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9931发布日期:2020-09-11 21:3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头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汽车头枕。



背景技术:

汽车头枕安装在汽车座椅上,供人们驾车或休息时,头部用来倚靠,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随着人们对驾乘舒适性的追求越来越高,对汽车头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汽车头枕为块状,垫在脑后,对驾驶人或乘客舒适性不强,特别是乘客长途乘车需要睡眠时没有对头部的支撑,使乘客在座位上睡觉时头部东倒西歪,容易发生颈椎不适,另外若是驾驶人或乘客出汗,这些头枕不能及时的将出汗的位置进行调整,无法为驾驶人或乘客带来良好的驾乘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头枕,具有舒适性好、保证乘客在车上睡眠的时候头部不会晃动以及方便调整头枕上出汗的位置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头枕,包括头枕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头枕主体上的扎带,所述头枕主体为两头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头枕主体由里到外包括内阻气层、海绵层和外阻气层,所述外阻气层与内阻气层的边缘通过热熔粘合并形成余边,且外阻气层与内阻气层之间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海绵层置于密封腔中。

通过上述设置,头枕主体采用一种两头贯通的筒状结构,这种结构对人体的头部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当人们头部靠枕上后,头枕主体会发生明显形变,呈现一种中间被压扁、两头翘起的状态,变得更加贴合人体的头部,从而使乘客在座位上睡觉时头部不容易东倒西歪。另一方面,头枕主体由里到外包括内阻气层、海绵层和外阻气层,内阻气层和外阻气层具有阻隔空气的效果,当内阻气层和外阻气层的边缘通过热熔粘合后形成的密封腔是与外界空气隔离开的,所以海绵层放置在密封腔内寿命更长,而且密封腔内原有的气体也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配合上海绵层后进一步提升了该汽车头枕的缓冲性能,即使人们在乘车途中遇上颠簸路段也能保证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还包括有弹性圈,所述余边通过对折缝合将所述弹性圈包裹。

通过上述设置,弹性圈具有很好的回弹性,当人们头部离开该汽车头枕后,弹性圈能使该汽车头枕恢复原状,并且人们头部靠枕在该汽车头枕上时,弹性圈可以使该汽车头枕缓冲性更好,进一步保证了人们在乘车途中的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内阻气层的内侧设有公魔术贴,所述扎带上设有与公魔术贴适配的母魔术贴。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配合,扎带可以粘贴在内阻气层内侧,而且当该汽车头枕有一部分被人们汗水打湿了,人们可以先撕落扎带,然后调整下头枕主体的位置,重新将扎带贴回即可,达到了方便调整头枕上出汗位置的效果,保证了乘客在旅途中的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外阻气层的外侧缝接有一层吸汗层,所述吸汗层位于头枕主体的中部。

通过上述设置,吸汗层采用纯棉的布料制成,且位于头枕主体的中部,其具有很好的吸汗性,能及时吸附人们的汗水,保证了乘客在旅途中的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内阻气层和外阻气层均采用一层胶层和一层涤纶层粘合而成。

通过上述设置,胶层粘合在涤纶层上制成内阻气层和外阻气层,胶层具有防水阻气的作用,能够防止水汽进入密封层,涤纶层的耐磨性好,不容易破损,两者结合之后既耐磨又防水阻气。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头枕主体采用一种两头贯通的筒状结构,这种结构对人体的头部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当人们头部靠枕上后,头枕主体会发生明显形变,呈现一种中间被压扁、两头翘起的状态,变得更加贴合人体的头部,从而使乘客在座位上睡觉时头部不容易东倒西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余边未对折缝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扎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外阻气层、海绵层和内阻气层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头枕主体;2、扎带;3、内阻气层;4、海绵层;5、外阻气层;6、余边;7、密封腔;8、弹性圈;9、公魔术贴;10、母魔术贴;11、吸汗层;12、胶层;13、涤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汽车头枕,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头枕,包括头枕主体1和设置在所述头枕主体1上的扎带2,所述头枕主体1为两头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头枕主体1由里到外包括内阻气层3、海绵层4和外阻气层5,所述外阻气层5与内阻气层3的边缘通过热熔粘合并形成余边6,且外阻气层5与内阻气层3之间形成一个密封腔7,所述海绵层4置于密封腔7中。

头枕主体1采用一种两头贯通的筒状结构,这种结构对人体的头部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当人们头部靠枕上后,头枕主体1会发生明显形变,呈现一种中间被压扁、两头翘起的状态,变得更加贴合人体的头部,从而使乘客在座位上睡觉时头部不容易东倒西歪。另一方面,头枕主体1由里到外包括内阻气层3、海绵层4和外阻气层5,内阻气层3和外阻气层5具有阻隔空气的效果,当内阻气层3和外阻气层5的边缘通过热熔粘合后形成的密封腔7是与外界空气隔离开的,所以海绵层4放置在密封腔7内寿命更长,而且密封腔7内原有的气体也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配合上海绵层4后进一步提升了该汽车头枕的缓冲性能,即使人们在乘车途中遇上颠簸路段也能保证舒适性。

参考图2所示,还包括有弹性圈8,所述余边6通过对折缝合将所述弹性圈8包裹。弹性圈8具有很好的回弹性,当人们头部离开该汽车头枕后,弹性圈8能使该汽车头枕恢复原状,并且人们头部靠枕在该汽车头枕上时,弹性圈8可以使该汽车头枕缓冲性更好,进一步保证了人们在乘车途中的舒适性。

参考图1和图4所示,所述内阻气层3的内侧设有公魔术贴9,所述扎带2上设有与公魔术贴9适配的母魔术贴10。通过公魔术贴9和母魔术贴10配合,扎带2可以粘贴在内阻气层3内侧,而且当该汽车头枕有一部分被人们汗水打湿了,人们可以先撕落扎带2,然后调整下头枕主体1的位置,重新将扎带2贴回即可,达到了方便调整头枕上出汗位置的效果,保证了乘客在旅途中的舒适性。

参考图1所示,所述外阻气层5的外侧缝接有一层吸汗层11,所述吸汗层11位于头枕主体1的中部。吸汗层11采用纯棉的布料制成,且位于头枕主体1的中部,其具有很好的吸汗性,能及时吸附人们的汗水,保证了乘客在旅途中的舒适性。

参考图5所示,所述内阻气层3和外阻气层5均采用一层胶层12和一层涤纶层13粘合而成。胶层12粘合在涤纶层13上制成内阻气层3和外阻气层5,胶层12具有防水阻气的作用,能够防止水汽进入密封层,涤纶层13的耐磨性好,不容易破损,两者结合之后既耐磨又防水阻气。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