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的布线结构和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7186发布日期:2021-10-12 19:3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线束的布线结构和线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车顶部分中的线束的布线结构以及用于汽车车顶部分的线束。


背景技术:

2.汽车的车顶部分设置有:车顶面板,其构成车顶部分的上表面;和车顶衬里,其安装在车顶面板上并构成车顶部分的下表面。线束布线在车顶面板与车顶衬里之间的空间中,并且电力经由线束供应至车室灯等。
3.顺便提及,例如,如在专利文献1中,布线在汽车的车顶部分中的线束通过被按压和粘附并且固定到粘合部件而被固定在期望的布线路径中,所述固定部件预先沿着布线路径设置在车顶衬里的表面上。然而,由于用于汽车车顶部分的线束具有圆形截面或可能不具有均匀的截面,因此线束不能以宽的粘附面积粘附并固定,并且难以可靠地固定线束。此外,如在专利文献2中,当仅线束的预定位置用胶带固定时,固定到天花板材料的胶带的面积是有限的,并且因此有必要通过使用焊枪将胶带固定到天花板材料。
4.因此,专利文献3描述了能够增加固定强度的汽车车顶部分的线束的布线结构。在该布线结构中,构成线束的多条电线处于未绑定状态,并且未绑定状态下的电线被由柔性板形成的管状体包围,在所述电线与所述管状体之间具有间隙,并且管状体以扁平的截面形状固定到车顶衬里的表面上的粘合部件。
5.也就是说,在该布线结构中,能够通过使用管状体中的间隙而使多条电线移动,并且当线束固定在车顶衬里的粘合部件上时,管状体在变形为扁平截面形状的同时,被从上下两侧压扁并且固定到粘合部件。结果,在确保管状体的大的粘附面积的同时,线束能够牢固且稳定地固定在车顶衬里的粘合部件上,而不需要任何单独的部件或复杂的作业过程。
6.引用列表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jp

a

2000

264137
9.专利文献2:jp

a

2004

306741
10.专利文献3:jp

a

2014

136536


技术实现要素:

11.在专利文献3中描述的技术中,尽管柔性板中的电线不是固定的且是可自由移动的,但电线在分支部处被约束。因此,实际上,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可能产生不太可能在柔性板中以扁平形状并排展开的部分,并且在这样的部分中,可能无法确保足够的粘附面积,并且可能减小固定力。另外,在线束被布线并且固定到车顶衬里之后的状态下,电线可能在柔性板中移动并且可能受到车辆振动的影响。
12.已经鉴于上述情形进行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顶部分中的线束的布线结构以及在该布线结构中使用的用于汽车车顶部分的线束,在该布线结构中,能够通过约束电线的无用的移动来可靠地保持扁平形式,并且能够稳定地呈现对车顶
衬里的强固定强度。
13.根据线束的布线结构的实施例,其中,线束通过被固定到粘合部件而布线,该粘合部件设置在汽车的车顶衬里的表面上,
14.构成线束的多条电线的在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夹在带状的两个带之间,在带的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并且附着到设置在两个带中的至少一个带的内表面上的粘合表面,从而将电线束保持为扁平形状,其中,所述两个带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缘彼此固定,并且
15.两个带中的一个带的外表面附着到粘合部件,由此线束固定到车顶衬里的表面。
附图说明
16.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汽车车顶部分的线束固定到车顶衬里之前的车顶衬里的上表面的状态的立体图。
17.图2是示出夹持电线的带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束的预定位置处的状态的立体图。
18.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汽车车顶部分中的线束的布线结构的立体图。
19.图4是图3的带的约束部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21.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汽车车顶部分的线束固定到车顶衬里之前的车顶衬里的上表面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夹持电线的带设置在线束的预定位置处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汽车车顶部分中的线束的布线结构的立体图,并且图4是图3的带的约束部的放大截面图。
2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车顶部分的线束w固定到设置在汽车的车顶衬里1的表面上的粘合部件(双面胶带2)上,并布线在该粘合部件上。因此,如图1所示,在车顶衬里1的表面上,作为粘合部件的双面胶带2在线束w的布线之前预先沿着预定布线路径设置。
23.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具有装接至端子部的连接器c的多条电线沿着预定路径布线,因此线束包括干线部w1和经由分支部w2从干线部w1分支的支线部w3。在线束w中,约束部k设置在不包括支线部w3的干线部w1的长度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处,在所述约束部k中,电线的捆束通过夹持在上侧带11与下侧带12之间而被约束为扁平形状,并且其中不约束电线的捆束的非约束部h设置在相邻约束部k之间。
24.如图4所示,作为约束部k的截面的示例,约束部k将多条电线wa夹持在两个带11、12之间,在两个带11、12中,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11a、12a彼此固定。多条电线wa在带11、12的宽度方向上并排展开,并且附着到设置在两个带11、12中的至少一个带的内表面上的粘合表面(省略附图标记),使得约束部是电线wa的捆束被保持为扁平形状的部分。
25.在所示的示例中,粘合剂表面设置在两个带11、12的整个内表面上,并且在上下两级中并排设置的电线wa之中,下排中的电线wa固定到下侧的带11的粘合表面,并且上排的电线wa固定到上侧的带12的粘合表面。此外,两个带11、1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缘11a、12a的粘合剂表面彼此固定,由此约束部k的截面形成为扁平形状。
26.具有这样的构造的线束w设置在如图3所示的车顶衬里1的上表面上,并且在约束部k的下侧上的带11的外表面(下表面)被压靠并附着至预先设置在车顶衬里1的表面上的双面胶带2,由此线束w固定到车顶衬里1的表面。因此,形成图3中所示的汽车车顶部分的线束的布线结构。
27.根据上述汽车车顶部分的线束的布线结构和用于汽车车顶部分的线束,在约束部k中,多条电线wa夹持在两个带11、12之间,并且电线wa在电线wa并排布置的状态下附着到设置在带11、12的内表面上的粘合表面。因此,每条电线wa的移动能够受到粘合表面的粘合力的约束,并且该部分中的电线wa的捆束能够可靠地维持为扁平形状。
28.因此,线束w能够以扁平形状容易地以宽的粘附面积附着到车顶衬里1的双面胶带2,并且能够在增强布线可操作性的同时,提高固定强度。此外,由于电线wa被约束为无法无用地移动,所以电线不太可能受到车辆振动的影响。此外,由于仅电线wa夹持在两个带11、12之间,因此其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而不需要其它结合部件。
29.此外,由于两个带11、12的夹持电线wa的部分保持为扁平的截面形状,特别地,当使用硬的带时,能够维持由带11、12保持的部分的线性度,并且能够确保在宽平面的屋顶衬里1的布线的容易度和窄空间中的紧凑布线性能。
30.此外,由于仅不包括支线部w3的干线部w1用带11、12约束为扁平形状,因此能够提供从分支部w2到支线部w3的范围中的灵活性。
31.此外,由于由带11、12形成的约束部k在干线部w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并且在相邻约束部k之间设置有不安置带11、12的非约束部h,所以尽管在约束部k中保持了线束w的线性度,线束w也可以在非约束部h的位置自由地弯曲。因此,在运输等期间易于折叠和存储,并且提高了可操作性。当展开时,支线部w3不太可能如在被卷起和存储的情况下一样缠绕。
32.此外,由于未被带11、12约束的部分(非约束部h)设置在每个干线部w1中,所以即使在布线期间发生一些未对准等时,也能够通过利用该部分的灵活性吸收和调整未对准等,并且能够改进布线可操作性。
33.此外,由于干线部w1能够以由带11、12夹持的形式而被容易地约束,所以不必须通过将约束部k延伸到分支部w2附近来执行分支部w2的聚集。因此,能够减少针对分支部w2使用另一乙烯基带等聚集操作的麻烦。
34.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单独的物体用作上侧带11和下侧带12这两个带的情况,但是一个宽的带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在中心处弯曲并且用作用于将两个带组合的带。
35.此外,当带11、12制成透明或半透明时,由于能够看透作为附着目标部分的双面胶带2,所以能够在视觉上检查附着目标部分的同时准确地附着,这能够有助于改善布线质量。此外,当带11、12的颜色变得比附着目标部分的颜色浅时,也能够在视觉上确认附着目标部分。
36.此外,能够针对带子11、12采用彩带,以通过带的颜色来执行个体的识别、左和右之间的区别等。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单独地附接用于识别的彩带。
37.此外,由于电线wa夹持在带11、12之间,因此能够通过增加或减小带11、12的厚度来容易地调整电线wa的保护功能。
38.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描述了粘合表面设置在两个带11、12的两个内表面上的情
况,但是粘合表面可以仅设置在一个带的内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布置为一排的所有电线wa附着到粘合表面以保持扁平形状,但如在图4的示例中,在电线wa并排布置在上下两级中的情况下,如果仅上排或下排的电线wa附着到粘合表面,则能够预期对应的效果。
39.此外,粘合表面不必须设置在带11、12的整个内表面上,并且可以至少仅设置在电线wa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处布置区域中。带11、12的侧缘部可以通过使用设置在内表面上的粘合表面、使用单独制备的双面胶带或通过任何其他连结手段而彼此固定。当使用粘合表面或粘合剂时,如果当带11、12彼此粘结时粘合表面和粘合剂由于未对准等而未露出,则粘结可操作性和质量得到改善。
40.此外,如果带11、12的长度、宽度、颜色等根据约束部k的位置而不同并且对应于布线位置,则可以参考它们来进行线束w的布线。
41.根据线束的布线结构的实施例,其中,通过固定到设置在汽车的车顶衬里(1)的表面上的粘合部件(2)来布线线束(w)。
42.构成线束(w)的多条电线(wa)的在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夹持在两个带状的带(11、12)之间,在带(11、12)的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并且附着到设置在两个带(11、12)中的至少一个带的内表面上的粘合表面,从而将电线的均束保持为扁平形状,其中,带(11、1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缘(11a、12a)彼此固定,并且
43.两个带(11、12)中的一个带的外表面附着到粘合部件,由此线束(w)固定到车顶衬里(1)的表面。
44.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线束的布线结构,夹持在两个带之间的多条电线以并排展开的状态附着到设置在带的内表面上的粘合表面。因此,每条电线的移动能够受到粘合表面的粘合力的约束,该部分中的电线的捆束能够可靠地保持为扁平形状。因此,线束能够以扁平形状容易地以宽的粘合面积附着到车顶衬里的粘合部件,并且能够在增强布线的可操作性的同时,提高固定强度。另外,由于电线被约束为不无用地移动,所以电线不太可能受到车辆振动的影响。此外,由于仅电线夹持在带之间,因此其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而不需要其它结合部件。此外,由于两个带的夹持电线的部分保持为扁平的截面形状,特别地,当使用硬的带时,能够维持由带保持的部分的线性度,并且能够确保在宽平面的车顶衬里的布线的容易度和窄空间中的紧凑布线性能。
45.在线束的布线结构中,约束部(k)可以设置在线束(w)的不包括支线部(w3)的干线部(w1)的长度方向上,在所述约束部(k)中,电线(wa)的捆束通过夹持在带(11、12)之间而被约束为扁平形状,并且其中不约束电线(wa)的捆束的非约束部(h)可以设置在相邻约束部(k)之间。
46.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线束的布线结构,由于仅不包括支线部的干线部被带约束为扁平形状,因此能够提供从分支部到支线部的范围中的灵活性。此外,由于由带形成的约束部在干线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并且在相邻的约束部之间设置非约束部,因此尽管在约束部中保持了线束的线性度,线束也能够在非约束部中自由地弯曲。因此,在运输等期间易于折叠和储存,并且提高了可处理性。当展开时,支线部不太可能如在被卷起和存储的情况下那样缠绕。此外,由于未被带约束的部分(非约束部)设置在每个干线部中,所以即使在布线期间发生一些未对准等时,也能够通过利用该部分的灵活性吸收和调整未对准等,并且改进布线可操作性。此外,由于干线部能够通过以被带夹持的形式而被容易地约束,所
以不必须通过将带的约束部从干线部向支线部延伸到分支部附近而执行分支部的聚集。因此,能够减少针对分支部使用另一乙烯基带等的聚集作业的麻烦。
47.根据线束(w)的实施例,线束(w)固定并布线到设置在汽车的车顶衬里(1)的表面上的粘合部件(2),
48.多条电线(wa)的在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夹持在两个带(11、12)之间,并排布置在带(11、12)的宽度方向上,并且附着到设置在两个带(11、12)中的至少一个带的内表面上的粘合表面,从而将电线(wa)的捆束保持为扁平形状,其中,两个带(11、1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缘(11a、12a)彼此固定。
49.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线束,夹在两个带之间的多条电线以并排展开的状态附着到设置在带的内表面上的粘合表面。因此,每条电线的移动能够受到粘合表面的粘合力的约束,该部分中的电线的捆束能够可靠地维持为扁平形状。因此,线束能够以扁平形状容易地以宽的粘合面积附着到的车顶衬里的粘合部件,并且能够在增强布线的可操作性的同时,提高固定强度。另外,由于电线被约束为无法无用地移动,所以电线不太可能受到车辆振动的影响。此外,由于仅电线夹持在带之间,因此其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而不需要其它结合部件。此外,由于将两个带的夹持电线的部分保持为扁平的截面形状,特别地,当使用硬的带时,能够维持由带保持的部分的线性度,并且能够确保在宽平面的车顶衬里的布线的容易度和窄空间中的紧凑布线性能。
50.在线束(w)中,约束部(k)可以设置在线束(w)的不包括支线部(w3)的干线部(w1)的长度方向上,在所述约束部(k)中,电线(wa)的捆束被约束为扁平形状,并且可以在相邻约束部(k)之间设置其中不约束电线的捆束的非约束部(h)。
51.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线束,由于仅不包括支线部的干线部被带约束为具有扁平形状,因此能够提供从分支部到支线部的范围中的灵活性。此外,此外,由于带的约束部在干线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并且在相邻的约束部之间设置非约束部,因此尽管在约束部中维持了线束的线性度,但是线束能够在非约束部中自由地弯曲。因此,在运输等期间易于折叠和储存,并且提高了可处理性。当展开时,支线部不太可能如在被卷起和存储的情况下那样缠绕。此外,由于未被带约束的部分(非约束部)设置在每个干线部中,所以即使在布线期间发生一些未对准等时,也能够通过利用该部分的灵活性吸收和调整未对准等,并且能够改进布线可操作性。此外,由于干线部能够容易地以被带夹持的形式而被约束,所以不必须通过将用带的约束部从干线部向支线部延伸到分支部附近而执行分支部的聚集。因此,能够减少针对分支部使用其它乙烯基带等的聚集作业的麻烦。
52.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约束电线的无用的移动来可靠地维持扁平形式,并且能够稳定地展现对车顶衬里的强固定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