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障车及其翻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2119发布日期:2020-06-02 20:5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清障车及其翻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障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障车及其翻转平台。



背景技术:

清障车作为一种载重运输装置,常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清障作业。一般市场上的清障车都是由车架、起重装置、托举牵引装置、液压系统、电控系统、车体与工具箱等组成,来完成起吊、拽拉和托举牵引等多项功能。

现有技术中,普通清障车的车架上设置有一套举升装置和一套平移装置实现对承重板的移动和翻转,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清障车的翻转平台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清障车翻转平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障车翻转平台,包括车架、一端与所述车架靠近车头的一端铰接设置的第一连接杆、自所述车架远离车头的一端斜向下固定设置的固定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车架的一端铰接的承重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且不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承重板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承重板的承重面之上;

所述车架、承重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与所述四连杆机构连接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以带动所述承重板在平放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切换,在翻转状态下所述承重板靠近车头的一端抬起,远离车头的一端移动并下降至车架下方并靠近或接触地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车架的铰接轴为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杆的铰接轴为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承重板的铰接轴为第三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承重板的铰接轴为第四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三铰接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铰接轴与第四铰接轴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包括框架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底座上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承重板的一端铰接;所述副车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座一侧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第一液压缸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

优选地,所述承重板内还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相对的两内壁还设置有滑槽,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收容至所述容纳腔中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连接轴,所述过渡板在伸出状态下一端与所述承重板连接,另一端由地面承接。

优选地,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翻板机构,所述翻板机构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承重板靠近地面的一端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与所述承重板之间设置有第五铰接轴,所述第五铰接轴与所述第一铰接轴平行;

所述翻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翻转板朝向地面的一侧的第三连接杆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承重板铰接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板翻转并与地面抵接;所述第二液压缸还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板从与地面抵接的状态翻转回升。

优选地,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自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向外延伸的第四连接杆,在所述承重板处于翻转状态,所述第四连接杆与地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障车,包括上述的清障车翻转平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杆和承重板的翻转平台,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车架和承重板构造成一套四连杆机构,同时再通过设置驱动第一连接杆摆动的第一液压缸,由此第一液压缸即可驱动承重板在平放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切换,在翻转状态下所述承重板靠近车头的一端抬起,远离车头的一端移动并下降至车架下方并靠近或接触地面。相对现有技术,该清障车翻转平台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清障车翻转平台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清障车翻转平台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清障车翻转平台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障车翻转平台,参照图1至图2,该清障车翻转平台包括车架10、一端与所述车架10靠近车头的一端铰接设置的第一连接杆30、自所述车架10远离车头的一端斜向下固定设置的固定杆11、一端与所述固定杆11的自由端铰接的第二连接杆40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40远离所述车架10的一端铰接的承重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杆30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40的一侧且不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30与所述承重板20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承重板的承重面之上;所述车架10、承重板20、第一连接杆30和第二连接杆40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的一端与车架10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30铰接的第一液压缸50,所述第一液压缸5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30转动以带动所述承重板20在平放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切换,在翻转状态下所述承重板靠近车头的一端抬起,远离车头的一端移动并下降至车架下方并靠近或接触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承重板20的承重面上靠近车头的一端还向上延伸设置有安装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30为l形,包括与所述车架铰接的第一连接部31以及自所述连接部的自由端向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2的自由端与所述安装杆12的自由端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0与所述车架10的铰接轴为第一铰接轴61,所述第二连接杆40与所述固定杆11的铰接轴为第二铰接轴62,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安装杆12的铰接轴为第三铰接轴63,所述第二连接杆40与所述承重板20的铰接轴为第四铰接轴64。所述第一铰接轴61与所述第三铰接轴6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铰接轴64与第二铰接轴62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第一连接杆30、第二连接杆40、固定杆11和承重板20的翻转平台,使第一连接杆30和第二连接杆40、车架10和承重板20构造成一套四连杆机构,同时再通过设置驱动第一连接杆30摆动的第一液压缸50,由此第一液压缸50即可驱动承重板20在平放状态和翻转状态之间切换,在翻转状态下所述承重板20靠近车头的一端抬起,远离车头的一端移动并下降至车架10下方并靠近或接触地面。相对现有技术,该清障车翻转平台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副车架12,所述副车架12包括框架底座12a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底座12a上的第一铰接座12b,所述第一铰接座12b与所述第一连接30杆远离所述承重板20的一端铰接;所述副车架1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座12b一侧的第二铰接座12c,所述第二铰接座12c与所述第一液压缸5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30的一端铰接。通过设置与第一连接杆30和第一液压缸50连接的副车架12,可减少对车架10的改动,使清障车翻转平台适应不同类型的清障车,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11设置在所述框架底座12a上,并斜向下延伸设置。以上可实现副车架12与第一连接杆30、第二连接杆40、固定杆11、第一液压缸50以及承重板20的一体化设置,方便与车架10之间的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自所述第二连接杆40靠近所述固定杆11的一端向外延伸的第四连接杆41,在所述承重板20处于翻转状态,所述第四连接杆41与地面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四连接杆41可用于支撑承重板20,降低清障车上承载物对固定杆11的压力,提升翻转平台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轴61与所述第三铰接轴63之间的距离为950~1050mm,所述第三铰接轴63与第四铰接轴64之间的距离为3400~3500mm,所述第四铰接轴64与第二铰接轴62之间的距离为700~800mm,所述第一铰接轴61与第二铰接轴62之间的距离为2850~2950mm。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承重板20水平放置在所述车架10上时,所述第二连接杆40与所述承重板20之间的夹角为50~60°;所述第四铰接轴61的离地高度为900~1000mm。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承重板20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杆40的一侧移动并下降至所述车架10的下方时,所述承重板20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15~20°,所述承重板20的最低点离地高度为100~200mm。所述固定杆的长度为500~600mm,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车架自车头向车尾方向的夹角为80~86°。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承重板20内还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相对的两内壁还设置有滑槽,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收容至所述容纳腔中的过渡板81,所述过渡板81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连接轴,所述过渡板81在伸出状态下一端与所述承重板20连接,另一端由地面承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可收容和伸出的过渡板81,以便车辆或货物开上或者被牵引至承重板20上。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清障车翻转平台还包括翻板机构70,所述翻板机构70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承重板20靠近地面的一端的翻转板71,所述翻转板71与所述承重板20之间设置有第五铰接轴,所述第五铰接轴与所述第一铰接轴61平行;所述翻板机构7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翻转板71朝向地面的一侧的第三连接杆72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7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承重板20铰接的第二液压缸73,所述第二液压缸73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板71翻转并与地面抵接;所述第二液压缸73还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板71从与地面抵接的状态翻转回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翻转板71以及驱动翻转板71翻转的第二液压缸73,在承重板20一端下降接近地面时,翻转板71翻转由地面支撑,翻转板71可作为承重板20与地面之间的连接板,以便车辆或货物开上或者被牵引至承重板20上。随后第一液压缸50驱动翻转平台回收平放至车架10上,翻转板71在此翻转回收,以阻挡承重板20上的车辆或货物滑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障车,包括上述的清障车翻转平台。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