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4563发布日期:2020-04-07 22:1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灯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调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车灯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车灯的照射角度,例如调节车灯朝上或朝下的角度。

现有车灯调节装置一般包括外壳、安装到外壳内的电动调节机构以及可动轴。电动调节机构包括电机、对电机进行减速输出的齿轮减速机构,可动轴安装到外壳并可相对外壳进行轴向移动,可动轴的一端从外壳中伸出。可动轴外表面设有标准螺距的螺纹与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齿轮啮合,螺纹为单螺纹,该种结构传动效率不高,要求电机需达到10000r/min以上的转速才能使可动轴的移动速度达到工况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高车灯调节装置的传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灯调节装置,包括外壳、安装到外壳内的电动调节机构以及可动轴,所述电动调节机构包括电机以及对电机进行减速输出的齿轮减速机构,所述可动轴安装到所述外壳并可相对外壳进行轴向移动,且可动轴的一端从所述外壳中伸出,所述可动轴受到约束不能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所述可动轴具有配合段,所述配合段具有外螺纹与所述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齿轮啮合,从而可在齿轮减速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外壳进行轴向移动;所述外螺纹为梯形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螺纹的螺距为1.0-2.0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螺纹的螺距为1.6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螺纹的最大螺纹宽度为0.5-1.0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螺纹的最大螺纹宽度为0.8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螺纹为等腰梯形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等腰梯形螺纹的两个腰面之间的夹角为55~65度。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双联齿轮以及与双联齿轮啮合的所述输出齿轮,所述双联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可随所述输出齿轮同轴转动;所述安装件具有内螺纹,所述配合段的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低速电机,所述低速电机的转速为6000-8000r/min。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到所述外壳内的电路板以及安装到所述电路板的支撑件,所述电机固定到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支撑件上滑动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电位计,所述可动轴的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电位计,所述电位计可随所述可动轴在所述支撑件上进行轴向滑动,且电位计在所述支撑件上滑动到极限位置时向所述电路板输出停止信号以通过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电机停转。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可动轴的配合段的外螺纹设置为梯形螺纹,减少了轴向间隙,从而可提高可动轴和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齿轮之间的传动效率,使得车灯调节装置的传动效率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车灯调节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安装件和大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车灯调节装置的可动轴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车灯调节装置的可动轴、电机、电路板、支撑件、电位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灯调节装置100可安装到车灯壳体内。车灯调节装置100包括用于安装到车灯壳体的外壳10、安装到外壳10内的电动调节机构20、受电动调节机构20驱动的可动轴30以及用于车灯壳体内的反射罩连接的连接件40。

外壳10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的外侧设有卡位111,第二部分12的外侧设有卡块121,卡块111与卡位121配合,从而实现将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紧密扣合在一起,组装方便。

电动调节机构20包括安装到外壳10内的电机21以及对电机21进行减速输出的齿轮减速机构。齿轮减速机构包括与电机21的输出轴的齿轮211啮合的双联齿轮22以及与双联齿轮22啮合的输出齿轮23。齿轮211为蜗杆。输出齿轮23的齿心位置安装有安装件24,安装件24可随输出齿轮23同轴转动。优选地,安装件24和输出齿轮23为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双联齿轮22包括第一小齿轮221以及安装到第一小齿轮221齿心的第二小齿轮222。第二小齿轮222可随着第一小齿轮221同轴转动。第一小齿轮221是蜗轮,与电机21的输出轴的齿轮211啮合,从而接受电机21的驱动。第二小齿轮222的外径小于第一小齿轮221的外径,从而实现减速。第二小齿轮222与输出齿轮23啮合。

优选地,电机21为低速电机。低速电机的转速为6000-8000r/min(转/分),优选为7000r/min。低速电机的设置可降低工作噪音,减少振动。

可动轴30安装到外壳10并可相对外壳10进行轴向移动,且可动轴30的一端从外壳10中伸出并套装连接件40。可动轴30进行轴向移动时可带动连接件40进行轴向移动,从而可实现移动反射罩,从而可实现调节车灯照射的角度。

参考图2至图4,安装件24环绕在可动轴30的外周。可动轴30具有配合段31。配合段31具有外螺纹311,安装件24具有内螺纹241,外螺纹311与内螺纹241啮合,从而可动轴30可受齿轮减速机构驱动。可动轴30可在齿轮减速机构的驱动下相对安装件24、外壳10进行轴向移动。电机21通过齿轮减速机构将动力传递给可动轴30。外螺纹311为梯形螺纹,相较现有技术的三角形螺纹,梯形螺纹可减少可动轴30与安装件24之间的啮合的间隙,提高传动效率。优选地,安装件24的内螺纹241也为梯形螺纹。

梯形螺纹为等腰梯形螺纹。等腰梯形螺纹的两个腰面之间的夹角a为55-65度,优选为60度。梯形螺纹的螺距l为1.0-2.0毫米,优选为1.6毫米。梯形螺纹的最大螺纹宽度w为0.5-1.0毫米,优选为0.8毫米。通过该种结构设计,可提高可动轴30进行轴向移动的速度以及改善可动轴30的结构。

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的车灯调节装置100还包括安装到外壳10内的电路板50以及安装到电路板50的支撑件60。电机21固定到电路板50并与电路板50电连接,电机21可受电路板50的控制。支撑件60上滑动设置有与电路板50电连接的电位计70。优选地,支撑件60上具有滑槽61,电位计70可在滑槽61内滑动。可动轴30的位于外壳10内的一端连接到电位计70,电位计70可随可动轴30在支撑件60上进行轴向滑动,且电位计70在支撑件60上滑动到极限位置时向电路板50输出停止信号以通过电路板50控制电机21停转。优选地,可动轴30的位于外壳10内的一端形成钩部33,钩部33钩设到电位计70。本实施例的极限位置即滑槽61的两端位置。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对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