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仪表板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8833发布日期:2020-07-04 04:4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副仪表板骨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仪表板骨架。



背景技术:

副仪表板设于汽车的仪表板后方、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之间,其前部与仪表板相连,下方与汽车地板搭接。副仪表板上通常设有换挡杆、操纵按钮、操纵杆等操作设备,其后部也通常设有后储物箱、水杯托等容置空间,副仪表板覆盖面积大,内部空间多,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在设计副仪表板骨架时,在储物空间定义完成后,主要通过在后储物箱侧围增加加强筋或在后储物箱侧边增加固定点的形式来提升结构侧向刚度,但现有的副仪表板结构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后储物箱侧向刚度不足,在行驶过程或触碰时易晃动,易产生异响;后储物箱下部裙板结构面积过大,材料用料偏多,不够轻量化;后储物箱底面刚度不足,易发生扭转;后储物箱距离车身底板安装点较远时,安装点处结构偏弱且连接结构刚度不足,易发生侧摆;副仪表板中部骨架对后储物箱的连接支撑刚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骨架,所述副仪表板骨架包括副仪表板骨架本体,所述副仪表板骨架本体包括后储物箱、侧板加强结构、底板加强结构和中部骨架,所述后储物箱的前端与所述中部骨架的后端相连,所述侧板加强结构和所述底板加强结构均设于后储物箱上,所述中部骨架上设有中部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后储物箱包括沿y向设于所述后储物箱两侧的后储物箱侧板,所述侧板加强结构包括由所述后储物箱侧板沿y向向外凸伸出所述副仪表板骨架本体的侧板加强筋,所述侧板加强筋在x向和z向上连续弯折呈“几”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加强筋沿z向设置于后储物箱的侧边且其在z向上具有若干个拐点,所述侧板加强筋在z向上的若干个拐点的位置由所述后储物箱的后端向所述后储物箱的前端逐渐升高。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加强筋在y向上的宽度由所述后储物箱的上端向所述后储物箱的下端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加强结构包括后储物箱安装柱,所述后储物箱安装柱沿z向垂直向下凸设于所述后储物箱的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加强结构还包括中部安装柱,所述中部安装柱沿z向垂直向下凸设于所述中部骨架的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加强结构还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沿z向垂直向下凸设于所述后储物箱的底板和所述中部骨架的底板,多个所述后储物箱安装柱和/或所述中部安装柱设于所述连接筋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加强筋沿z向凸设于所述中部骨架的上部并与所述后储物箱的前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加强筋包括加强臂和连接臂,所述加强臂为由所述中部骨架两侧垂直向上凸起的凹形凸块,所述连接臂为位于所述中部加强筋中部且连接两所述加强臂的矩形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臂在x向上的外沿侧边上设有翻边结构。

本发明通过在副仪表板骨架本体上设置连续的侧围加强筋,大大提升了后储物箱侧围刚度,避免了行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碰撞异响,同时实现轻量化,模具及制造工艺难度较低。本发明还通过在副仪表板骨架本体上设置底板加强结构,避免在副仪表板骨架上增加额外固定点,改良了其与车身地板的搭接效果,提高装配效率,另外,本发明还通过在中部骨架上设置中部加强筋,提升了中部骨架对后储物箱的连接支撑刚度,进一步提升了副仪表板骨架的质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副仪表板骨架本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副仪表板骨架本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副仪表板骨架本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说明书中,x向为副仪表板的长度方向,同时也为车身前进的方向,即车身长度方向,y向为副仪表板的宽度方向,即车身宽度方向,z向为副仪表板的高度方向,同时也为车身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即车身高度方向。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副仪表板骨架包括副仪表板骨架本体1,副仪表板骨架本体1与车身地板搭接,副仪表板骨架本体1包括后储物箱2、侧板加强结构3、底板加强结构4和中部骨架5,后储物箱2的前端与中部骨架5的后端相连,侧板加强结构3和底板加强结构4均设于后储物箱2上,其中侧板加强结构3设于后储物箱2侧边,中部骨架5上设有中部加强筋51,中部加强筋51连接中部骨架5和后储物箱2。

进一步地,侧板加强结构3包括由后储物箱侧板21沿x向向副仪表板骨架本体1两边凸伸出后储物箱侧板21的连续的侧板加强筋31,侧板加强筋31在z向上的拐点的位置沿x向由后储物箱2的后端向后储物箱2的前端逐渐升高,侧板加强筋31在y向上的宽度沿z向由后储物箱2的上端向后储物箱2的下端逐渐增加,侧板加强筋31在y向和z向上连续弯折呈“几”字型,在本实施例中,侧板加强筋31呈矩形,其在z向上贯穿了后储物箱2下部裙板和后储物箱侧板21,后储物箱2下部裙板及其上的翻边结构也为侧板加强筋31的一部分,侧板加强筋31在y向上延伸至后储物箱2的前端,即中部骨架5的后端。此种连续的加强筋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后储物箱侧板21刚度。另外,后储物箱侧板21上的侧板加强筋31的周边还设有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与副仪表板的外部覆盖件的安装支架连接并装配。

进一步地,底板加强结构4包括后储物箱安装柱41和中部安装柱42,后储物箱安装柱41沿z向垂直向下凸设于后储物箱2底,中部安装柱42沿z向垂直向下凸设于中部骨架5底,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两种安装柱均通过螺栓固定在金属安装支架上进一步与车身地板搭接。

进一步地,底板加强结构4还包括连接筋,连接筋沿z向垂直向下凸设于后储物箱2底和中部骨架5底,复数个后储物箱安装柱41和/或中部安装柱42设于连接筋上,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后储物箱安装柱41由一个连接筋连为一体,连接筋强化了相邻的两个后储物箱安装柱41之间的连接效果,避免了因后储物箱2距离车身底板安装点较远导致的装配侧摆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中部加强筋51沿z向凸设于中部骨架5的上部并与后储物箱2的前端连接,中部加强筋51包括加强臂511和连接臂512,加强臂511为由中部骨架5两侧垂直向上凸起的凹形凸块,连接臂512为位于中部加强筋51中部且连接两加强臂511的矩形凸块。另外,加强臂511在x向上的外沿侧边上设有翻边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中部加强筋51后部与后储物箱2相抵,加强臂511上部的中段设有为钣金搭接结构设置的凹坑,中部加强筋51通过该钣金搭接结构与外部覆盖件连接。

综上,本发明通过在副仪表板骨架本体上设置连续的侧围加强筋,大大提升了后储物箱侧围刚度,避免了行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碰撞异响,同时实现轻量化,模具及制造工艺难度较低。本发明还通过在副仪表板骨架本体上设置底板加强结构,避免在副仪表板骨架上增加额外固定点,改良了其与车身地板的搭接效果,提高装配效率,另外,本发明还通过在中部骨架上设置中部加强筋,提升了中部骨架对后储物箱的连接支撑刚度,进一步提升了副仪表板骨架的质量。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