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自行车免内胎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7273发布日期:2020-03-24 14:00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自行车免内胎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自行车免内胎轮胎。



背景技术:

一般自行车轮胎由外胎和内胎组成,内胎提供气压及保气作用,外胎提供驱动、制动、负载的作用。这种由外胎和内胎两种轮胎组合使用,存在以下问题:一、轮胎重量偏重;二、内胎被异物刺破、气密性被破坏后霎时没气,车辆难以骑行或推行,易造成整车重量偏重及骑行安全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轻量化自行车免内胎轮胎,通过本实用新型可降低轮胎的重量,并解决轮胎被异物刺中后的保气及安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轻量化自行车免内胎轮胎,包括胎面部、位于胎面部两侧的胎侧部和配合轮辋安装的胎唇部,所述胎面部包括与地面接触的胎冠以及与胎侧部连接的胎肩,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部外表面设有胎面胶,所述胎侧部由上胶后的帘布层构成,帘布层的每侧边缘围绕设于胎唇部中心的钢丝圈向上折返包裹而锚固于另一侧的胎肩中,帘布层的内表面设置有气密层,气密层的两侧边缘包覆胎唇部的钢丝圈并向上折返延伸,所述胎唇部的外表面设有子口防护胶,子口防护胶位于气密层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胎面胶的两侧边缘延伸至胎侧部与胎唇部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胎面胶的厚度为1-8mm。

优选的,所述气密层的两侧边缘沿胎唇部向上折返至距离胎唇部的胎踵2-10mm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气密层的厚度为0.2-1.0mm。

优选的,所述气密层材质为溴化丁基橡胶。

优选的,所述帘布层的厚度为0.2-1.0mm。

优选的,所述帘布层的层数为1-5层。

优选的,所述钢丝圈由1-10股的钢丝组成,钢丝的单股直径为0.2-1mm。

优选的,所述子口防护胶的厚度为0.5-5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轮胎为免内胎轮胎,其总体厚度和重量降低,实现了轮胎的轻量化;本实用新型的胎面胶仅覆盖胎冠和胎肩,进一步实现了轮胎的轻量化,大幅减轻轮胎重量,减少使用者的体力消耗;本实用新型胎体内表面设有气密层,起到保气功能,可避免霎时没气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提高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胎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胎冠,2、胎肩,3、胎侧部,4、胎唇部,5、胎面胶,6、帘布层,7、气密层,8、钢丝圈,9、子口防护胶,10、胎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轻量化自行车免内胎轮胎,包括胎面部、位于胎面部两侧的胎侧部3和配合轮辋安装的胎唇部4,胎面部包括与地面接触的胎冠1以及与胎侧部连接的胎肩2,胎面部外表面设有胎面胶5,胎面胶具有耐磨、抗裂和防老化的作用,由于胎面胶只覆盖胎冠和胎肩的位置,提高了轮胎的轻量化性能,胎面胶的厚度为1-8mm,本实施例中,胎面胶的厚度为5mm,在实际实施时,胎面胶的两侧边缘可延伸至胎侧部与胎唇部的连接处,对胎侧部的帘布层进行保护,增强轮胎的整体强度及抗穿刺性能,但存在增加了轮胎重量的弊端,胎侧部由上胶后的帘布层6构成,起到负载作用,帘布层的每侧边缘围绕设于胎唇部中心的钢丝圈8向上折返包裹而锚固于另一侧的胎肩中,在降低轮胎重量的情况下,还可以保证轮胎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满足骑行需求,帘布层的厚度为0.2-1.0mm,帘布层的层数为1-5层,在本实施例中,帘布层的厚度为0.4mm,层数为1层,钢丝圈不仅可以维持轮胎形状,还可以确保胎唇部紧密压贴于轮辋避免漏气,钢丝圈由1-10股的钢丝组成,钢丝的单股直径为0.2-1mm,本实施例中,钢丝圈为3股,钢丝的单股直径为0.96mm,帘布层的内表面设置有气密层7,气密层的材质为溴化丁基橡胶,保气性能好,气密层的两侧边缘包覆胎唇部的钢丝圈并向上折返延伸,至距离胎唇部的胎踵2-10mm的位置,增强胎唇与轮辋配合安装时两者之间的气密性,气密层的厚度为0.2-1.0mm,本实施例中,气密层的边缘与胎踵10之间的距离为7mm,厚度为0.4mm,胎唇部的外表面设有子口防护胶9,子口防护胶位于气密层的外侧,子口防护胶的厚度为0.5-5mm,本实施例中,子口防护胶的厚度为2mm,子口防护胶一方面增强胎唇与轮辋之间的气密性,另一方面可增强胎唇与轮辋之间的耐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