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314704发布日期:2022-03-19 21:1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接触网供电会来自不同的变电所,而每两个相邻的变电所接触网供电交接处会有一段无电区,称之为分相区,传统自动过分相设备能够保证列车安全惰性地通过分相区,而无需进行升降弓,称之为车载过分相,但是车载过分相存在列车过分相区时有断电减速现象,且车载主断路器开关频繁动作,一年左右即达到车载主断路器开关寿命,维护成本高。
3.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也就是通过地面定位装置,实时检测列车位置信息,当列车到达规定的区域后,地面分相系统进行接触网分相区的换相工作,但该方式存在接触网分相区过长的缺点。
4.因此,如何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提出了一种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的方法。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的方法,应用于包含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的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中,所述第一检测区具体为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检测区具体为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之间的区域,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有部分区域交叉重合,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为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之间的区域,且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位于分相区内,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当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一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一相电,所述第一相电为第一传感器所在处的变电所所带电;
8.s2、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所述第二相电为所述第四传感器所在处的变电所所带电;
9.s3、当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所述第一相电;
10.s4、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及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开始记录机车通过所述交叉重合区域的区段轴数,并将所述区段轴数作为轴数编码进行存储。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和所述步骤s4之间还包括以下分步骤:
13.s31、判断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中是否有与轴数编码一致的车厢,若是,则执行步骤s32,若否,则执行步骤s33;
14.s32、将对应的车厢作为机车,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然后在所述第一检
测区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15.s33、继续执行步骤s31直到所述第一检测区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16.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列车在进入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内折返时,若列车折返的轴数大于预设轴数,则判断为发生故障,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17.进一步地,所述分相区长度最短为两个机车的长度。
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的方法,应用于包含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的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中,所述第一检测区具体为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检测区具体为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之间的区域,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有部分区域交叉重合,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为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之间的区域,且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位于分相区内,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a1、当所述第四传感器第一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所述第二相电为第四传感器所在处的变电所所带电;
20.a2、当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一相电,所述第一相电为所述第一传感器所在处的变电所所带电;
21.a3、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
22.a4、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及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2还包括:当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开始记录机车通过所述交叉重合区域的区段轴数,并将所述区段轴数作为轴数编码进行存储。
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3和所述步骤a4之间还包括以下分步骤:
25.a31、判断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中是否有与轴数编码一致的车厢,若是,则执行步骤a32,若否,则执行步骤a33;
26.a32、将对应的车厢作为机车,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一相电,然后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27.a33、继续执行步骤a31直到所述第一检测区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28.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列车在进入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内折返时,若列车折返的轴数大于预设轴数,则判断为发生故障,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29.进一步地,所述分相区长度最短为两个机车的长度。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1.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一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一相电,所述第一相电为第一传感器所在处的变电所所带电;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所述第二相电为所述第四传感器所在处的变电所所带电;当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一相电,并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及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实现了将分相区长度大幅缩短的技术效果,降低了铁路分相区建设成本,提高了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的可用性。
附图说明
32.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的
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3.图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的地面自动过分相设备若要完成列车带电通过分相区,则需要将分相区布置的很长,长度至少能够包住n+n编组列车的所有机车间距长度甚至更长需要将整列列车全部都包住,这样,机车通过分相区时,传统地面自动过分相设备只需将分相区进行一次换相即可,即列车进入分相区前,将分相区带a相电,列车n+n编组的所有机车全部进入分相区后,将分相区带b相电,这样才能保证列车带电顺利通过分相区,对地面自动过分相设备维护及建设费用较高。
36.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应用于包含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的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中,所述第一检测区具体为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检测区具体为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之间的区域,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有部分区域交叉重合,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为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之间的区域,且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位于分相区内,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步骤s1、当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一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一相电,所述第一相电为第一传感器所在处的变电所所带电。
38.本方法基于计轴装置也即列车检测单元和逻辑换相单元,在分相区附近及附近设置计轴传感器,也即上述中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
39.其中,列车检测单元通过判定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上方通过轴数是否相等给出第一检测区内有无列车占用,若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一致,则判定第一检测区内无车占用,若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不一致,则判定第一检测区内有车占用;若第一传感器第一个检测到列车时,判定行车方向为正向。
40.逻辑换相单元判定第一检测区内有车占用及行车方向为正向,则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一相电;
41.步骤s2、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所述第二相电为所述第四传感器所在处的变电所所带电。
42.具体的,列车检测单元通过判定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上方通过轴数是否相等给出第二检测区内有无列车占用,若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一致,则判定第二检测区内无车占用,若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不一致,则判定第二检测区内有车占用。
43.逻辑换相单元判定第二检测区内有车占用及行车方向为正向则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
44.步骤s3、当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所述第一相电。
45.列车检测单元通过判定列车正向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驶过时,当列车第一个轮对到达第四传感器时,列车检测单元输出第四传感器到达信息,并将该信息保持输出至列车完全从第四传感器通过。
46.逻辑换相单元判定有第四传感器到达信息及行车方向为正向,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一相电。
47.在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还包括: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开始记录机车通过所述交叉重合区域的区段轴数,并将所述区段轴数作为轴数编码进行存储。
4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和所述步骤s4之间还包括以下分步骤:
49.s31、判断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中是否有与轴数编码一致的车厢,若是,则执行步骤s32,若否,则执行步骤s33;
50.s32、将对应的车厢作为机车,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然后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51.s33、继续执行步骤s31直到所述第一检测区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52.具体的,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列车检测单元开始记录机车通过所述交叉重合区域的区段轴数,并将所述区段轴数存储。
53.由于机车与其他车厢轴距的差异性,合理的设置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通过判定当列车的最前方机车车头经过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时列车检测单元将机车车头通过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时的区段轴数作为编码存储下来(或者将已知机车车头通过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区段轴数编码预制至软件内),并在后续机车中检测通过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机车是否有符合轴数编码的车型,当有符合轴数编码的车型,则认为再次有机车到达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计轴区段,并将该信息输出。当第一传感器、第四传感器构成的计轴区段无列车时,机车检测设备存储编码清空,等待下一辆列车驶入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计轴区段并再次存储编码查询机车。
54.逻辑换相单元判定列车后期通过交叉重合区域时有机车信息及行车方向为正向,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
55.步骤s4、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及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56.具体的,列车检测单元通过判定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上方通过轴数是否相等给出第一检测区内有无列车占用,若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一致,则判定第一检测区内无车占用,若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不一致,则判定第一检测区内有车占用;
57.列车检测单元通过判定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上方通过轴数是否相等给出第二检测区内有无列车占用,若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一致,则判定第二检测区内无车占用,若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不一致,则判定第二检测区内有车占用,当列车完整经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则第一传感器第三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一致,第一检测区内无车占用;第二传感器第四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一致,第二检测区内无车占用。
58.逻辑换相单元判定第一检测区及第二检测区均无车占用,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5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列车在进入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内折返时,若列车折返的轴数大于预设轴数,则判断为发生故障,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6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分相区长度最短为两个机车的长度,这是为了防止列车短接分相区两侧变电所供电。
61.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缩短列车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分相区长度的方法,如图2所示,应用于包含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的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中,所述第一检测区具体为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检测区具体为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之间的区域,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有部分区域交叉重合,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为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之间的区域,且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位于分相区内,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2.步骤a1、当所述第四传感器第一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所述第二相电为第四传感器所在处的变电所所带电。
63.本方法基于列车检测单元(计轴装置),及逻辑换相单元,在分相区附近及附近设置计轴传感器,也即上述中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
64.其中,列车检测单元通过判定第四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上方通过轴数是否相等给出第二检测区内有无列车占用,若第四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一致,则判定第二检测区内无车占用,若第四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不一致,则判定第二检测区内有车占用;若第四传感器第一个检测到列车时,判定行车方向为反向。
65.逻辑换相单元判定第二检测区内有车占用及行车方向为反向,则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
66.步骤a2、当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一相电,所述第一相电为所述第一传感器所在处的变电所所带电。
67.列车检测单元通过判定第三传感器和第一传感器上方通过轴数是否相等给出第一检测区内有无列车占用,若第三传感器和第一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一致,则判定第一检测区内无车占用,若第三传感器和第一传感器上方通过的轴数不一致,则判定第一检测区内有车占用,若第四传感器第一个检测到列车时,判定行车方向为反向。
68.逻辑换相单元判定第一检测区内有车占用及行车方向为反向则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一相电。
69.步骤a3、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
70.列车检测单元通过判定列车反向从第四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一传感器驶过时,当列车第一个轮对到达第一传感器时,列车检测单元输出第一传感器到达信息,并将该信息保持输出至列车完全从第一传感器通过;
71.逻辑换相单元判定有第一传感器到达信息及行车方向为反向,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二相电。
7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2还包括:当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开始记录机车通过所述交叉重合区域的区段轴数,并将所述区段轴数作为轴数编码进行存储。
7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3和所述步骤a4之间还包括以下分步骤:
74.a31、判断所述交叉重合区域中是否有与轴数编码一致的车厢,若是,则执行步骤a32,若否,则执行步骤a33;
75.a32、将对应的车厢作为机车,并控制所述分相区带第一相电,然后在然后在所述第一检测区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76.a33、继续执行步骤a31直到所述第一检测区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77.具体的,当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列车时,列车检测单元开始记录机车通过所述交叉重合区域的区段轴数,并将所述区段轴数存储。
78.由于机车与其他车厢轴距的差异性,合理的设置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通过判定当列车的最前方机车车头经过第三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时列车检测单元将机车车头通过第三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时的区段轴数作为编码存储下来(或者将已知机车车头通过第三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区段轴数编码预制至软件内),并在后续机车中检测通过第按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机车是否有符合轴数编码的车型,当有符合轴数编码的车型,则认为再次有机车到达第三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计轴区段,并将该信息输出。当第四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构成的计轴区段无列车时,机车检测设备存储编码清空,等待下一辆列车驶入第三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计轴区段并再次存储编码查询机车。
79.步骤a4、当所述第一检测区及第二检测区均未检测到列车时,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80.逻辑换相单元判定第一检测区及第二检测区均无车占用,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8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列车在进入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内折返时,若列车折返的轴数大于预设轴数,则判断为发生故障,控制所述分相区不带电。
8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相区长度最短为两个机车的长度,这是为了防止列车短接分相区两侧变电所供电。
83.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