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汽车脚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2627发布日期:2021-09-29 03:2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吸音汽车脚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垫体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音汽车脚垫。


背景技术:

2.汽车车内的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等机械构件噪声、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汽车冲破空气幕产生的碰撞及摩擦声、外环境传入车内的声音、驾驶舱内饰板等部件发生震动产生的内部噪音等组成。
3.其中,车底板隔音材质不佳,容易将路面噪音传送到驾驶舱,很多中低档车的底盘在出厂的时候只安装了很小几块减震橡胶板和少量的吸音毯、悬吊系统组装不佳、松脱,或配件老化故障、钣金工艺和使用铁皮厚度低、轮胎行驶过程中与地面的摩擦声由轮拱传入驾驶舱、路面不平导致的震动噪音传入驾驶舱等各种从汽车底部产生的噪音都会从汽车底板往车内传递,导致车内噪音大,严重影响驾驶者行车体验。
4.传统的汽车脚垫附带有一定的吸音功能,其底部设置有多个吸音孔,有效地降低汽车底板对车内声音传播介质的振动传递,但是大多数吸音孔都是设置在汽车脚垫的中间位置,吸音孔经乘客脚部挤压,导致变形失去吸音效果,因此,传统的汽车脚垫的吸音效果一般,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音汽车脚垫,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脚垫的吸音效果一般,实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音汽车脚垫,包括第一垫体和边沿吸音机构,所述第一垫体与汽车乘坐腔室的底壁的形状适配,所述边沿吸音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的周向边沿,所述边沿吸音机构呈环状结构设置且包覆所述第一垫体;其中,所述边沿吸音机构包括连接环和活动抵接环,所述连接环包覆设置在第一垫体的周向边沿,所述活动抵接环包覆设置在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壁上,所述活动抵接环由海绵或泡棉结构制作而成,所述活动抵接环靠近所述连接环的端部设置有凹槽,使所述活动抵接环与汽车乘坐腔室的侧壁抵接发生形变时,所述凹槽的槽口内壁靠拢闭合形成缓冲型腔。
7.可选地,所述活动抵接环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环,所述活动抵接环靠近所述连接环的端部侧壁上凸起延伸有延伸环,所述延伸环与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环的厚度小于所述活动抵接环,以形成所述凹槽。
8.可选地,所述延伸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折弯结构,所述延伸环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环和所述活动抵接环的下方,所述延伸环呈c型或v形状结构设置。
9.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槽口宽度远小于该所述凹槽的槽径,所述凹槽的截面呈优弧状结构或锥型状结构设置,所述凹槽的其中一开口边沿成型于所述连接环上,所述凹槽的另一开口边沿成型于所述活动抵接环上。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垫体呈上下对称结构成型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
面上设置有多个往上凸起的防滑凸肋,相邻两所述防滑凸肋之间设置有间隙结构,所有所述防滑凸肋形成用于增加所述第一垫体与乘客鞋底之间的摩擦力的防滑结构。
11.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肋,所述环形凸肋包围所有所述防滑凸肋以形成用于限位乘客鞋底泥土灰尘等脏污物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往中间位置逐渐倾斜凹陷设置。
12.可选地,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吸音孔,多个所述吸音孔间隔,所述吸音孔的截面呈匚型或圆形结构设置,所述吸音孔整体呈柱状结构设置。
13.可选地,该吸音汽车脚垫还包括第二垫体,所述第二垫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垫体的端部,所述边沿吸音机构包覆所述第二垫体,所述第二垫体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孔,所述防滑孔用于增大所述第二垫体与乘客的鞋底之间的摩擦力。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上设置有用于适配汽车内腔的内壁的形变补偿槽,所述形变补偿槽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形变补偿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两端,当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在安装受内壁挤压时,所述形变补偿槽的内壁靠拢以略微缩小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宽度,进而适配汽车内腔。
15.可选地,所述形变补偿槽的槽口侧壁边沿设置有用于降低该槽口边沿锋利程度的圆角结构。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音汽车脚垫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吸音汽车脚垫的工作原理:将该吸音汽车脚垫安装在汽车车内型腔时,活动连接环收侧壁的挤压往连接环的方向移动,使凹槽的槽口靠拢闭合,凹槽内部形成空腔结构,汽车底板传来的振动经该空腔结构消耗再传递至汽车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脚垫的吸音结构易受乘客的脚部影响导致形变失去隔音效果,实用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音汽车脚垫通过可以形变的凹槽结构,在安装汽车脚垫时,凹槽的槽口受挤压形成缓冲空腔结构,有效的对汽车底板的振动进行抵消,实现降低噪音的效果,有利于企业发展。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音汽车脚垫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的吸音汽车脚垫的仰视图。
20.图3为图1中的吸音汽车脚垫的剖切视图。
21.图4为图3中的a的放大图。
22.图5为图3中的a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放大图。
23.图6为图3中的a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放大图。
24.图7为图3中的a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放大图。
25.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6.10—第一垫体
ꢀꢀꢀꢀꢀꢀꢀꢀꢀ
20—边沿吸音机构
ꢀꢀꢀꢀꢀꢀ
21—连接环
27.22—活动抵接环
ꢀꢀꢀꢀꢀꢀꢀ
23—凹槽
ꢀꢀꢀꢀꢀꢀꢀꢀꢀꢀꢀꢀꢀꢀ
24—延伸环
28.11—第一端面
ꢀꢀꢀꢀꢀꢀꢀꢀꢀ
12—第二端面
ꢀꢀꢀꢀꢀꢀꢀꢀꢀꢀ
13—防滑凸肋
29.14—环形凸肋
ꢀꢀꢀꢀꢀꢀꢀꢀꢀ
15—吸音孔
ꢀꢀꢀꢀꢀꢀꢀꢀꢀꢀꢀꢀ
31—防滑孔
30.40—形变补偿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7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提供一种吸音汽车脚垫,包括第一垫体10和边沿吸音机构20,所述第一垫体10与汽车乘坐腔室的底壁的形状适配,所述边沿吸音机构20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10的周向边沿,所述边沿吸音机构20呈环状结构设置且包覆所述第一垫体10;其中,所述边沿吸音机构20包括连接环21和活动抵接环22,所述连接环21包覆设置在第一垫体 10的周向边沿,所述活动抵接环包覆设置在所述连接环21的外侧壁上,所述活动抵接环22由海绵或泡棉结构制作而成,所述活动抵接环22靠近所述连接环 21的端部设置有凹槽23,使所述活动抵接环22与汽车乘坐腔室的侧壁抵接发生形变时,所述凹槽23的槽口内壁靠拢闭合形成缓冲型腔。
36.具体地,该吸音汽车脚垫的工作原理:将该吸音汽车脚垫安装在汽车车内型腔时,活动连接环21收侧壁的挤压往连接环21的方向移动,使凹槽23的槽口靠拢闭合,凹槽23内部形成空腔结构,汽车底板传来的振动经该空腔结构消耗再传递至汽车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脚垫的吸音结构易受乘客的脚部影响导致形变失去隔音效果,实用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音汽车脚垫通过可以形变的凹槽23结构,在安装汽车脚垫时,凹槽23的槽口受挤压形成缓冲空腔结构,有效的对汽车底板的振动进行抵消,实现降低噪音的效果,有利于企业发展。
37.如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抵接环22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环21,所述活动抵接环22靠近所述连接环21的端部侧壁上凸起延伸有延伸环24,所述延伸环24与所述连接环21固定连接,所述延伸环24 的厚度小于所述活动抵接环22,以形成所述凹槽23,具体地,所述连接环21、所述活动抵接环22和所述延伸环24的厚度由高到低依次设置,采用延伸环24 结构连接所述活动抵接环22和所述连接环21有利于提高活动抵接环22和所述连接环21的连接效果,提高结构稳定性。
38.如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环2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折弯结构,所述延伸环24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环21和所述活动抵接环22的下方,所述延伸环24呈c型或v形状结构设置,采用折弯结构有利于提高该延伸环24的歪曲效果,在凹槽23形变时,所述延伸环24能够依照预设的折痕形变以产生预设空腔结构。
39.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环24和所述凹槽23的数量为一组,所述凹槽23的槽口往上贯穿设置,在其余实施例中,所述延伸环24和所述凹槽23的数量可以是两组,两组所述延伸环24相邻设置且连接,两组所述凹槽23的槽口分别往上和往下贯穿设置,槽口往下贯穿设置的凹槽23可以形成开口的吸音槽结构,进一步提高吸音效果。
40.如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3的槽口宽度远小于该所述凹槽23的槽径,所述凹槽23的截面呈优弧状结构或锥型状结构设置,所述凹槽23的其中一开口边沿成型于所述连接环21上,所述凹槽23的另一开口边沿成型于所述活动抵接环22上,凹槽23的槽口小于凹槽23的槽径有利于空腔成型,防止凹槽23的内壁完全贴合,失去缓冲效果。
41.如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体10呈上下对称结构成型有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所述第一端面11上设置有多个往上凸起的防滑凸肋13,相邻两所述防滑凸肋13之间设置有间隙结构,所有所述防滑凸肋13形成用于增加所述第一垫体10与乘客鞋底之间的摩擦力的防滑结构,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11上设置有环形凸肋14,所述环形凸肋14包围所有所述防滑凸肋13以形成用于限位乘客鞋底泥土灰尘等脏污物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往中间位置逐渐倾斜凹陷设置,采用凹陷型底壁和包覆型环形凸肋14能够有效地限位灰尘和泥土在第一垫体10的上端,防止车内受到污染。
42.如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面12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吸音孔15,多个所述吸音孔15间隔,所述吸音孔15的截面呈匚型或圆形结构设置,所述吸音孔15整体呈柱状结构设置,采用吸音孔15 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该第一垫体10的吸音效果。
43.如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吸音汽车脚垫还包括第二垫体30,所述第二垫体30连接在所述第一垫体10的端部,所述边沿吸音机构20包覆所述第二垫体30,所述第二垫体30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孔31,所述防滑孔31用于增大所述第二垫体30与乘客的鞋底之间的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垫体30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垫体10,所述第二垫体30用于延伸至汽车座位内腔的底部内侧,以便于腿部较长的乘客能够踩踏在该吸音汽车脚垫上,提高汽车脚垫的实用性。
44.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体10和所述第二垫体30由硅胶材料经热塑一体成型。
45.如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体10和所述第二垫体30上设置有用于适配汽车内腔的内壁的形变补偿槽40,所述形变补偿槽4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形变补偿槽40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10和所述第二垫体30的两端,当所述第一垫体10和第二垫体30在安装受内壁挤压时,所述形变补偿槽40的内壁靠拢以略微缩小所述第一垫体10和所述第二垫体30的宽度,进而适配汽车内腔,采用形变补偿槽40有利于提高第一垫体10 和第二垫体30的灵活性,延长第一垫体10和第二垫体30的使用寿命。
46.如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形变补偿槽40的槽口侧壁边沿设置有用于降低该槽口边沿锋利程度的圆角结构,采用圆角结构有利于防止形变补偿槽40的边沿对乘客的鞋底造成损伤,提高该汽车脚垫的实用性。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