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车悬架平衡结构

文档序号:29518735发布日期:2022-04-06 22:1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车悬架平衡结构

1.本发明涉及一种矿车悬架平衡结构。


背景技术:

2.矿用汽车(以下简称矿车)是一种非公路汽车,主要用于大型露天矿山的矿石及岩土的运输,是目前国内外露天矿山普遍采用的高效运输设备。后悬架是矿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随着着国内市场对煤矿、铁矿等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使得运量大、工作效率高的液压矿车逐渐成为露天矿山运输的主力。由于矿车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当路面凸凹不平时,矿车随之上下振动,如果矿车的悬挂系统不能适应此变化,矿车车体将上下跳动,不能稳定行驶。悬挂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传递车轮和车身之间的所有力和力矩,并且减缓冲击、衰减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以及减小动载荷。传统的悬挂系统主要是机械式悬挂,即被动悬挂和半主动悬挂。矿车悬架也和汽车悬架类似,包括弹簧、减震器、稳定杆总成、副车架与连杆(或称摆臂)等,弹簧的作用是给车身提供支撑,保证车辆通过的柔软性,减震器的作用是能够快速吸收路面传递的振动,为考虑成本,目前矿车大都仍采用非独立式悬架,但如何避免由于一侧路面冲击而引起的左右两轮相互影响较大的问题无法很好地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矿车悬架平衡结构,将两个减震器的活塞杆杆内腔体相连,但矿车由于崎岖路面受到冲击时可以将部分油液通过连接管传输到另一侧未受到路面冲击的减震器中,能够互相补偿,缓冲路面冲击力,避免了非独立式悬架由于一侧路面冲击而引起的左右两轮相互影响较大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矿车悬架平衡结构,包括设置在非独立式悬架的副车架上的减震器,减震器设有两个且位于副车架的两端,每个减震器的油缸的活塞杆的杆内设有空腔,两个减震器的活塞杆的杆内空腔通过连接管相连,连接管上设有用于减少一侧减震器活塞杆的杆内空腔油液流入另一侧减震器活塞杆的杆内空腔的阻尼结构。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阻尼结构为设置在连接管上的节流阀。
6.另一种技术方案是,阻尼结构包括设置在减震器的油缸缸体下部的阻尼孔,连接管的管口位于阻尼孔处且连接管的管径大于阻尼孔的孔径。油液流动时,由于小孔对液流的阻尼作用,产生前后压差。阻尼孔会造成压力降,由于油缸速度确定,用阻尼孔代替节流阀,起到节流和降低成本的作用。
7.另一种技术方案为,连接管为具有三个管口的y形管,所述连接管设有两根,一根y形连接管的一个大管口与左侧或右侧的减震器的油缸相连,y形连接管的两个小管口与右侧或左侧的减震器的油缸相连;另一根y形连接管的一个大管口与右侧或左侧的减震器的油缸相连,y形连接管的两个小管口与左侧或右侧的减震器的油缸相连;阻尼结构包括设置在y形连接管的一根小管径管路上的单向阀。这样设置后在一侧车轮由于崎岖路面冲击时
这一侧车轮上的减震器的活塞杆杆内空腔内的油液部分向另一侧减震器分流而去,由于y形管的设置使得分流去另一侧减震器的油液有限,所以不会出现太多油液分流去另一侧,避免分流太多而造成减震器减震作用的下降;只分流一部分可以补偿另一侧减震器,缓冲路面冲击力,避免了非独立式悬架由于一侧路面冲击而引起的左右两轮相互影响较大的问题。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与油缸缸体液封滑动配合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杆外壁与缸体内壁形成阻尼室,活塞杆的杆壁上设有用于将活塞杆杆内空腔与阻尼室连通的第二阻尼孔和第二单向阀。当车辆受到不平路面激励时,活塞及活塞杆组件会相对于缸体作往复运动,若活塞及活塞杆相对缸筒收缩,则活塞杆的杆内空腔的油液受到压缩而向两个方向移动:一是进一步压缩蓄能器内部的气体而进入蓄能器(缸体下部设有一个管口通过管路与蓄能器相连);二是通过阻尼孔和单向阀而进入阻尼室;因单向阀开启,活塞及活塞杆组件相对缸体运动时受到的阻尼力较小,这相当于传统悬架中的弹簧作用;而活塞杆反向运动时,阻尼室的油液受到压缩,迫使阻尼室的油液通过阻尼孔向活塞杆杆内空腔流动(此时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同时因活塞杆杆内空腔增大的体积大于阻尼室缩小的体积,结果会导致蓄能器的部分油液在气体压力作用下进入活塞杆杆内空腔,这种情形下因单向阀关闭,活塞及活塞杆组件相对缸体运动时受到的阻尼力较大,这相当于传统悬架中的减振器作用。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活塞杆的两侧壁上设有用于置放第二单向阀的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尺寸孔靠近阻尼室设置;第二阻尼孔位置上位于缸体的上部;所述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均包括大于阶梯孔小尺寸孔的钢球,钢球的球径与大尺寸孔相适配。还可以借鉴汽车使用的空气悬架或主动悬架,在本发明的基础上配套设置充气设备,或者由于有的矿车上配备有空压机,可以将空压机作为本缸体的充气设备 (缸体内除了油液,还充入惰性气体),根据不同矿区工况的不同选择充入不同量的气体以实现矿车高度的调节以提升悬架的舒适性。
10.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将两个减震器的活塞杆杆内腔体相连,但矿车由于崎岖路面受到冲击时可以将部分油液通过连接管传输到另一侧未受到路面冲击的减震器中,能够互相补偿,缓冲路面冲击力,避免了非独立式悬架由于一侧路面冲击而引起的左右两轮相互影响较大的问题。
11.在一侧车轮由于崎岖路面冲击时这一侧车轮上的减震器的活塞杆杆内空腔内的油液部分向另一侧减震器分流而去,由于y形管的设置使得分流去另一侧减震器的油液有限,所以不会出现太多油液分流去另一侧,避免分流太多而造成减震器减震作用的下降;只分流一部分可以补偿另一侧减震器,缓冲路面冲击力,避免了非独立式悬架由于一侧路面冲击而引起的左右两轮相互影响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是包含本发明一种矿车悬架平衡结构实施例一的悬架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减震器的示意图;
14.图3是图2的结构示意简图;
1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两个减震器的示意图;
16.图5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17.图中:1、减震器;2、活塞杆;3、杆内空腔;4、连接管;5、阻尼孔;6、单向阀;7、阻尼室;8、第二阻尼孔;9、第二单向阀; 10、蓄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9.实施例一:
20.如图1至图3所示(为便于图示,图2未示出连接管,图3未示出蓄能器),本发明是一种矿车悬架平衡结构,包括设置在非独立式悬架的副车架上的减震器1,减震器1设有两个且位于副车架的两端,每个减震器1的油缸的活塞杆2的杆内设有空腔,两个减震器1的活塞杆2 的杆内空腔3通过连接管4相连,连接管4上设有用于减少一侧减震器1 活塞杆2的杆内空腔3油液流入另一侧减震器1活塞杆2的杆内空腔3的阻尼结构。阻尼结构包括设置在减震器1的油缸缸体下部的阻尼孔5,连接管4的管口位于阻尼孔5处且连接管4的管径大于阻尼孔5的孔径。与油缸缸体液封滑动配合设有活塞杆2,活塞杆2的杆外壁与缸体内壁形成阻尼室7,活塞杆2的杆壁上设有用于将活塞杆2杆内空腔3与阻尼室7连通的第二阻尼孔8和第二单向阀9。活塞杆2的两侧壁上设有用于置放第二单向阀9的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尺寸孔靠近阻尼室7设置;第二阻尼孔8位置上位于缸体的上部;所述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9均包括大于阶梯孔小尺寸孔的钢球,钢球的球径与大尺寸孔相适配。如图1,由于活塞杆与上方水平连杆铰接,配合减震器,可以在出现路面冲击时始终保持连杆的水平,保证了矿车车体的稳定。缸体下部设有一个管口通过管路与蓄能器10相连。
21.实施例二:
22.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4所示,连接管4为具有三个管口的 y形管,所述连接管4设有两根,一根y形连接管4的一个大管口与左侧或右侧的减震器1的油缸相连,y形连接管4的两个小管口与右侧或左侧的减震器1的油缸相连;另一根y形连接管4的一个大管口与右侧或左侧的减震器1的油缸相连,y形连接管4的两个小管口与左侧或右侧的减震器1的油缸相连;阻尼结构包括设置在y形连接管4的一根小管径管路上的单向阀6。(还可以像如图5所示,仅通过一根y形管的连接管{这种情形就必须y形管的两根小尺寸管相对应的缸体壁上设置两个单向阀,缸体壁上对应设置两个阶梯孔且两个阶梯孔反向设置} 就可以实现一侧减震器的缸体油液向另一侧的缸体油液传输时只分流一部分,既保证了冲击侧的减震效果,还避免了非独立式悬架由于一侧路面冲击而引起的左右两轮相互影响较大的问题)
2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