31-凸沿,32-收纳槽,33-第一卡接槽,34-第二弹性卡片,211-第一弹性卡片,4-转动安装部,41-第二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车辆安全座椅10,其包括:座椅本体1和围栏2;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乘坐部11和位于所述乘坐部11下方的支撑部12;所述围栏2底部连接有驱动杆3,所述驱动杆3与所述支撑部12的表面转动连接;其中,往复转动所述驱动杆3能够使所述围栏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往复运动,所述围栏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围栏2位于所述乘坐部11的乘坐面所在的平面的下方,所述围栏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围栏2凸出所述乘坐面所在的平面,并与所述座椅本体1构成一个限制向座椅前方运动的承载空间。

具体的,座椅本体1优选为车辆的后排座椅。乘坐部11为座椅本体1供用户乘坐的部位,可以包括乘坐面,或者可以包括乘坐面和靠背。支撑部12是用于支撑乘坐面和靠背的结构,其具有朝向车辆前方的表面,且该表面为用户乘坐时用户腿部贴近的表面,围栏2正是设置在该表面上。

围栏2的主体结构可以是由多根杆体组成的,围栏2可以是能够折叠的,也可以是不可折叠的。围栏2与驱动杆3之间的连接可以是能够转动的,也可以是非转动的连接,驱动杆3与支撑部12的转动连接可以是通过转轴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带有限位结构的转轴连接。围栏2的高度和宽度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的限定。

其中,如图2所示,是驱动杆3驱动围栏2转动到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围栏2整体位于乘坐部11的乘坐面的下方,此时的围栏2不会阻碍乘客的乘坐。如图1所示,是驱动杆3驱动围栏2转动到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围栏2的至少部分凸出乘坐部11的乘坐面,并与座椅本体构成一个限制向座椅前方运动的承载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安全座椅10,其增设有围栏2,且围栏2与座椅本体1构成一个限制向座椅前方运动的承载空间,能够对放置在座椅上的物品进行保护,以及能够对躺在座椅上的用户进行保护。此外,围栏2是转动的连接在座椅本体1的支撑部12的表面,且能够通过转动使围栏2位于座椅本体1的乘坐部11的乘坐面所在平面的下方,即围栏2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通过转动的方式收起,避免对用户正常的乘坐产生干扰。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围栏2包括若干第一栏杆21和若干第二栏杆22,即所述第一栏杆2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栏杆22的数量也至少为两个,优选的第二栏杆22的数量为两个;其中,全部所述第一栏杆21并排且间隔的设置;并排设置的所述第一栏杆21中的两侧的所述第一栏杆21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杆3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栏杆21的顶部均与一个所述第二栏杆22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栏杆21的底部均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栏杆22转动连接。

具体的,通过至少两个第一栏杆21和两个第二栏杆22的转动连接,使围栏2能够实现展开和折叠,且可以通过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栏杆21的距离,设置围栏2能够围挡的物体的体积,例如可以将相邻两个第一栏杆21之间的距离设置的较近,以保证两个第一栏杆21之间的间隙较小,能够用于阻挡体积较小的物品。位于一排第一栏杆21中的两侧的第一栏杆21与驱动杆3转动连接,这两个第一栏杆21可以作为整个围栏2的驱动部,带着整个围栏2转动。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可以将驱动杆3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支撑部12的表面,且将驱动杆3贴紧支撑部12的表面,即驱动杆3是在支撑部12的表面转动的;而将第一栏杆21设置为相对驱动杆3转动,这样在转动第一栏杆21时,可以连带着带动第二栏杆22相对第一栏杆21转动,进而使围栏2展开或折叠。

或者,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将驱动杆3的转动轴线设置的平行于支撑部12的表面,并将第一栏杆21设置为相对驱动杆3转动,这样相对驱动杆3转动第一栏杆21时,第一栏杆21与驱动杆3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往复变化,同时使围栏2与支撑部12的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往复变化。此时,可以通过相对驱动杆3转动第一栏杆21,来调整围栏2与座椅本体1之间形成的承载空间的大小,以适用于座椅本体1上承载的不同体积的物品或者用户。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驱动杆3的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凸沿31,所述凸沿31与所述驱动杆3表面形成收纳槽32,所述第一栏杆21相对所述驱动杆3转动后能够容纳在所述收纳槽32中。

具体的,驱动杆3的截面可以是矩形的,设置在其表面的长度方向的凸沿31可以是驱动杆3的一个侧面的向相邻侧面凸出形成,这样这两个侧面之间形成一个近似l形的收纳槽32,当相对转动第一栏杆21后,可以使第一栏杆21容纳在该收纳槽32中,这样无论驱动杆3是贴在支撑部12的表面还是凸出支撑部12的表面,则均可以实现对围栏2的收纳。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栏杆2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杆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3的第一端设有多个第一卡接槽33,所述第一栏杆2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卡片211。例如驱动杆3的第一端可以呈圆弧状,且圆弧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槽33;所述第一栏杆21的第一端与驱动杆3的第一端处的凸沿31转动连接。

具体的,当第一栏杆21的第一端与驱动杆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之后,则第一弹性卡片211能够与第一卡接槽33卡接,此处可以将第一卡接槽33设置为多个,例如3-5个,这样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栏杆21,使第一弹性卡片211弹性变形,从当前第一卡接槽33中脱出并在第一栏杆21转动到下一个第一卡接槽33的位置时,第一弹性卡片211卡入对应位置的第一卡接槽33,进而可以由多少个第一卡接槽33,实现多少级的转动卡接限位,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或者,驱动杆3与第一栏杆21之间的转动限位可以由转动连接二者的阻尼转轴实现,以及可以通过在二者转动连接的位置设置棘轮来实现转动限位。

如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支撑部12的表面设置有转动安装部4,所述转动安装部4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槽41;驱动杆3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安装部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3靠近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卡片34,第二弹性卡片34与第二卡接槽41卡接。

具体的,驱动杆3与支撑部12之间的转动限位原理可以与第一栏杆21与驱动杆3之间的转动限位原理相同。转动安装部4可以是半圆形的板状件,其圆弧上设置多个第二卡接槽41,例如可以是3-6个,其直径所在侧边与支撑部12的表面连接。驱动杆3的第一端与该转动安装部4的中部转动连接,例如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并使靠近驱动杆3第一端侧壁上的第二弹性卡片34与多个第二卡接槽41中的一个卡接。

这样,在对驱动杆3施加转动力之后,能够使第二弹性卡片34弹性变形,从当前第二卡接槽41中脱出并在驱动杆3转动到下一个第二卡接槽41的位置时,第二弹性卡片34卡入对应位置的第二卡接槽41,进而实现对驱动杆3的转动限位。

或者,驱动杆3与支撑部12之间的转动限位可以由转动连接二者的阻尼转轴实现,或者可以通过在二者转动连接的位置设置棘轮来实现转动限位。

在具体实施中,其中为了便于围栏2的使用,以及便于围栏2的收纳,可以将第一栏杆21设置成可伸缩的栏杆,以便用户在不使用围栏2时,能够将围栏2收起。

如图5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座椅本体1的乘坐部11为并排设置的多个,围栏2的数量与乘坐部11的数量相同,且并排的设置在支撑部12的表面。

具体的,车辆的后排座椅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者三个,即乘坐部11可以是两个或者三个,而在使用围栏2对座椅本体1上的物体或者用户进行保护时,优选的根据用户或者物品所在的乘坐部11的位置,对应的使用围栏2,所以将围栏2的数量与乘坐部11的数量对应,并且并排的设置。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安全座椅10;所述车辆安全座椅10包括:座椅本体1和围栏2;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乘坐部11和位于所述乘坐部11下方的支撑部12;所述围栏2底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驱动杆3,所述驱动杆3与所述支撑部12的表面转动连接;其中,往复转动所述驱动杆3能够使所述围栏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往复运动,所述围栏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围栏2位于所述乘坐部11的乘坐面所在的平面的下方,所述围栏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围栏2凸出所述乘坐面所在的平面,并与所述座椅本体1构成一个限制向座椅前方运动的承载空间。

具体的,本实施例二中的车辆安全座椅10可直接使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安全座椅10,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其使用的车辆安全座椅10增设有围栏2,且围栏2与座椅本体1构成一个限制向座椅前方运动的承载空间,能够对放置在座椅上的物品进行保护,以及能够对躺在座椅上的用户进行保护。此外,围栏2是转动的连接在座椅本体1的支撑部12的表面,且能够通过转动使围栏2位于座椅本体1的乘坐部11的乘坐面所在平面的下方,即围栏2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通过转动的方式收起,避免对用户正常的乘坐产生干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