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9859发布日期:2021-04-13 22:0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内部高温气体排出速率慢,容易进入灰尘污染充电桩内部结构,其次,充电桩在室外雨雪天气易受到破坏,影响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智能控制屏,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防雨百叶,所述防雨百叶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扇叶,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雨板,所述防雨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流水槽。
6.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屏与充电桩主体之间为导电连接,所述指示灯与智能控制屏之间为导电连接,所述指示灯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指示灯呈阵列排布,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柜,所述充电柜内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充电线呈阵列排布。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保证充电桩主体的正常运行。
8.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贯穿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出风口贯穿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出风口呈对称排布,所述防雨百叶与充电桩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防尘网与充电桩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防止灰尘进入到充电桩主体内部。
10.优选的,所述电机与充电桩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智能控制屏之间导电连接,所述扇叶与电机之间为活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保证电机正常使用。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与连接板的一侧外表面均贯穿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加固螺栓,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加固螺栓为活动连
接,所述加固螺栓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加固螺栓呈阵列排布。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防止雨雪落到充电桩主体上,方便防雨板的安装拆卸。
14.优选的,所述立柱与连接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防雨板与立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流水槽嵌于防雨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流水槽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流水槽呈阵列排布。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保证防雨板正常使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首先通过智能控制屏选择自己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型号和所需充电时间,选择完成之后,打开充电柜,选择充电线进行充电,当充电开始时,进风口电机开始启动,带动扇叶转动,由进风口进风,风流穿过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高温部位,流向出风口,出风口的扇叶将高温空气从出风口排出,从而达到降温冷却的效果,当雨雪天气时,充电桩主体上方的防雨板可以防止雨雪落在充电桩主体上,渗入充电桩主体内部,损坏内部零件,连接板和加固螺栓方便了防雨板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后期维修,整个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的侧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的图2中a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的局部横剖视图。
21.图中:1、充电桩主体;2、智能控制屏;3、指示灯;4、进风口;5、出风口;6、防雨百叶;7、防尘网;8、电机;9、扇叶;10、立柱;11、防雨板;12、流水槽;13、连接板;14、加固螺栓;15、螺栓孔;16、固定板;17、充电柜;18、充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

4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桩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智能控制屏2,充电桩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指示灯3,充电桩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4,充电桩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口5,进风口4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防雨百叶6,防雨百叶6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防尘网7,充电桩主体1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8,电机8的一侧设置有扇叶9,充电桩主体1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16,充电桩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立柱10,立柱10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雨板11,防雨板1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流水槽12。
24.智能控制屏2与充电桩主体1之间为导电连接,指示灯3与智能控制屏2之间为导电连接,指示灯3的数量为若干组,指示灯3呈阵列排布,充电桩主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柜17,充电柜17内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充电线18,充电线18的数量为若干组,充电线18呈阵列排布,智能控制屏2的型号为td2420,通过智能控制屏2对充电桩运行进行控制。
25.进风口4贯穿充电桩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出风口5贯穿充电桩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出风口5的数量为两组,出风口5呈对称排布,防雨百叶6与充电桩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防尘网7与充电桩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电机8与充电桩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电机8与智能控制屏2之间导电连接,扇叶9与电机8之间为活动连接,电机8的型号为y80m1

4,保证充电桩主体1内的高温空气能及时排除,降低温度,提高效率。
26.固定板16的一侧外表面与连接板13的一侧外表面均贯穿有螺栓孔15,螺栓孔15内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加固螺栓14,固定板16与连接板13之间通过加固螺栓14为活动连接,加固螺栓14的数量为若干组,加固螺栓14呈阵列排布,立柱10与连接板13之间为固定连接,防雨板11与立柱10之间为固定连接,流水槽12嵌于防雨板11的上端外表面,流水槽12的数量为若干组,流水槽(12)呈阵列排布,防雨板11防止雨水落到充电桩主体上,增加充电桩主体1的使用寿命。
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通过设置进风口4、出风口5、防尘网7、电机8、扇叶9,在使用时,通过智能控制屏2选择充电线18和充电时间,当充电开始后,电机8开始运转,带动扇叶9转动,由进风口4进风,防尘网7防止灰尘和杂质由风口进入充电桩主体1内部,风流穿过进风口4和出风口5之间的高温部位,带走热量,流向出风口5,扇叶9将高温气体由出风口5排出,由此为充电桩主体1内部降温,增加充电效率,通过设置固定板16、加固螺栓14、连接板13、立柱10、防雨板11和流水槽12,在雨雪天气,防止雨雪落到充电桩主体1上后渗入到内部,造成内部机械损坏,加固螺栓14可以方便立柱10的安装和拆卸,便于防雨板11的维修和更换,整个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操作方便,较为实用。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