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4121发布日期:2020-04-21 19:0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定速度行驶的汽车与行人发生意外时,对行人安全的保护方面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颁布的2018版的c-ncap流程,内容中明确指出“行人保护”会作为评定流程占到15%的权重;

目前国内汽车厂商对行人保护的措施,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在发动机舱盖段面上采用缓冲结构,缓冲撞防护系统从技术成本上来看,价格相对低廉。但该技术属于被动的保护且对行人保护有限,甚至在引擎盖下硬点的情况下起不到对行人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引擎盖下硬点对行人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包括外管壳,外管壳为中空管;外管壳内顶部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为顶出端另一端为活塞端,外管壳内底部安装有微型气体发生器;活塞杆的活塞端与微型气体发生器之间布置有垫片;垫片带有通孔;外管壳的顶部还卡接有防护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外管壳顶部的内径与活塞杆的顶出端相配合,外管壳顶部带有凸缘,在防护帽的内侧壁带有与外管壳凸缘相匹配的凹槽。

活塞杆的活塞端端面开有凹槽;活塞杆的活塞端侧面开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与外管壳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凹槽为圆锥型或半圆型凹槽,凹槽直径与垫片通孔的孔径相同。

微型气体发生器底部与外管壳底部为收口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活塞杆和微型气体发生器之间设置圆环形垫片,有效防止活塞杆和微型气体发生器直接接触,避免了对微型气体发生器的损坏,保证了装置的可靠性;同时垫片的通孔对产生的气体有导向作用,配合活塞杆端部的凹槽,有效提高装置的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盖顶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引擎盖顶起装置的立体图。

图中,1.微型气体发生器,2.外管壳,3.垫片,4.密封圈,5.活塞杆,6.防护帽,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包括外管壳2,所述外管壳2为中空管;外管壳2内顶部安装有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一端为顶出端另一端为活塞端,既活塞杆5的顶出端与外管壳2顶部平齐,活塞杆5的活塞端靠近外管壳2底部,装置激发后活塞杆5沿外管壳2径向推出将汽车引擎盖顶起;所述外管壳2内底部安装有微型气体发生器1,为活塞杆5推出提供动力;活塞杆5的活塞端与微型气体发生器1之间布置有垫片3,防止活塞杆5与微型气体发生器1产生直接接触,以保证微型气体发生器1的可靠性;所述垫片3带有通孔,对微型气体发生器1激发后产生的气体起到导向的作用;外管壳2的顶部还卡接有防护帽6。

所述微型气体发生器1与汽车ecu之间电连接。

外管壳2顶部的内径与活塞杆5的顶出端相配合,对活塞杆5进行导向作用,外管壳2的顶部带有凸缘,在防护帽6的内侧壁带有与外管壳2凸缘相匹配的凹槽,保证防护帽6有效卡接在外管壳2上,同时兼具密封防潮的功能。

本例中防护帽6采用塑料制成,当装置激发后,在活塞杆5的顶出端与汽车铰链与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对汽车铰链的损伤。

活塞杆5的活塞端端面开有凹槽7,所述凹槽7为圆锥型或半圆型凹槽,凹槽7直径与垫片3通孔的孔径相同,对微型气体发生器1激发后产生的气体起到收聚的作用,提高了装置的反应速度,可在发生危险的瞬间做出反应;活塞杆5的活塞端侧面开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与外管壳2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4,保证了活塞杆5与外管壳2间的气密性。

微型气体发生器1底座与外管壳2底部套接后通过下模进行定位,上模沿轴线向下模运动,通过带有一定收口角度的上模,逐步完成工件的压铆收口。该工艺的优点是:上模使外管壳2卷边部位变形,可以适应较大的卷边尺寸,且上模相对工件无转动,所以外管壳2与微型气体发生器1不会产生相对位移,通过收口固定的微型气体发生器1固定牢靠,密封性好。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行车遇到与行人相撞的危险时,ecu控制微型气体发生器1激发,瞬间产生大量气体,气体沿垫片3通孔运动至凹槽7,在密封圈4有效密封的情况下,气体推动活塞杆5沿外管壳2径向移动,活塞杆5顶出端冲开防护帽6的密封,由于活塞杆5的速度较大,在惯性作用下带动防护帽6撞击汽车铰链,使汽车引擎盖被顶起,行人与汽车引擎盖间发生弹性碰撞,有效降低对行人的撞击伤害。

本装置的优点在于:

在活塞杆和微型气体发生器之间设置圆环形垫片,有效防止活塞杆和微型气体发生器直接接触,避免了对微型气体发生器的损坏,保证了装置的可靠性;同时垫片的通孔对产生的气体有导向作用,配合活塞杆端部的凹槽,有效提高装置的反应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壳(2),所述外管壳(2)为中空管;外管壳(2)内顶部安装有活塞杆(5),活塞杆(5)一端为顶出端另一端为活塞端,外管壳(2)内底部安装有微型气体发生器(1);所述活塞杆(5)的活塞端与微型气体发生器(1)之间布置有垫片(3);所述垫片(3)带有通孔;所述外管壳(2)的顶部还卡接有防护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壳(2)顶部的内径与活塞杆(5)的顶出端相配合,所述外管壳(2)顶部带有凸缘,在防护帽(6)的内侧壁带有与外管壳(2)凸缘相匹配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5)的活塞端端面开有凹槽(7);所述活塞杆(5)的活塞端侧面开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与外管壳(2)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为圆锥型或半圆型凹槽,凹槽(7)直径与垫片(3)通孔的孔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气体发生器(1)底部与外管壳(2)底部为收口式连接,微型气体发生器(1)底座与外管壳(2)底部采用下模进行定位,带有收口角度的上模沿轴线向下模运动,逐步完成压铆收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火式汽车引擎盖顶起装置,包括外管壳,外管壳为中空管;外管壳内顶部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为顶出端另一端为活塞端,外管壳内底部安装有微型气体发生器;活塞杆的活塞端与微型气体发生器之间布置有垫片;垫片带有通孔;外管壳的顶部还卡接有防护帽。在活塞杆和微型气体发生器之间设置圆环形垫片,有效防止活塞杆和微型气体发生器直接接触,避免了对微型气体发生器的损坏,保证了装置的可靠性;同时垫片的通孔对产生的气体有导向作用,配合活塞杆端部的凹槽,有效提高装置的反应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贾金伟;张康熙;任守圆;徐磊;孙卫升;赵文虎;白宏永;刘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庆华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2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