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0219发布日期:2021-07-02 19:2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



背景技术:

车轮胎在行进过程总总是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路面上的尖锐物体或其他硬质碎物总是容易戳破外胎,刺伤尤其保护的备胎,究其原因不在于外胎不够厚,而是外胎的材质决定了其的作用发挥,单纯的橡胶尼龙质地的外胎很难在运动中去抵御尖锐物带来的刺击,也就无法为内保提供进一步的保护。

现有的车轮胎外胎制备的技术相当成熟,对于制造车胎的材料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就目前来看,我们很难在材料方面找出韧性更强,抗撕裂性更强以及制备难度最适中的物质替代,纵观近年来的外胎制备,大多围绕外胎结构进行有限的整改,在不断的实验过程总也确实摸索出了一些独特的结构以实现某一特化的功能,但就防刺穿方面还是有带改进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外胎的设计者再次提出一种新型的车轮外胎结构,使用该结构制成的车轮外胎,能够有效的阻止尖锐物的刺穿,在遇到瞬间刺击时能够缓释其于某一点的贯穿势能,使其不至于毫无阻碍的刺击内胎,使内胎出现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包括带有防滑纹的车轮外胎,所述外胎表面设有外胎凸纹,所述外胎凸纹内设有阻隔件,所述外胎内侧设有防刺贴层,所述外胎还设有第一嵌层、第二嵌层与第三嵌层,所述第一嵌层、第二嵌层以及第三嵌层的厚度相同且均为所述外胎的夹层,所述第一嵌层等间距布置防刺片,所述第二嵌层等间距设置所述防刺片,所述第三嵌层等间距设置所述防刺片,所述第二嵌层的防刺片间隔为所述第一嵌层的防刺片间距的一半,所述第三嵌层的防刺片间隔为所述第二嵌层的防刺层间距的四分之三。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件为硫化橡胶片,所述阻隔件嵌于所述外胎凸纹内,所述防刺片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毡。

进一步的,所述防刺贴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毡贴层,所述防刺贴层的厚度为1-2mm。

进一步的,所述防刺贴层与所述外胎间还设有带束层以及胎体帘布层,所述带束层与所述胎体帘布层厚度为所述外胎厚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外胎为尼龙胎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方案结构支撑的车轮外胎,该外胎在基础的胎体结构上,于外胎内开设嵌层,并非将外胎直接划分切割为若干层,而是通过在不同的水平以不同的间距插入防刺片的方式于概念上分层,当外胎受到刺击伤害时,在基础的胎圈、帘布、钢丝圈以及带束层的缓冲外,包括防刺片与阻隔件也能够为其提供缓冲缓释,最后达到保护内胎的优秀效果,本方案结构清晰明了,结构部件技术成熟,运作逻辑流畅,适宜绝大多数的外胎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外胎、2-阻隔件、3-防刺贴层、4-第一嵌层、5-第二嵌层、6-第三嵌层、7-防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为,改变现有技术中要取得多组分反应生成物时,需要现场配制和生成物的产生量、持续时间不好控制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是为每个组分设置一个独立密封的空间,连接各空间设置渗透通孔及控制渗透量的渗透膜,渗透通孔先用密封材料密封,造成各隔间的成分完全隔绝,在使用时拿掉渗透通孔上的密封材料,隔间成分通过渗透通孔和渗透膜渗透到另一隔间产生反应。从而解决现场配制和反应生成物产生的量及持续时间问题。

结合附图1内容,本方案所示的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包括带有防滑纹的车轮外胎1,该车轮外胎以常规车胎为基础模板进行改造,及传统车胎的结构部件与该外胎并不冲突;

外胎1表面设有外胎凸纹,外胎凸纹内设有阻隔件2,在凸纹也可以成为胎冠的凸起内设置阻隔件,当尖锐物刺击时,不会轻易的击穿,刺穿外胎,使内部内胎受损;

外胎1内侧设有防刺贴层3,外胎1还设有第一嵌层4、第二嵌层5与第三嵌层6,第一嵌层4、第二嵌层5以及第三嵌层6的厚度相同且均为外胎1的夹层,第一嵌层4等间距布置防刺片7,第二嵌层5等间距设置防刺片7,第三嵌层6等间距设置防刺片7,第二嵌层5的防刺片7间隔为第一嵌层4的防刺片7间距的一半,第三嵌层6的防刺片7间隔为第二嵌层5的防刺片7间距的四分之三,以上部分的结构与位置设置能够满足外胎的韧性需求,同时不用一个整体的防刺片来限定车胎大小,防刺片的布置又能够在不完整连接的情况下,低于刺击击穿。

阻隔件2为硫化橡胶片,阻隔件2嵌于外胎凸纹内,防刺片7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毡。

防刺贴层3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毡贴层,防刺贴层3的厚度为1-2mm。

防刺贴层3与外胎1间还设有带束层以及胎体帘布层,带束层与胎体帘布层厚度为外胎1厚度的二分之一。

外胎1为尼龙胎体,保证强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防滑纹的车轮外胎(1),所述外胎(1)表面设有外胎凸纹,所述外胎凸纹内设有阻隔件(2),所述外胎(1)内侧设有防刺贴层(3),所述外胎(1)还设有第一嵌层(4)、第二嵌层(5)与第三嵌层(6),所述第一嵌层(4)、第二嵌层(5)以及第三嵌层(6)的厚度相同且均为所述外胎(1)的夹层,所述第一嵌层(4)等间距布置防刺片(7),所述第二嵌层(5)等间距设置所述防刺片(7),所述第三嵌层(6)等间距设置所述防刺片(7),所述第二嵌层(5)的防刺片(7)间隔为所述第一嵌层(4)的防刺片(7)间距的一半,所述第三嵌层(6)的防刺片(7)间隔为所述第二嵌层(5)的防刺片(7)间距的四分之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2)为硫化橡胶片,所述阻隔件(2)嵌于所述外胎凸纹内,所述防刺片(7)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刺贴层(3)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毡贴层,所述防刺贴层(3)的厚度为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刺贴层(3)与所述外胎(1)间还设有带束层以及胎体帘布层,所述带束层与所述胎体帘布层厚度为所述外胎(1)厚度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1)为尼龙胎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刺穿车轮外胎,包括带有防滑纹的车轮外胎,外胎表面设有外胎凸纹,外胎凸纹内设有阻隔件,外胎内侧设有防刺贴层,外胎还设有第一嵌层、第二嵌层与第三嵌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于外胎内开设嵌层,并非将外胎直接划分切割为若干层,而是通过在不同的水平以不同的间距插入防刺片的方式于概念上分层,当外胎受到刺击伤害时,在基础的胎圈、帘布、钢丝圈以及带束层的缓冲外,包括防刺片与阻隔件也能够为其提供缓冲缓释,最后达到保护内胎的优秀效果,本方案结构清晰明了,结构部件技术成熟,运作逻辑流畅,适宜绝大多数的外胎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润昌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5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