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1769发布日期:2022-08-06 07:4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


背景技术:

2.已知有一种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当在成为车辆的车门后视镜以及车室内后视镜的死角的位置存在其它车辆等时,该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进行通知这一内容的bsw(blind spot warning:盲点警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1699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此处,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中,例如在侧后视镜的镜面背侧中的成为车辆外侧的位置设有发光单元,通过使该发光单元发光,来告知在死角位置存在其它车辆等。并且,在这样的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中,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和用于使led点亮的控制部搭载在同一刚性基板上。
8.但是,在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中,控制部容易生热,因led和控制部搭载在同一刚性基板的关系上,控制部的热容易通过刚性基板而传递至led。而且,因该热的传递,能够导致led的破坏。
9.因此,考虑使用与刚性基板相比截面积较小且难以导热的柔性印刷基板,但在使用柔性印刷基板的情况下,led的位置容易变得不稳定,并且也不适合于连接器连接。
10.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该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能够提高led位置的稳定性以及与连接器的连接性,并且能够降低由控制部产生的热所导致的led的破坏的可能性。
11.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2.本发明是一种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设于车门后视镜的镜面背侧,且根据来自车辆侧的信号而发光,具备:刚性的第一基板部,其具有用于接收来自车辆侧的信号的连接器部,并且搭载有基于来自车辆侧的信号使led发光的控制部;刚性的第二基板部,其与上述第一基板部相独立地设置,且搭载有上述led;以及连接部,其连接上述第一基板部和上述第二基板部,并且具有使从上述第一基板部侧发送的电流信号到达至上述led侧的电路,上述连接部具有比上述第二基板部的散热性能低的导热性。
13.发明的效果如下。
14.根据本发明,由于连接第一基板部和第二基板部的连接部具有比第二基板部的散热性能低的导热性,因此即使由控制部产生的热传递至led侧,也由于散热性能较为优异,所以能降低由来自控制部的热导致的led的破坏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第一基板部和第二基
板部均具有刚性,所以led的位置难以不稳定,也容易进行连接器连接。因此,能够提高led位置的稳定性以及与连接器的连接性,并且能够降低由控制部产生的热所导致的led的破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示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的车门后视镜的立体图。
16.图2是图1所示的车门后视镜的分解立体图。
17.图3是图2所示的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18.图4是图3所示的led组件的展开平面图。
19.图5是图3所示的敞开箱体的结构图,(a)示出俯视图,(b)示出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按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并且,在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有省略了一部分结构的图示、说明的部位,但对于省略的技术的详细内容,当然能够在不与以下说明的内容产生矛盾的范围内,应用公知或周知的技术。
21.图1是示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的车门后视镜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门后视镜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右侧的车门后视镜为例进行说明,省略左侧的车门后视镜的说明,当然左侧的车门后视镜的结构除了左右对称之外,基本上是相同的结构。
22.图1所示的车门后视镜dm安装于汽车等车辆,对驾驶员等提供车辆的后方视野。这样的车门后视镜dm具备箱体dm1和反射镜m,并且在内部具备基座部件dm2和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
23.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设于箱体dm1内、即车门后视镜dm的反射镜m的背侧(镜面背侧),根据来自车辆侧的信号而发光,当在成为车室内后视镜以及车门后视镜dm双方的死角的位置存在其它车辆等时,按照来自车辆的指示而发光。在反射镜m形成有例如呈三角形状的透光部m1,在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发光时,透光部m1呈三角形状地发光,来警告在死角存在其它车辆等。
24.尤其是,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以及透光部m1设于车门后视镜dm的成为车辆外侧的位置,在利用透光部m1进行警告时能够在难以成为妨碍的位置进行警告。此外,这样的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安装于图2所示的基座部件dm2。
25.图3是图2所示的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如图3所示,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具备led组件10、敞开箱体20、漫射板30以及遮光板40。
26.led组件10搭载有按照车辆侧的指示来发光的led11。图4是图3所示的led组件10的展开平面图。图3及图4所示的led组件10具备刚性的第一基板部b1、刚性的第二基板部b2、以及具有柔软性的连接部cp。
27.第一基板部b1是搭载有用于接收来自车辆侧的信号的连接器部12、以及基于来自车辆侧的信号而使led11发光的控制部13的大致矩形状的基板。第二基板部b2与第一基板部b1相独立地设置,是搭载有led11的大致矩形状的基板。连接部cp例如由柔性印刷基板构
成,将第一基板部b1与第二基板部b2连接。该连接部cp具有使从第一基板部b1侧发送的电流信号到达至led11侧的电路。此外,连接部cp不限定于柔性印刷基板,例如也可以由导电性的金属丝等其它部件构成。
28.另外,第二基板部b2具备由铝形成的铝板b21和设于铝板b21上的绝缘基板b22。尤其是,由于第二基板部b2具备铝板b21,所以散热性变高。此外,由于铝板b21具有刚性,所以绝缘基板b22不限定于刚性基板,也可以由柔性印刷基板构成。尤其是,在绝缘基板b22由柔性印刷基板构成的情况下,绝缘基板b22也可以与连接部cp一体地构成。
2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cp由具有比第二基板部b2的散热性能(例如23℃左右的常温下的散热性)低的导热性的部件构成。由此,能够降低由控制部13产生的热所导致的led11的破坏的可能性。即,由控制部13产生且经由连接部cp而传递至第二基板部b2侧的热量不会超过第二基板部b2的散热量,因此热难以在第二基板部b2侧积蓄,降低led11的破坏的可能性。
30.图3所示的敞开箱体20具备用于设置第一基板部b1的第一设置部21、以及用于设置第二基板部b2的第二设置部22。图5是图3所示的敞开箱体20的结构图,(a)示出俯视图,(b)示出主视图。此外,在图5的(b)中示出将led组件10组装于敞开箱体20的状态。
31.如图3及图5所示,第一设置部21是以使第一基板部b1的长度方向成为车辆左右方向且基板面变得大致水平的方式收纳第一基板部b1的部位。该第一设置部21设于敞开箱体20的车辆下侧部位。在第一设置部21的左侧端部形成有贯通孔th,在向第一设置部21设置第一基板部b1时,连接器部12面向贯通孔th。由此,经由贯通孔th从车辆前方侧将对象侧连接器嵌合于连接器部12。
32.第二设置部22是以使第二基板部b2的长度方向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且基板面沿车辆前后上下方向的方式收纳第二基板部b2的部位。该第二设置部22设于敞开箱体20的车辆外侧。第二基板部b2配置为led11的光轴朝向车辆横向(左方向)。
33.另外,敞开箱体20具备隔壁23和反射板24。隔壁23是将第一基板部b1与第二基板部b2隔开的板材。更详细而言,隔壁23将第一基板部b1的控制部13的搭载部分与第二基板部b2的led11的搭载部分隔开。因此,来自控制部13的热被隔壁23切断而难以传递至led11。
34.并且,反射板24具有通过实施铝蒸镀处理等而形成的以旋转抛物面为基调的反射面,使来自led11的光反射。在本实施方式中,led11的光轴朝向车辆左方向,反射板24使向车辆左方向射出的来自led11的光朝向车辆后方(反射镜m侧)或驾驶员反射。
35.再次参照图3。漫射板30安装在组装有led组件10的敞开箱体20,将从led11射出并由反射板24反射后的光导入而使之漫射,之后使之射出。
36.遮光板40在挖空而形成的开口部41以外的部分,遮挡光。开口部41与反射镜m的透光部m1相同地大致呈三角形状。
37.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在组装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时,准备led组件10,将其收纳在敞开箱体20内。此时,第二基板部b2被收纳于第二设置部22。此处,由于第二基板部b2具有刚性,所以第二基板部b2所搭载的led11的位置也稳定。
38.另外,在搭载有led组件10的敞开箱体20安装漫射板30以及遮光板40,并且在连接器部12连接对象侧连接器。在该情况下,由于连接器部12也搭载于具有刚性的第一基板部
b1,所以与连接器部12仅搭载于柔性印刷基板的情况相比,容易进行连接器连接。
39.并且,在车辆行驶时,在成为本车辆的死角的位置,检测到其它车辆等。在该情况下,从车辆侧供给电流信号。控制部13经由连接器部12来接收电流信号,并使led11发光。此时,控制部13也可以执行用于基于例如来自车辆侧的电流信号来使左右的车门后视镜dm的led11相同地发光的处理等。
40.在执行这样的处理时,在控制部13中生热。该热从第一基板部b1经由连接部cp以及第二基板部b2而到达led11。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cp的导热性比第二基板部b2的散热性能低。因此,即使由控制部13产生的热从第一基板部b1经由连接部cp而到达第二基板部b2,该热也在第二基板部b2中散热。而且,由于散热性能比导热性高,所以从热平衡的观点看,也能够有利。除此之外,由控制部13产生而释放到空气中的热被隔壁23切断,从而难以传递至led11。因而,能够降低led11的破坏可能性。
41.这样一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连接第一基板部b1和第二基板部b2的连接部cp具有比第二基板部b2的散热性能低的导热性,因此即使由控制部13产生的热传递至led11侧,也由于散热性能较为优异,所以能够降低由来自控制部13的热导致的led11的破坏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第一基板部b1和第二基板部b2均具有刚性,所以led11的位置难以不稳定,也容易进行连接器连接。因此,能够提高led位置的稳定性以及与连接器部12的连接性,并且能够降低由控制部13产生的热所导致的led11的破坏的可能性。
42.另外,由于第二基板部b2配置为led11的光轴朝向车辆横向,反射板24使来自led11的光向反射镜m侧反射,所以在第一基板部b1和第二基板部b2成为一体的结构(例如一片基板)的情况下,当设置基板部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需要较大的空间,但在第一基板部b1与第二基板部b2相独立的情况下,当设置第二基板部b2时车辆前后方向的空间缩小。因此,能够有助于缩小设置空间。
43.尤其是,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设于车门后视镜dm的成为车辆外侧的位置。车门后视镜dm根据其形状,车辆前后方向的空间不会很大,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实现缩小设置空间。
44.并且,由于具备将第一基板部b1与第二基板部b2隔开的隔壁23,所以能够容易地由隔壁23切断来自第一基板部b1的热。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地降低由控制部13产生的热所导致的led11的破坏的可能性。
45.并且,由于第二基板部b2包括铝板b21,所以能够效率良好地从铝板b21进行散热,进而能够更进一步地降低由控制部13产生的热所导致的led11的破坏的可能性。
46.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施加变更,也可以将实施方式彼此的技术、公知或周知技术组合。
47.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具有漫射板30,但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不具备漫射板30。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的led组件10构成为具有第一基板部b1和第二基板部b2这两个基板,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基板。
48.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具有反射板24,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不具有反射板24的结构。
49.符号的说明
50.1—车门后视镜用发光单元,11—led,12—连接器部,13—控制部,23—隔壁,24—反射板,b1—第一基板部,b2—第二基板部,b21—铝板,cp—连接部,dm—车门后视镜,m—反射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