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防滑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2719发布日期:2020-06-30 19:42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叉车防滑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货物堆垛车辆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叉车的高着地性能轮胎。



背景技术:

叉车是用于对整垛货物进行装卸、堆放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货运场、港口、机场等场合。为了发挥叉车的机动性,轮胎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重载情况下,如若轮架刚性不够,则无法满足运输需求;若是轮胎与地面发生打滑,则存在隐性消耗掉叉车动力,使叉车运输能力发挥失常,而由于着地力差,叉车叉臂高举时,将会发生叉车后退导致的伤人或撞物事故,生产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重力强、着地性能好的叉车防滑轮胎。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叉车防滑轮胎,包括轮毂和轮胎,所述轮毂与轮胎之间设置四条轮架。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的胎面沿中心线分布有对称交替的呈7字型的花纹槽。

进一步地,所述花纹槽由直段槽和折弯槽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段位于中心线处。

进一步地,所述直段槽的中心线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30~60度。

进一步地,所述直段槽自胎面中心朝向胎肩的侧沿与轮胎行驶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延伸。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前轮采用四条轮架支撑轮胎,增强了前轮的刚性且拆卸方便有利于方便维护,再通过胎面花纹结构优化设计来,胎面各花纹单元包括直段槽和折弯槽两者形成“7”字型的花纹样式增强轮胎的边缘摩擦力以保证轮胎行驶时的牵引性能,周向相邻的花纹槽形成畅通的着地通道,在各纹单元发生塑性变形的情况下,提升轮胎的着地性能,折弯槽连通交替相邻的直段槽头部,使胎面的花纹槽形成一个整体加强胎面的刚性以最终提升轮胎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叉车防滑轮胎的结构示图。

图2为前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轮轮胎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轮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叉车主要由叉车本体1、前轮3和后轮2组成,叉车本体1由前轮3和后轮2承载。

如图2所示,前轮3包括轮毂3.1、轮架3.2和轮胎3.3共三部分,轮毂31位于四条轮架32的中心,轮胎33周向套设在轮架32的外表面。

如图3所示,箭头方向为前轮的行驶方向。轮胎3.3的胎面由沿轮胎周向呈均匀分布的花纹单元构成,各花纹单元包括依次沿轮胎胎面中心线3.4对称并交替布局的花纹槽3.5,每个花纹槽3.5由直段槽3.5a和折弯槽3.5b构成。

直段槽3.5a自胎面中心朝向胎肩的侧沿与轮胎行驶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延伸,为了提升轮胎的着地性能又不影响轮胎的牵引性能,直段槽3.5a的中心线与胎面中心线3.4的周向夹角为30~60度。

折弯槽3.5b形成于直段槽3.5a靠近胎面中心侧中部与直段槽3.5a形成“7”字型的花纹样式,增强轮胎的边缘摩擦力以保证轮胎行驶时的牵引性能。

直段槽3.5a与折弯槽3.5b通过1~3mm圆弧搭接,此圆弧是分别形成于折弯槽3.5b与直段槽3.5a的连接处的周向两侧,圆弧的设置使胎面受力均匀,避免应力集中导致轮胎异常磨耗等早期损坏,从而提升使用寿命。

折弯槽3.5b连通交替相邻的直段槽3.5a的头部,使胎面的花纹槽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加强胎面的刚性,提升轮胎的使用寿命。折弯槽3.5b的两侧与交替相邻的直段槽3.5a头部两侧通过2~3mm圆弧相互交联,圆弧的设置使胎面受力均匀,避免应力集中导致轮胎异常磨耗等早期损坏,从而提升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轮胎3.3由胎冠3.3a、胎肩3.3b和胎边3.3c构成。胎冠3.3a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胎肩3.3b,胎肩3.3b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胎边3.3c。胎冠包括保护层、工作层、胎体层、钢丝层、纺织层和缓冲层。保护层的内侧设有双面胶,保护层为氟橡胶层体,保护层与胎体层粘接。胎体层为氟硅橡胶层体,胎体层与钢丝层粘接。缓冲层为聚硫橡胶层体,缓冲层与纺织层粘接。工作层为氟醚橡胶层体,工作层与胎体层粘接。胎冠采用多层结构,使得钢丝层处于多层结构的保护之中,增加了叉车防滑轮胎的耐磨性,防止钢丝层成轮胎磨损,且保护层的内侧设有的双面胶能够加强与内胎贴合,使得内胎不易偏移。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叉车防滑轮胎,包括轮毂和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与轮胎之间设置四条轮架,所述轮胎的胎面沿中心线分布有对称交替的呈7字型的花纹槽,所述花纹槽由直段槽和折弯槽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槽位于中心线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段槽的中心线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30~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段槽自胎面中心朝向胎肩的侧沿与轮胎行驶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延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防滑轮胎,其轮毂与轮胎之间设置四条轮架,轮胎的胎面沿中心线分布有对称交替的呈7字型的花纹槽。由于前轮采用四条轮架支撑轮胎,增强了前轮的刚性且拆卸方便有利于方便维护,再通过胎面花纹结构优化设计来,胎面各花纹单元包括直段槽和折弯槽两者形成“7”字型的花纹样式增强轮胎的边缘摩擦力以保证轮胎行驶时的牵引性能,周向相邻的花纹槽形成畅通的着地通道,在各纹单元发生塑性变形的情况下,提升轮胎的着地性能,折弯槽连通交替相邻的直段槽头部,使胎面的花纹槽形成一个整体加强胎面的刚性以最终提升轮胎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威德明;陈思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静威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