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约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7867发布日期:2020-08-14 16:1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车辆约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车辆约束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可以包括允许乘员在车辆的操作期间面向彼此的便利设施。作为一个示例,自主车辆可以自主地操作,从而允许车辆的乘员在不必监视车辆的操作的情况下乘坐在车辆中。具体地,自主车辆可以包括在车辆的操作期间自由地旋转的座椅。这可以允许座椅的乘员面向彼此并进行互动。这也可以允许所有乘员放松、彼此互动以及专注于车辆便利设施。另外,座椅可以倾斜。在这样的示例中,乘员可以在座椅处于倾斜位置的情况下睡觉。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约束系统包括座椅,所述座椅限定中心线并且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一对上部伸缩器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一对下部伸缩器设置在所述座椅底部上,并且一对中部伸缩器在所述一对上部伸缩器与所述一对下部伸缩器之间设置在所述座椅上。每对伸缩器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线的每一侧上的一个伸缩器。

所述座椅靠背可以包括与所述座椅底部相邻的下端和与所述下端间隔开的上端。所述一对上部伸缩器可以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端处。

每个中部伸缩器可以与坐在所述座椅中的介于第5个百分位女性身材与第95个百分位男性身材之间的乘员的相应的上臂邻近地定位。

所述约束系统可以包括:一对上部织带,所述一对上部织带各自与相应的上部伸缩器可伸缩地接合;一对中部织带,所述一对中部织带各自与相应的中部伸缩器可伸缩地接合;一对下部织带,所述一对下部织带各自与相应的下部伸缩器可伸缩地接合。每个上部织带可以横向于相应的下部织带和相应的中部织带延伸。

每个下部织带和每个中部织带可以附接到相应的上部织带。

每个中部织带可以被定位成在坐在所述座椅中的介于第5个百分位女性身材与第95个百分位男性身材之间的乘员的相应的上臂后方延伸。

所述约束系统可以包括中间织带,所述中间织带设置在所述中心线的每一侧上。每个中间织带可以从所述相应的中部织带横向地延伸到所述相应的上部织带。

每个中间织带可以包括附接到所述相应的中部织带的第一末端和附接到所述相应的上部织带的第二末端。每个第二末端可以设置在所述相应的中部织带和所述相应的上部伸缩器之间。

所述约束系统可以包括:一对上部锁定元件;一对下部锁定元件,所述一对下部锁定元件与所述上部锁定元件间隔开;以及一对中部锁定元件,所述一对中部锁定元件设置在所述一对上部锁定元件与所述一对下部锁定元件之间。每对锁定元件可以可选择性地彼此接合到扣合位置并且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线的每一侧上的一个锁定元件。

每对锁定元件可以与所述上部织带接合。

所述一对下部锁定元件可以与所述下部织带接合,并且所述一对中部锁定元件可以与所述中部织带接合。

所述约束系统可以包括中间织带,所述中间织带在所述中心线的每一侧上,所述中间织带从所述相应的中部织带横向地延伸到所述相应的上部织带。所述一对上部锁定元件可以与所述中间织带接合。

每个上部织带可以包括从所述相应的上部伸缩器延伸到相应的上部锁定元件的上部部分。在所述扣合位置,所述上部部分可以朝向所述上部锁定元件会聚。

每个上部织带可以包括从所述相应的上部锁定元件延伸到相应的中部锁定元件的中部部分。在所述扣合位置,所述中部部分可以朝向所述中部锁定元件会聚。

每个中部部分可以横向于相应的上部部分延伸。

每个上部织带可以包括从所述相应的中部锁定元件延伸到相应的下部锁定元件的下部部分。每个下部部分可以在所述扣合位置与所述相应的下部织带正交。

每个下部部分可以横向于相应的中部部分和所述相应的上部部分延伸。

所述约束系统可以包括地板。所述座椅可以由所述地板支撑并且可相对于所述地板旋转。

所述座椅靠背可以相对于所述座椅底部可枢转到倾斜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约束系统的车辆的透视图。

图2a是包括处于脱离位置的束带的座椅的透视图。

图2b是包括处于接合位置的束带的座椅的透视图。

图3是包括处于接合位置的束带的座椅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数字贯穿若干视图指示相同的部分,总体上示出了车辆10。车辆10包括具有座椅14和三对伸缩器16、18、20的约束系统12。座椅14限定中心线cl并包括座椅底部22和座椅靠背24。一对上部伸缩器16设置在座椅靠背24上,一对下部伸缩器18设置在座椅底部22上,并且一对中部伸缩器20在一对上部伸缩器与一对下部伸缩器18之间设置在座椅14上。每对伸缩器包括设置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一个伸缩器。

在车辆碰撞期间,乘员的动量可能使乘员偏置而远离座椅14。在这种情况下,约束系统12可以辅助将乘员保持在座椅14上。座椅14可以移动到车辆10内的多个位置,如下文进一步讨论。伸缩器16、18、20可与座椅14一起移动。换句话说,伸缩器16、18、20相对于座椅14固定,这允许约束系统12将乘员保持在座椅14上,而不管座椅14的位置或定向如何。作为一个示例,座椅14可以移动到倾斜位置,如下所述,并且伸缩器16、18、20将乘员保持在处于倾斜位置的座椅14上。在倾斜位置,乘员可以睡觉。伸缩器16、18、20在座椅14的任何面向方向上(即,被枢转到任何角位置,如下所述)将乘员保持在处于倾斜位置的座椅14上。

车辆1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类型的汽车,例如乘用或商用汽车,诸如轿车、双门小轿车、卡车、运动型多功能车辆、跨界车辆、厢式货车、小型货车、出租车、公共汽车等。车辆10例如可以是自主车辆。换句话说,车辆10可以自主地操作,使得车辆10可以在没有驾驶员的持续关注的情况下行驶,即,车辆10可以在没有人工输入的情况下自行行驶。

参考图1,车辆10包括限定乘客舱28的车身26。乘客舱28容纳车辆10的乘员(如果有的话)。乘客舱28包括前端(未编号)和后端(未编号),其中在车辆10的向前移动期间,前端在后端前方。乘客舱28包括一个或多个座椅14。座椅14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布置。例如,座椅1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乘客舱28的前端处,即,前排座椅,和/或座椅1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乘客舱28的后端处,即,后排座椅。

继续参考图1,车身26包括地板30。地板30可以限定乘客舱28的下边界并且可以从乘客舱28的前端延伸到乘客舱28的后端。

继续参考图2a,每个座椅14可以限定座椅向前方向d1。座椅向前方向d1相对于座椅14向前延伸。例如,座椅向前方向d1可以相对于座椅14的乘员从座椅14的后部延伸到座椅14的前部,即,座椅14的乘员面向座椅向前方向d1。作为另一个示例,座椅底部22可以在座椅向前方向d1上从座椅靠背24延伸。

参考图2a,座椅14可以包括座椅框架32和支撑在座椅框架32上的覆盖物(未编号)。座椅框架32可以包括管、梁等。座椅框架32可以在座椅靠背24、座椅底部22和/或头部约束件中支撑垫子。座椅框架3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塑料材料,例如,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半成品热塑性复合材料(有机薄片)等。作为另一个示例,座椅框架32的一些或所有部件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金属,例如,钢、铝等。

座椅14的覆盖物可以包括车内装饰材料和填料。车内装饰材料可以是布料、皮革、人造皮革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车内装饰材料可以缝合在座椅框架32周围的面板中。填料可以在覆盖物与座椅框架32之间并且可以是泡沫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覆盖物可以包括a级表面。

参考附图,每个座椅14可以包括座椅靠背24、座椅底部22和头部约束件(未编号)。头部约束件可以由座椅靠背24支撑并且可以相对于座椅靠背24静止或可移动。座椅靠背24可以由座椅底部22支撑并且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22静止或可移动。座椅靠背24、座椅底部22和/或头部约束件可以在多个自由度上调整。具体地,座椅靠背24、座椅底部22和/或头部约束件本身可以是可调整的,换句话说,座椅靠背24、座椅底部22和/或头部约束件内有可调整部件,和/或可以相对于彼此调整。

座椅靠背24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22枢转到多个角位置。换句话说,座椅靠背24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22设置到任何合适的角位置。例如,座椅靠背24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22大体上直立,即,正交,如图1中的一个座椅14所示。作为另一个示例,座椅靠背24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22倾斜,如图1中的另一个座椅14所示。换句话说,座椅靠背24可以处于倾斜位置。在这样的示例中,座椅靠背24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22倾斜。可选地,座椅靠背24可以平行于座椅底部22。座椅靠背24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在多个角位置中的选定一者处相对于座椅底部22可释放地固定在适当位置。

如图所示,座椅靠背24可以包括与座椅底部22相邻的下端34和与下端34间隔开的上端36。上端36可以与头部约束件相邻。具体地,座椅靠背24的上端36可以支撑头部约束件。

参考图2a,中心线cl可以沿着座椅底部22和座椅靠背24延伸。例如,中心线cl可以从座椅靠背24的上端36延伸到座椅靠背24的下端34并且在座椅向前方向d1上从座椅靠背24沿着座椅底部22延伸。中心线cl可以将座椅底部22和座椅靠背24两者一分为二。例如,中心线cl可以在座椅14的两侧之间的中间处。

参考图2b,座椅靠背24具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支承垫38和第二支承垫40。座椅靠背24可以终止于支承垫38、40处。靠背(未编号)可以从第一支承垫38延伸到第二支承垫40。支承垫38、40可以在座椅14的乘员将面向的方向上(即,在座椅向前方向d1上)从靠背延伸。支承垫38、40可以在由座椅14限定的向上方向上沿着座椅靠背24延伸。例如,支承垫38、40可以从座椅靠背24的下端34朝向上端36延伸。支承垫38、40可以相对于座椅14侧向地支撑乘员。

每个座椅14由地板30支撑,如图1所示。座椅14相对于地板30的定向,即,座椅向前方向d1的方向,可以由乘员调整。每个座椅14可以相对于地板30可旋转。例如,每个座椅14可以由可枢转基座42支撑,该可枢转基座由地板30支撑,如图1至图3所示。每个座椅14可以围绕轴线(未编号)枢转。该轴线可以延伸穿过地板30和座椅底部22。换句话说,座椅14可旋转以面向不同的方向。例如,图1中的一个座椅14面向前方,而图1中的另一个座椅14面向后方。座椅14可以围绕轴线完全地(即,360°)旋转。座椅14可以旋转以面向任何数量的方向。除了可旋转以移动座椅前向方向d1之外,每个座椅14可以相对于地板30滑动,例如,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这样的示例中,座椅14可以支撑在固定到地板30的座椅轨道44上,以允许座椅1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作为另一个示例,每个座椅14可以例如相对于地板30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座椅14相对于地板30可以是不可移动的。

参考图2a和图2b,作为一个示例,基座42安装到地板30并且座椅轨道44安装到基座42。座椅轨道44可以支撑在基座42上并且座椅底部22可以支撑在座椅轨道44上。基座42可以相对于地板30可旋转。

基座42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配置。作为一个示例,基座42可以包括固定环(未编号)和可旋转环(未编号),如图3中所示。在这样的示例中,固定环固定到地板30,即,固定环不会相对于地板30移动。可旋转环与固定环同心,即,固定环和可旋转环共用公共中心点。可旋转环由固定环可旋转地支撑。可旋转环相对于固定环旋转,从而允许座椅14相对于固定环旋转。

座椅轨道44将座椅底部22支撑在基座42上,例如在可旋转环上。座椅14相对于座椅轨道44可选择性地滑动。换句话说,乘员可以使座椅底部22沿着座椅轨道44滑动并且可以将座椅底部22在选定的位置固定到座椅轨道44。

车辆1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数量的约束系统12。例如,车辆10可以针对每个座椅14包括一个约束系统12,如图1所示。每个约束系统12包括三对伸缩器16、18、20。如上文所阐述,每对伸缩器16、18、20包括设置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一个伸缩器。各对伸缩器16、18、20可以是彼此的关于中心线cl的镜像。

一对上部伸缩器16可以设置在座椅靠背24上。例如,一对上部伸缩器16可以附接到座椅靠背24。具体地,一对上部伸缩器16可以安装到座椅框架32,如图2a所示。一对上部伸缩器16可以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式安装到座椅框架32。一对上部伸缩器16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紧固件、焊接等)安装到座椅框架32。一对上部伸缩器16可以设置在座椅靠背24的上端36处。例如,一对上部伸缩器16可以与座椅14的乘员的肩部邻近地设置,如图3所示。换句话说,每个上部伸缩器16可以分别与座椅14的乘员的一个肩部邻近地设置。一对上部伸缩器16可以与中心线cl间隔开任何合适的量。例如,每个上部伸缩器16可以设置在中心线cl与相应的支承垫38、40之间。

一对下部伸缩器18可以设置在座椅底部22上。例如,一对下部伸缩器18可以附接到座椅底部22。具体地,一对下部伸缩器18可以安装到座椅框架32,如图2a所示。一对下部伸缩器18可以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式安装到座椅框架32。一对下部伸缩器18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紧固件、焊接等)安装到座椅框架32。一对下部伸缩器18可以与乘员的腿部(例如,臀部)邻近地设置,如图3所示。换句话说,每个下部伸缩器18可以分别与座椅14的乘员的一条腿邻近地设置。一对下部伸缩器18可以与中心线cl间隔开任何合适的量。例如,每个下部伸缩器18可以设置在座椅底部22的侧面上,即,在相应的支承垫38、40下方。

如上文所阐述,一对中部伸缩器20设置在一对上部伸缩器16与一对下部伸缩器18之间。一对中部伸缩器20可以安装到座椅框架32,如图2a所示。一对中部伸缩器20可以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式安装到座椅框架32。一对中部伸缩器20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紧固件、焊接等)安装到座椅框架32。一对中部伸缩器20可以设置在座椅靠背24上。例如,一对中部伸缩器20可以设置在一对上部伸缩器16与座椅靠背24的下端34之间。具体地,每个中部伸缩器20可以与坐在座椅14中的介于第5个百分位女性身材与第95个百分位男性身材之间的乘员的相应的上臂邻近地定位,如图3所示。第5个百分位女性身材和第95个百分位男性身材可以是基于标准制定机构,例如政府机构,诸如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作为一个示例,nhtsa将第5个百分位女性身材限定为高5英尺且重110磅,例如,混合iii型第5个百分位女性。作为另一个示例,nhtsa将第95个百分位男性身材限定为高6英尺2英寸且重220磅,例如,混合iii型第95个百分位男性。

约束系统12可以包括三对织带46、48、50,如图所示。例如,约束系统12可以包括各自与相应的上部伸缩器16可伸缩地接合的一对上部织带46、各自与相应的中部伸缩器20可伸缩地接合的一对中部织带48以及各自与相应的下部伸缩器18可伸缩地接合的一对下部织带50。每对织带46、48、50包括设置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一个织带。各对织带46、48、50可以是彼此的关于中心线cl的镜像。

每个织带46、48、50可以包括与相应的伸缩器16、18、20可伸缩地接合的第一端(未示出)和可从相应的伸缩器16、18、20伸展的第二端52。每个织带46、48、50(例如,第一端)联接到相应的伸缩器16、18、20,诸如附接到卷轴(未示出)并围绕该卷轴卷绕。每个织带46、48、50可以相对于相应的伸缩器16、18、20可伸缩到伸缩位置和可延伸到延伸位置。在伸缩位置,每个织带46、48、50可以伸缩到相应的伸缩器16、18、20中,即,围绕相应的卷轴卷绕。在延伸位置,每个织带46、48、50可以从相应的伸缩器16、18、20例如朝向乘员伸展。换句话说,每个织带46、48、50的第二端52在伸缩位置比在延伸位置更靠近相应的伸缩器16、18、20。

每个织带46、48、50可以延伸穿过座椅14的覆盖物,如图3所示。换句话说,座椅14的覆盖物可以设置在相应的织带46、48、50的第一端与相应的织带46、48、50的第二端52之间。换句话说,每个伸缩器16、18、20可以由座椅14的覆盖物覆盖。覆盖物可以例如包括与每个伸缩器16、18、20邻近地设置的狭槽(未示出),并且每个织带46、48、50可以延伸穿过相应的狭槽并相对于相应的狭槽可移动。每个织带46、48、50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材料。例如,每个织带46、48、50可以是呈条带的形状的织物,例如,尼龙织物。

参考图3,在延伸位置,每个上部织带46可以横向于相应的下部织带50和相应的中部织带48延伸。换句话说,每个下部织带50和每个中部织带48可以从相应的伸缩器16、18、20延伸到相应的上部织带46。例如,每个上部织带46可以是肩带。在这样的示例中,在延伸位置,织带跨肩部并沿着座椅14的乘员的躯干竖直地延伸。换句话说,每个上部织带46可以从相应的上部伸缩器16朝向座椅底部22延伸。换句话说,在延伸位置,每个上部织带46可以沿着座椅靠背24伸长。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下部织带50可以例如是腰带。在这样的示例中,在延伸位置,织带跨腰部并横过座椅14的乘员的躯干水平地延伸。另外地,每个中部织带48可以被定位成在坐在座椅14中的介于第5个百分位女性身材与第95个百分位男性身材之间的乘员的相应的上臂后方延伸。换句话说,每个中部织带48可以横过座椅14上的乘员的躯干水平地延伸。换句话说,在延伸位置,每个中部织带48在乘员的相应的上臂下方延伸。

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织带46、48、50可以彼此接合。具体地,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织带46、48、50可以相对于彼此固定。换句话说,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织带46、48、50可以被称为“束带”。换句话说,约束系统12可以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包括一个织带,如图2a所示。每个下部织带50和每个中部织带48可以例如附接到相应的上部织带46。具体地,每个下部织带50的第二端52和每个中部织带48的第二端52可以附接到相应的上部织带46。例如,每个中部织带48的第二端52可以附接到相应的上部织带46,例如,在相应的上部织带46的第一端与第二端52之间。另外地,每个下部织带50的第二端52可以附接到相应的上部织带46的第二端52。换句话说,每个上部织带46可以延伸到相应的下部织带50。每个下部织带50和每个中部织带48可以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式附接到相应的上部织带46。每个下部织带50和每个中部织带48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缝合、超声焊接等)附接到相应的上部织带46。

在延伸位置,中部织带48和下部织带50可以在相同或不同的方向上延伸。例如,每个中部织带48可以横向于相应的下部织带50延伸。作为另一个示例,每个中部织带48可以平行于相应的下部织带50延伸,如图3所示。

约束系统12可以包括一对中间织带54,如图所示。一对中间织带54可以包括设置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中间织带54。一对中间织带54可以是关于中心线cl的镜像。中间织带54可以是与织带相同或不同的材料。例如,每个中间织带54可以是呈条带的形状的织物,例如,尼龙织物。

每个中间织带54可以从相应的中部织带48延伸到相应的上部织带46。具体地,每个中间织带54可以从相应的中部织带48横向地延伸到相应的上部织带46,如图所示。换句话说,每个中间织带54可以相对于相应的中部织带48和相应的上部织带46中的每一个对角地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中间织带54以及中部织带48和上部织带46两者的一部分可以是三角形,如图3所示。换句话说,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中间织带54以及上部织带46和中部织带48两者的该部分可以是三角形的一条边。

每个中间织带54可以包括第一末端56和与第一末端56间隔开的第二末端58。每个中间织带54的第一末端56可以与相应的中部织带48接合。第一末端56可以在相应的中部织带4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52之间与相应的中部织带48接合。每个中间织带54的第二末端58可以与相应的上部织带46接合。第二末端58可以在相应的上部织带46上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处与相应的上部织带46接合。例如,第二末端58可以在相应的织带46、48、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52之间与相应的织带46、48、50接合。具体地,每个中间织带54的第二末端58可以在相应的中部织带48与相应的上部伸缩器16之间与相应的上部织带46接合。中间织带54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缝合、超声焊接等)附接到相应的织带46、48、50。

约束系统12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三对锁定元件60、62、64,如图所示。换句话说,约束系统12可以包括一对上部锁定元件60、与一对上部锁定元件60间隔开的一对下部锁定元件62以及设置在一对上部锁定元件与一对下部锁定元件62之间的一对中部锁定元件64。每对锁定元件60、62、64可以包括设置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一个锁定元件,如图2a所示。一对上部锁定元件60可以设置在一对下部锁定元件62与一对上部伸缩器16之间。

每对锁定元件60、62、64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类型的锁定元件。每对锁定元件60、62、64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锁定元件。例如,如图所示,一对下部锁定元件62和一对中部锁定元件64可以是安全带扣,并且一对上部锁定元件可以是侧面释放锁扣。每对锁定元件60、62、64可以例如包括凸形构件60a、62a、64a(例如闩锁、锁舌等)和凹形构件60b、62b、64b(例如,锁扣),如图所示。每个凸形构件60a、62a、64a可以例如设置在中心线cl的同一侧上,如图所示。换句话说,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锁定元件60、62、64可以相同。作为另一个示例,至少一个凸形构件60a、62a、64a可以设置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换句话说,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锁定元件60、62、64可以不同。

每对锁定元件60、62、64可以与至少一对织带46、48、50接合。换句话说,每个锁定元件60、62、64可以与在中心线cl的相应侧上的至少一个织带46、48、50接合。每对锁定元件60、62、64可以在织带上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处(例如,在第二端52处、在第一端与第二端52之间等)与织带46、48、50接合。每对锁定元件60、62、64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缝合、超声焊接等)与织带46、48、50接合。

每对锁定元件60、62、64可以例如与上部织带46接合。换句话说,在中心线cl的每一侧上的上部锁定元件60、中部锁定元件64和下部锁定元件62可以与相应的上部织带46接合。在这种情况下,下部锁定元件62可以与相应的上部织带46的第二端52接合,并且上部锁定元件和中部锁定元件64各自可以在相应的上部织带46的第一端与第二端52之间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处接合。另外地,一对下部锁定元件62可以与下部织带50接合。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下部锁定元件62可以与相应的下部织带50(例如,第二端52)和相应的上部织带46(例如,第二端52)接合。另外地,一对中部锁定元件64可以与中部织带48接合。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中部锁定元件64可以与相应的中部织带48(例如,第二端52)和相应的上部织带46接合。而且,一对上部锁定元件60可以与中间织带54接合。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上部锁定元件60可以与相应的中间织带54(例如,第二末端58)和相应的上部织带46接合。

每对锁定元件60、62、64中的锁定元件60、62、64从解扣位置到扣合位置可选择性地彼此接合。在解扣位置,锁定元件60、62、64彼此间隔开,即,彼此不接合,如图2a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心线cl的一侧上的束带相对于在中心线cl的另一侧上的束带可移动。在扣合位置,锁定元件60、62、64彼此接合,即,相对于彼此固定,如图2b和图3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束带相对于彼此固定。换句话说,锁定元件60、62、64防止束带相对于彼此移动。另外地,在扣合位置,束带可以将乘员保持在座椅14上。

在扣合位置,各对锁定元件60、62、64可以具有某个长度(未编号)。该长度可以横向于座椅向前方向d1延伸。例如,该长度可以沿着座椅14中的乘员的躯干水平地延伸。一对上部锁定元件60可以比一对下部锁定元件62和一对中部锁定元件64长,即,具有更大的长度,如图3所示。一对下部锁定元件62和一对中部锁定元件64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

参考图3,每个上部织带46可以包括从相应的上部伸缩器16延伸到相应的上部锁定元件60(即,相应的中间织带54)的上部部分66。在扣合位置,上部部分66可以朝向上部锁定元件60会聚。换句话说,在扣合位置,上部部分66可以从相应的上部伸缩器16向内延伸到相应的上部锁定元件60。换句话说,上部部分66可以限定用于在扣合位置接纳乘员的头部的开口。该开口沿着上部部分66从座椅靠背24向上部锁定元件60缩窄。

继续参考图3,每个上部织带46可以包括从相应的上部锁定元件60(即,相应的上部部分66)延伸到相应的中部锁定元件64(即,相应的中部织带48)的中部部分68。在扣合位置,中部部分68可以朝向中部锁定元件64会聚。由于在扣合位置,一对上部锁定元件60比一对中部锁定元件64长,因此每个中部部分68可以横向于相应的上部部分66延伸。换句话说,每个中部部分68可以从相应的上部部分66向内地延伸到相应的中部锁定元件64。换句话说,每个中部部分68可以横向于相应的中部织带48和相应的中间织带54延伸。

继续参考图3,每个上部织带46可以包括从相应的中部锁定元件64(即,相应的中部部分68)延伸到相应的下部锁定元件62(即,相应的下部织带50)的下部部分70。下部部分70可以横向于相应的中部部分68和相应的上部部分66延伸。具体地,由于在扣合位置,一对下部锁定元件62具有与一对中部锁定元件64相同的长度,因此在扣合位置,每个下部部分70可以与相应的下部织带50正交。每个下部部分70可以例如与相应的中部织带48正交。作为另一个示例,每个下部部分70可以相对于相应的中部织带48倾斜。

约束系统12可以在各种位置操作。例如,约束系统12可以定位在完全解扣位置、半扣合位置和完全扣合位置。在完全解扣位置,锁定元件对60、62、64都不接合,如图2所示。换句话说,锁定元件60、62、64中的每一个都在解扣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中部织带48和下部织带50可以各自在伸缩位置,如图2a所示。另外地,上部织带46可以处于延伸位置。在半扣合位置,一对下部锁定元件62和一对中部锁定元件64中的至少一个接合在扣合位置。例如,当座椅靠背24相对于座椅底部22大体上直立时,一对下部锁定元件62可以接合在扣合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约束系统12可以是“两点式束带”,即,一对中部锁定元件64和一对上部锁定元件60各自处于解扣位置。作为另一个示例,一对下部锁定元件62和一对中部锁定元件64各自可以接合在扣合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约束系统12可以是“四点式束带”,即,一对上部锁定元件60处于解扣位置。在完全扣合位置,每对锁定元件60、62、64都接合在扣合位置,如图2b和图3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上部织带46、中部织带48和下部织带50中的每一个可以处于延伸位置。换句话说,在完全扣合位置,约束系统12可以是“六点式束带”。

当乘员坐在座椅14上时,乘员可以选择性地将一对或多对锁定元件60、62、64从解扣位置接合到扣合位置。换句话说,乘员可以选择性地将约束系统12从完全解扣位置接合到半扣合位置和完全扣合位置中的一个。另外,乘员可以调整座椅靠背24相对于座椅底部22的位置。当约束系统12处于完全扣合位置时,约束系统12可以将乘员保持在座椅14上,而不管座椅靠背24的角位置如何。例如,当座椅靠背24直立,即,相对于座椅底部22大体上正交时,处于完全扣合位置的约束系统12可以将乘员保持在座椅14上。作为另一个示例,当座椅靠背24相对于座椅底部22倾斜,即,在倾斜位置时,处于完全扣合位置的约束系统12可以将乘员保持在座椅14上。换句话说,约束系统12可以使乘员以就座或躺卧位置保持在座椅14上。此外,乘员可以调整座椅底部22相对于地板30的位置。例如,乘员可以旋转座椅14以面向后方,如图1所示。由于约束系统12相对于座椅14固定,因此约束系统12可以将乘员保持在座椅14上,而不管座椅14相对于地板30(即,乘客舱28)的位置或定向如何。

已经以说明性方式描述了本公开,并且应理解,已经使用的术语旨在本质上是描述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字词。鉴于以上教导,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并且本公开可以以不同于具体地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践。

根据本发明,一种约束系统包括:座椅,所述座椅限定中心线并且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以及一对上部伸缩器,所述一对上部伸缩器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一对下部伸缩器,所述一对下部伸缩器设置在所述座椅底部上;以及一对中部伸缩器,所述一对中部伸缩器在所述一对上部伸缩器与所述一对下部伸缩器之间设置在所述座椅上,每对伸缩器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线的每一侧上的一个伸缩器。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座椅靠背包括与所述座椅底部相邻的下端和与所述下端间隔开的上端,所述一对上部伸缩器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端处。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中部伸缩器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中部伸缩器与坐在所述座椅中的介于第5个百分位女性身材与第95个百分位男性身材之间的乘员的相应的上臂邻近地定位。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对上部织带各自与相应的上部伸缩器可伸缩地接合,一对中部织带各自与相应的中部伸缩器可伸缩地接合,并且一对下部织带各自与相应的下部伸缩器可伸缩地接合,每个上部织带横向于相应的下部织带和相应的中部织带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下部织带和每个中部织带附接到相应的上部织带。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中部织带被定位成在坐在所述座椅中的介于第5个百分位女性身材与第95个百分位男性身材之间的乘员的相应的上臂后方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中间织带,所述中间织带设置在所述中心线的每一侧上,每个中间织带从所述相应的中部织带横向地延伸到所述相应的上部织带。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中间织带包括附接到所述相应的中部织带的第一末端和附接到所述相应的上部织带的第二末端,每个第二末端设置在所述相应的中部织带与所述相应的上部伸缩器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一对上部锁定元件;一对下部锁定元件,所述一对下部锁定元件与所述上部锁定元件间隔开;以及一对中部锁定元件,所述一对中部锁定元件设置在所述一对上部锁定元件与所述一对下部锁定元件之间,每对锁定元件可选择性地彼此接合到扣合位置并且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线的每一侧上的一个锁定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对锁定元件与所述上部织带接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下部锁定元件与所述下部织带接合,并且所述一对中部锁定元件与所述中部织带接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中间织带,所述中间织带在所述中心线的每一侧上,所述中间织带从所述相应的中部织带横向地延伸到所述相应的上部织带,并且其中所述一对上部锁定元件与所述中间织带接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上部织带包括从所述相应的上部伸缩器延伸到相应的上部锁定元件的上部部分,在所述扣合位置,所述上部部分朝向所述上部锁定元件会聚。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上部织带包括从所述相应的上部锁定元件延伸到相应的中部锁定元件的中部部分,在所述扣合位置,所述中部部分朝向所述中部锁定元件会聚。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中部部分横向于相应的上部部分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上部织带包括从所述相应的中部锁定元件延伸到相应的下部锁定元件的下部部分,在所述扣合位置,每个下部部分与所述相应的下部织带正交。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下部部分横向于相应的中部部分和所述相应的上部部分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地板,所述座椅由所述地板支撑并且可相对于所述地板旋转。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座椅靠背可相对于所述座椅底部枢转到倾斜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