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后悬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37705发布日期:2021-06-18 20:3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动力总成后悬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就是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平台化开发越来越普遍,所谓平台化是指使用大量同样的零部件设计制造出不同的车型,即零部件的复用,零部件复用率越高则平台化开发车型的成本越低。

对于同一平台的不同车型来说,其必然存在部分结构的差异如发动机及发动机舱等,由于部分零部件的改变必然形成与周边部件的适配问题,故零部件复用率达到一定比例时便很难提高。现有的燃油/电动汽车悬置系统多为三点扭力杆式悬置系统,随着动总/电机的重量及扭矩的增大,后悬置为了实现其限位和减震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在悬置系统的开发过程,因动总参数的测量误差或者不同车型布置空间的限制等其他原因,会使后悬置在装配时受到额外的翻转扭矩,使动总偏离预定的位置,左、右悬置软垫产生不必要的受力,使整车调校产生不必要的受力、振动,对整车nvh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其能够安装适应各种车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包括与副车架连接的悬置骨架,悬置骨架与悬置支架铰接,轴芯方向与车宽方向一致的铰接轴上套设有缓冲衬套,悬置支架与动力总成连接,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调节其在上下方向和/或车长方向位置的调节机构。

上述方案中通过调节安装完成后的铰接轴的位置消除悬置因尺寸误差造成的弹性形变。这样一套悬置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种车型,同时减轻悬置上的不必要受力,避免使整车调校产生不必要的受力、振动,对整车nvh产生影响。

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安装方法,其能够在安装完成后消除安装误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悬置骨架与悬置支架分别与副车架及动力总成连接;b、将动力总成装配至车架上;c、通过铰接轴连接悬置骨架与悬置支架上的缓冲衬套;d、转动螺帽驱使铰接轴沿条形孔长度方向位移以消除缓冲衬套的变形并锁紧螺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包括与副车架连接的悬置骨架30,悬置骨架30与悬置支架10铰接,轴芯方向与车宽方向一致的铰接轴上套设有缓冲衬套20,悬置支架10与动力总成连接,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调节其在上下方向和/或车长方向位置的调节机构。

上述方案中通过调节安装完成后的铰接轴的位置消除悬置因尺寸误差造成的弹性形变。这样一套悬置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种车型,同时减轻悬置上的不必要受力,避免使整车调校产生不必要的受力、振动,对整车nvh产生影响。

所述铰接轴的两端与圆板状的调节座40偏心固连,悬置骨架30的铰接轴安装板31上开设有供铰接轴穿过的条形孔,安装板31在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座32,两个限位座32与调节座40的外周构成接触式限位。转动铰接轴时调节座40随之转动,由于限位座32的限位作用调节座40中心在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不变,由于铰接轴与调节座40偏心设置,这样铰接轴便会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悬置骨架30与悬置支架10的相对位置

所述条形孔的孔长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便于消除车长方向的形变和误差。

所述条形孔的孔长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便于消除车宽方向的形变和误差。

所述条形孔的一端朝向车头和下方构成斜置条形孔。便于消除车宽和车长方向的形变和误差。

铰接轴两端分别设置有锁紧螺母51和螺帽52。也就是说铰接轴本身即是一个螺栓轴,便于锁紧和连接。

所述调节座4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弧形刻度41。便于观察旋转调节量。

所述调节座40设置在安装板31的外侧。便于工具的使用和调节量的观察。

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悬置骨架30与悬置支架10分别与副车架及动力总成连接;b、将动力总成装配至车架上;c、通过铰接轴连接悬置骨架30与悬置支架10上的缓冲衬套;d、转动螺帽52驱使铰接轴沿条形孔长度方向位移以消除缓冲衬套的变形并锁紧螺母51。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包括与副车架连接的悬置骨架(30),悬置骨架(30)与悬置支架(10)铰接,轴芯方向与车宽方向一致的铰接轴上套设有缓冲衬套(20),悬置支架(10)与动力总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调节其在上下方向和/或车长方向位置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的两端与圆板状的调节座(40)偏心固连,悬置骨架(30)的铰接轴安装板(31)上开设有供铰接轴穿过的条形孔,安装板(31)在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座(32),两个限位座(32)与调节座(40)的外周构成接触式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的孔长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的孔长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的一端朝向车头和下方构成斜置条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其特征在于:铰接轴两端分别设置有锁紧螺母(51)和螺帽(52)。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4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弧形刻度(41)。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40)设置在安装板(31)的外侧。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悬置骨架(30)与悬置支架(10)分别与副车架及动力总成连接;

b、将动力总成装配至车架上;

c、通过铰接轴连接悬置骨架(30)与悬置支架(10)上的缓冲衬套;

d、转动螺帽(52)驱使铰接轴沿条形孔长度方向位移以消除缓冲衬套的变形并锁紧螺母(5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与副车架连接的悬置骨架,悬置骨架与悬置支架铰接,轴芯方向与车宽方向一致的铰接轴上套设有缓冲衬套,悬置支架与动力总成连接,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调节其在上下方向和/或车长方向位置的调节机构。包括如下步骤:A、将悬置骨架与悬置支架分别与副车架及动力总成连接;B、将动力总成装配至车架上;C、通过铰接轴连接悬置骨架与悬置支架上的缓冲衬套;D、转动螺帽驱使铰接轴沿条形孔长度方向位移以消除缓冲衬套的变形并锁紧螺母。这样一套悬置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种车型,同时减轻悬置上的不必要受力,避免使整车调校产生不必要的受力、振动,对整车NVH产生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武玉彬;周志强;陈松鹤;王勇;石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9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