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9639发布日期:2020-09-15 18:3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零部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过热爆炸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导致人们在长时间使用手机时希望其可以及时降温,尽量避免爆炸,尤其是在汽车内使用手机时,若手机过热爆炸则更为危险。比如在高温天气下开车,手机长时间运行或充电时,手机温度明显上升,存在手机过热爆炸的风险,因此,需要通过外界手段对手机进行冷却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和车辆,可实现手机的降温冷却功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包括:空调风道,所述空调风道通向汽车副仪表板处的出风口;

手机托盘,所述手机托盘设于所述汽车副仪表板上,所述手机托盘一侧设有通风口;

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所述空调风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手机托盘的通风口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气管由空调风道连接段、中间段和通风口连接段组成,所述中间段的轴线与空调风道连接段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中间段的轴线与通风口连接段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气管内的气流从所述通风口处流向所述空调风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手机托盘的中上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通风口处设有过滤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通风口上枢接有一个可封闭所述通风口的盖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空调风道为后吹面风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气管的材质为热塑性树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手机托盘位于汽车副仪表板的上部。

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车载手机冷却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和车辆,包括空调风道、手机托盘和导气管,空调风道通向汽车副仪表板处的出风口;手机托盘设于汽车副仪表板上,其一侧设有通风口;导气管一端与空调风道连通,另一端与手机托盘的通风口连通。当空调风道中的气体流动时,空调风道的气压会低于导气管内的气压,使导气管内形成向空调风道流动的气流,从而使手机托盘处的空气向导气管内流动,最终被吸入至空调风道内,手机托盘处的温度降低,从而达到为手机散热的目的,实现手机降温冷却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载手机冷却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载手机冷却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调风道,2-手机托盘,3-导气管,4-汽车副仪表板,5-汽车仪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包括空调风道1、手机托盘2和导气管3,空调风道1为汽车空调的后吹面风道,通向汽车副仪表板4处的出风口,其侧壁上设有导气口;手机托盘2可直接设于汽车副仪表板4内,也可以设于汽车副仪表板4上的扶手箱内,其一侧设有通风口,并位于空调风道1的上方;导气管3由空调风道连接段、中间段和通风口连接段组成,空调风道连接段与空调风道1的导气口连通,通风口连接段与手机托盘2的通风口连通,中间段的轴线分别与空调风道连接段的轴线和通风口连接段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使导气管内的气流从通风口处流向空调风道1,与空调风道1内的气流方向同向,可使导气管内持续处于低压状态,进而有利于导气管3可持续地抽吸手机托盘2处的气流。

手机充电时,可将其放置在手机托盘2上,当空调开启后,空调风道1的冷风通过副仪表板的出风口吹向后排乘客时,空调风道1中气体的流动会使空调风道的气压低于导气管内的气压,使导气管内形成向空调风道流动的气流,从而使手机托盘处的空气向导气管内流动,最终被吸入至空调风道内,手机托盘2处的温度降低,达到对手机散热冷却的目的。因此,在对汽车内部改造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可实现手机降温冷却的功能,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实施例2:

其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空调风道1为汽车空调的前吹面风道,手机托盘2可直接设于汽车仪表板5内,也可设于汽车仪表板5的手套箱内,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可进行手机降温冷却的空间,满足多手机同时降温冷却的需求。

实施例3:

其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通风口位于手机托盘2的中上部,由于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密度,所以热空气位于冷空气的上方,将通风口设在手机托盘2的中上部,可使手机托盘2中更多的热气被导气管3抽走,加快手机托盘2的降温速度,有利于手机的快速冷却。

实施例4:

其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手机托盘2的通风口处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可以过滤掉通过通风口的灰尘等杂物,提高流入空调风道1内气流的洁净度,降低空调风道1被污染的可能性。

施例5:

其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的手机托盘2的通风口处枢接有一个可封闭通风口的盖板。冬天汽车内温度较低,若再对手机进行冷却可能会导致手机出现自动关机等问题。因此,在冬天时是无需对手机进行冷却的,此时只需将该盖板盖上,即可保证手机托盘内保持在室温下。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安装有上述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该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可为使用该车辆的用户提供手机冷却服务,为用户营造安全良好的手机使用环境,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风道(1),所述空调风道(1)通向汽车副仪表板(4)处的出风口;

手机托盘(2),所述手机托盘(2)设于所述汽车副仪表板(4)上,所述手机托盘(2)一侧设有通风口;

导气管(3),所述导气管(3)一端与所述空调风道(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手机托盘(2)的通风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3)由空调风道连接段、中间段和通风口连接段组成,所述中间段的轴线与空调风道连接段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中间段的轴线与通风口连接段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3)内的气流从所述通风口处流向所述空调风道(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手机托盘(2)的中上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处设有过滤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上枢接有一个可封闭所述通风口的盖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托盘(2)位于所述汽车副仪表板(4)的上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风道(1)为后吹面风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3)的材质为热塑性树脂。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手机冷却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和车辆,涉及车载零部件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空调风道、手机托盘和导气管,空调风道通向汽车副仪表板处的出风口;手机托盘设于汽车副仪表板上,其一侧设有通风口;导气管一端与空调风道连通,另一端与手机托盘的通风口连通。当空调风道中气体流动时,空调风道的气压会低于导气管内的气压,使导气管内形成向空调风道流动的气流,从而使手机托盘处的空气向导气管内流动,最终被吸入至空调风道内,手机托盘处的温度降低,从而达到为手机散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对汽车内部改造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不仅实现了手机降温冷却的功能,还具备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孙琦;周钰成;程康;王伟伟;张红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