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617715发布日期:2021-11-29 13: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用于对车辆的底盘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采集装置,用于获取车辆周围的环境数据;自学习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装置,用于使用预先构建的自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环境数据进行处理,以预测车辆周围的积水深度变化趋势;第二数据采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底盘的当前高度;调整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自学习模块和所述第二数据采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积水深度变化趋势以及所述底盘的当前高度对所述底盘的高度进行调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第一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前方,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前方道路的第一积水数据;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周围的湿度数据;则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积水数据和所述湿度数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包括: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前方道路的第一图像数据;和/或第一雷达,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前方道路的预定点到所述第一雷达之间的第一距离数据;则所述第一积水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或所述第一距离数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一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积水数据处理得到所述车辆的前方道路的积水深度;第一判断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判断前方道路的积水深度是否超过第一阈值;第一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和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在前方道路的积水深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控制所述湿度传感器开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车辆的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所述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的左侧道路的第二积水数据,所述第三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的右侧道路的第三积水数据;第二判断单元,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判断所述湿度数据是否大于第二阈值;第二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采集单元以及所述第三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湿度数据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开启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和/或控制开启所述第三采集单元;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第一积水数据、第二积水数据和/或第三积水数据,以及所述湿度数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采
集单元包括:第二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左侧道路的第二图像数据;和/或第二雷达,用于采集车辆的左侧道路的预定点到所述第二雷达之间的第二距离数据;则所述第二积水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和/或所述第二距离数据;所述第三采集单元包括:第三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右侧道路的第三图像数据;和/或第三雷达,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右侧道路的预定点到所述第三雷达之间的第三距离数据;则所述第三积水数据包括所述第三图像数据和/或所述第三距离数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包含所述第二摄像头的第二采集单元、包含所述第三摄像头的第三采集单元,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第四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后方,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后放道路的第四积水数据;第二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三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处理;第三判断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处理后的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三图像数据判断所述车辆右侧和/或左侧是否存在障碍物;第三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和所述第四采集单元,用于当所述车辆右侧和/或左侧存在所述障碍物时,控制所述第四采集单元开启;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第一积水数据、所述第二积水数据、所述第三积水数据、所述第四积水数据以及所述湿度数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采集单元包括:第四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后方道路的第四图像数据;和/或第四雷达,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后方道路的预定点到所述第四雷达之间的第四距离数据;则所述第四积水数据包括所述第四图像数据和/或所述第四距离数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则所述环境数据还包括所述温度数据。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光强传感器,用于感测车辆外侧的光线强度数据;则所述环境数据还包括所述光线强度数据。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或者循环神经网络。12.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方法,用于对车辆的底盘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
包含如权利要求1

1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1,第一数据采集装置获取车辆周围的环境数据;步骤a2,自学习模块使用预先构建的自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环境数据进行处理,以预测车辆周围的积水深度变化趋势;步骤a3,第二数据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车辆的底盘的当前高度;步骤a4,调整模块根据所述积水深度变化趋势以及所述底盘的当前高度对所述底盘的高度进行调整。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的所述车辆的前方道路的第一积水数据;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所述车辆的周围的湿度数据。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一雷达,所述第一积水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所述车辆的前方道路的第一图像数据;和/或所述第一雷达采集的所述车辆的前方道路的预定点到所述第一雷达之间的第一距离数据。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包括:步骤b1,预先采集所述第一积水数据;步骤b2,根据所述第一积水数据处理得到所述车辆的前方道路的积水深度;步骤b3,判断前方道路的积水深度是否超过第一阈值:若否,则返回所述步骤b1;若是,则继续步骤b4;步骤b4,在车辆的前方道路积水深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湿度传感器开启。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车辆的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所述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的左侧道路的第二积水数据,所述第三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的右侧道路的第三积水数据,所述步骤a1还包括:步骤b5,判断所述湿度数据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是,则继续步骤b6;若否,则直接继续所述步骤a2;步骤b6,控制开启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和/或控制开启所述第三采集单元;执行所述步骤b6之后的步骤a2中,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第一积水数据、第二积水数据和/或第三积水数据、以及所述湿度数据。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包括第二摄像头和/或第二雷达,所述第三采集单元包括第三摄像头和/或第三雷达;所述第二积水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车辆的左侧道路的第二图像数据;和/或
所述第二雷达采集的车辆的左侧道路的预定点到所述第二雷达之间的第二距离数据;所述第三积水数据包括:第三摄像头采集的所述车辆的右侧道路的第三图像数据;和/或第三雷达采集的所述车辆的右侧道路的预定点到所述第三雷达之间的第三距离数据。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包括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三采集单元包括所述第三摄像头;在所述步骤b6中,同时控制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三采集单元开启,并获取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三图像数据,并执行如下步骤;步骤c1,对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三图像数据分别进行图像分割处理;步骤c2,根据处理后的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三图像判断所述车辆的右侧和/或左侧是否存在障碍物: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b7;若否,直接执行所述步骤a2;所述步骤b7,控制第四采集单元开启以进行所述车辆的后方道路的第四积水数据的采集;执行所述步骤b7之后执行的所述步骤a2中,所述环境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积水数据、所述第二积水数据、所述第三积水数据、所述第四积水数据以及所述湿度数据。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采集单元包括第四摄像头和第四雷达,所述第四积水数据包括:第四摄像头采集的所述车辆的后方道路的第四图像数据;和/或第四雷达采集的所述车辆的后方道路的预定点到所述第四雷达之间的第四距离数据。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还包括:采用一设置于所述车辆上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得到的车辆外部环境的温度数据。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还包括:采用一设置于所述车辆上的光强传感器感测得到的车辆外侧的光线强度数据。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或者循环神经网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自学习进行底盘控制的系统和方法,获取车辆周围的各种环境数据;使用预先构建的自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对环境数据进行处理,预测积水信息的变化趋势;获取车辆底盘的当前高度;根据积水深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底盘的当前高度对底盘的高度进行调整。根据积水深度的预测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底盘的高度,避免电池被淹的风险。避免电池被淹的风险。避免电池被淹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 潘志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