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矩阵式充电堆的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5520发布日期:2020-03-20 06:16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用于矩阵式充电堆的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是用于矩阵式充电堆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矩阵式柔性充电堆是基于功率单元矩阵控制,以全数字化智能充电模块为核心建成的集中式充电站设施,由本体和充电终端、站级监控和收费系统等部分组成,可以根据充电车辆bms所发出的充电需求,动态分配充电功率,满足各种车型充电的不同功率需求,提高了充电设施的能量转换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同时,还满足了电池大倍率充电的需求,能适应车载动力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在投资的充电设备在未来得以持续使用。

矩阵式柔性充电堆的出现,解决了现有充电桩兼容性的问题,同时兼顾未来车载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充电需求,还具有高度集成、建设周期短、可扩展等优势,大大降低了公共充电站的投资风险,无疑将极大地释放充电运营商的投资热情,有力地促进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但是由于单个的矩阵式柔性充电堆能够动态分配充电功率,进而同时满足多种车型充电的不同功率需求,而相对于传统的充电桩,矩阵式柔性充电堆的结构尺寸相对较大,与中大型集装箱尺寸相差无几,属于大型货件。由于尺寸大,而且需要给多个充电终端提供电力,矩阵式柔性充电堆的箱体内会放置有功率变换系统、矩阵控制系统、监控系统、照明以及其他的辅助设备,相比于普通充电设备,矩阵式柔性充电堆在充电过程中各种系统会产生大量热量,如不及时将这些热量排出设备之外,将会加速设备的老化,一旦设备老化,矩阵式柔性充电堆的使用寿命就会缩短,使用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而且矩阵式柔性充电堆也需要工作人员定时维护,温度过高也会造成工作人员身体不适,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矩阵式柔性充电堆发热量大,散热不充分,不仅影响设备的使用安全和寿命,还影响维护人员工作效率的不足,提供了用于矩阵式充电堆的散热系统,该系统能把冷风传递到每个控制柜内,有效地给各个控制柜进行降温,然后把热风送出充电堆箱体,同时给维护人员的操作空间进行降温,保证了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矩阵式充电堆的散热系统,包括充电堆箱体,所述充电堆箱体包括控制箱和位于控制箱下方的送风箱,控制箱的底部与送风箱的顶部共用一块面板,在充电堆箱体外设有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的冷风出口连通送风箱内部空间;所述控制箱内部设有若干个控制柜,若干个所述控制柜排列成两排分别设于控制箱内部的相对两侧面,两排控制柜之间的空间为检修通道,控制柜底部设有控制柜入风口,控制柜顶部设有控制柜出风口;在每一个控制柜正对的控制箱底部设有一个第一送风孔,第一送风孔连通送风箱内部空间和控制柜内部空间,在检修通道正对的控制箱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二送风孔;在每排控制柜顶部设有回风通道,在每一个控制柜出风口正对的回风通道底部设有一个回风孔,回风孔连通控制柜内部空间与回风通道内部空间,控制箱侧壁设有若干个散热口,散热口连通回风通道内部空间与充电堆箱体外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制冷设备产生的冷风进入送风箱内,冷风从送风箱顶部的第一送风孔流出,通过控制柜底部的控制柜入风口进入控制柜中给控制柜中的各种控制系统和其他设备进行降温,然后空气从控制柜顶部的控制柜出风口流出,通过回风孔进入回风通道,再从散热口流出充电堆箱体,完成制冷循环,同时冷风从送风箱顶部的第二送风孔流出,进入检修通道,检修通道气温下降。由于冷空气密度低,在热空气中能快速上升,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冷空气从控制柜底部流入,顶部流出,能使冷空气在控制柜中快速流动,进而快速给控制柜进行降温。而且每个控制柜都设有同样的结构,如此降温均匀,同时检修通道也会降温,当维护人员在充电堆箱体工作时,不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身体不适,保证了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用于矩阵式充电堆的散热系统,所述回风通道内设有若干个散热风机。如此,风机能加快热空气从散热口流出充电堆箱体,增加了空气循环速度,提高了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用于矩阵式充电堆的散热系统,所述控制箱为矩形箱体,控制箱相对放置控制柜两侧的另两侧中的任意一侧设有一个第一检修门,在每个控制柜靠近检修通道的侧壁设有一个第二检修门。如此,第一检修门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充电堆箱体进行设备的检修,第二检修门的设计,当需要检修时,只需打开第二检修门即可,当不需要检修时,关闭第二检修门,防止了控制柜内的冷空气流出到检修通道内造成散热效率降低。

进一步的,用于矩阵式充电堆的散热系统,所述送风箱内表面设有隔热材料。如此,有效的隔绝了送风箱内外的热交换,降低了送风箱内冷空气的散失,保证了散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风从每个控制柜中从下往上流动给控制柜进行降温,然后空气从散热口流出充电堆箱体,使控制柜降温迅速而且均匀,有效地给各个控制柜进行降温。

2、本实用新型通过给检修通道进行降温,使维护人员工作时能处于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保证了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顶部未封口且前侧设有断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控制箱、2-送风箱、3-控制柜、4-回风通道、5-检修通道、6-第一送风孔、7-第二送风孔、8-回风孔、9-散热口、10-制冷设备、11-散热风机、12-第一检修门、13-第二检修门、14-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矩阵式充电堆的散热系统,包括充电堆箱体,充电堆箱体包括控制箱1和位于控制箱1下方的送风箱2,控制箱1的底部与送风箱2的顶部为共用的同一块面板,在充电堆箱体外设有制冷设备10,制冷设备10的冷风出口连通送风箱2内部空间。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采用的是空调,送风箱2的侧面开设有一个孔,空调的冷风出风管道插入孔中用于输送冷风进入送风箱2。送风箱2内表面设有隔热材料,优选的,本实施例的隔热材料采用的是真空隔热板,真空隔热板的导热系数仅为0.004,在保温节能上面效果突出。

本实施例的控制箱1内部设有若干个控制柜3,若干个控制柜3排列成两排分别设于控制箱1内部的相对两长侧面,控制柜3底部设有控制柜入风口,控制柜3顶部设有控制柜出风口,两排控制柜3之间为检修通道5。本实施例的控制柜3数量根据实际的控制箱1大小和控制箱1内的各种控制系统和设备的数量而定,这里不做限定。在每一个控制柜3正对的控制箱1底部设有一个第一送风孔6,第一送风孔6连通送风箱2内部空间和控制柜3内部空间,在检修通道5正对的控制箱1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二送风孔7。优选的,为了让冷风能更多的流入控制柜3中,第二送风孔7的直径选用的是1cm,第一送风孔6直径选用的是10cm。

本实施例的控制柜3顶部、控制箱1的顶部、控制箱1的侧面与侧板14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回风通道4,每一个控制柜3正对的回风通道4底部设有一个回风孔8,回风孔8连通控制柜3内部空间与回风通道4内部空间。控制箱1侧壁设有若干个散热口9,散热口9连通回风通道4内部空间与充电堆箱体外部空间。优选的,散热口9为长条形状,每相邻两个回风孔8之间正对的控制箱1侧壁设有四个相互平行的散热口9。本实施例的回风通道4内设有若干个散热风机11,散热风机11设于正对散热口9的位置。为了使检修通道5内的空气流通,本实施例的控制箱1短侧壁上部也设有散热口9。为了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充电堆箱体进行设备的检修,和防止控制柜3内的冷空气流出到检修通道5内造成散热效率降低,本实施例在控制箱1一个短侧壁设有一个第一检修门12,在每个控制柜3靠近检修通道5的侧面设有一个第二检修门13。

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制冷设备10产生的冷风进入送风箱2内,冷风从送风箱2顶部的第一送风孔6流入控制柜3中,然后空气从回风孔8进入回风通道4,再从散热口9流出充电堆箱体,完成制冷循环,同时冷风从送风箱2顶部的第二送风孔7流出,进入检修通道5使检修通道5气温下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