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持结构便拆装式车用杯托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37322发布日期:2023-01-24 20:2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持结构便拆装式车用杯托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卡持结构便拆装式车用杯托构造。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常用杯托仅为固定尺寸及型面的圆柱状产品,放置水瓶或杯子尺寸需要小于杯托圆柱直径,若存放直径相差过大的容器,易造成水瓶或杯子在车辆行驶中翻倒或晃动严重,产生车内噪音同时对水瓶或杯子中盛放液体质量产生影响(如碳酸类饮料),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大多数杯托内设置有弹性卡爪结构,卡爪能够夹持瓶身起到固定瓶身作用,卡爪能够自适应伸缩而改变容腔的大小,特别是对于由于异形瓶,由于瓶身的直径不相同,在放入或者取出异形瓶时,由于卡爪转动角度不同,导致不同夹爪对瓶身的夹紧力不同,从而导致瓶身与个别卡爪之间的摩擦力过大,放入或取出异形瓶时容易出现卡滞现象,取放异形瓶时不流畅。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持结构便拆装式车用杯托构造,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卡持结构便拆装式车用杯托构造,包括杯托主体,杯托主体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承托腔,承托腔的中上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卡爪,各弹性卡爪分别位于承托腔的同一侧,承托腔远离弹性卡爪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抵顶块,弹性抵顶块与弹性卡爪弹性夹持配合,弹性卡爪铰性安装于杯托主体,并且弹性卡爪与杯托主体之间连接有扭簧,以其铰链为界限弹性卡爪的上部成型有卡爪部、下部成型有限位部,卡爪部活动伸入至承托腔,限位部与杯托主体限位配合,卡爪部的横截面形状呈“7”字形状设置,卡爪部的上部朝承托腔的中心方向凸出成型有抵顶部,抵顶部的横截面形状呈弧形设置;抵顶部的上侧成型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导入斜面,抵顶部的下侧成型有向上倾斜设置的导出斜面,导入斜面与导出斜面分别平顺连接抵顶部。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弹性抵顶块包括一软胶垫,软胶垫凸出于承托腔的内侧面,软胶垫的顶面成型有圆弧面。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杯托主体的内部分别设有并排设置的相互连通设置的第一承托腔和第二承托腔,第一承托腔和第二承托腔的内部分别设有偶数个弹性卡爪,各弹性卡爪分别以第一承托腔和第二承托腔的中线为界限对称设置;第一承托腔和第二承托腔远离弹性卡爪的一侧分别设有一弹性抵顶块,第一承托腔与第二承托腔之间形成有深度差。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承托腔远离弹性卡爪的一侧成型有避让口,避让口连通第一承托腔和第二承托腔,杯托主体的顶部旋转安装有一翻盖,翻盖的内侧面并排设有与第一承托腔位置对应的第一内衬板组件,以及与第二承托腔位置对应的第二内衬板组件,第一内衬板组件和第二内衬板组件分别用于补全第一承托腔与第二承托腔的腔室结构;第一
内衬板组件的外侧面分别成型有与第一承托腔的内壁形状规格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内衬面,第二内衬板组件的外侧面分别成型有与第二承托腔的内壁形状规格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内衬面,翻盖翻转打开时,第一弧形内衬面恰好补全对齐第一承托腔的内壁,第二弧形内衬面恰好补全对齐第二承托腔的内壁。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杯托主体靠近避让口的位置设有一翻转槽,翻转槽与避让口之间连通设置,用作翻盖在翻转打开时的预留翻转动作空间。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杯托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同心设置的旋转轴;翻盖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臂、另一侧设有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分别安装于相应的旋转轴,并且第一连接臂和杯托主体、第二连接臂和杯托主体之间分别连接有扭簧;杯托主体的侧部设有限位机构,在翻盖翻转合盖时限位机构与第一连接臂或第二连接臂限位连接配合。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杯托主体靠近第一连接臂的一侧固定有一限位紧固器,限位紧固器设有一紧固插口;第一连接臂的端部延伸设置有一限位连接部,限位紧固器的紧固插口处于限位连接部的旋转轨迹上,在翻盖翻转合盖时限位连接部活动插设于紧固插口,并与限位紧固器卡扣连接。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杯托主体靠近第二连接臂的一侧旋转安装有一阻尼齿轮,第二连接臂设有一中间齿轮,中间齿轮与旋转轴同轴配合,中间齿轮与阻尼齿轮啮合,阻尼齿轮的阻尼方向与翻盖在翻转打开时的旋转方向相反。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翻盖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接脚。
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持结构便拆装式车用杯托构造,通过在承托腔的两侧的弹性卡爪和弹性抵顶块配合卡持饮料瓶等器具,器具稳定不易翻倒,并且适用期间受汽车颠簸作用所产生的噪音低;饮料瓶等异形瓶体的器具在放入和取出的过程中流畅不卡滞。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杯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翻盖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卡持结构便拆装式车用杯托构造,包括杯托主体1,杯托主体1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承托腔,承托腔的中上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卡爪10,各弹性卡爪10分别位于承托腔的同一侧,承托腔远离弹性卡爪10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抵顶块203,弹性抵顶块203与弹性卡爪10弹性夹持配合,其中,弹性卡爪10铰性
安装于杯托主体1,并且弹性卡爪10与杯托主体1之间连接有扭簧102,以其铰链为界限弹性卡爪10的上部成型有卡爪部、下部成型有限位部101,卡爪部活动伸入至承托腔,限位部101与杯托主体1限位配合,卡爪部的横截面形状呈“7”字形状设置,卡爪部的上部朝承托腔的中心方向凸出成型有抵顶部,抵顶部的横截面形状呈弧形设置;抵顶部的上侧成型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导入斜面,抵顶部的下侧成型有向上倾斜设置的导出斜面,导入斜面与导出斜面分别平顺连接抵顶部。在承托腔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卡爪10和弹性抵顶块203,通过弹性卡爪10和弹性抵顶块203卡持配合对饮料瓶等器具进行卡持,器具稳定不易翻倒,并且适用期间受汽车颠簸作用所产生的噪音低;饮料瓶等异形瓶体的器具在放入和取出的过程中流畅不卡滞,用户使用体验好。
23.具体地,弹性抵顶块203包括一软胶垫,软胶垫凸出于承托腔的内侧面,软胶垫的顶面成型有圆弧面。软胶垫能够增加器具和软胶垫之间的最大静摩擦,提高杯托构造的卡持稳定性,并且降噪性能好。
24.具体地,杯托主体1的内部分别设有并排设置的相互连通设置的第一承托腔11和第二承托腔12,第一承托腔11和第二承托腔12的内部分别设有偶数个弹性卡爪10,各弹性卡爪10分别以第一承托腔11和第二承托腔12的中线为界限对称设置;第一承托腔11和第二承托腔12远离弹性卡爪10的一侧分别设有一弹性抵顶块203,第一承托腔11与第二承托腔12之间形成有深度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托腔11的深度小于第二承托腔12的深度,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器具卡持放置,使杯托构造的适用性更广。
25.具体地,承托腔远离弹性卡爪10的一侧成型有避让口13,避让口13连通第一承托腔11和第二承托腔12,杯托主体1的顶部旋转安装有一翻盖2,翻盖2的内侧面并排设有与第一承托腔11位置对应的第一内衬板组件201,以及与第二承托腔12位置对应的第二内衬板组件202,第一内衬板组件201和第二内衬板组件202分别用于补全第一承托腔11与第二承托腔12的腔室结构;第一内衬板组件201的外侧面分别成型有与第一承托腔11的内壁形状规格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内衬面,第二内衬板组件202的外侧面分别成型有与第二承托腔12的内壁形状规格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内衬面,翻盖2翻转打开时,第一弧形内衬面恰好补全对齐第一承托腔11的内壁,第二弧形内衬面恰好补全对齐第二承托腔12的内壁。
26.具体地,杯托主体1靠近避让口13的位置设有一翻转槽14,翻转槽14与避让口13之间连通设置,用作翻盖2在翻转打开时的预留翻转动作空间。
27.具体地,杯托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同心设置的旋转轴;翻盖2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臂21、另一侧设有第二连接臂22,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分别安装于相应的旋转轴,并且第一连接臂21和杯托主体1、第二连接臂22和杯托主体1之间分别连接有扭簧102;杯托主体1的侧部设有限位机构,在翻盖2翻转合盖时限位机构与第一连接臂21或第二连接臂22限位连接配合。连接于第一连接臂21或第二连接臂22的扭簧102的反作用方向与翻盖2的打开方向相反,在打开翻开时,在扭簧102的弹性作用下翻盖自动向外打开,适用方便。
28.具体地,杯托主体1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连接槽口141、右侧开设有第二拦截槽口142,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分别穿过与其位置对应的第一连接槽口141和第二拦截槽口142,并连接于相应的旋转轴。
29.具体地,在杯托主体1靠近第一连接臂21的一侧固定有一限位紧固器212,限位紧
固器212设有一紧固插口;第一连接臂21的端部延伸设置有一限位连接部211,限位紧固器212的紧固插口处于限位连接部211的旋转轨迹上,在翻盖2翻转合盖时限位连接部211活动插设于紧固插口,并与限位紧固器212卡扣连接。在翻盖2合盖时,第一连接臂21或第二连接臂22带动扭簧102扭转蓄能,并通过第一连接臂21与限位紧固器212卡扣配合,以保持翻盖的盖合状态。
30.具体地,在杯托主体1靠近第二连接臂22的一侧旋转安装有一阻尼齿轮222,第二连接臂22设有一中间齿轮221,中间齿轮221与旋转轴同轴配合,中间齿轮221与阻尼齿轮222啮合,阻尼齿轮222的阻尼方向与翻盖2在翻转打开时的旋转方向相反。在扭簧102的弹性作用下翻盖2的翻转打开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器件的损坏,阻尼齿轮222对翻盖2提供一与扭簧102相反的阻尼作用,避免翻盖2受碰撞而受损。
31.具体地,翻盖2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接脚204。
32.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