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1515发布日期:2022-10-04 19:2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其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背板组件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当座椅靠背折叠时允许乘客空间与行李箱完全一体。


背景技术:

2.通常,休闲车辆(rv、suv、mpv等)在其后排座椅后方设置有行李箱以在其中容纳行李。在此类休闲车辆中,位于行李箱正前方的第二排或第三排座椅可以被定义为后排座椅。
3.当乘客将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向前折叠时,后排座椅中的乘客空间与行李箱连通,由此确保更大的行李装载空间。同时,当座椅靠背完全向后放置并与座椅垫一起形成一个平坦表面时,后排座椅能够用作床。当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向前折叠时,可以在座椅靠背的后端和行李板的前端之间形成间隙。为了防止这种间隙的形成,在座椅靠背的垫的后表面的下部设置裙部(skirt portion)。行李板可被定义为行李箱的底表面。
4.由于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常规裙部由柔性织物材料制成,因此当裙部使用特定次数或更多次时,裙部的形状容易变形。裙部的形状的变形揭示了一个问题,即当座椅靠背向前折叠时,无法有效地防止在座椅靠背的后端和行李板的前端之间形成间隙。
5.此外,由于难以确保具有变形形状的裙部和行李箱之间的完全地一体连通,因此存在劣化的外观的缺点。具体地,由于裙部由柔性织物材料而不是硬材料制成,因此也存在行李或乘客的手卡在其中的缺点。
6.被描述为背景技术的细节仅是为了促进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


技术实现要素:

7.因此,已经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其设置在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后方并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并且不论后排座椅的操作模式如何,都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背板组件和行李箱之间形成间隙,能够允许后排座椅中的乘客空间与行李箱完全一体从而改善在座椅靠背被折叠时的外观,并且能够防止行李或乘客的手被卡在其中。
8.根据本发明,上述和其他目的可通过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来实现,该背板组件可包括:上部,设置在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后方并连接到座椅靠背;下部,与上部分开形成并且设置在上部下方以遮挡后排座椅和行李板之间的间隙;和铰链连接器,被配置为将上部可旋转地连接到下部。上部可在其下端设置有延伸通过下端的调角器轴,并且可与座椅靠背一起围绕调角器轴相对于座椅垫向前和向后旋转。
9.背板组件还可包括多个支撑件,在多个支撑件的上部连接到上部的下端的一个表面并且位于下部的前方,以在支撑件的下部与下部的上端部的一个表面重叠,并且当包括座椅靠背的上部从座椅靠背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中的位置围绕调角器轴向前旋转时,
支撑件的下部可与下部的上端接触以支撑下部,由此上部与下部一起向前旋转。
10.背板组件还可包括多个支撑件,多个支撑件在其上部连接到上部的下端的一个表面并且位于下部的前面,以在其下部与下部的上端部的一个表面重叠。当包括座椅靠背的上部从座椅靠背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中的位置围绕调角器轴向后旋转时,支撑件的下部可远离下部旋转,由此仅上部围绕铰链连接器向后旋转。
11.铰链连接器可包括:上铰链支架,固定地连接到上部的下端;下铰链支架,固定地连接到下部的上端;铰链轴,被配置为将上铰链支架可旋转地连接到下铰链支架;以及围绕铰链轴缠绕的铰链弹簧,铰链弹簧的第一端连接到上铰链支架并且第二端连接到下铰链支架,从而提供弹性力,因此,使上铰链支架和下铰链支架成展开成直线。
12.在座椅靠背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中,下部可保持在竖直竖立的状态,并且下部的上端部可连接到行李板的前端,以防止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当座椅靠背旋转到预定角度以便从其中座椅靠背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转换成放松模式时,下部可保持在竖直竖立的状态,并且下部的上端部可连接到行李板的前端,以防止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
13.当包括座椅靠背的上部完全向后旋转以转换成包括座椅靠背的上部与座椅垫一起限定平坦表面的平坦模式时,下部可保持在竖直竖立的状态,并且下部的上端部可连接到行李板的前端,以防止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当下部的上端连接到行李板的前端以防止在平坦模式中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时,座椅靠背和行李板之间的内部结构可被遮挡以防止内部结构暴露于外部。
14.当包括座椅靠背的上部完全向前旋转以转换成折叠模式时,上部、下部和行李板可在水平方向上彼此对齐,以防止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上部和下部可由硬塑料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15.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16.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17.图2是图1所示的背板组件的铰链连接器连接到的部分的放大图;
18.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铰链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19.图4是沿图2中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撑件;以及
20.图5至图8是示出在正常乘客就坐模式、放松模式、平坦模式和折叠模式下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背板组件的相应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特定结构和功能描述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提供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重要特性的情况下,本发明可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性目的而被公开,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
22.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其具体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面描述,
因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进行各种修改,虽然将结合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本描述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于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发明不仅旨在覆盖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可包括在如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备选方案、修改、等同物和其他实施例。
23.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部件可被称为第二部件。同样,第二部件也可称为第一部件。
24.应当理解,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联接”或“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直接联接或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中间部件可存在于它们之间。相反,应该理解,当一个部件被称为“直接联接”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描述部件之间关系的其他表达,诸如“之间”、“直接在之间”、“相邻”或“直接相邻”,也应以同样的方式理解。
25.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不旨在进行限制。如本文所使用,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另有指示。将进一步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具有”等指定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那些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诸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除非本文明确定义,否则不应被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27.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单元(控制器)可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未示出)和处理器(未示出)体现,该非易失性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被配置为控制车辆的各种部件的操作的算法或与用于执行该算法的软件指令有关的数据,该处理器被配置为使用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来执行操作,下面将对此进行描述。具体地,存储器和处理器可由单独芯片体现。另选地,存储器和处理器可由其中集成有存储器和处理器的单个芯片体现。处理器可被体现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器被理解为具有存储器和处理器的硬件设备。
28.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休闲车辆(rv、suv、mpv等)在其后排座椅后方设置有用于容纳行李的行李箱,并且位于行李箱正前面的第二排或第三排座椅可被定义为后排座椅。
29.如图1至图8所示,用于休闲车辆的后排座椅10可包括:座椅垫11,其被配置为支撑坐在其上的乘客的下半身;座椅靠背12,其被配置为支撑乘客的上半身;以及头枕,其被配置为支撑乘客的颈部和头部。
3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板组件联接到后排座椅10的座椅靠背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板组件20可包括:上部100,其位于后排座椅10的座椅靠背12后方并连接到该座椅靠背;下部200,其与上部100分开形成并位于上部100下方以遮挡背板组件20和行李板30之间的间隙;以及铰链连接器300,其被配置为将上部100可旋转地连接到下部200。
31.行李板30可被定义为行李箱的底表面。调角器轴40横向延伸通过上部100的下端,并且上部100可与座椅靠背12一起围绕调角器轴40相对于座椅垫11在前后方向上旋转。调
角器轴40可连接到包括调角器电机的调角器50,并且调角器50可固定地连接到座椅垫框架和座椅靠背框架,并且如果需要,还可连接到上部100(从而构成背板组件20)。
3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板组件20还可包括多个支撑件400,这些支撑件在其上部连接到上部100的下端部的一个表面(前表面),并且这些支撑件位于下部200前方以在其下部与下部200的上端部的一个表面(前表面)重叠。支撑件400(该支撑件中的每一者被配置为具有近似矩形的外部形状)可与上部100一体形成以连接到上部100,并且还可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上部100,即,使得与上部100分开制造支撑件400,并且如果需要,通过另外的紧固部件(螺栓等)将支撑件400连接到上部100。
33.当包括座椅靠背12的上部100在座椅靠背12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中围绕调角器轴40向前旋转时(图4中的箭头r1),支撑件400的下部与下部200的上端部接触以从而支撑下部200,由此上部100与下部200一起向前旋转。
34.同时,当包括座椅靠背12的上部100在座椅靠背12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中围绕调角器轴40向后旋转时(图4中的箭头r2),支撑件400的下部旋转并与下部200间隔开,由此仅上部100围绕铰链连接器300向后旋转。
3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铰链连接器300中的每一者可包括:上铰链支架310,其固定地连接到上部100的下端;下铰链支架320,其固定地连接到下部200的上端;铰链轴330,其被配置为将上铰链支架310可旋转地连接到下铰链支架320;以及铰链弹簧340,其围绕铰链轴330缠绕,并且其第一端连接上铰链支架310且其第二端连接到下铰链支架320,从而提供弹性力以使上铰链支架310和下铰链支架320展开成直线。
3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板组件20的上部100和下部200优选地由硬塑料材料制成。具体地说,如果下部200由,如常规裙部一样的柔性材料制成,则存在以下问题:下部200的形状在下部使用特定次数或更多次后容易变形,并且在下部200的形状变形的状态下,当座椅靠背12向前折叠时,不能消除下部200和行李板30之间的间隙。此外,当下部200由形状容易变形的柔性材料制成时,存在以下缺点:当座椅靠背12折叠时难以确保与行李箱的统一感,由此使外观劣化,并且行李或乘客的手可能被卡在间隙中。
37.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板组件20包括由硬塑料材料制成的上部100和下部200。因此,即使当背板组件20被使用一定次数或更多次时,背板组件的形状也不会变形,并且因此当座椅靠背12向前折叠时,可以有效地消除背板组件20和行李板30之间的间隙。此外,由于当座椅靠背12被折叠时,后排座椅中的乘客空间与行李箱完全一体化,优点在于改善了其外观并且消除了行李或乘客的手被卡在间隙中的问题。
38.图5示出了座椅靠背12被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在正常乘客就坐模式中,背板组件20的下部200保持在竖直竖立的状态,并且下部200的上端连接到行李板30的前端,由此防止在下部200和行李板30之间形成间隙。
39.图6示出了放松模式,其中座椅靠背12从座椅靠背12竖立的正常乘客就坐模式中的位置向后旋转到预定角度。在放松模式中,背板组件20的下部200也保持在竖直竖立的状态,并且下部200的上端也连接到行李板30的前端,由此防止在下部200和行李板30之间形成间隙。
40.图7示出了平坦模式,其中包括座椅靠背12的上部100完全向后旋转以与座位垫11对齐。在平坦模式中,背板组件20的下部200也保持在竖直竖立的状态,并且下部200的上端
连接到行李板30的前端,由此防止在下部200和行李板30之间形成间隙。
4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在平坦模式中,下部200的上端连接到行李板30的前端以防止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座椅靠背12和行李板30之间的内部结构被遮挡,由此防止内部结构暴露于外部并且从而改善外观。
42.图8示出了折叠模式,其中包括座椅靠背12的上部100完全向前旋转。在折叠模式中,由于背板组件20的上部100、其下部200和行李板30都在水平方向上对齐,可以防止在下部200和行李板30之间形成间隙。
43.当背板组件20转换成图8所示的折叠模式时,后排座椅10中的乘客空间与行李箱完全统一,由此确保行李装载空间。具体地,由于背板20的下部200在水平方向上与行李板30对齐,因此乘客空间与行李箱完全统一,由此改善外观。
44.因此,不管后排座椅的操作模式如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20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背板组件20和行李板30之间形成间隙。具体地,由于当座椅靠背12折叠时,后排座椅中的乘客空间有效地与行李箱统一(一体化),因此可改善外观。此外,可防止行李或乘客的手被卡在其中。
45.从上面的描述显而易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后排座椅的背板组件,其由硬塑料材料制成的上部和下部组成。背板组件不论后排座椅的操作模式如何都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间隙,并且从而改善外观。此外,由于消除了下部和行李板之间形成的间隙,因此可防止行李或乘客的手被卡在间隙中。具体地,由于当座椅靠背折叠时,后排座椅中的乘客空间与行李箱完全统一,因此可改善外观。
46.尽管为了说明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