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电连接设备及船舶换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8081发布日期:2022-12-02 16:2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连接结构、电连接设备及船舶换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电连接设备及船舶换电系统。


背景技术:

2.对于大型的运输设备进行供电时,往往需要较多的电能,相应地所需的电池体积比较大;比如对船舶进行供电时,可能需要集装箱体积的电池。由于内河港口不具备建设充电桩式的基础条件,因此换电方案成为主要技术路线,将充电站建设在距离港口3公里左右的位置,再利用车辆短途配送后吊装只船舶上。一般而言,船舶在运输时船舱会装满货物,电池箱则需要一个便于拆装的位置,同时又不占据货物空间,因而船舶的甲板是安装电池箱的最佳位置。这样的设计下,使得电池箱处于在户外敞开环境下,相应的船舶上的电连接装置与电池箱进行电连接也是在户外敞开环境下,这对电连接装置的挡雨防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电连接设备的防水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电连接设备及船舶换电系统。
4.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一种连接结构,用于与电池箱实现电连接的电连接总成和罩设于所述电连接总成外的随动罩之间的连接,所述电连接总成可移动设置;
6.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形成在所述电连接总成上的第一连接部、用于形成在所述随动罩上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弹性件,
7.所述弹性件可弹性变形,以带动所述随动罩随所述电连接总成沿所述电连接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随动罩被阻止移动,
8.所述第一连接部可在电连接总成反向于所述电连接方向移动时,向所述第二连接部施加反向于所述电连接方向的作用力。
9.在本方案中,该连接结构可应用于与电池箱实现电连接的电连接总成和随动罩之间,电连接总成可以移动并与电池箱连接。通过弹性件连接随动罩和电连接总成,在电连接总成沿电连接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弹性件能够作用于随动罩,使得随动罩也能够沿着电连接总成移动的方向移动,使得随动罩能够与电池箱紧密贴合,从而避免雨水等污染物从随动罩外进入随动罩内,污染内部的电连接总成,导致其内部的电连接总成失效。在随动罩与电池箱贴合后被电池箱阻止移动而保持紧密贴合,实现对接口处的密封。由于电连接总成与随动罩之间采用弹性件连接,因此,电连接总成能够继续在电连接方向上移动,电连接总成的连接端部伸出随动罩实现与电池箱的对接。当断开电连接时,电连接总成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移动,由于弹性件的弹性力的存在,在电连接总成收回至随动罩之前,随动罩保持与电池箱相贴合,对接口处进行密封,当电连接总成继续反向运动时,第一连接部向第二接连接部施加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实现随动罩的复位。
10.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在电连接总成反向于所述电连接方向移动时,通过复位杆向所述第二连接部施加反向于所述电连接方向的作用力。
11.在本方案中,可以通过复位杆实现复位,该复位件结构简单,使得复位可靠。通过复位杆板能够限定复位时随动罩相对于电连接总成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的相对位置,使随动罩始终保持罩设在电连接总成外。
12.较佳地,所述复位杆的一端为作用端;
13.所述复位杆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上,所述作用端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并可向所述第二连接部施加推力;
14.或者,所述复位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作用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并可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施加推力。
15.在本方案中,复位杆可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上或第二连接部上,以对与复位杆作用端相对的另一个连接部施加作用力,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向第二连接部施加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的推力,实现复位。
16.较佳地,所述复位杆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上并可在所述电连接方向所在的直线上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移动,并调节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长度,以使得所述电连接总成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弹性件保持预设张紧力且所述复位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接触;
17.或者,所述复位杆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上并可在所述电连接方向所在的直线上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移动,并调节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长度,以使得所述电连接总成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弹性件保持预设张紧力且所述复位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接触。
18.在本方案中,复位杆可调,从而调整电连接总成在随动罩壳内的相对位置。另外,弹性件还可通过与复位杆位置调节相互配合,实现弹性件弹力调节,以应对不同的弹性件松紧度情况,确保随动罩的随动、挡雨和相对滑动功能。
19.较佳地,所述复位杆为螺纹杆,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带螺纹孔的内螺纹件,所述复位杆穿设于所述内螺纹件上,并可通过旋转实现在所述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移动。
20.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内螺纹件,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实现螺纹线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的移动,便于调节螺纹杆的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的位置,从而调整电连接总成在随动罩壳内的相对位置。
21.较佳地,所述内螺纹件为焊接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用于所述复位杆穿过的孔洞。
22.在本方案中,通过焊接螺母能够将复位杆安装于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上;通过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上设置的孔洞,能够使复位杆能够穿过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并实现复位杆能够相对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的直线上移动。
23.较佳地,所述复位杆上还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纹件,所述紧固螺纹件与所述焊接螺母配合,将所述复位杆在所述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固定。
24.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紧固螺纹件,使得紧固螺纹件能够与内螺纹件配合,将调整好位置的螺纹杆锁定在其所在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上。
25.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弹性件调节机构,所述弹性件调节机构可相对其所在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移动,并与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
26.在本方案中,弹性件调节机构相对随动罩可移动,从而能够调整弹性件的弹力大小,弹性件能够在电连接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弹性件能够带动随动罩随着电连接总成沿着电连接方向移动。
27.较佳地,所述弹性件调节机构部包括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螺母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螺杆上,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抵接于所述调节螺杆所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
28.在本方案中,弹性件调节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为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通过调整调节螺母在调节螺杆上的轴向位置,实现与调节螺杆的一端相连接的调节件在其所在连接部上的轴向移动,进而实现弹性件的拉力大小的调节,该结构简单,调整便利。
29.较佳地,所述弹性件包括拉簧和弹性绳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弹性件可在电连接方向上产生拉伸变形。
30.在本方案中,通过弹性件的拉伸变形所产生的弹力,实现电连接总成对随动罩的带动。
31.一种电连接设备,所述电连接设备包括电连接装置、罩壳总成和如上述的连接结构;
32.所述电连接装置包括所述电连接总成,所述罩壳总成包括所述随动罩,所述电连接总成与所述随动罩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以使所述随动罩保持罩设在所述电连接总成外部。
33.较佳地,所述电连接总成沿电连接方向的两侧与所述随动罩相对应的两侧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连接结构,每个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
34.在本方案中,上述结构使得受力均匀,使得运动的传递更为平稳。而且将连接结构设置于电连接总成的两侧,能够在中间为电气导线的布置预留空间。
35.较佳地,每个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一端为作用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电连接总成反向于所述电连接方向移动时,通过所述复位杆的作用端向所述第二连接部施加反向于所述电连接方向的作用力。
36.较佳地,每个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所述弹性件和一个所述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位于两个所述弹性件之间。
37.在本方案中,上述结构使得弹性件与复位杆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
38.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电连接总成上的第一挡板和固定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随动罩上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固定部在电连接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复位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上,且复位杆的作用端指向所述第一挡板;所述弹性件穿过所述第一挡板,且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和第二挡板相连。
39.在本方案中,当电连接总成从电连接的位置向复位位置即初始位置移动时,通过复位杆和第一挡板能够限制电连接总成回位的最大行程,避免电连接总成移动过位。
40.较佳地,所述固定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电连接总成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弹性件相连接。
41.较佳地,所述电连接设备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
述随动罩与所述电连接总成之间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具有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于所述随动罩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相对应的所述电连接总成的外侧面。
42.在本方案中,通过导向组件能够提升相对移动的平稳性和导向性。
43.较佳地,所述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形成可在所述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伸缩的伸缩式滑轨;
44.和/或,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个导向机构,且两个所述导向机构相对设置。
45.较佳地,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底盘总成以及设置于底盘总成上的驱动部,所述电连接总成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盘总成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电连接总成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电连接总成移动;
46.所述罩壳总成还包括固定罩和伸缩罩,所述固定罩、所述伸缩罩和所述随动罩在所述电连接方向上依次连接,所述固定罩与所述底盘总成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罩壳随所述随动罩移动而伸缩。
47.较佳地,所述罩壳总成还包括支撑导向机构,所述支撑导向机构设置于伸缩罩的内侧,具有可与所述伸缩罩相接触的导向支撑杆,所述导向支撑杆的一端与随动罩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固定罩内,并可相对于固定罩在所述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移动。
48.在本方案中,通过支撑导向机构,实现对伸缩罩的支撑和导向,避免在伸缩罩伸缩过程中发生倒伏、倾斜等,提升伸缩罩伸缩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对固定罩与随动罩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干涉。
49.较佳地,所述随动罩同向于所述电连接方向的端面设有密封圈,并在所述随动罩的端面设有防护门,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防护门的表面。
50.在本方案中,密封圈能够形成软抵接,能够在电连接总成与电池箱实现电连接前,对随动罩所罩设的电连接总成的连接端进行密封。
51.一种船舶换电系统,包括用于为船舶供电的电池箱以及如上述的电连接设备。
52.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弹性件连接随动罩和电连接总成,在电连接总成沿电连接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弹性件能够作用于随动罩,使得随动罩也能够沿着电连接总成移动的方向移动,使得随动罩能够与电池箱紧密贴合,从而避免外界的污染物从随动罩外进入随动罩内,污染内部的电连接总成,导致其内部的电连接总成失效。在随动罩与电池箱贴合后被电池箱阻止移动而保持紧密贴合,实现对接口处的密封。由于电连接总成与随动罩之间采用弹性件连接,因此,电连接总成能够继续在电连接方向上移动,电连接总成的连接端部伸出随动罩实现与电池箱的对接。当断开电连接时,电连接总成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移动,由于弹性件的弹性力的存在,在电连接总成收回至随动罩之前,随动罩保持与电池箱相贴合,对接口处进行密封,当电连接总成继续反向运动时,第一连接部向第二接连接部施加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实现随动罩的复位。
附图说明
5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设备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电连接总成位于初始位置,防护门落下;
54.图2为图1的电连接设备中连接结构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5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设备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电连接总成处于与电池箱对接状态;
5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设备中连接结构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设备中的电连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5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59.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罩壳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罩和伸缩罩被去除;
60.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换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61.附图标记说明
62.船舶换电系统1
63.电连接设备10
64.电连接装置100
65.连接结构1000
66.第一连接部1100
67.第一挡板1110
68.固定部1120
69.固定板1121
70.连接板1122
71.第二连接部1200
72.第二挡板1210
73.弹性件1300
74.复位杆1410
75.内螺纹件1420
76.紧固螺纹件1430
77.弹性件调节机构1500
78.调节螺杆1510
79.调节螺母1520
80.电连接总成2000
81.罩壳总成3000
82.随动罩3100
83.端板3110
84.密封圈3120
85.防护门3130
86.固定罩3200
87.伸缩罩3300
88.支撑导向机构3400
89.导向支撑杆3410
90.第一端3411
91.第二端3412
92.导向座3420
93.导向机构4000
94.第一滑动部4100
95.第二滑动部4200
96.底盘总成5000
97.驱动部6000
98.电池箱20
具体实施方式
99.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10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1000,如图1-图3所示,该连接结构1000可以用于与电池箱20实现电连接的电连接总成2000和罩设于电连接总成2000外的随动罩3100之间的连接,电连接总成2000可移动设置。其中,电连接总成2000可向着电池箱20上电连接端的方向移动,以与电池箱20实现电连接;或者远离电池箱20上的电连接端的方向移动,以与电池箱20脱离。
101.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结构1000包括用于形成在电连接总成2000上的第一连接部1100、用于形成在随动罩3100上的第二连接部1200、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100和第二连接部1200之间的弹性件1300,弹性件1300可弹性变形,以带动随动罩3100随电连接总成2000沿电连接方向移动,直至随动罩3100被阻止移动。
102.通过弹性件1300连接随动罩3100和电连接总成2000,在电连接总成2000沿电连接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弹性件1300能够作用于随动罩3100,使得随动罩3100也能够沿着电连接总成2000移动的方向移动,使得随动罩3100能够罩设于电连接总成2000外,从而避免外界的污染物从随动罩3100外进入随动罩3100内,污染内部的电连接总成2000,导致其内部的电连接总成2000失效。
103.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在初始状态,即电连接总成2000未与电池箱20电连接时,罩壳总成3000罩设于电连接总成2000外,且罩壳总成3000朝向电池箱20的一端位于电连接总成2000的电连接端以外,从而在电连接方向上也即罩壳总成3000的长度方向对电连接总成2000进行防护。在电连接总成2000与电池箱20进行电连接的过程中,随动罩3100能够随着电连接总成2000的移动而移动,从而使得罩壳总成3000在电连接的过程中,也能对电连接总成2000形成防护,从而避免出现缝隙而导致防护失效。并且,如图3所示,在随动罩3100与电池箱20贴合后被电池箱20阻止移动而保持紧密贴合,实现对接口处的密封。由于电连接总成2000与随动罩3100之间采用弹性件1300连接,因此,电连接总成2000能够继续在电连接方向上移动,电连接总成2000的连接端部伸出随动罩3100实现与电池箱20的对接。当断开电连接时,电连接总成2000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移动,由于弹性件1300的弹性力的存在,在电连接总成2000收回至随动罩3100之前,随动罩3100保持与电池箱20相贴合,对接口处进行密封。其中,电连接方向是指电连接总成2000向电池箱20移动以与电池箱20电连接的方向,即图8中箭头x所指代的方向。
104.第一连接部1100可在电连接总成2000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移动时,向第二连接部1200施加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的作用力。其中,电连接总成2000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移动是指
电连接总成2000向着远离电池箱20以与电池箱20脱离的方向移动。当电连接总成2000继续反向运动时,第一连接部1100向第二接连接部施加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实现随动罩3100的复位。
105.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1100在电连接总成2000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移动时,通过复位杆1410向第二连接部1200施加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的作用力。
106.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4所示,可以通过复位杆1410实现复位,该复位件结构简单,使得复位可靠。通过复位杆1410板能够限定复位时随动罩3100相对于电连接总成2000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的相对位置,使随动罩3100始终保持罩设在电连接总成2000外;也能避免电连接总成2000反向移动过位,与内部的其他部件碰撞。
107.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复位杆1410的一端为作用端;
108.复位杆1410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00上,作用端朝向第二连接部1200,并可向第二连接部1200施加推力。
109.作为另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复位杆1410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200上,作用端朝向第一连接部1100,并可向第一连接部1100施加推力。
110.在具体实施时,复位杆1410可以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00上,也可以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200上,从而对另一个连接部施加作用力,实现复位。如图1-图4所示,复位杆1410优选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200上,便于安装与调试。
111.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复位杆1410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00上并可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的直线上相对第一连接部1100移动,并调节相对第二连接部1200的延伸长度,以使得电连接总成2000在初始位置时,弹性件1300保持预设张紧力且复位杆1410与第二连接部1200相接触。
112.作为另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复位杆1410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200上并可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的直线上相对第二连接部1200移动,并调节相对第一连接部1100的延伸长度,以使得电连接总成2000在初始位置时,弹性件1300保持预设张紧力且复位杆1410与第一连接部1100相接触。
113.在具体实施时,复位杆1410可相对于被安装的连接部位置可调,从而调整电连接总成2000在随动罩3100壳内的相对位置。另外,弹性件1300还可通过与复位杆1410位置调节相互配合,实现弹性件1300弹力调节,以应对不同的弹性件1300松紧度情况,确保随动罩3100的随动、挡雨和相对滑动功能。
114.以及,在具体实施时,复位杆1410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现位置的调整,下面将给出一些可行地实施方式,但是不应仅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中。
115.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复位杆1410为螺纹杆,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上设有带螺纹孔的内螺纹件1420,复位杆1410穿设于内螺纹件1420上,并可通过旋转实现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移动。
116.通过设置内螺纹件1420,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实现螺纹线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的移动,便于调节螺纹杆的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的位置,从而调整电连接总成2000在随动罩3100壳内的相对位置。相应地,螺纹杆上还可以带有刻度,比如沿着螺纹杆的轴向方向设有平面,在平面上设置刻度,从而在调节便于观察调整位置,简化调节步骤。
117.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内螺纹件1420为焊接螺母,固定在第一连接
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上,且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上设有用于复位杆1410穿过的孔洞。
118.从而,通过焊接螺母能够将复位杆1410安装于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上;通过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上设置的孔洞,能够使复位杆1410能够穿过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并实现复位杆1410能够相对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的直线上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还可以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结构件,内螺纹可以直接形成于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上,并可进一步通过紧固螺纹件1430锁紧。
119.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复位杆1410上还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纹件1430,紧固螺纹件1430与焊接螺母配合,将复位杆1410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固定。
120.在具体实施时,紧固螺纹件1430也可以为螺母,从而通过设置紧固螺纹件1430,使得紧固螺纹件1430能够与内螺纹件1420配合,将调整好位置的螺纹杆锁定在其所在的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上。
121.当需要调整复位杆1410的位置时,可以反向旋转紧固螺纹件1430,再旋转螺纹杆调整螺纹杆与内螺纹件1420之间的位置,实现螺纹杆的作用端与其所在的连接部之间的距离的调整,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1100与第二连接部1200之间的距离的调整,亦即电连接总成2000与随动罩3100之间的相对位置。当螺纹杆调整到位后,再旋紧紧固螺纹件1430,使得螺纹杆的位置固定。如图2所示,焊接螺母可设于第二挡板1210朝向电连接总成2000的一侧,紧固螺纹件1430可设置于第二挡板1210背离电连接总成2000的一侧,从而焊接螺母和紧固螺纹件1430可分别位于随动罩3100的内侧和外侧,便于复位杆1410的调节。
122.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4及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设有弹性件调节机构1500,弹性件调节机构1500可相对其所在的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移动,并与弹性件1300的一端连接。从而能够调整弹性件1300的弹力大小,弹性件1300能够在电连接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弹性件1300能够带动随动罩3100随着电连接总成2000沿着电连接方向移动。
123.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弹性件调节机构1500部包括调节螺杆1510和调节螺母1520,调节螺杆1510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与弹性件1300的一端连接,调节螺母1520通过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杆1510上,并在弹性件1300的弹力作用下抵接于调节螺杆1510所在的第一连接部1100或第二连接部1200。
124.如图4和图6所示,调节螺杆1510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部1200并与弹性件1300的一端连接,调节螺母1520位于第二连接部1200背离弹性件1300的一侧,以使调节螺母1520能够在弹性件1300的弹力作用下抵接于第二连接部1200上。如图4所示,弹性件1300可以为拉簧,调节螺杆1510与弹性件1300的连接处可以设有孔洞,拉簧的钩状端部能够钩入该孔洞,以与调节螺杆1510安装。从而通过调整调节螺杆1510在第二连接部1200上的轴向位置,实现弹性件1300的拉力大小的调节,该结构简单,调整便利。
125.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弹性件1300包括拉簧和弹性绳中的至少一种;和/或,弹性件1300可在电连接方向上产生拉伸变形。
126.在具体实施时,弹性件1300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在电连接总成2000和随动罩3100之间提供同向于电连接方向的拉力的构件,以使随动罩3100能够随着电连接总成2000的移
动而同向移动。
12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设备10,如图1所示,电连接设备10包括电连接装置100、罩壳总成3000和如上述的连接结构1000;
128.电连接装置100包括电连接总成2000,罩壳总成3000包括随动罩3100,电连接总成2000与随动罩3100通过连接结构1000相连,以使随动罩3100保持罩设在电连接总成2000外部。
129.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电连接总成2000沿电连接方向的两侧与随动罩3100相对应的两侧之间分别设有一个连接结构1000,每个连接结构1000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1300。从而,使得受力均匀,使得运动的传递更为平稳。而且将连接结构1000设置于电连接总成2000的两侧,能够在中间为电气导线的布置预留空间。
130.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6所示,每个连接结构1000还包括至少一个复位杆1410,复位杆1410的一端为作用端;第一连接部1100在电连接总成2000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移动时,通过复位杆1410的作用端向第二连接部1200施加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的作用力。
131.从而,当电连接总成2000继续反向运动时,第一连接部1100向第二接连接部施加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实现随动罩3100的复位。该复位杆1410结构简单,使得复位可靠。通过复位杆1410板能够限定复位时随动罩3100相对于电连接总成2000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的相对位置,使随动罩3100始终保持罩设在电连接总成2000外。
132.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个连接结构1000包括两个弹性件1300和一个复位杆1410,复位杆1410位于两个弹性件1300之间。从而使得弹性件1300与复位杆1410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
133.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1100包括形成于电连接总成2000上的第一挡板1110和固定部1120,第二连接部1200包括形成于随动罩3100上的第二挡板1210,第二挡板1210、第一挡板1110和固定部1120在电连接方向上依次设置;复位杆1410设置于第二挡板1210上,且复位杆1410的作用端指向第一挡板1110;弹性件1300穿过第一挡板1110,且两端分别与固定部1120和第二挡板1210相连。
134.如图2和图4所示,形成在随动罩3100上的第二挡板1210、形成于电连接总成2000上的第一挡板1110和形成于电连接总成2000的固定部1120,沿着电连接方向依次设置。弹性件1300的一端通过固定部1120与电连接总成2000连接;弹性件130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挡板1110,并通过弹性件调节机构1500部与第二挡板1210连接。弹性件1300与固定部1120的连接处和弹性件1300与弹性件调节机构1500部的连接处之间的连线与电连接方向平行,以使弹性件1300的弹性力与电连接方向平行。复位杆1410设置于第二挡板1210上,且复位杆1410的作用端指向第一挡板1110。复位杆1410伸出第二挡板1210的长度大于弹性件调节机构1500部中调节螺杆1510伸出第二挡板1210的长度,从而复位杆1410能够实现复位作用。当电连接总成2000从电连接的位置向复位位置即初始位置移动时,通过复位杆1410和第一挡板1110能够限制电连接总成2000回位的最大行程,避免电连接总成2000移动过位。
135.如图1和图2所示,随动罩3100在电连接总成2000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的一侧设有端板3110,第二挡板1210设置于端板3110的下方,以与电连接总成2000所在的位置相对。第二挡板1210位于端板3110反向于电连接方向的一侧,从而第二挡板1210和端板3110之间能形
成容纳空间,复位杆1410及弹性件调节机构1500部能够位于该容纳空间内,同时也能为电连接总成2000的移动预留出更多的空间。
136.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固定部1120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板1121和连接板1122,固定板1121与电连接总成2000相连接,连接板1122与弹性件1300相连接。
137.在具体实施时,固定部1120可以为l形的折弯构件,连接板1122上也可设置供拉簧端部钩入的孔洞。
138.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电连接设备10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随动罩3100与电连接总成2000之间的导向机构4000,导向机构4000具有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滑动部4100和第二滑动部4200,第一滑动部4100设置于随动罩3100的内侧面,第二滑动部4200设置于与第一滑动部4100相对应的电连接总成2000的外侧面。从而,能够提升相对移动的平稳性和导向性。
139.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一滑动部4100和第二滑动部4200形成可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伸缩的伸缩式滑轨;
140.和/或,导向组件包括两个导向机构4000,且两个导向机构4000相对设置。
141.在具体实施时,如图5所示,在电连接总成2000两侧的侧壁和随动罩3100对应的两侧侧壁之间均可设有导向机构4000。
142.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电连接装置100还包括底盘总成5000以及设置于底盘总成5000上的驱动部6000,电连接总成2000可移动地设置于底盘总成5000上,驱动部6000与电连接总成2000传动连接,以驱动电连接总成2000移动。
143.从而能够通过底盘总成5000承载罩壳总成3000的重量;也能够通过罩壳总成3000对底盘总成5000及设置于底盘总成5000上的其他部件进行防护。
144.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罩壳总成3000还包括固定罩3200和伸缩罩3300,固定罩3200、伸缩罩3300和随动罩3100在电连接方向上依次连接,固定罩3200与底盘总成5000固定连接,伸缩罩3300壳随随动罩3100移动而伸缩。
145.在电连接总成2000与电池箱20进行电连接的过程中,随动罩3100能够随着电连接总成2000的移动而移动,从而使得罩壳总成3000在电连接的过程中,也能对电连接总成2000形成防护,从而避免出现缝隙而导致防护失效。在随动罩3100与固定罩3200之间进一步设置伸缩罩3300,在电连接总成2000移动方向上,对随动罩3100与固定罩3200之间的空隙进行遮盖,使得随动罩3100与固定罩3200形成了一个防护整体,避免雨水等污染物从随动罩3100与固定罩3200之间进入罩壳总成3000内部。
146.在具体实施时,随动罩3100和固定罩3200可以为具有一定刚度的构件,伸缩罩3300可为柔性的连续薄层所形成的罩体。其中,柔性是指可变形或可伸缩,连续薄层是指在伸缩罩3300所覆盖的范围内为至少不透水的连续的薄层结构。伸缩罩3300可以随着其两端距离的变化而伸长或缩短。伸缩罩3300可以为柔性的可变形和/或可伸缩连续薄膜罩、风琴罩、波纹罩等罩体。
147.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罩壳总成3000还包括支撑导向机构3400,支撑导向机构3400设置于伸缩罩3300的内侧,具有可与伸缩罩3300相接触的导向支撑杆3410,导向支撑杆3410的一端与随动罩3100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固定罩3200内,并可相对于固定罩3200在电连接方向所在直线上移动。从而实现对伸缩罩3300的支撑和导向,避免
在伸缩罩3300伸缩过程中发生倒伏、倾斜等,提升伸缩罩3300伸缩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对固定罩3200与随动罩3100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干涉。
148.在具体实施时,如图7所示,导向支撑杆3410为刚性杆,支撑导向机构3400还包括导向座3420,导向座3420相对于固定罩3200或随动罩3100固定设置,刚性杆穿设于导向座3420,且导向支撑杆3410的第一端3411相对于伸缩罩3300同向于电连接方向的一端固定,导向支撑杆3410的第二端3412反向于电连接方向延伸并伸入固定罩3200内,并可在固定罩3200内沿导向支撑杆3410轴向方向移动。
149.导向座3420相对于固定罩3200固定设置,导向支撑杆3410穿设于导向座3420内,且导向支撑杆3410的第一端3411相对于伸缩罩3300同向于电连接方向的一端固定,当电连接总成2000移动时,能够带动导向支撑杆3410在导向座3420内移动,从而能够为伸缩罩3300提供支撑。
150.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随动罩3100同向于电连接方向的端面设有密封圈3120,并在随动罩3100的端面设有防护门3130,密封圈3120用于密封防护门3130的表面。从而,密封圈3120能够形成软抵接,能够在电连接总成2000与电池箱20实现电连接前,对随动罩3100所罩设的电连接总成2000的连接端进行密封。
151.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3所示,罩壳总成3000同向于电连接方向的端部还可以设有防护门3130,当处于初始状态时,防护门3130落下,从而保护位于罩壳总成3000内的电连接总成2000。当电连接装置100与电池箱20对接时,防护门3130向上打开,避让电连接总成2000的对接空间。以及,罩壳总成3000同向于电连接方向的端部还可以设有密封圈3120,在随动罩3100与电池箱20接触后,电连接总成2000进一步向电连接方向移动时,随动罩3100也随之移动,密封圈3120能够被挤压,提升密封效果,也能避免随动罩3100与电池箱20之间的刚性接触而变形。
15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换电系统1,如图8所示,包括用于为船舶供电的电池箱20以及如上述的电连接设备10。
153.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