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天窗的智能光照强度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2344发布日期:2022-05-18 19:0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辆天窗的智能光照强度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天窗的智能光照强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化造车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汽车的科技追求越来越高,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购车的主要考虑因素。为了更加追求汽车的科技感和前卫造型,更多的车企在对汽车进行全新布局的同时引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
3.其中,为了增加汽车的视野通透性和更好的乘驾体验,更多的车企对汽车天窗进行重新布局,越来越多的汽车抛弃了以往小天窗的布局,取而代之的是全景天窗。
4.但是,关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一些技术问题:例如,但是在追求全景天窗带来更好的乘驾体验的同时,也会带来阳光直射驾驶舱的弊端,使得夏季用车乘驾体验不佳。
5.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如,为了解决当前全景天窗带来的上述乘驾不佳的弊病,使得全景天窗在带来好的通透性的同时能够智能化的调节驾驶舱的光照强度,提升乘驾体验。
6.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天窗的智能光照强度调节系统,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天窗的智能光照强度调节系统,包括:
9.天窗,所述天窗设置于车辆的顶部,并且允许车辆外部的光线透过所述天窗照射到车辆内部,所述天窗的透光状态是可调节的;
10.内部检测模块,所述内部检测模块设置于车辆内部,并且被配置成在被启用时能够检测所述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并生成相关联的内部检测信号;
11.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与所述内部检测模块和所述天窗通信,
12.其中,所述内部检测模块配置成将所述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13.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获取所述内部检测信号,基于所述内部检测信号来确定所述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并在所述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大于第一阈值时生成调节指令,并将所述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天窗,以及
14.所述天窗配置成能够获取所述调节指令,并且基于所述调节指令来调节所述天窗的透光状态,从而将所述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调节为低于所述第一阈值。
15.优选地,还包括外部检测模块,所述外部检测模块设置于车辆外部,并且所述外部检测模块配置成能够检测所述车辆外部的光照强度并生成相关联的外部检测信号,并将所
述外部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以及
16.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能够获取所述外部检测信号,基于所述外部检测信号来确定所述车辆外部的光照强度,并在所述车辆外部的光照强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向所述内部检测模块发送启用指令。
17.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外部的光照强度低于第三阈值时生成休眠指令,并将所述休眠指令发送至所述天窗,以及
18.所述天窗配置成能够获取所述休眠指令,并且基于所述休眠指令来恢复所述天窗的透光状态。
19.优选地,所述天窗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并且配置成在从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调节指令时,基于所述调节指令对供给至所述天窗的输入电压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所述天窗的透光状态。
20.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能够通过操作员设置所述第一阈值。
21.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能够通过操作员设置并生成所述调节指令。
22.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能够切换手动生成或自动生成所述调节指令。
23.优选地,所述第一阈值通过大样本采集确定。
24.优选地,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三阈值根据车辆的相关信息来确定。
25.优选地,所述外部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车辆的顶部。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调节系统,自动调节天窗的透光状态,从而智能调节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进而提升乘驾体验。
附图说明
2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天窗100,电源模块110,控制模块200,内部检测模块300,外部检测模块400。
具体实施方式
33.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实用新型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34.此外,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
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35.本示例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天窗的智能光照强度调节系统。参考图1中所示,该调节系统包括:天窗100,天窗100设置于车辆的顶部,并且允许车辆外部的光线透过天窗100照射到车辆内部,天窗100的透光状态是可调节的;内部检测模块300,内部检测模块300设置于车辆内部,并且被配置成在被启用时能够检测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并生成相关联的内部检测信号;控制模块200,控制模块200配置成与内部检测模块300和天窗100通信。
36.其中,内部检测模块300配置成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200,控制模块200配置成:获取内部检测信号,基于内部检测信号来确定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并在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大于第一阈值时生成调节指令,并将调节指令发送至天窗100,以及天窗100配置成能够获取调节指令,并且基于调节指令来调节天窗100的透光状态,从而将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调节为低于第一阈值。
37.需要理解的是,天窗100可以为全景天窗。由于全景天窗的面积更大,对车辆内部的光照影响更加明显。从而更加适用于本调节系统。
38.需要理解的是,天窗100可以采用调光玻璃,更加具体的可以采用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玻璃,内部检测模块300和外部检测模块400可以采用超低功耗的tvoc传感器,具体的可以采用smb-aq1-00型号的传感器,控制模块200通过采用rs485数据接口的通信协议接口与内部检测模块300和天窗100通信。
39.还需要理解的是,根据控制手段及原理的异同,天窗100采用的调光玻璃可藉由电控、温控、光控、压控等各种方式实现玻璃之透明与不透明状态的切换。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市面上实现量产的调光玻璃,几乎都是电控型调光玻璃。电控调光玻璃里面的液晶分子会呈现不规则的散布状态,使光线无法射入,让电控玻璃呈现不透明的外观。当内部检测模块300检测到光照强度超过第一阈值时,控制模块200对调光玻璃的电源模块110发出调节玻璃颜色状态的调节指令,控制模块200会把该调节指令通过sr485串行接口向调光玻璃的电源模块110传输。
40.还需要理解的是,天窗100在获取调节指令后,天窗100朝着减少车辆进光量的趋势进行调节,内部检测模块300对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进行持续检测向控制模块200进行反馈,直到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满足第一阈值时,天窗100的调光过程结束,天窗100保持此时的调光状态。
41.通过上述调节系统,自动调节天窗的透光状态,从而智能调节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进而提升乘驾体验。
42.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3对本示例实施例中的上述调节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43.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中所示,还包括外部检测模块400,外部检测模块400设置于车辆外部,并且外部检测模块400配置成能够检测车辆外部的光照强度并生成相关联的外部检测信号,并将外部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200,以及控制模块200配置成能够获取外部检测信号,基于外部检测信号来确定车辆外部的光照强度,并在车辆外部的光照强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向内部检测模块300发送启用指令。需要理解的是,第二阈值通常是低于第一阈值。外部检测模块400对车辆外部的光照强度进行持续检测向控制模块200进行反
馈,当外部检测模块400检测到的光照强度超过第二阈值时,控制模块200被激活,并控制内部检测模块300对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进行采集。
44.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中所示,控制模块200配置成在车辆外部的光照强度低于第三阈值时生成休眠指令,并将休眠指令发送至天窗100,以及天窗100配置成能够获取休眠指令,并且基于休眠指令来恢复天窗100的透光状态。需要理解的是,第三阈值通常是低于第二阈值。恢复天窗100的透光状态就是指将天窗100的透光状态恢复至对天窗100的透光状态进行调节之前的透光状态。控制模块200通过采用rs485数据接口的通信协议接口与外部检测模块400通信。
45.另外,本智能光照强度调节系统主要针对车辆外部光强超过一定的第二阈值,即认为外部光照太强,从而进一步检测驾驶舱内部的光强,若超过内部设定的第一阈值,则开始对天窗的透光状态进行调整,知道内部检测单元检测到内部光强小于内部预设值,则调光结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逻辑,是为了保障所述系统晚上不开启自动调光模式,是为了增加驾驶舱内部的氛围)
46.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中所示,天窗100还包括:电源模块110,电源模块110与控制模块200通信,并且配置成在从控制模块200接收到调节指令时,基于调节指令对供给至天窗100的输入电压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天窗100的透光状态。需要理解的是,天窗100的电源模块110采用的具体型号可以为tms320f280049mcu。电控调光玻璃里面的液晶分子会呈现不规则的散布状态,此时电控玻璃呈现透光而不透明的外观状态;当给调光玻璃通电后,里面的液晶分子呈现整齐排列,光线可以自由穿透,此时调光玻璃瞬间呈现透明状态。因此,通过控制天窗100的输入电压的大小,可以控制天窗100的透光状态。
47.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0配置成能够通过操作员设置第一阈值。需要理解的是,操作员可以在车辆的系统中输入自己认为合适的第一阈值,从而可以根据操作员自身需求自动调节相适应的车辆内部的光照强度。
48.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0配置成能够通过操作员设置并生成调节指令。需要理解的是,在车辆的系统中实现对天窗100透光状态直接的手动调节,驾乘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天窗100的进光量实现手动调节。
49.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0配置成能够切换手动生成或自动生成调节指令。需要理解的是,控制模块200对天窗100的进光量实现手动和自动两级无级调节,从而满足驾乘人员的个性需求。
5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阈值通过大样本采集确定。需要理解的是,首先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车辆内部光照强度的第一阈值进行大样本的采集和分析,得到车辆内部光照强度的第一阈值的均值和方差,确定人们可以接受的车辆内部光照强度作为第一阈值。
5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根据车辆的相关信息来确定。需要理解的是,车辆的相关信息包括车辆的类型、颜色、品牌等信息。采用调查采样的手段对不同类型、不同颜色和不同品牌的汽车车顶温度和光照强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车辆外部光照强度和车顶温度的回归曲线,得到置信度为95%时候车顶温度达到40℃时的车辆外部光照强度作为第二阈值,车顶温度达到25℃时的车辆外部光照强度作为第三阈值。
52.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检测模块400设置于车辆的顶部。需要理解的是,通过将外部检测模块400设置于车辆的顶部,可以更加方便和直接的检测到车辆外部尤其是车辆顶
部所受到的光照强度。从而使检测到的光照强度更加准确。
53.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中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5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58.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