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6623发布日期:2022-02-16 11:1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总量也随之增加,据统计,在高速公路事故中,10%是由轮胎引起的,爆胎占轮胎事故的70%以上,车辆在爆胎后,轮胎受到地面摩擦力的拖拽下胎唇一侧会划入轮辋的凹槽内,轮胎就出现直径差轮胎与轮毂脱离,造成两个车轮摩擦力不一致,从而导致车辆失控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由此可见轮胎安全的重要程度比较高。为进一步保证轮胎安全国家就出台了相关政策《乘用车轮胎气压检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和《营运车辆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预防和保证轮胎爆胎安全。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在轮胎爆胎后能够有效避免轮胎脱离轮辋,保证车辆处于可控状态并能安全行驶一段距离,为避免爆胎引起的事故我们提出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既能实时检测胎压避免事故发生,又能确保保胎后保证车辆稳定受控且能适应多种不同型号的传感器安装使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两个弧形圈合围形成,所述弧形圈间设置有两个连接点,其中一侧连接点处设置有锁紧机构,另一侧连接点处设置有传感器支架,所述弧形圈由多个主体垫块铆接形成,所述主体垫块间设置有垫块连接片,所述垫块连接片上设置有铆钉。
5.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为环状,所述弧形圈为扇形半圈,所述弧形圈间首尾相接其连接处形成连接点。
6.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侧连接点上的端头垫块、设置在一侧端头垫块上的第一接头、设置在另一侧端头垫块上的第二接头、设置在第一接头内的螺栓垫块、设置在第一接头内且受到第一接头与螺栓垫块联合限位的连接螺栓以及设置在第二接头内且与连接螺栓相适应的螺母。
7.进一步的,所述端头垫块的一侧与本体铆接,对应所述端头垫块在连接点处的主体垫块上设置有接头安装限位槽,所述接头安装限位槽与端头垫块相适应,所述接头安装限位槽与端头垫块上皆设置有多个铆钉孔,所述接头安装限位槽与端头垫块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与端头垫块皆为一体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皆为弯钩状,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中轴线上设置有与其端部弯钩相适应的开槽,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由开槽内穿出其另一端与设置在另一侧弯钩内的螺母连接,所述螺栓垫块与第一接头相适应,所述螺栓垫块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栓相适应的开孔,所述螺栓垫块无法由开槽内脱出。
9.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支架包括设置在另一侧连接点内侧且连接两侧连接点传感
器绑带、设置在连接点两侧的第三接头、连接在第三接头上的连接扣以及设置在连接扣与传感器绑带间的胎压传感器。
10.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绑带与第三接头内侧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接头的端部两侧设置有多个销子,对应所述销子在连接扣两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销接孔,所述销接孔与销子相适应,所述连接扣为卡扣,所述连接扣与第三接头相适应且连接扣卡合与第三接头。
11.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垫块的一侧且在其中轴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为槽状,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上设置有有多个铆钉孔,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两侧设置有主体垫块支撑,所述主体垫块支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间设置有减重孔,所述主体垫块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对称设置在主体垫块的两侧基面上。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点处通过连接垫块与端头垫块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垫块的一侧通过垫块连接片与主体垫块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垫块的另一侧与端头垫块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垫块上设置有接头安装限位槽,所述接头安装限位槽内设置有多个呈三角分布的铆钉孔,所述接头安装限位槽一侧且在连接垫块上设置有减重限位孔,所述减重限位孔两侧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一侧且在连接垫块上设置有铆钉孔。
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传感器支架不仅起到安装传感器的作用,同时起到连接爆胎应急安全装置主体作用。
15.2、传感器支架可以适用多种型号传感器按扣式传感器和也能兼容绑带式传感器。
16.3、垫块连接片有个凹槽在起到限位和固定作用的同时,还能起到由于铆钉孔加工误差引起的零部件铆钉孔不对称问题。
17.4、碳纤维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且柔韧性更好,质量更轻。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点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补充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支架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安装限位槽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头安装限位槽示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垫块结构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7.1、主体垫块;2、垫块连接片;3、铆钉;4、连接扣;5、端头垫块;6、第一接头;7、第二接头;8、螺栓垫块;9、连接螺栓;10、螺母;11、接头安装限位槽;12、铆钉孔;13、传感器绑带;14、第三接头;15、胎压传感器;16、销子;17、销接孔;18、第一限位凸台;19、减重避让孔;20、主体垫块支撑;21、加强筋;22、减重孔;23、第二限位凸台;24、碳纤维紧固带;25、减重限位孔;26、传感器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9,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9所示: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两个弧形圈合围形成,所述弧形圈间设置有两个连接点,其中一侧连接点处设置有锁紧机构,另一侧连接点处设置有传感器支架,所述弧形圈由多个主体垫块1铆接形成,所述主体垫块1间设置有垫块连接片2,所述垫块连接片2上设置有铆钉3,所述主体垫块1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碳纤维紧固带24,所述碳纤维紧固带24上设置有多个铆钉孔12,具体而言主体垫块间通过垫块连接片进行连接,主体垫块的两侧皆设置有与垫块连接片相适应的连接槽,且连接槽内设置有铆接孔,对应的在垫块连接片上同样设置有铆接孔,且碳纤维紧固带上间隔设置有通孔与铆接孔相适应,因此铆钉可由碳纤维紧固带处穿入且穿过垫块连接片固定在连接槽内的铆接孔内,因此铆钉穿入可同时固定垫块连接片以及碳纤维紧固带,进而将连个相邻的主体垫块进行连接固定,以此形成弧形圈,且弧形圈的两端通过两个连接点进行连接以此形成环状的本体即爆胎应急装置的主体。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所述本体为环状,所述弧形圈为扇形半圈,所述弧形圈间首尾相接其连接处形成连接点,具体而言连接点有两处,其中一侧连接点通过螺栓配合接头进行连接,另一侧连接点通过传感器绑带配合第三接头以及连接扣进行连接,同时此处连接点内设置胎压感应器。
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所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侧连接点上的端头垫块5、设置在一侧端头垫块5上的第一接头6、设置在另一侧端头垫块5上的第二接头7、设置在第一接头6内的螺栓垫块8、设置在第一接头6内且受到第一接头6与螺栓垫块8联合限位的连接螺栓9以及设置在第二接头7内且与连接螺栓9相适应的螺母10,具体而言连接点两侧的端头垫块分别连接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通过连接螺栓将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进行固定,具体的第一接头内部设置有螺栓垫片,连接螺栓由螺栓垫片内穿出,且穿过第一接头,此时连接螺栓的一端受到螺栓垫片的限位无法由第一接头内脱出,且连接螺栓的穿出部分连接在第二接头内,通过第二接头内设置的螺母将连接螺栓固定在内,同时将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进行连接固定,借此将此处连接点进行连接,且可通过调节连接螺栓控制连接螺栓在螺母内的旋进旋出对连接点的涨紧度进行调节。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端头垫块5的一侧与本体铆接,对应所述端头垫块5在连接点处的主体垫块1上设置有接头安装限位槽11,所述接头安装限位槽11与端头垫块5相适应,所述接头安装限位槽11与端头垫块5上皆设置有多个铆钉孔12,所述接头安装限位槽11与端头垫块5通过铆钉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头6以及第二接头7与端头垫块5皆为一体结构,具体而言端头垫块的一侧与本体即组成本体的主体垫块铆接,通过设置在连接处主体垫块上的安装限位槽对端头垫块的一侧进行卡合,同时通过设置在端头垫块上的铆钉孔将端头垫块固定在接头安装限位槽内。
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8所示,所述第一接头6与第二接头7皆为弯钩状,所述第一接头6与第二接头7的中轴线上设置有与其端部弯钩相适应的开槽,所述
连接螺栓9的一端由开槽内穿出其另一端与设置在另一侧弯钩内的螺母10连接,所述螺栓垫块8与第一接头6相适应,所述螺栓垫块8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栓9相适应的开孔,所述螺栓垫块8无法由开槽内脱出,具体而言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端部皆设置有弧形弯钩,且弯折处向端头垫块处延伸以此形成弯钩且其弯折处设置有开槽,因此连接螺栓可由开槽处穿出。
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4所示,所述传感器支架包括设置在另一侧连接点内侧且连接两侧连接点传感器绑带13、设置在连接点两侧的第三接头14、连接在第三接头14上的连接扣4以及设置在连接扣4与传感器绑带13间的胎压传感器15,具体而言传感器绑带上设置有多个铆钉孔,对应的在另一侧连接点的内部设置有预制相适应的铆钉孔,当铆钉穿过铆钉孔时可将传感器绑带固定在连接点两侧的端头垫块上,且连接点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头,第三连接头与连接扣相适应,通过连接扣与第三连接头进行连接以此将连接点进行连接,同时连接扣配合传感器绑带在其内部形成空腔,胎压传感器固定在空腔内。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4、9所示,所述传感器绑带13与第三接头14内侧通过铆钉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接头14的端部两侧设置有多个销子16,对应所述销子16在连接扣4两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销接孔17,所述销接孔17与销子16相适应,所述连接扣4为卡扣,所述连接扣4与第三接头14相适应且连接扣4卡合与第三接头14,所述连接扣4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孔26以及减重避让孔19,具体而言第三接头的两侧基面上设置有多个销子,对应的在连接扣两侧设置有多个销接孔,通过销接孔对销子进行连接,将连接扣固定在第三接头上,连接扣上设置的传感器安装孔可使得胎压传感器由此处伸出。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6、7所示,所述主体垫块1的一侧且在其中轴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18,所述第一限位凸台18为槽状,所述第一限位凸台18上设置有有多个铆钉孔12,所述第一限位凸台18的两侧设置有主体垫块支撑20,所述主体垫块支撑20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加强筋21,所述加强筋21间设置有减重孔22,所述主体垫块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23,所述第二限位凸台23对称设置在主体垫块1的两侧基面上,具体而言第一限位凸台上设置的铆钉孔对应碳纤维紧固带上设置的铆钉孔,可使用铆钉对碳纤维紧固带固进行固定,且主体垫块两侧基面设置的第二限位凸台在主体垫块的基面上形成凹槽,碳纤维紧固带可卡合在凹槽内,以此对碳纤维紧固带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5、6所示,所述连接垫块的一侧通过垫块连接片2与主体垫块1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垫块的另一侧与端头垫块5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垫块上设置有接头安装限位槽11,所述接头安装限位槽11内设置有多个呈三角分布的铆钉孔12,所述接头安装限位槽11一侧且在连接垫块上设置有减重限位孔25,所述减重限位孔25两侧设置有减重孔22,所述减重孔22一侧且在连接垫块上设置有铆钉孔12,具体而言主体垫块两侧设置有与垫块连接片相适应的凹槽,通过在凹槽内连接垫块连接片将相邻的两个主体垫块进行连接,接头安装限位槽内设置的铆钉孔呈三角分布在对接头进行连接时既能起到连接作用又能对接头进行限位避免接头摆动增加连接的牢固性。
3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39.首先把垫块连接块扣在两个相邻的主题垫块底部,进一步把碳纤维紧固带放在主体垫块上部凹槽内,然后用铆钉通过碳纤维紧固带、主体垫块、垫块连接片上的铆钉孔铆接
成一个半圆形的主体结构,进一步的在主体结构的两个端头上铆接上接头,然后一端的接头铰接螺栓垫块和螺栓,另一端铰接一个传感器支架。
4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