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由单个织物增强元件层形成的胎体增强件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7078发布日期:2021-04-16 16: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的轮胎,所述轮胎包括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本身沿径向被胎面覆盖,所述胎面通过两个胎侧连接至两个胎圈,所述胎圈具有胎圈线,所述胎体增强件由单个层制成,所述单个层由插入在两个表层之间的织物增强元件形成,所述表层由在10%伸长的拉力下具有割线弹性模量(m
c
)的橡胶配混物制成,所述胎体增强件层在每个胎圈中围绕胎圈线卷起,所述第一胎体增强件层的端部沿径向位于每个胎圈的胎圈线的径向最外点的外侧,所述轮胎在每个胎侧中包括第一填充元件(j),所述第一填充元件(j)沿轴向位于一个胎侧的外表面的内侧,并沿轴向位于胎体增强件层的卷边的外侧,且由在10%伸长的拉力下具有割线弹性模量(m
j
)的橡胶配混物制成,每个胎圈包括第二填充元件(t),所述第二填充元件(t)由在10%伸长的拉力下具有割线弹性模量(m
t
)的橡胶配混物制成,并且沿径向朝向外侧延伸胎圈线芯,且沿轴向位于胎体增强件层的外侧并沿轴向位于胎体增强件层的卷边的内侧,所述轮胎包括第三填充元件(b1)和第四填充元件(b2),所述第三填充元件(b1)由在10%伸长的拉力下具有割线弹性模量(m
b1
)的橡胶配混物制成,并沿轴向与胎体增强件层的卷边接触且沿轴向与第二填充元件(t)接触,所述第四填充元件(b2)由在10%伸长的拉力下具有割线弹性模量(m
b2
)的橡胶配混物制成,并沿轴向与胎体增强件层的卷边接触且沿轴向与第一填充元件(j)接触,所述第三填充元件(b1)和第四填充元件(b2)在胎体增强件层的卷边的端部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彼此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增强件层每单位宽度的断裂力大于3000dan/dm,所述胎体增强件层为沿径向存在于胎圈线内侧的唯一增强元件层,在10%伸长的拉力下的割线弹性模量m
c
、m
b1
满足关系式m
c
/m
b1
<2,且在10%伸长的拉力下的割线弹性模量m
c
、m
b2
满足关系式m
c
/m
b2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负荷指数在100和12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增强件层每单位宽度的断裂力大于4100dan/d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充元件(t)在10%伸长的拉力下的割线弹性模量(m
t
)大于40mpa。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充元件(t)的径向最外端部沿径向位于胎体增强件层的卷边的端部的内侧。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10%伸长的拉力下的割线弹性模量m
j
、m
b2
满足关系式m
j
/m
b2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胎体增强件层的卷边的端部和胎圈线上外接的圆的径向最内点之间的距离在胎体增强件层的主要部分的轴向最外点和胎圈线上外接的圆的径向最内点之间的距离的25%和40%之间。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胎体增强件层的织物增强元件为由多个复丝线股构成的组件,所述多个复丝线股包括至少一个芳族聚酰胺或芳族共聚酰胺的复丝线股和至少一个聚酯的复丝线股。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胎体增强件层的织物增强元件为由两个复丝线股构成的组件。10.根据权利要求8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芳族聚酰胺或芳族共聚酰胺的复丝线股的支数在140tex和210tex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聚酯的复丝线股的支数在100tex和210tex之间。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增强件层中织物增强元件的密度在90个增强元件/分米和130个增强元件/分米之间。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增强件层的织物增强元件是捻合平衡的。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用于厢式货车类型的车辆的用途。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