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9253发布日期:2021-09-25 11:3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2.乘用车前盖耐久疲劳试验是车身系统主要的台架试验之一,主要考核前盖钣金、前盖锁及锁扣板、拉索、内开手柄、气弹簧(支撑杆)、铰链、缓冲块等。通常汽车检测会使用直线电机的前后移动来解锁乘用车前盖的内开手柄,以用来考核前盖的内开手柄。但直线电机解锁内开手柄具有局限性,直线电机只能施加直线方向的力解锁,造成有时候解锁不到位;位移行程有限,当需要更大的解锁行程时,需要更大体积的直线电机,而车内空间有限无法实现;直线电机在使用时需要固定,需要适配各种工装适应各种车型。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内开手柄解锁装置具有的局限性无法解锁到位、位移形成有限而需要体积更大的直线电机、安装复杂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施加弧形的力,使得每次解锁都能到位,在增加解锁形成的同时不增加装置的体积,装置结构简答、小巧易安装,适配各种车型。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包括座椅连接装置、连接件和解锁装置,座椅连接装置通过连接件与解锁装置连接,座椅连接装置设置为与汽车座椅紧固连接,解锁装置设置为与前盖的内开手柄连接;其中,解锁装置包括解锁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解锁电机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5.进一步地,从动齿轮包括连接小孔,连接小孔设置为通过棉绳与内开手柄连接。
6.进一步地,从动齿轮的竖直方向与内开手柄的转动方向一致。
7.进一步地,连接件设置为圆管。
8.进一步地,座椅连接装置包括座椅连接框架抱箍和圆管抱箍,座椅连接框架抱箍和圆管抱箍通过圆管连接。
9.进一步地,圆管抱箍包括一个或多个。
10.进一步地,解锁装置设置为与圆管抱箍固定连接。
11.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施加弧形的力,使每次解锁都能到位;增加解锁行程的同时,不增加装置体积;装置简单、小巧、易安装,适配各种车型。
1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包括座椅连接装置1、连接件2和解锁装置3,座椅连接装置1通过连接件2与解锁装置3连接,座椅连接装置1设置为与汽车座椅紧固连接,解锁装置3设置为与前盖的内开手柄4连接;其中,解锁装置3包括解锁电机31、主动齿轮32和从动齿轮33,主动齿轮32与解锁电机31连接,主动齿轮32与从动齿轮33啮合。从动齿轮33包括连接小孔34,连接小孔34设置为通过棉绳与内开手柄4连接。从动齿轮的竖直方向与内开手柄的转动方向一致。
16.其中,连接件2设置为圆管,优选为40圆管。座椅连接装置1包括座椅连接框架抱箍11和圆管抱箍12,座椅连接框架抱箍11和圆管抱箍12通过圆管连接。圆管抱箍包括一个或多个。座椅连接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所需(比如结构需求等)使用一个或多个圆管抱箍,使内解锁装置安稳地固定在车座椅上,适用不同的车型。
17.解锁装置设置为与圆管抱箍固定连接,解锁装置通过圆管抱箍和圆管连接,通过圆管与座椅连接装置连接。
18.本实施例的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9.先根据车型情况安装座椅连接装置,通过座椅连接框架与汽车座椅连接,再根据车内空间调节圆管长度,通过圆管与解锁装置连接。解锁装置中的从动齿轮的竖直方向与内开手柄的转动方向一致,当装置安装调整完毕后,将棉绳的一端与从动齿轮的连接小孔固定,另一端与内开手柄的下端固定(乘用车前盖的内开手柄在车厢的驾驶室车门处)。启动解锁电机,主动齿轮逆时针转动,而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拉动棉绳,从而使棉绳拉动内开手柄旋转,以达到解锁前盖的目的。
20.本实施例的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采用主动轮带动从动齿轮的方式,施加弧形的力解锁;通过用棉绳连接内开手柄和从动齿轮的方式,只要调节棉绳的长度就可以增加解锁的行程,而不需要增加装置的体积;装置的安装连接部分由40圆管抱箍、座椅连接框架抱箍、40圆管组成,小巧灵活,适应各种车辆的安装。
2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连接装置、连接件和解锁装置,所述座椅连接装置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解锁装置连接,所述座椅连接装置设置为与汽车座椅紧固连接,所述解锁装置设置为与前盖的内开手柄连接;其中,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解锁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解锁电机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包括连接小孔,所述连接小孔设置为通过棉绳与所述内开手柄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的竖直方向与所述内开手柄的转动方向一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为圆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连接装置包括座椅连接框架抱箍和圆管抱箍,所述座椅连接框架抱箍和所述圆管抱箍通过所述圆管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抱箍包括一个或多个。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设置为与所述圆管抱箍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包括座椅连接装置、连接件和解锁装置,座椅连接装置通过连接件与解锁装置连接,座椅连接装置设置为与汽车座椅紧固连接,解锁装置设置为与前盖的内开手柄连接;其中,解锁装置包括解锁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解锁电机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乘用车前盖的内解锁装置施加弧形的力,使每次解锁都能到位;增加解锁行程的同时,不增加装置体积;装置简单、小巧、易安装,适配各种车型。适配各种车型。适配各种车型。


技术研发人员:尹霖麒 高雄 谢修波 章鸿 李琦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1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