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3327发布日期:2020-06-05 21:5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爆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者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都是将其安装在金属轮毂上,能够对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

目前的轮胎分充气轮胎和免充气轮胎两种,其中充气轮胎车辆可行驶公里数较多、省油、胎噪小、乘坐舒适性较好,但是充气轮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散热效率较低,当人们在长途开车时,会使轮胎的温度大幅度的提高,当充气轮胎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可能会出现爆胎的情况,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出现爆胎的情况后,极易发生造成车毁人亡重大的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轮胎,其能在完全不改变现有轮胎外观、性能,完全不影响现有交通工具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解决人们长期以来面临的交通工具爆胎,特别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爆胎所造成的严重生命财产安全威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爆轮胎,包括轮毂组件、内胎、外胎,轮毂组件包括第一轮辋,第一轮辋设有凹槽,第一轮辋的凹槽内设有突出于凹槽的底面的第二轮毂,内胎套接于第二轮毂,外胎套接于第一轮辋,并将内胎完全包覆住,外胎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外胎表面和用于与第一轮辋连接的外胎侧面,内胎为实心内胎,内胎设有朝向外胎表面的内胎槽,外胎表面的内侧对应内胎槽设有若干个凸出于外胎表面的内侧的实心卡凸,若干个实心卡凸排列成一圈,实心卡凸与内胎槽之间留有间隙,内胎槽的两个侧壁上均分别设有凸出于内胎槽侧壁表面的凸起,对应凸起实心卡凸的两侧壁上设有卡槽,实心卡凸的形状与内胎槽相适应,凸起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内胎槽从内胎槽的底面向外胎方向逐渐增宽,实心卡凸从外胎的内侧面向内胎方向逐渐收窄。

进一步,实心卡凸为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实心卡凸。

进一步,每个实心卡凸的大小相同,任意两个相邻的实心卡凸之间的间隔大小相同。

进一步,内胎槽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排列成一圈的压触无线报警器,对应压触无线报警器设有无线报警信号接收反应器,该无线报警信号接收反应器独立于防爆轮胎设置。

进一步,实心卡凸的一部分伸入内胎槽内。

进一步,相邻两个实心卡凸之间设有连接线条,连接线条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邻的实心卡凸的中部。

进一步,第二轮毂上设有若干个贯通第二轮毂两侧的通孔。

进一步,若干个通孔均匀排列于第二轮毂的侧面。

进一步,内胎槽的两侧壁上均分别设有一圈或者两圈凸起,对应凸起,实心卡凸的两侧壁上均分别设有一圈或者两圈卡槽。

总的说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一种防爆轮胎,包括轮毂组件、内胎、外胎,轮毂组件包括轮辋,轮辋为带有凹槽的轮辋,轮辋的凹槽内设有突出于凹槽的底面的第二轮毂,内胎套接于第二轮毂,外胎套接于轮辋,并将内胎完全包覆住,内胎为实心内胎,内胎设有内胎槽,外胎内侧对应内胎槽设有若干个凸出于外胎内侧表面的实心卡凸,若干个实心卡凸排列成一圈,相邻两个实心卡凸之间留有间隔,实心卡凸与内胎槽之间留有间隙,内胎槽的两个侧壁上均分别设有凸出于内胎槽侧壁表面的凸起,对应凸起实心卡凸的两侧壁上设有卡槽,实心卡凸的形状与内胎槽相适应,凸起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相适应。本防爆轮胎,平时使用时与普通真空轮胎一样,当爆胎时,外胎内侧的实心卡凸瞬间被压入内胎的内胎槽内,内胎槽的侧壁的凸起被压入实心卡凸的卡槽内,此时内胎与外胎的实心卡凸结合成为支撑外胎的实心胎,在外胎迅速漏气特别是突然爆裂的情况下,可以立即接替外胎,发挥支撑等作用,使交通工具不至于严重倾斜,接近正常状态,并保护轮毂不至于突然被撞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爆轮胎的去掉外胎侧面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爆轮胎的外胎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爆轮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爆轮胎的实心卡凸和内胎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防爆轮胎的实心卡凸和内胎槽的另一个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包括有:

1——轮毂、2——轮辐、3——第二轮毂、31——通孔、4——外胎、41——实心卡凸、411——卡槽、42——连接线条、5——内胎、51——内胎槽、511——凸起、52——压触无线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防爆轮胎,包括轮毂组件、内胎5、外胎4,轮毂组件包括轮毂、轮辐2和轮辋,轮辋为带有凹槽的轮辋,轮辋的凹槽内设有突出于凹槽的底面的窄轮辋,内胎5套接于窄轮辋,外胎4套接于轮辋,并将内胎5完全包覆住。本发明所指窄轮辋是在轮辋(轮圈)表面设有一圈凸起511的较窄的第二轮毂3,该较窄的第二轮毂3用于固定内胎5,其宽度小于轮辋。内胎5为带梯形凹槽的实心橡胶类物质硬质轮胎,其直径、胎宽值均小于外胎4,内胎5紧固在前述第二轮毂3组件表面的第二轮毂3上。内胎5设有内胎槽51,内胎5表面设有一圈梯形内胎槽51,外胎4内侧对应内胎槽51设有若干个凸出于外胎4内侧表面的实心卡凸41,若干个实心卡凸41排列成一圈,实心卡凸41与内胎槽51之间留有间隙,内胎槽51的两个侧壁上均分别设有凸出于内胎槽51侧壁表面的凸起511,对应凸起511实心卡凸41的两侧壁上设有卡槽411,实心卡凸41的形状与内胎槽51相适应,凸起511的形状与卡槽411的形状相适应。本防爆轮胎,平时使用时与普通真空轮胎一样,当爆胎时,外胎4内侧的实心卡凸41瞬间被压入内胎5的内胎槽51内,内胎槽51的侧壁的凸起511被压入实心卡凸41的卡槽411内,此时内胎5与外胎4的实心卡凸41结合成为支撑外胎4的实心胎,在外胎4迅速漏气特别是突然爆裂的情况下,可以立即接替外胎4,发挥支撑等作用,使交通工具不至于严重倾斜,接近正常状态,并保护轮毂1不至于突然被撞变形。

如图4、图5所示,内胎槽51从内胎槽51的底面向外胎4方向逐渐增宽,实心卡凸41从外胎4的内侧面向内胎5方向逐渐收窄。

如图1、图3所示,若干个通孔31均匀排列于第二轮毂3的侧面。通孔31贯通第二轮毂3的两侧面,作为透气孔利于外胎4内部空气流动,使外胎4内气压均匀。

如图4、图5所示,实心卡凸41为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实心卡凸41。

如图1、图2、图3所示,每个实心卡凸41的大小相同,任意两个相邻的实心卡凸41之间的间隔大小相同。

如图3所示,内胎槽5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排列成一圈的压触无线报警器52,对应压触无线报警器52设有无线报警信号接收反应器,该无线报警信号接收反应器独立于防爆轮胎设置。实心卡凸41的一部分伸入内胎槽51内。

如图1所示,相邻两个实心卡凸41之间设有连接线条42,连接线条42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邻的实心卡凸41的中部。当外胎4爆胎瞬间,靠近地面的实心卡凸41插入内胎槽51内,并通过其两侧的连接线条42将两侧的实新卡凸41拽向内胎槽51,便于其它实心卡凸41更快速且准确的插入内胎槽51内,实现内胎5与外胎4紧密结合,以代替外胎4发挥支撑作用。

第二轮毂3上设有若干个贯通第二轮毂3两侧的通孔31。内胎槽51的两侧壁上均分别设有一圈或者两圈凸起511,对应凸起511,实心卡凸41的两侧壁上均分别设有一圈或者两圈卡槽411。凸起511和卡槽411配合作为卡锁装置,使内胎5和外胎结合的更为紧密且不容易脱离开。

内胎5在外胎4迅速漏气特别是突然爆裂的情况下,可以立即接替外胎4,发挥支撑等作用,使交通工具不至于严重倾斜,接近正常状态,并保护轮毂1不至于突然被撞变形。若爆胎时交通工具处于行驶状态,内胎5可立即代替外胎4发挥相同作用,使交通工具以接近正常的状态继续行驶,有效帮助驾驶员避免交通工具因爆胎倾斜而失去控制、大角度严重跑偏、转弯、直接掉头、甚至转圈、翻滚等,让驾驶员可以有时间做出减速、让行、安全靠边、慢速驶离、更换备胎、尽快送修等一系列正确处置,进而大幅减少甚至避免车毁人亡或殃及周边其他人财物的重大事故发生;若爆胎时交通工具处于驻停状态,则内胎5可以立即接替外胎4发挥支撑作用,使交通工具不至于严重倾斜、侧翻,维持交通工具接近正常状态一段时间,留出足够时间、空间供人们应急处理,阻止损失、损害进一步严重扩大。

本发明所指外胎4为充气真空胎,系基于现有普通外胎4增加以下设计而成:在外胎4与地面接触面对应的内壁中部,设有一圈不连续的若干个实心卡凸41,若干个实心卡凸41整体上形成一个与轮胎同心的圆,实心卡凸41均匀设置于该圆周的等分位,实心卡凸41横截面为梯形。外胎4的实心卡凸41与前述内胎5专门设计的内胎槽51形状互相配套,实心卡凸41可以插入内胎槽51并压实;实心卡凸41两侧设有卡槽411等卡锁装置,与内胎槽51两壁内侧的凸起511互相配套,可以互相卡扣。在外胎4快速漏气或突然爆裂的瞬间,实心卡凸41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可以立即压入内胎槽51内部并相互卡扣,如图5所示。既可有效增加内胎5的支撑力量,同时又可有效发挥外胎4表面原有条纹等各种防滑设置的作用,帮助维持交通工具稳定。

如图3所示,本发明设有无线报警信号接收反应器,与前述无线信号报警器相匹配,独立于轮胎,放置于车内(比如驾驶室)。在外胎4快速漏气或突然爆裂的瞬间,外胎4上的实心卡凸41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可以立即压入内胎5表面的内胎槽51并压实,此一瞬间产生的巨大压力可同时触发内胎槽51底部设置的压触无线报警器52,发出无线报警信号,无线报警信号接收反应器则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接收到报警信号,同时通过声、光两种方式发出示警信号,警示驾驶员及其他乘坐人员,立即做出必要的应急处理。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