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车用安全带锁扣拆卸式连接的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6190发布日期:2021-09-25 09:5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车用安全带锁扣拆卸式连接的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带锁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与车用安全带锁扣拆卸式连接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许多汽车后排、货车、大巴车等汽车座椅缺少未系安全带报警装置,加之部分乘客安全意识不强,乘车时不系安全带的情况常有发生。车祸发生时,如果未系安全带会使车内人员与挡风玻璃、方向盘等车内物体发生二次碰撞,将导致车祸死亡、受伤的概率显著增加。因此,很有必要在安全带锁扣上设置报警装置。
3.但是,现有的安全带锁扣其报警装置通常与安全带锁扣为一体式,一旦出现故障,维修起来十分不便。另外,汽车出厂时后排座椅的安全带锁扣如果本身不设置报警装置,则后期就很难再安装报警装置。
4.申请号 cn201920165187.9的公开了一种具有报警开关装置的安全带锁扣,包括锁扣壳体以及装配于该锁扣壳体上的滑动片,所述锁扣壳体连接有开关壳体,所述开关壳体内设置有磁性开关、磁铁、伸缩弹簧以及至少三种检测状态的检测电路,所述滑动片的侧翼延伸至所述开关壳体内,所述磁铁固定于所述滑动片侧翼尾端,所述伸缩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开关壳体内壁,其另一端与所述磁铁相对应。该报警开关装置具有触点无磨损、无疲劳的优点,但是其需要在汽车出厂时就与安全带锁扣固定连接,一方面不便于后期维修护理,另一方面用户不能自行将该报警开关装置加装到没有报警装置的安全带锁扣上。
5.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安全带锁扣报警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维护便利、拆装简便的与车用安全带锁扣拆卸式连接的报警装置。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车用安全带锁扣拆卸式连接的报警装置,包括
8.报警装置壳体,一端设有与安全带锁插拆卸式连接的壳体锁槽、另一相对端设有与安全带锁槽拆卸式连接的壳体锁插;
9.电源,设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内部;
10.长闭式微动开关,设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内部且与所述电源连接,当安全带锁插插入所述壳体锁槽时,所述长闭式微动开关断开;
11.微处理器,设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内部且与所述长闭式微动开关连接;
12.压力检测器,设于汽车坐垫下方,用于检测汽车坐垫上是否有乘客,当汽车坐垫上有乘客时将相应的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13.报警器,设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当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汽车坐垫上有乘客的检测信号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
14.本技术报警装置与安全带锁扣是分体式的、可拆卸的,一方面当报警装置出现故障时,可直接将报警装置从安全带锁扣上拆下维修,提高了报警装置维修的便利性,即便修不好也可以直接替换新的报警装置,使得报警装置维护十分便利;另一方面,本技术报警装置可以加装在原本没有报警装置的安全带锁扣上,提高了安全带锁扣加装报警装置的便利性。
15.作为优选,还包括
16.防拆罩,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外部套接,所述报警装置壳体外部设有允许所述防拆罩轴向移动的轴向导轨;
17.所述防拆罩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报警装置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孔直径相同的对接孔,所述对接孔内设有用于将所述防拆罩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限位连接的限位件。
18.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包括
19.限位柱体,其轴向长度不大于所述对接孔的轴向长度,且其外周设有连接螺纹、内部设有轴向连通的限位口;所述对接孔设有与所述连接螺纹配合连接的对接螺纹。
2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孔内设有一圈与所述限位柱体轴向端部相抵的限位凸起。
21.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检测器与所述微处理器无线连接。
22.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检测器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带有接头的连接线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及所述微处理器均设有与所述连接线连接的接口。
23.作为优选,所述报警装置壳体上设有与电源连接的电量指示灯。
24.作为优选,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所述报警装置壳体设有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usb充电接口。
25.作为优选,所述电源为干电池,所述报警装置壳体设有安装所述干电池的电池容置腔和封盖。
26.作为优选,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
27.有益效果
28.本技术报警装置与安全带锁扣是分体式的、可拆卸的,一方面当报警装置出现故障时,可直接将报警装置从安全带锁扣上拆下维修,提高了报警装置维修的便利性,即便修不好也可以直接替换新的报警装置,使得报警装置维护十分便利;另一方面,本技术报警装置可以加装在原本没有报警装置的安全带锁扣上,提高了安全带锁扣加装报警装置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技术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技术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2.如图1所示,一种与车用安全带锁扣拆卸式连接的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壳体2,电源5,长闭式微动开关1,微处理器3,压力检测器4和报警器6,所述报警器6可以是蜂鸣器。
33.报警装置壳体2的一端设有与安全带锁插12拆卸式连接的壳体锁槽11、另一相对
端设有与安全带锁槽13拆卸式连接的壳体锁插10。电源5设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2内部。长闭式微动开关1设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2内部且与所述电源5连接,当安全带锁插12插入所述壳体锁槽11时,所述长闭式微动开关1断开。微处理器3设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2内部且与所述长闭式微动开关1连接。压力检测器4设于汽车坐垫下方,用于检测汽车坐垫上是否有乘客,当汽车坐垫上有乘客时将相应的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3。报警器6设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2内部且与所述微处理器3连接,当所述微处理器3接收到汽车坐垫上有乘客的检测信号时控制所述报警器6发出报警。
34.具体地,长闭式微动开关1一端与电源5的负极连接,微处理器3一端与长闭式微动开关1另一端连接,报警器6一端与微处理器3另一端连接,报警器6另一端与电源5的正极连接。本技术报警装置与安全带锁扣是分体式的、可拆卸的,一方面当报警装置出现故障时,可直接将报警装置从安全带锁扣上拆下维修,提高了报警装置维修的便利性,即便修不好也可以直接替换新的报警装置,使得报警装置维护十分便利;另一方面,本技术报警装置可以加装在原本没有报警装置的安全带锁扣上,提高了安全带锁扣加装报警装置的便利性。
35.报警装置安装时,只需要将报警装置壳体2的壳体锁插10插入安全带锁槽13即可,安装极为简便。报警装置使用时,当汽车座位上有乘客且乘客将已将安全带系好,即已将安全带锁插12插入报警装置的壳体锁槽11时,长闭式微动开关1断开,报警器6不会发出报警;当汽车座位上没有乘客时,压力检测器4就不会检测到汽车坐垫上有乘客的信号,则微处理器3不会接收到相应的检测信号,也就不会控制报警器6发出报警;当汽车座位上有乘客但是乘客没有系好安全带时,压力检测器4就会检测到汽车坐垫上有乘客的信号,则微处理器3就会接收到相应的检测信号并控制报警器6发出报警,以提示乘客系好安全带。
36.本技术还包括防拆罩9,防拆罩9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2外部套接,所述报警装置壳体2外部设有允许所述防拆罩9轴向移动的轴向导轨7。所述防拆罩9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报警装置壳体2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孔直径相同的对接孔,所述对接孔内设有用于将所述防拆罩9与所述报警装置壳体2限位连接的限位件8。
37.防拆罩9可通过轴向导轨7在报警装置壳体2上轴向移动,当防拆罩9移动至轴向导轨7靠近壳体锁槽11一端时,报警装置壳体2的壳体锁插10外露,用户可以将壳体锁插10插入到安全带锁槽13中,插接完成后,将防拆罩9移动至轴向导轨7靠近壳体锁插10一端时,防拆罩9正好将壳体锁插10与安全带锁槽13的连接处遮挡,避免乘客随意将报警装置从安全带锁扣上拆除,提高了报警装置的安全性能。
38.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件8包括限位柱体8

1,限位柱体8

1的轴向长度不大于所述对接孔的轴向长度,且其外周设有连接螺纹8

2、内部设有轴向连通的限位口8

3,所述对接孔设有与所述连接螺纹8

2配合连接的对接螺纹。
39.限位件8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将工具(类似螺丝刀,端部形状与限位口8

3形成配合)的一端插入限位柱体8

1的限位口8

3中,转动工具会带动限位柱体8

1转动,当限位柱体8

1顺时针转动时,通过连接螺纹8

2与对接螺纹的配合,使得限位柱体8

1能够向对接孔轴向里端移动至全部位于对接孔中,从而使防拆罩9能够相对报警装置壳体2相对移动;当限位柱体8

1逆时针转动时,通过连接螺纹8

2与对接螺纹的配合,使得限位柱体8

1能够向对接孔轴向外端移动至部分位于对接孔中、部位位于限位孔中,从而使防拆罩9与报警装置壳体2相互限位固定。限位件8使用操作非常便利。
40.所述限位孔内设有一圈与所述限位柱体8

1轴向端部相抵的限位凸起,工具逆时针转动至限位柱体8

1的轴向端部与限位凸起相抵即可,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限位件的使用便利性。
41.所述压力检测器4可以与所述微处理器3无线连接,压力检测器4与微处理器3均设有匹配连接模块,匹配连接模块使用现有技术,使得压力检测器4与微处理器3能够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4也可以与所述微处理器3通过带有接头的连接线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4及所述微处理器3均设有与所述连接线连接的接口。
42.所述报警装置壳体2上设有与电源5连接的电量指示灯。电源5的供电时间是有限的,当电量不足时可以通过电量指示灯及时提醒用户补充或更换电源5,避免报警装置出现因电量不足而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43.所述电源5可以是蓄电池,所述报警装置壳体2设有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usb充电接口,可直接通过充电线连接与汽车的供电接口连接。所述电源5也可以是干电池,所述报警装置壳体2设有安装所述干电池的电池容置腔和封盖。
44.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