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及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7207发布日期:2021-10-27 17:1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及轮胎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保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及轮胎。


背景技术:

2.大中型载重汽车,尤其是跑长途车辆和工程车辆,由于载重量大,所用轮胎的气压也很高。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轮辋与轮胎之间加设一层垫带,主要用于保护轮胎的内胎不被轮辋损坏,但其保护效果并不佳。如果更换较厚的垫带,其不仅安装困难、成本高,并且保护效果也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制造成本低,还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其能够实现上述相同的有益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垫带和第二垫带,第一垫带和第二垫带均与轮胎的形状贴合,第一垫带和第二垫带均包括垫带体和弧形部,弧形部设置于垫带体的两侧,第一垫带的弧形部与第二垫带的弧形部粘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弧形部的一侧与垫带体连接,弧形部的另一侧向外翘起,弧形部与垫带体之间形成容纳轮胎的凹槽。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垫带体和弧形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热棱。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垫带的弧形部的宽比第二垫带弧形部的宽小。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垫带的垫带体和第二垫带的垫带体均设置有第一通孔。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垫带的第一通孔处设置有保护片,保护片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保护片的形状与垫带体的形状配合。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垫带和第二垫带均设置有纤维织物。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垫带和第二垫带均填充有有机相变材料。
1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胎,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分层式保护垫带。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垫带和第二垫带,第一垫带和第二垫带均与轮胎的形状贴合,以现有技术中通常安装的6斤厚垫带为例,在实际操作中,6斤厚垫带仍然会出现破损的情况,因较厚重,导致进一步安装轮
辋也并不方便,垫带越厚,其制造成本越高。以6斤的厚垫带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将6斤的厚垫带拆分为2斤的第一垫带和4斤的第二垫带,其成本没有增加,而且达到了更佳的防护效果:当其中任意一层垫带损坏时,还有另一层垫带继续防护,因此具体双重保护的有益效果。较于制造一个加厚的垫带而言,本实用新型更节省了橡胶。第一垫带和第二垫带均包括垫带体和弧形部,弧形部设置于垫带体的两侧,使其能够与轮胎紧密贴合。现有技术中某些也是利用两层垫带来对轮胎内胎进行防护,其是在两层垫带之间填充材料,但其往往出现填充材料分离的现象,仍然达不到较好的防护效果,而且进一步增加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垫带与第二垫带虽是一体连接,但实际仅仅是第一垫带的弧形部与第二垫带的弧形部粘接,因第一垫带的垫带体与轮辋贴合,第二垫带的垫带体与轮胎内胎贴合,若是将两层垫带完全粘接为一体,与一个6斤加厚的垫带并无异,并且当第一垫带的垫带体破损时,与第一垫带完全粘接的第二垫带的垫带体亦会相应破损,依旧会对轮胎内胎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垫带和第二垫带之间没有填充材料,通过将两层垫带的其中某一部分粘接,其节省了制造成本,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优点,还达到了双重保护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轮胎,其包括上述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能够实现上述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垫带和第二垫带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24.图标:100

第一垫带,110

垫带体,120

弧形部,130

隔热棱,140

第一通孔,150

保护片,151

第二通孔,200

第二垫带。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1
31.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均与轮胎的形状贴合。
33.在本实施例中,以现有技术中通常安装的6斤厚垫带为例,在实际操作中,6斤厚垫带仍然会出现破损的情况,因较厚重,导致进一步安装轮辋也并不方便。垫带越厚,其制造成本越高。本实施例将6斤的厚垫带拆分为2斤的第一垫带100和4斤的第二垫带200,其成本没有增加,而且达到了更佳的防护效果。当其中任意一层垫带损坏时(不限制于第一垫带100或第二垫带200),还有另一层垫带继续防护,达到了双重保护的有益效果。
34.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均包括垫带体110和弧形部120,弧形部120设置于垫带体110的两侧,弧形部120的一侧与垫带体110连接,弧形部120的另一侧向外翘起,使其能够与轮胎紧密贴合,弧形部120与垫带体110之间形成容纳轮胎的凹槽。在本实施例的安装中,使用者需将第二垫带200靠近轮胎内胎、第一垫带100靠近轮辋进行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垫带体110和弧形部120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热棱130,其具有防咬、防烫的作用。
35.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垫带100的弧形部120的宽比第二垫带200的弧形部120的宽小。如果将第一垫带100与第二垫带200设置为大小完全相同的尺寸,相当于两个完全一样的垫带重叠在一起,其与一个加厚的6斤垫带并无区别,只会增加安装的负担。
36.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带100的弧形部120与第二垫带200的弧形部120粘接,第一垫带100与第二垫带200虽是一体连接,但实际是第一垫带100的弧形部120与第二垫带200的弧形部120进行粘接,并且在粘接前,需将第一垫带100与第二垫带200之间的空气排出一部分,防止其鼓包,否则造成不易安装的窘境。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第一垫带100的弧形部120和第二垫带200的弧形部120粘接,并且只将第一垫带100远离隔热棱130的1/3处粘结于第二垫带200上,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第一垫带100远离隔热棱130的边缘侧并未粘接于第二垫带200上,第一垫带100与第二垫带200的隔热棱130、垫带体110也未互相粘接,否则相当于两个垫带完全粘接为一体,与一个6斤加厚的垫带并无异,仅会增加安装负担。由于隔热棱130起到防咬防烫的作用,第一垫带100的隔热棱130和第二垫带200的隔热棱130均是对轮胎进行双重防护,因此若将两条隔热棱130粘接反而让两条隔热
棱130的温度加升,从而对轮胎造成损伤,适得其反。
37.本技术装置用于轮辋与轮胎内胎之间,主要用于保护轮胎内胎不被轮辋损坏,并保护内胎不会被外胎趾口与轮辋夹坏。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汽车用垫带保护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是垫带都是由单一的普通胶质胶料制成,在长时间的载重和高温状态下,使用过程中弧形部120易损坏,不能长久地保护内胎,如果采用的胶料质量太高,又造成其价格较昂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带100的垫带体110和第二垫带200的垫带体110采用普通胶质胶料,弧形部120采用优质胶料,使普通胶质胶料与优质胶料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由于弧形部120的材料采用优质胶料,强度较高,不易损坏,延长了整个垫带的使用寿命,其余仍采用普通胶质材料,整体材料价格仍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具有价格适宜、质量可靠、不易损坏等特点。
38.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垫带100的垫带体110和第二垫带200的垫带体110均设置有用于穿过轮胎气管的第一通孔140,其作用是给轮胎内胎加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带100的第一通孔140处设置有保护片150,保护片150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40匹配的第二通孔151,设置保护片的目的是防止在给内胎打气的过程中,第一通孔140发生形变,而仅在第一垫带100的第一通孔140处设置保护片150,并未在第二垫带200的第一通孔140处设置保护片150,是为了避免这种金属材质的保护片150刮伤内胎。
39.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片150的形状与垫带体110的形状配合,由于其结构形状与垫带体110形状相吻合,不会发生折叠现象,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保护片150的材质与垫带的材质相适应,以便二者叠加接触良好,保护片150可根据轮胎规格大小生产出系列产品。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均设置有纤维织物。由于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在生产中通常由橡胶制成,而橡胶自身强度有限,垫带体110与轮胎之间长时间进行摩擦容易对垫带造成损坏,进而影响轮胎内胎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采用在垫带体110的内部或外部设置纤维织物,增强了橡胶的强度,更耐磨损,延长了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的使用寿命,进而避免了由于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的损坏,导致汽车内胎破损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的纤维织物采用的是为棉质、尼龙、化纤等材料,并且纤维织物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层。
41.本实施例还可以在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填充有有机相变材料。由于汽车高速行驶时因轮胎颠簸产生的震动气压及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空气热胀,如果胎压过高时就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吸收它们;夏季高温季节,轮胎不断与路面摩擦发热,轮胎散热相对较慢,这就造成轮胎在行驶的过程中爆胎,带来很大的危害。目前现有技术汽车外胎的结构和性质在不断更新,内胎的强度也在改变或安装无内胎轮胎,但是这些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轮胎温度升高,气压升高而造成的爆胎问题。这种有机相变材料在常温下是固体,吸热后超出熔点后变为液体,且体积变化系数为负值;在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内部填充有机相变材料,吸收了轮胎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的热量,同时缓减了因吸热后轮胎体积变大的问题,解决了由于轮胎温度升高,气压升高而造成的爆胎问题。
42.实施例2
4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其包括上述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其能够实现上述相同的有益效果。
44.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4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胎的分层式保护垫带,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均与轮胎的形状贴合,以现有技术中通常安装的6斤厚垫带为例,在实际操作中,6斤厚垫带仍然会出现破损的情况,因较厚重,导致进一步安装轮辋也并不方便。垫带越厚,其制造成本越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将6斤的厚垫带拆分为2斤的第一垫带100和4斤的第二垫带200,其成本没有增加,而且达到了更佳的防护效果:当其中任意一层垫带损坏时,还有另一层垫带继续防护,因此具体双重保护的有益效果。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均包括垫带体110和弧形部120,弧形部120设置于垫带体110的两侧,使其能够与轮胎紧密贴合。现有技术中某些也是利用两层垫带来对轮胎内胎进行防护,其是在两层垫带之间填充材料,但其往往出现填充材料分离的现象,仍然达不到较好的防护效果,而且进一步增加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垫带100与第二垫带200虽是一体连接,但实际仅仅是第一垫带100的弧形部120与第二垫带200的弧形部120粘接,因第一垫带100的垫带体110与轮辋贴合,第二垫带200的垫带体110与轮胎内胎贴合,若是将两层垫带完全粘接为一体,与一个6斤加厚的垫带并无异,并且当第一垫带100的垫带体110破损时,与第一垫带100完全粘接的第二垫带200的垫带体110亦会相应破损,依旧会对轮胎内胎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之间没有填充材料,通过将两层垫带的其中某一部分粘接,其不仅节省了制造成本,还达到了较好的防护效果。进一步的,垫带体110和弧形部120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热棱130,因大多数工程车辆的轮胎均会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隔热棱130则起到了防咬、防烫的作用,增长了第一垫带100和第二垫带200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保护轮胎内胎。
4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轮胎,其包括上述的分层式保护垫带,能够实现上述相同的有益效果。
4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