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手套箱锁止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8785发布日期:2020-08-25 18:5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用车手套箱锁止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手套箱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在手套箱上使用的锁止机构总成。



背景技术:

手套箱是汽车上主要的储物空间,使用率极高。且不同车型上的手套箱均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够通用。手套箱皆由锁止装置将其箱盖和箱体进行锁紧配合。目前现有的手套箱锁止装置的外把手与锁壳体采用机械连接。在开发新手套箱时,手套箱造型面会进行变更,外把手的造型也需要相应调整,新造型的外把手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原锁壳体匹配困难的课题,为解决此课题,往往需要重新开发整个锁止装置。

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乘用车手套箱锁止集成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乘用车手套箱锁止集成装置,包括锁壳体,位于所述锁壳体背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转轴槽,在所述转轴槽内转动设置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和所述转轴槽的活动配合处设置有扭簧,位于所述锁壳体背面下方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内活动设置有短连杆,在所述锁壳体上方设置有长连杆,所述长连杆与所述短连杆位于相对侧,在所述旋转件的两个端部设置有球关节,在所述短连杆和长连杆上设置有球关节座,所述球关节设置在所述球关节座内,在所述锁壳体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旋转件的背面设置有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凸起部,在所述锁壳体正面位置设置有一内把手,所述内把手包括两个侧壁,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槽,在所述锁壳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弧形导向槽内的导向滑块,在所述内把手上设置有推板部,所述推板部与所述凸起部抵靠,还包括一与所述内把手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外把手,在所述锁壳体正面设置有压簧座,在所述压簧座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两端分别顶靠所述锁壳体和所述内把手。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内把手的一端上设置有卡爪,在所述外把手上设置有凸起壁,在所述凸起壁上设置有与卡爪配合的卡口,所述内把手通过卡爪与卡口配合的方式实现与所述外把手的可拆卸固定。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使得在开发新手套箱时,在条件允许下,可以做到内把手总成的沿用,只需开发外把手,降低锁止装置的开发成本与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外把手隐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把手和内把手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旋转件与内把手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旋转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锁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锁壳体和内把手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7,一种乘用车手套箱锁止集成装置,包括锁壳体3,位于所述锁壳体3背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转轴槽30,在所述转轴槽30内转动设置有旋转件4,所述旋转件4和所述转轴槽30的活动配合处设置有扭簧7,以使得所述旋转件4在扭簧7的作用力下能够复位。

位于所述锁壳体3背面下方设置有滑槽31,在所述滑槽31内活动设置有短连杆9,在所述锁壳体3上方设置有长连杆100,所述长连杆100与所述短连杆9位于相对侧,在所述旋转件4的两个端部设置有球关节40,在所述短连杆9和长连杆100上设置有球关节座200,所述球关节40设置在所述球关节座200内。

在所述锁壳体3上设置有通孔300,在所述旋转件4的背面设置有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凸起部41,在所述锁壳体3正面位置设置有一内把手2,所述内把手2包括两个侧壁21,在所述侧壁21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槽21a,在所述锁壳体3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弧形导向槽21a内的导向滑块310,在所述内把手2上设置有推板部20,所述推板部20与所述凸起部41抵靠。

还包括一与所述内把手2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外把手1,具体的在所述内把手2的一端上设置有卡爪22,在所述外把手1上设置有凸起壁10,在所述凸起壁10上设置有与卡爪配合的卡口,所述内把手通过卡爪与卡口配合的方式实现与所述外把手1的可拆卸固定。

在所述锁壳体3正面设置有压簧座,在所述压簧座内设置有压簧5,所述压簧5两端分别顶靠所述锁壳体3和所述内把手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向外拉动外把手1,皆由侧壁21上的弧形导向槽21a在锁壳体3的导向滑块3的相对滑动,使得内把手2上设置的推板部20推动旋转件4上设置的所述凸起部41,此时旋转件4旋转一定角度,进而使得所述短连杆9和所述长连杆100内缩,此时可以解锁,在锁止状态时,皆由扭簧的扭力使得所述旋转件两端连接的长连杆和短连杆被向外推动,且皆由压簧的作用力使得所述外把手1可以复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本技术:
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乘用车手套箱锁止集成装置,包括锁壳体(3),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锁壳体(3)背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转轴槽(30),在所述转轴槽(30)内转动设置有旋转件(4),所述旋转件(4)和所述转轴槽(30)的活动配合处设置有扭簧(7),位于所述锁壳体(3)背面下方设置有滑槽(31),在所述滑槽(31)内活动设置有短连杆(9),在所述锁壳体(3)上方设置有长连杆(100),所述长连杆(100)与所述短连杆(9)位于相对侧,在所述旋转件(4)的两个端部设置有球关节(40),在所述短连杆(9)和长连杆(100)上设置有球关节座(200),所述球关节(40)设置在所述球关节座(200)内,在所述锁壳体(3)上设置有通孔(300),在所述旋转件(4)的背面设置有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凸起部(41),在所述锁壳体(3)正面位置设置有一内把手(2),所述内把手(2)包括两个侧壁(21),在所述侧壁(21)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槽(21a),在所述锁壳体(3)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弧形导向槽(21a)内的导向滑块(310),在所述内把手(2)上设置有推板部(20),所述推板部(20)与所述凸起部(41)抵靠,还包括一与所述内把手(2)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外把手(1),在所述锁壳体(3)正面设置有压簧座,在所述压簧座内设置有压簧(5),所述压簧(5)两端分别顶靠所述锁壳体(3)和所述内把手(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手套箱锁止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把手(2)的一端上设置有卡爪(22),在所述外把手(1)上设置有凸起壁(10),在所述凸起壁(10)上设置有与卡爪配合的卡口,所述内把手通过卡爪与卡口配合的方式实现与所述外把手(1)的可拆卸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手套箱锁止集成装置,包括锁壳体、旋转件、短连杆和长连杆,在所述锁壳体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旋转件的背面设置有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凸起部,在所述锁壳体正面位置设置有一内把手,所述内把手包括两个侧壁,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槽,在所述锁壳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弧形导向槽内的导向滑块,在所述内把手上设置有推板部,所述推板部与所述凸起部抵靠,还包括一与所述内把手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外把手,在所述锁壳体正面设置有压簧座,在所述压簧座内设置有压簧。本发明使得在开发新手套箱时,在条件允许下,可以做到内把手总成的沿用,只需开发外把手,降低锁止装置的开发成本与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袁锣旗;钟佳央;陆洪权;顾啸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5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