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用移动装置及升降电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1227发布日期:2022-01-12 02:3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头用移动装置及升降电机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摄像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摄像头用移动装置及升降电机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人们通常会在汽车上安装有摄像头,使驾驶者可以在倒车时直观地观察到车辆后方的障碍物,也可以把汽车行驶的过程记录下来,以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3.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控制汽车摄像头升降装置的结构得过于复杂,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位置,遮挡住一部分的汽车玻璃,导致驾驶者的视野受到影响,并且,现有的汽车摄像头升降装置需要手动进行调节,导致摄像头高度过低或者过高,不便于摄像头进行录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简化摄像头移动装置的结构、并便于人们对摄像头位置进行调整,本技术提供一种摄像头用移动装置及升降电机机构。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摄像头用移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摄像头用移动装置,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面安装有主调节座,所述主调节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主铰接杆,所述机架远离所述主调节座一侧的顶面对称安装有副调节座,所述副调节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副铰接杆,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底面分别与所述副调节杆、所述主铰接杆相铰接,摄像头安装在所述升降平台的顶面上,所述机架的顶面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靠近所述主调节座的一侧安装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凸型推块,所述凸型推块伸出所述导向轨外的部分安装有弧形抓手,所述弧形抓手与所述主铰接杆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凸型推块远离所述弧形抓手的一端设置有升降平台控制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铰接杆转动连接在主调节座中、副铰接杆转动连接在副调节座中,主铰接杆和副铰接杆分别与升降平台的底面相铰接,使得主铰接杆与升降平台、副铰接杆与升降平台相装配后,可以为升降平台提供三角支撑的状态,便于提高移动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也可减少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摄像头发生晃动、错位现象,另外,凸型推块滑动连接在导向轨内,在升降平台控制组件的作用下,弧形抓手向主铰接杆靠拢后可以实现升降平台的升降,使得安装在升降平台上的摄像头实现位置调整,并且,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可以便捷地对弧形抓手进行复位,移动装置的结构紧凑、工作原理简单,有利于节省空间位置、以及便于人们对摄像头位置进行调整。
7.优选的,所述副铰接杆的中部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用于收纳为所述升降平台提供能源的连接线,所述副铰接杆靠近所述线槽的外壁安装有盖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副铰接杆的中部开设有线槽,便于人们对为升降平台提供能源的连接线进行收纳,通过引导连接线跟随副铰接杆进行移动,可以减少连接
线与副铰接杆、主铰接杆发生干涉的现象,有利于提高移动装置空间布局的优化,通过在槽的外壁安装有盖体,能够对线槽内的连接线进行保护,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连接线的使用寿命。
9.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框中部的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外壁的传动蜗轮;装配啮合在所述传动蜗轮一侧的传动蜗杆;固定在所述传动蜗轮顶面的转动块;设置在所述转动块与所述转轴的端面之间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转动块与所述凸型推块之间第二连杆;以及装配在所述安装框靠近所述传动蜗杆的一端的动力源,其中,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蜗杆进行运转。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动力源的作用下,传动蜗杆能够带动传动蜗轮进行转动,固定在传动蜗轮上的转动块也能够进行转动,连接在转动块与转轴之间的第一连杆可以做曲柄运动,使第二连杆可以带动凸型推块沿导向轨进行滑动,传动蜗轮、传动蜗杆的配合传动具有运动平稳、承受过载能力强的特点,能够为移动装置提供稳定的动力源。
11.优选的,所述机架的顶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布设在靠近所述主调节座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安装有止位板,所述第二支撑架布设在靠近所述副铰接杆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安装有限位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平台带动摄像头做上升运动时,第一支撑架与止位板能够对主铰接杆的最大行程进行限位,并能为主铰接杆提供缓冲、支撑的作用,同理,当升降平台带动摄像头做下降运动时,第二支撑架与限位板能够对副铰接杆的最大行程进行限位,并能为副铰接杆提供缓冲、支撑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移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13.优选的,所述弧形抓手靠近所述主铰接杆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片。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片具有良好的抓紧力,在升降平台实现升降过程中,防滑垫片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弧形抓手抓取主铰接杆时的附着力,从而可以提高摄像头升降时的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的顶面设置有安装柱,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安装柱相装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升降平台上设置有安装柱,使摄像头可以稳定地安装在升降平台上,降低摄像头摔落的风险。
17.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减重通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升降平台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减重通槽,使升降平台的结构更为轻便,节省生产成本。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升降电机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升降电机机构,作为动力源用于驱动摄像头用移动装置进行位置调整,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箱,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相装配,所述驱动电机远离所述减速箱的一侧安装有霍尔传感器,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蜗杆相装配。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箱的设置可以起到降低速度、增大扭矩的作用,有助于延长移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具有良好的自锁功能便于提升移动装置升降作业,另外,霍尔传感器可用于判断驱动电机的运动状态,移动装置可根据霍尔传感器所采集的信号控制驱动电机的供电情况,达到省电而驱动能力大的效果。
21.优选的,所述霍尔传感器上安装有屏蔽层预留端口,所述屏蔽层预留端口的外部装配有屏蔽布线系统。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屏蔽布线系统可以起到良好的电磁兼容特性,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的电磁辐射干扰移动装置的运作。
23.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空载转速为250rpm-270rpm。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驱动电机的空载转速设置为250rpm-270rp,可以保证驱动电机的噪声值处于较低水平,有利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车辆环境。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主铰接杆转动连接在主调节座中、副铰接杆转动连接在副调节座中,主铰接杆和副铰接杆分别与升降平台的底面相铰接,使得主铰接杆与升降平台、副铰接杆与升降平台相装配后,可以为升降平台提供三角支撑的状态,便于提高移动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也可减少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摄像头发生晃动、错位现象,另外,凸型推块滑动连接在导向轨内,在升降平台控制组件的作用下,弧形抓手向主铰接杆靠拢后可以实现升降平台的升降,使得安装在升降平台上的摄像头实现位置调整,并且,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可以便捷地对弧形抓手进行复位,移动装置的结构紧凑、工作原理简单,有利于节省空间位置、以及便于人们对摄像头位置进行调整;当升降平台带动摄像头做上升运动时,第一支撑架与止位板能够对主铰接杆的最大行程进行限位,并能为主铰接杆提供缓冲、支撑的作用,同理,当升降平台带动摄像头做下降运动时,第二支撑架与限位板能够对副铰接杆的最大行程进行限位,并能为副铰接杆提供缓冲、支撑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移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减速箱的设置可以起到降低速度、增大扭矩的作用,有助于延长移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具有良好的自锁功能便于提升移动装置升降作业,另外,霍尔传感器可用于判断驱动电机的运动状态,移动装置可根据霍尔传感器所采集的信号控制驱动电机的供电情况,达到省电而驱动能力大的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平台降至最低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安装框的剖视图。
28.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平台升至最高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霍尔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安装框;21、减速箱;211、传动蜗杆;212、传动蜗轮;22、驱动电机;221、霍尔传感器;2211、屏蔽层预留端口;3、升降平台;31、减重通槽;32、安装柱;41、转动块;42、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导向轨;45、凸型推块;451、弧形抓手;452、防滑垫片;453、复位弹簧;51、主调节座;511、主铰接杆;512、第一支撑架;5121、止位板;52、副调节座;521、副铰接杆;5211、线槽;5212、连接线;5213、盖体;522、第二支撑架;5221、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5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头用移动装置。
34.参照图1,一种摄像头用移动装置,包括有机架1,在机架1的顶面上安装有主调节座51,在主调节座5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主铰接杆511,主铰接杆511与主调节座51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扭簧,并且,在机架1远离主调节座51一端的顶面对称安装有副调节座52,在副调节座5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副铰接杆521,副铰接杆521与副调节座52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扭簧,主铰接杆511与副铰接杆521的顶面设置有升降平台3,在升降平台3的顶面固定有安装柱32,安装柱32的数量视情况而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柱32有四个,在安装柱32的作用下,摄像头能够稳定地挂放在升降平台3上,另外,升降平台3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减重通槽31,以便于使升降平台3的结构更为轻便。
35.具体地,主铰接杆511和副铰接杆521分别与升降平台3的底面相铰接,使得主铰接杆511与升降平台3、副铰接杆521与升降平台3相装配后,可以为升降平台3提供三角支撑的状态,便于提高移动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也可减少放置在升降平台3上的摄像头发生晃动、错位现象。
36.参照图2和图3,在副铰接杆521的中部开设有线槽5211,线槽5211的延伸方向与副铰接杆52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以便于人们对为升降平台3提供能源的连接线5212进行收纳和整理,并且,通过引导连接线5212跟随副铰接杆521进行移动,可以减少连接线5212与副铰接杆521、主铰接杆511发生干涉的现象,有利于提高移动装置空间布局的优化,另外,在副铰接杆521靠近线槽5211的外壁可拆卸式设置有盖体5213,盖体5213的大小与线槽5211的大小相适配,盖体5213与副铰接杆52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37.为了实现移动装置的升降,在机架1的顶面固定有安装框11,安装框11布设在靠近主调节座51的一侧,在安装框11的中部设置有转轴,在转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蜗轮212,在传动蜗轮212的一侧装配啮合有传动蜗杆211,在传动蜗轮212的顶面固定有转动块41,转动块41与转轴的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2,另外,在安装框11上固定有导向轨44,导向轨44贯通布设在靠近主调节座51的一侧,在导向轨44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凸型推块45,在转动块41与凸型推块45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43。
38.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3,凸型推块45的远离第一连杆42的一端伸出导向轨44外,凸型推块45伸出导向轨44外的部分安装有弧形抓手45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弧形抓手451靠近主铰接杆511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片452,防滑垫片452为橡胶防滑垫片,弧形抓手451的弧形尺寸与主铰接杆511的宽度尺寸相适配,并且,在弧形抓手451与主铰接杆51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复位弹簧453。
39.此外,在机架1的顶面安装有第一支撑架512和第二支撑架522,第一支撑架512布设在靠近主调节座51的一侧,第一支撑架512上安装有止位板5121,第二支撑架522布设在靠近副铰接杆521的一侧,第二支撑架522上安装有限位板52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止位板5121、限位板5221均为弧形板,止位板5121的弧形尺寸与主铰接杆511的宽度尺寸相适配,对应地,限位板5221的弧形尺寸与副铰接杆521的宽度尺寸相适配,在止位板5121与第一支撑架512之间、限位板5221与第二支撑架522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弹簧,以便于限定主铰接杆511、副铰接杆521的最大行程,在安装框11靠近传动蜗杆211的一端装配有动力源,动力源用于驱动传动蜗杆211进行运转。
40.通过动力源驱动传动蜗杆211,能够使传动蜗轮212进行转动,固定在传动蜗轮212上的转动块41也能够进行转动,转动连接在转动块41与转轴之间的第一连杆42可以做曲柄
运动,使第二连杆43可以带动凸型推块45沿导向轨44进行滑动,弧形抓手451向主铰接杆511靠近,复位弹簧453处于被压缩状态,主铰接杆511受到弧形抓手451的推力而向止位板5121靠拢,置于止位板5121与第一支撑架512之间的缓冲弹簧被压缩,升降平台3在主铰接杆511、副铰接杆521的作用下能够进行角度的转换,最终实现升降平台3的上升,反之,升降平台3下降。
41.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升降电机机构。
42.参照图4和图5,一种升降电机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22和减速箱21,其中,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与减速箱21的输入端相装配,具体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减速箱21为三级减速箱21,减速箱21远离输入端的一侧与传动蜗杆211(参照图2)相装配,使减速箱21可以起到降低速度、增大扭矩的作用。
43.在驱动电机22远离减速箱21的一侧安装有霍尔传感器221,霍尔传感器221用于感应、检测出驱动电机22的转速以及转向,有利于及时反馈驱动电机22的运动状态,便于对驱动电机22进行调频和控制电流,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能源、延长驱动电机22的使用寿命,在霍尔传感器221上安装有屏蔽层预留端口2211,在屏蔽层预留端口2211的外部装配有屏蔽布线系统,可以起到良好的电磁兼容特性,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的电磁辐射干扰移动装置的运作。
44.此外,驱动电机22机构作为动力源用于驱动移动装置进行位置的调整,驱动电机22接入12vdc的电源电压,当电源的正极与驱动电机22的正极相接通、电源的负极与驱动电机22的负极相接通时,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为cw转向,反之,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为ccw转向,控制驱动电机22的空载转速在250rpm-270rpm之间,控制驱动电机22的空载电流小于0.2a,使得驱动电机22在空载状态时的噪音小于55db,从而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车辆环境。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摄像头用移动装置及升降电机机构的实施原理为:驱动电机22与电源相接通,霍尔传感器221感应、检测出驱动电机22的转速以及转向状态,驱动电机22所输出的动力源经过减速箱21降低速度、增大扭矩,减速箱21的输出端与传动蜗杆211相装配,使传动蜗杆211能够带动传动蜗轮212转动。
46.固定在传动蜗轮212上的转动块41也能够进行转动,转动连接在转动块41与转轴之间的第一连杆42可以做曲柄运动,使第二连杆43可以带动凸型推块45沿导向轨44进行滑动,弧形抓手451向主铰接杆511靠近,复位弹簧453处于被压缩状态,主铰接杆511受到弧形抓手451的推力而向止位板5121靠拢,置于止位板5121与第一支撑架512之间的缓冲弹簧被压缩,升降平台3在主铰接杆511、副铰接杆521的作用下能够进行角度的转换,最终实现升降平台3的上升,反之,升降平台3下降。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做出的解释,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