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战地轮胎拆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3292发布日期:2021-01-01 13:2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战地轮胎拆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修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战地轮胎拆装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非同小可,轮胎在使用时难免会产生损坏,因此需要使用拆装装置对损坏的轮胎或使用寿命较长的轮胎进行更换,而对于野外战地这样的环境而言,对拆装装置也有更多的要求,例如:便于拆卸、便于携带、可靠性好、使用方便、成本低等。而现有的拆装装置在这些方面,明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战地轮胎拆装装置,具备轮胎辅助支撑、快速定位、轮胎快速拆装的多种功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战地轮胎拆装装置,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滑道、设置在滑道上的行走机构、以及搭载在行走机构上的轮胎支撑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呈方框形,行走机构包括三根垂直于滑道并排设置的轮轴和两根平行于滑道并排设置的侧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并通过滚轮横跨安装在两根滑道上,所述轮轴两端靠近滚轮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设置有与侧轴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侧轴穿设在第一连接头的第一连接孔内;三根轮轴一组相邻的两根轮轴之间设置有竖向的推拉架,另一组相邻的两根轮轴之间的侧轴外套设有转筒,所述转筒与侧轴转动配合;所述推拉架呈倒u形,推拉架底部的两个端头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上设置有与侧轴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所述侧轴穿设在第二连接孔内;所述侧轴的端部设置外螺纹并适配有紧固螺母,侧轴与轮轴之间通过紧固螺母锁紧;

所述轮胎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板、千斤顶和托架,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推拉架对应的两根轮轴上,并与轮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设置有操作踏板,千斤顶的输出端朝上且输出端与连接拐板固接,所述连接拐板的一侧水平设置有u形的托架,所述托架位于转筒之间,且托架的两侧杆上均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托架转动配合;

所述推拉架上还设置有供推拉架与轮胎连接的连接组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链条和卡钳,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推拉架固接,另一端与卡钳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道呈倒v形,所述滚轮卡设在滑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滑道两端相对的表面上对应设置有横向的连接条,两根连接条的一端分别与两根滑道固接,另一端之间通过合页铰接。

优选的,其中一根所述滑道的外侧设置有供轮胎滚下的倾斜的托板,所述托板与滑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千斤顶的操作踏板下方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拐板与千斤顶输出端连接处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安装板上的连接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拉架中部的两侧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上套设有副推拉架。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通过几字形的连接卡卡接在轮轴上,所述连接卡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结构紧凑合理,能够快速的实现轮胎的拆卸、定位、安装,极大的提升了轮胎拆装效率,尤其适合在部队野战设备中进行推广应用。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滑道铺设在轮胎的两侧,并注意对中,确保滑道的对称线与轮胎轴心线平行。利用其它千斤顶或顶升设备将车辆顶起,使轮胎离地,拆卸轮胎的固定件。然后将行走机构推入轮胎下方,使托架与轮胎相对。接着,踩踏千斤顶的操作踏板,千斤顶的输出端上顶,通过连接拐板带动托架上升,形成对轮胎的底部支撑;接下来,利用连接组件将轮胎钢圈固定在推拉架上。紧跟着双手握住推拉架,朝外拖动行走机构,即可将轮胎从车上快速的拆下;最后千斤顶复位,解除连接组件对轮胎钢圈的锁定后,将轮胎推走即可。而在安装轮胎时,则步骤相反。本实用新型原传统拆装装置相比,结构紧凑合理,能够实现快速拆装,同时,在不使用时,各部件可拆卸下来统一存放保管,不仅更加便于携带、且便于维护保养。同时由于转筒和转动套的存在,轮胎能够方便的进行转动,从而便于螺栓孔的对齐,更加的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卡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的,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战地轮胎拆装装置,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滑道1、设置在滑道1上的行走机构、以及搭载在行走机构上的轮胎支撑机构,所述轮胎支撑机构安装在行走机构上,用于对轮胎的下部进行支撑,所述行走机构能够沿着滑道1进行运动。为了确保两根滑道1能够保持平行,且便于收纳,本实用新型更好的做法还可以是,如图1和2中所示,所述滑道1两端相对的表面上对应设置有横向的连接条18,两根连接条18等长,两根连接条18的一端分别与两根滑道1固接,另一端之间通过合页19铰接,从而实现滑道1的折叠。所述滑道1的具体形状较多,例如:所述滑道1可以是一个u形槽,也可以是一个截面呈凸字形的条形杆,如图1中所示,所述滑道1呈倒v形,在这种情况下,行走机构的滚轮4卡设在滑道1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行走机构呈方框形,行走机构包括三根垂直于滑道1并排设置的轮轴2和两根平行于滑道1并排设置的侧轴3,三根轮轴2中,位于中间的一根轮轴2靠近一端的轮轴2。宽度较大的两者之间形成支撑工作区。所述轮轴2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4,并通过滚轮4横跨安装在两根滑道1上,所述轮轴2两端靠近滚轮4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头5,所述第一连接头5上设置有与侧轴3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侧轴3穿设在第一连接头5的第一连接孔内。三根轮轴2一组相邻的两根轮轴2之间设置有竖向的推拉架6,另一组相邻的两根轮轴2之间的侧轴3外套设有转筒7,所述转筒7与侧轴3转动配合,便于汽车轮胎的滚动,且这两根转筒7的尺寸较大,可以与托架12相配合,形成一定的半包围支撑,方便旋转轮胎,保持轮胎稳定。

所述推拉架6呈倒u形,推拉架6底部的两个端头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头8,所述第二连接头8上设置有与侧轴3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所述侧轴3穿设在第二连接孔内。所述侧轴3的端部设置外螺纹并适配有紧固螺母9,侧轴3与轮轴2之间通过紧固螺母9锁紧。如图1中所示,实质上第二连接头8是夹设在两根轮轴2上的第一连接头5之间的,而转筒7也是位于第一连接头5之间的,为了保持转动和夹紧,第一连接头5不直接与转筒7接触,通常抵靠在侧轴3上的肩台或肩盘上。

所述轮胎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板10、千斤顶11和托架12,所述安装板10设置在推拉架6对应的两根轮轴2上,并与轮轴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采用如图4中所示的结构,也就是说,所述安装板10通过几字形的连接卡24卡接在轮轴2上,所述连接卡24与安装板1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当然,采用其他方式构成可拆卸连接也是可行的。所述安装板10的上方设置有千斤顶11,所述千斤顶11可采用液压式、机械式等多种形式,所述千斤顶11上设置有操作踏板13,千斤顶11的输出端朝上且输出端与连接拐板14固接,所述连接拐板14的一侧水平设置有u形的托架12,所述托架12位于转筒7之间,且托架12的两侧杆上均设置有转动套15,所述转动套15与托架12转动配合。

所述推拉架6上还设置有供推拉架6与轮胎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作用在于,保证推拉架6与轮胎的固定,从而实现轮胎的递送和拖出,其具体结构较多,例如其可以就是一条捆扎的绳索,或者是一个钩爪,也可以如图中所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链条16和卡钳17,所述链条16的一端与推拉架6固接,另一端与卡钳17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滑道1铺设在轮胎的两侧,并注意对中,确保滑道1的对称线与轮胎轴心线平行。利用其它千斤顶或顶升设备将车辆顶起,使轮胎离地,拆卸轮胎的固定件。然后将行走机构推入轮胎下方,使托架12与轮胎相对。接着,踩踏千斤顶11的操作踏板13,千斤顶11的输出端上顶,通过连接拐板14带动托架12上升,形成对轮胎的底部支撑;接下来,利用连接组件将轮胎钢圈固定在推拉架6上。紧跟着双手握住推拉架6,朝外拖动行走机构,即可将轮胎从车上快速的拆下;最后千斤顶11复位,解除连接组件对轮胎钢圈的锁定后,将轮胎推走即可。而在安装轮胎时,则步骤相反。本实用新型原传统拆装装置相比,结构紧凑合理,能够实现快速拆装,同时,在不使用时,各部件可拆卸下来统一存放保管,不仅更加便于携带、且便于维护保养。同时由于转筒7和转动套15的存在,轮胎能够方便的进行转动,从而便于螺栓孔的对齐,更加的省时省力。

当然,由于轮胎重量较大,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车辆更是如此,为此,本实用新型其中一根所述滑道1的外侧设置有供轮胎滚下的倾斜的托板20,所述托板20与滑道1可拆卸连接,轮胎可以从托板20上滚下或滚上。为了便于千斤顶11操作踏板13快速复位,本实用新型所述千斤顶11的操作踏板13下方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21。同理,为了便于千斤顶11泄压时,千斤顶11能够快速复位,所述连接拐板14与千斤顶11输出端连接处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通过第二复位弹簧22与安装板10上的连接座连接。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推拉架6中部的两侧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23,所述加强杆23上套设有副推拉架25,副推拉架25可转动的设置在加强杆23上,更加方便发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