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4088发布日期:2020-08-11 20:3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是目前很多人都会选择安装的车载电子设备,其不但能记录行车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情况,而且记录的视频还能在发生交通事故纠纷时作为证据使用,为驾驶员参与交通活动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行车记录仪一般都是安装在挡风玻璃上,主要的安装方式有胶粘和吸附式,这两种安装方式虽然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但是存在安装效果不好的问题,胶粘式的行车记录仪在高温情况下附着能力会下降,而且撕下后会产生胶痕,吸附式的行车记录仪在震动过程中会发生掉落,极大影响行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夹具和记录仪,所述记录仪转动安装在夹具的底面上,所述夹具包括主夹体和副夹体,所述主夹体和副夹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副夹体在远离记录仪的末端安装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操作轮、插杆和螺杆,所述插杆的上端垂直固定在操作轮的底面中央,下端固定在螺杆的顶面上;所述螺杆与插杆同轴,且所述螺杆的直径大于插杆的直径,所述螺杆的外侧面具有外螺纹;

所述副夹体上开设有朝向主夹体的副插孔,所述插杆的下端位于副插孔内部,所述副插孔内部具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插杆上,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持在副插孔的内顶面和螺杆的顶面上;所述主夹体上开设有主插孔,所述主插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壁具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所述螺杆上的外螺纹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夹具和记录仪,记录仪转动安装在夹具的底部,夹具由主夹体和副夹体组成,二者转动安装在一起,副夹体在远离记录仪的一端安装有紧固件,紧固件可在副夹体上活动,当主夹体和副夹体夹在内后视镜的安装杆上后,操作紧固件即可将主夹体和副夹体远离记录仪的一端也连接起来,使安装杆被紧紧夹住,大大增强了安装的稳定性,而且整个行车记录仪所有零部件均连接在一起,不存在任何单独的零部件,安装起来也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在内后视镜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为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夹具前端的纵向切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夹具前端在夹紧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夹具,110-主夹体,111-主插孔,112-螺母,120-副夹体,121-副插孔,130-转轴,140-夹槽,150-紧固件,151-操作轮,152-插杆,153-螺杆,200-记录仪,210-主体,220-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并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夹具100和记录仪200,所述夹具100用于夹在内后视镜的安装杆上,所述记录仪200转动安装在夹具100的底面上,当所述夹具100安装在安装杆上后,上下转动所述记录仪200即可调整记录仪200的朝向方向。

所述夹具100为类似夹子的形式,其包括主夹体110和副夹体120,所述主夹体110和副夹体120之间通过转轴130转动连接在一起,具体地,所述主夹体110在朝向副夹体120的侧面两端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耳,所述副夹体120在朝向主夹体110的侧面两端也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耳,所述主夹体110和副夹体120上的固定耳相对且交错设置,所述转轴130依次穿过主夹体110和副夹体120上的固定耳后,使所述主夹体110和副夹体120转动连接在一起。为了提供所述夹具100的弹性回复力,所述转轴130上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持在主夹体110和副夹体120处于所述转轴130同一侧的侧面上,以提供所述主夹体110和副夹体120位于转轴130另一侧的部分夹在一起的弹力。

所述主夹体110朝向副夹体120的侧面在位于所述转轴130另一侧的位置开设有主夹槽,所述副夹体120朝向主夹体110的侧面在位于所述转轴130另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副夹槽,所述主夹槽和副夹槽位置对应且组合形成夹槽140,所述夹槽140的内侧面上粘接有软质的垫层,该垫层不但具有防滑的作用,而且在与内后视镜的安装杆接触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内后视镜安装杆。

所述记录仪200由主体210和挂杆220组成,所述主体210的顶面上垂直固定安装有挂杆220,该挂杆220顶端具有万向球,所述主夹体110的底面上开设有球槽,该球槽的内径与所述万向球的直径匹配,所述万向球转动套接在球槽内,使所述主体210能够在夹具100下方自由转动,以适应视频拍摄方向的需要。

所述主夹体110或副夹体120在靠近夹槽140的末端安装有紧固件150,用以在内后视镜的安装杆夹在夹槽140内部后,将所述主夹体110和副夹体120的两端连接起来,防止夹具100以外从安装杆上以外松脱。

参照图3,所述紧固件150包括操作轮151、插杆152和螺杆153,所述操作轮151为扁平的圆盘状结构,其侧面具有凸出的防滑纹,所述插杆152的上端垂直固定在操作轮151的底面中央,所述插杆152的下端固定在螺杆153的顶面上。所述螺杆153与插杆152同轴,且直径略大于插杆152,所述螺杆153的外侧面上具有外螺纹。

所述副夹体120上开设有副插孔121,所述插杆152的下端从上方插入副插孔121后,所述螺杆153固定在插杆152的下端,所述副插孔121的宽度等于或者大于螺杆153的直径,因此所述螺杆153能够随着插杆152向上移动并收纳在副插孔121中。所述副插孔121内部具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插杆152上,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持在副插孔121的内顶面和螺杆153的顶面之间,当没有任何外力作用时,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将螺杆153从副插孔121中推出,并使所述螺杆153的下端抵持在主夹体110上,而当外力将插杆152向上拉时,所述复位弹簧收缩,所述螺杆153能够完全收纳在副插孔121中。

所述主夹体110上开设有主插孔111,所述主插孔111的内径至少与螺杆153的外径相等,所述主插孔1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母112,该螺母112的顶端与所述主插孔111的顶端齐平,螺母112的内壁具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所述螺杆153上的外螺纹匹配,且所述螺母112的内壁与所述主插孔111的内壁齐平。当所述螺杆153正对螺母112时,旋转操作轮151即可带动螺杆153转动,进而使螺杆153螺接在螺母112内部,达到将主夹体110和副夹体120连接在一起的效果。

由于所述副夹体120绕转轴130转动时会带动紧固件150一起转动,在内后视镜的安装杆直径变化时,会造成螺杆153无法对准螺母112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副插孔121为长条状的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130垂直,因此所述插杆152不但能够在副插孔121内部滑动,而且能够进行小幅度的转动,以调整螺杆153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的行车记录仪在使用时,先一只手捏住副夹体120靠近记录仪200的一端,使副夹体120的另一端离开主夹体110,然后另一只手抓住操作轮151将插杆152向外拉,使整个螺杆153都收纳在副插孔121中,接着将夹具100向内后视镜的安装杆靠近,待安装杆卡在夹槽140中后,松开副夹体120和操作轮151,滑动或转动插杆152使螺杆153对准螺母112(此操作无需用眼睛观察,调整螺杆153的方向时同时转动操作轮151,一旦螺杆153对准螺母112即可将螺杆153拧进螺母112中),转动操作轮151即可使螺杆153与螺母112螺接起来,如图4所示。将操作轮151拧紧后,调整主体210的朝向使其正对拍摄方向,则行车记录仪的安装完成。

由于所述主体210需要电源线供电才能工作,为了避免电源线杂乱布置对美观的影响,所述主夹体110在背对副夹体120的侧面上还安装有多个线夹,电源线卡在这些线夹中即可使电源线沿着线夹的路径延伸至内后视镜的安装杆上。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