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9357发布日期:2021-03-26 21:48阅读:56来源:国知局
电驱动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车辆驱动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驱动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化工能源的不断枯竭,环境污染的加剧,电动汽车在市场上使用日趋广泛。电驱动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驱动系统性能的提升将影响电动汽车的发展。相关技术中,电驱动系统中电机控制器、充配电模块的集成度低,需要通过线束和管路相连接,导致装配复杂、不便于售后维修;并且,电机控制器与充配电模块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机和变速器的正上方,物理高度较高,导致总成安装固定困难,稳定性差,其与周边件的搭接关系复杂,间接导致总成与周边件发生振动,影响整车nvh,降低产品使用寿命;另外,电机控制器位于电机总成和变速器总成的正上方,整个电驱动系统的重心过高,导致整车重心过高,空气阻力变大,轮胎的抓地力变差,影响驾驶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驱动系统和车辆,以解决电驱动系统集成度低、线束和管路排布复杂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驱动系统,包括变速器总成、电机总成以及固定在所述变速器总成和所述电机总成上方的电控总成,所述电控总成至少包括集成在一起的电机控制器、直流转换器以及车载充电机。
5.可选地,所述电驱动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电控总成下方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变速器总成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机总成的端盖并与球笼相连接,所述连接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球笼的直径,且所述球笼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伸出所述端盖的延伸段上,以使得所述电控总成下移。
6.可选地,所述电控总成包括能够相互扣合的上箱体和下盖板,所述变速器总成和所述电机总成分别与所述上箱体的侧壁相连接。
7.可选地,所述变速器总成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支座,所述上箱体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悬置座,所述第一安装支座和所述第一悬置座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接。
8.可选地,所述电机总成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支座,所述上箱体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悬置座,所述第二安装支座和所述第二悬置座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接。
9.可选地,所述变速器总成和所述电机总成的连接处形成有支撑台,所述下盖板的一个角搭接在所述支撑台上。
10.可选地,所述端盖上形成有滑槽,所述下盖板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滑槽相卡止的限位槽。
11.可选地,所述端盖上开设有轴承室,且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轴承室的轴承盖,所述轴承室内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轴相连接的轴承,所述下盖板上还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轴承室的避让槽。
12.可选地,所述变速器总成和所述电机总成设置于同一箱体中。
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点驱动系统。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电驱动系统中的电机控制器、直流转换器以及车载充电机集成为一体并形成在电控总成中,使得电机控制器、直流转换器以及车载充电机能够共用冷却系统,缩短电机控制器、直流转换器以及车载充电机之间的管路和线束,避免复杂的管路和线束之间以及与车辆上其它零部件之间形成干涉。此外,电控总成的形成还能够使电驱动系统的整体体积减小,从而使电驱动系统的设计空间需求量减小,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驱动系统相同的技术效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此不做赘述。
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驱动系统的变速器总成和电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驱动系统的电控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驱动系统的电控总成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变速器总成,11-变速器箱体,111-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13-第一安装支座,114-支撑台,2-电机总成,21-端盖,211-滑槽,212-轴承室, 22-电机壳体,221-第二安装支座,3-连接轴,4-电控总成,41-上箱体,411
-ꢀ
第一悬置座,412-第二悬置座,42-下盖板,421-限位槽,422-避让槽,5-球笼。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24.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电驱动系统安装在车辆上且正常使用时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相应零部件自身轮廓的内、外。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25.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驱动系统,参考图1至图4所示,电驱动系统包括变速器总成1、电机总成2以及固定在变速器总成1和电机总成2上方的电控总成4,电控总成4至少包括集成在一起的电机控制器、直流转换器以及车载充电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控总成4中集成在一起的部件并不限于本文介绍的三个,还可以包括充电模块中的其他部件,并且关于电机控制器、直流转换器以及车载充电机等的集成方式,可以为相互卡接或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此处不做任何限制,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电驱动系统中的电机控制器、直流转换器以及车载充电机集成为一体并形成在电控总成4中,使得电机控制器、直流转换器以及车载充电机能够共用冷却系统,缩短电机控制器、直流转换器以及车载充电机之间的管路和线束,避免复杂的管路和线束之间以及与车辆上其它零部件之间形成干涉。此外,电控总成4的形成还能够使电驱动系统的整体体积减小,从而使电驱动系统的设计空间需求量减小,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
27.目前的大部分电动车型上,球笼均设置在变速器总成和电机总成之间,由于球笼的直径较大,且设置在变速器总成和电机总成上方的电机控制器、直流转换器以及车载充电机需要与球笼保持安全距离,相关技术中,球笼的直径为88mm,且球笼与电控总成下盖板的安全距离为20mm,因此导致电驱动系统的整体高度较高。为了能够降低电驱动系统的整体高度,参考图1 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电驱动系统可以包括位于电控总成4下方的连接轴3,连接轴3的一端可以与变速器总成1中的差速器半轴齿轮花键连接,另一端穿过电机总成2的端盖21并伸出电机总成2与球笼5连接,以使得动力能够通过连接轴3和球笼5传输至车轮。通过设置连接轴3,球笼5连接在连接轴3的延伸段上,保证球笼5能够设置在电机总成2远离变速器总成1的一侧,电控总成4的下方为连接轴3,且连接轴3的直径小于球笼5,能够为电控总成4的下移提供空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轴3的轴径为30mm,相对于球笼5的直径大大减小,从而电控总成4下移。
28.为了进一步使电控总成4下移,参考图1、图3和图4所示,电控总成 4可以包括能够相互扣合的上箱体41和下盖板42,变速器总成1和电机总成2分别与上箱体41的侧壁固定连接,电控总成4的一部分位于变速器总成1和电机总成2之间,也就是说,电控总成4的位置下移,电驱动系统的整体高度降低。当电驱动系统装配在整车上时,能够使整车的重心降低,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相关技术中,电驱动系统的高度为 378.5mm,经过上述改进后,电驱动系统的垂直高度为323.5mm,整合后的电控总成4的高度下降55mm,充分利用了变速器总成1与电机总成2两者之间的空间,从而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29.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变速器总成1和上箱体41的侧壁的连接方式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可选地,参考图2至图4所示,变速器总成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支座113,上箱体41的侧壁上可以形成有第一悬置座411,第一安装支座113和第一悬置座411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接,第一紧固件可以是配套使用的螺栓和螺母,从而便于安装和拆卸。
30.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机总成2和上箱体41的侧壁的连接方式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可选地,参考图2至图4所示,电机总成2 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安装支座221,上箱体41的侧壁上可以形成有第二悬置座 412,第二安装支座221和第二悬置座412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接,第二紧固件可以是配套使用的螺栓和螺母,从而便于安装和拆卸。
31.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变速器总成1可以包括变速器箱体11,电机总成2可以包括连接在端盖21和变速器箱体11之间的电机壳体22,其中,变速器箱体11可以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第一部分 111与电机壳体22固定连接。上箱体41侧壁上的第一悬置座411和第二悬置座412可以沿上箱体41的对角线布置,相应地,第一安装支座113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111对应于第一悬置座411的位置上,第二安装支座113可以设
置在电机壳体22对应于第二悬置座412的位置上,使得电控总成4与变速器箱体11和电机壳体22的连接点大致分布在其自身对角线的两端,以提高连接的稳固性。
32.为了支撑电控总成4,变速器总成1和电机总成2的连接处可以形成有支撑台114,参考图2所示,变速器箱体11的第一部分111和电机壳体22 的连接处形成有拐角,支撑台114可以设置在该拐角处,电控总成4的下盖板42的一个角可以支撑在支撑台114上,上箱体41的一个角可以抵顶在该拐角处,从而对电控总成4进行支撑和限位。
33.此外,参考图2至图4所示,由于下盖板42也会与端盖21的上表面接触,因此,端盖21的上表面可以开设有滑槽211,下盖板42的相应位置处可以形成有能够与滑槽211相卡止的限位槽421,通过滑槽211和限位槽421 的卡止配合,能够对电控总成4进行限位,防止电控总成4发生晃动。
34.即,在本公开中,为保证电控总成4与变速器总成1、电机总成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分别在电控总成4箱体的四个角处进行连接和定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适当增加定位或连接的结构,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35.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电控总成4的装配,还可以在电控总成4的上箱体41上以及变速器总成1和电机总成2上的相应位置处设置定位孔,通过将定位销插入定位孔中,能够对电控总成4进行预定位,从而便于电控总成4的装配。
36.为了对连接轴3进行支撑,参考图2所示,端盖21上可以开设有轴承室212,且设置有用于封闭轴承室212的轴承盖,轴承室212内可以设置有与连接轴3相连接的轴承,以使得连接轴3可转动地穿过端盖21。端盖21 可以支撑连接轴3远离变速器总成1的一端,从而保证动力的传输。此外,下盖板42上开设有用于避让轴承室212的避让槽422,参考图4所示,以避免下盖板42对连接轴3的转动造成干涉。
37.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电驱动系统的装配步骤,变速器总成 1和电机总成2可以设置于同一箱体中,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2所示,变速器箱体11的第一部分111和电机总成2的电机壳体22可以一体成型地形成为一个两侧开口的箱体,变速器箱体11的第二部分112能够扣合在该箱体的一侧开口处,电机总成2的端盖21可以扣合在该箱体的另一侧开口处。此外,还可以是第一部分111、电机壳体22以及端盖21一体成型地形成为一个一侧开口的箱体,第二部分112扣合在该箱体一侧的开口处。
3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驱动系统。
3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驱动系统相同的技术效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此不做赘述。
40.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4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2.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