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4346发布日期:2022-07-29 21:4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驾驶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2.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是利用安装于车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
3.校准装置的作用则是用于校准安装在车辆上各个传感器,以保证各个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是正确的。
4.然而,现有校准装置在使用时校准时长较长,存在校准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校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校准装置所存在的校准效率低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校准装置包括:
7.水平调距机构,所述水平调距机构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水平导向机构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导向机构上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通过所述水平导向机构沿水平方向滑动;
8.竖直调距机构,所述竖直调距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动力部、连接于所述动力部的第一丝杆组件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摇杆件;所述第一丝杆组件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动力部的输出端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丝杆主体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主体的第一螺母部,所述摇杆件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杆主体;
9.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母部上的固定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组件的转轴件、连接于所述转轴件且能够绕于所述转轴件的轴线转动的安装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上且能够推抵于所述安装组件的调节杆;其中,所述安装组件用于固定目标物,并且,所述调节杆通过推抵方式来带动所述安装组件的长边或短边绕于所述转轴件的轴线转动。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校准装置包括水平调距机构、竖直调距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机构。其中,水平调距机构包括底座、水平导向机构以及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能够在水平导向机构导向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实现目标物在水平方向上距离的调节;竖直调距机构包括支撑架、动力部、第一丝杆组件以及摇杆件;第一丝杆组件包括第一丝杆主体以及第一螺母部。这里,支撑架安装在支撑结构上,从而使得整个竖直调距机构能够在水平方向移动,同时,动力部输出动力,带动第一丝杆组件的第一丝杆主体绕轴转动,最终,实现第一螺母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即实现目标物在竖直方向上距离的调节。以
及,除了可通过电动的方式实现第一螺母部的升降,还可通过转动摇杆件来实现第一丝杆主体绕轴转动。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组件、转轴件、安装组件以及调节杆。安装组件能够相对固定组件在其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绕于转轴的轴线转动,这样,设置在安装组件上的目标物则随安装组件一起绕轴转动,并且,整个角度调节过程通过调节杆推抵或拨动安装组件来实现绕轴转动,这样,实现对安装组件绕轴转动角度的控制,进而提升目标物绕轴转动的精度。综上,本技术的校准装置能够实现目标物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距离调节,同时,还能够实现目标物绕于转轴件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提升校准装置的校准效率。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横梁以及用于限位两个所述横梁之间的间距的两个竖梁,所述水平导向机构包括设于对应所述横梁上的导向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部上的滑块部,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主体的相对两端的支撑臂,所述支撑板主体通过所述支撑臂连接于所述滑块部。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调距机构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穿设于所述支撑臂且抵靠于所述导向部上;所述锁止件包括穿设于所述支撑臂的锁止杆以及设于所述锁止杆上的旋钮。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横梁上的安装板、由所述安装板向外凸伸形成导向块以及设于所述导向块上的防脱结构,所述滑块部上开设有与所述防脱结构相适配的第一凹槽结构,所述防脱结构用于防止所述滑块部沿垂直于滑动方向上脱出;所述导向块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滑块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相连通第二凹槽结构,所述导向块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并且,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相抵接的第二导向斜面。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具有底端部和与所述底端部相对设置的顶端部,所述第一丝杆组件包括均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两个固定架,其中一所述固定架靠近于所述顶端部,另一所述固定架靠近于所述底端部,所述第一丝杆主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架。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丝杆主体上设有第一传动件,所述摇杆件包括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转轮以及设于所述转轮上且与所述转轮绕轴转动的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啮合连接;
16.其中,所述第一传动件为蜗轮,所述第二传动件为蜗杆;或者,所述第一传动件为蜗杆,所述第二传动件为蜗轮;或者,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斜齿轮。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包括固定竖直板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固定竖直板的两个固定水平板,所述转轴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水平板;
18.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安装竖直板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安装竖直板的两个安装水平板,所述转轴件的相对两端分别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安装水平板,并且,所述转轴件连接于所述安装竖直板。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包括穿设于所述固定竖直板且推抵于所述安装竖直板的杆体以及设于所述杆体上的调节把手;其中,所述固定竖直板开设有供所述杆体穿过的通孔或螺纹孔。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复位杆,所述固定竖直板上开设有腰形孔,所述复位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竖直板且另一端穿设于所述腰形孔至外部。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用于与外设支撑结构相连接的固定盖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固定竖直板与所述固定盖相对水平位移的第二丝杆组件,所述第二丝杆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竖直板的第二螺母部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盖的第二丝杆主体,所述第二丝杆主体穿设于所述第二螺母部且与所述第二螺母部螺纹配合。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水平调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水平调距机构的剖面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水平调距机构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水平调距机构的滑块部的主视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水平调距机构的导向部的主视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竖直调距机构的主视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竖直调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竖直调距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竖直调距机构的局部图;
34.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竖直调距机构的另一局部图;
35.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角度调节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爆炸图;
38.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角度调节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39.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装置的角度调节机构的又一角度的爆炸图。
4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41.100、水平调距机构;101、底座;102、水平导向机构;103、支撑结构;104、横梁;105、竖梁;106、导向部;107、滑块部;108、支撑板主体;109、支撑臂;110、第一支撑子臂;111、第二支撑子臂;112、竖直段;113、水平段;114、锁止件;115、锁止杆;116、旋钮;117、安装板;118、导向块;119、防脱结构;120、第一导向斜面;121、第一凹槽结构;122、第二凹槽结构;123、第二导向斜面;124、支撑滚轮;200、竖直调距机构;201、支撑架;202、动力部;203、第一丝杆组件;204、摇杆件;205、第一丝杆主体;206、第一螺母部;207、固定架;208、底端部;
209、顶端部;210、导轨;211、上行限位开关;212、下行限位开关;213、提拉部;214、第一传动件;215、转轮;216、第二传动件;217、把手;218、容置腔;300、角度调节机构;301、固定组件;302、转轴件;303、安装组件;304、调节杆;305、固定壳体;306、固定竖直板;307、固定水平板;308、安装壳体;309、安装竖直板;310、安装水平板;311、杆体;312、调节把手;313、复位杆;314、腰形孔;315、安装筒件;316、固定盖;317、第二丝杆组件;318、第二螺母部;319、第二丝杆主体;320、定位环;321、旋钮件。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请参考图1、图2、图3、图8和图13,本技术的校准装置包括水平调距机构100、竖直调距机构200以及角度调节机构300。
47.水平调距机构100包括底座101、设于底座101上的水平导向机构102以及固定连接于水平导向机构102上的支撑结构103,支撑结构103通过水平导向机构102沿水平方向滑动;
48.竖直调距机构200包括固定于支撑结构103上的支撑架201、设于支撑架201上的动力部202、连接于动力部202的第一丝杆组件203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架201的摇杆件204;第一丝杆组件203包括一端连接于动力部202的输出端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架201的第一丝杆主体205以及套设于第一丝杆主体205的第一螺母部206,摇杆件204啮合连接于第一丝杆主体205;
49.角度调节机构300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螺母部206上的固定组件301、转动连接于固定组件301的转轴件302、连接于转轴件302且能够绕于转轴件302的轴线转动的安装组件303以及设于固定组件301上且能够推抵于安装组件303的调节杆304;其中,安装组件303用
于固定目标物,并且,调节杆304通过推抵方式来带动安装组件303的长边或短边绕于转轴件302的轴线转动。
50.其中,水平调距机构100包括底座101、水平导向机构102以及支撑结构103,支撑结构103能够在水平导向机构102导向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实现目标物在水平方向上距离的调节;竖直调距机构200包括支撑架201、动力部202、第一丝杆组件203以及摇杆件204;第一丝杆组件203包括第一丝杆主体205以及第一螺母部206。这里,支撑架201安装在支撑结构103上,从而使得整个竖直调距机构200能够在水平方向移动,同时,动力部202输出动力,带动第一丝杆组件203的第一丝杆主体205绕轴转动,最终,实现第一螺母部206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即实现目标物在竖直方向上距离的调节。以及,除了可通过电动的方式实现第一螺母部206的升降,还可通过转动摇杆件204来实现第一丝杆主体205绕轴转动。角度调节机构300包括固定组件301、转轴件302、安装组件303以及调节杆304。安装组件303能够相对固定组件301在其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绕于转轴的轴线转动,这样,设置在安装组件303上的目标物则随安装组件303一起绕轴转动,并且,整个角度调节过程通过调节杆304推抵或拨动安装组件303来实现绕轴转动,这样,实现对安装组件303绕轴转动角度的控制,进而提升目标物绕轴转动的精度。综上,本技术的校准装置能够实现目标物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距离调节,同时,还能够实现目标物绕于转轴件302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提升校准装置的校准效率。
51.请参考图3至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01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横梁104。这里,两个横梁104是用于限位目标物水平滑动的空间,即目标物是在两个横梁104之间水平滑动的。水平导向机构102包括设于对应横梁104上的导向部106以及滑动连接于导向部106上的滑块部107。可以理解地,导向部106的导向方向与横梁10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滑块部107则在导向部106的导向作用下滑动,从而规范目标物的移动方位,提升调距精度。支撑结构103包括支撑板主体108以及设于支撑板主体108的相对两端的支撑臂109,支撑板主体108通过支撑臂109连接于滑块部107。其中,支撑板主体108用于固定竖直调距机构200的支撑架201,支撑臂109则是连接在滑块部107上,随滑块部107一起滑动,最终,支撑架201随支撑板主体108在导向部106的导向作用下移动。这样,安装在支撑板主体108上的支撑架201通过滑块部107在导向部106上滑动,从而改变支撑架201的水平位移,并且,通过导向部106的限位能够规范滑块部107的滑动方向,进而提高支撑板主体108在水平平面内的调距精度。
52.请参考图3至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臂109包括第一支撑子臂110以及第二支撑子臂111。其中,第一支撑子臂110的截面呈l形,并且,该第一支撑子臂110包括竖直段112以及垂直于竖直段112的水平段113,竖直段112连接于滑块部107,支撑板主体108置于水平段113上。可以理解地,支撑板主体108的安装端面是低于横梁104的上端面的,即目标物是下沉入两个横梁104之间,这样,降低支撑架201的因高度过高而在水平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概率。
53.第二支撑子臂111连接于竖直段112。这样,支撑臂109的截面形成呈z形,即,这样,第一支撑子臂110可与滑块部107相连接,也可通过第二支撑子臂111与滑块部107相连接。
54.请参考图3至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平调距机构100还包括锁止件114,锁止件114穿设于第二支撑子臂111且抵靠于导向部106上。可以理解地,当支撑架201的水平移动
距离确定时,为了防止其发生移动,水平调距机构100增设一锁止件114,该锁止件114穿设于第二支撑子臂111且抵靠在导向部106上,利用锁止件114与导向部106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支撑结构103稳定地与横梁104保持静止。
55.示例地,锁止件114可为螺钉等结构,通过旋拧的方式来实现对导向部106的抵接,从而达到与横梁104保持静止的目的。或者,锁止件114也可为定位柱等结构,以及,在导向部106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通过将定位柱抵靠于对应的定位孔内来实现稳定的要求。
56.具体地,如图4所示,锁止件114包括穿设于第二支撑子臂111的锁止杆115以及设于锁止杆115上的旋钮116。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杆115上开设有外螺纹,同时,第二支撑子臂111上对应的通孔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这样,操作人员通过旋拧旋钮116来带动锁止杆115绕轴转动,从而实现对导向部106的抵靠作用。
57.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部106上开设有与锁止杆115相适配的定位结构。可以理解地,当锁止杆115的端部与导向部106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或难以实现支撑结构103稳定地与横梁104保持静止时,则可通过锁止杆115插设于定位结构内来提高二者连接地稳定性。
58.具体地,定位结构为沿滑动方向间隔设置在导向部106上的多个盲孔,可以理解地,各盲孔之间的间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各盲孔之间间距可以是等间距设置的,即各盲孔之间的间距是线性的,那么,目标物被限位的位置是等距的;或者,各盲孔之间间距可以是不等的,即各盲孔之间的间距是非线性的,那么,目标物被限位的位置则是非等间距的。
59.或者,定位结构为沿滑动方向上在导向部106上开设的凹槽,以及,在凹槽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盲孔,各盲孔在凹槽内进行等间距设置或者非等间距设置。这样,锁止杆115在凹槽内滑动时,避免锁止杆115发生偏位,同时,通过对应的盲孔对锁止杆115实现锁定限位。
60.请参考图3至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部106包括连接于横梁104上的安装板117、由安装板117向外凸伸形成导向块118以及设于导向块118上的防脱结构119,滑块部107上开设有与防脱结构119相适配的第一凹槽结构121。可以理解地,安装板117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可选地,安装板117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安装在横梁104上,同时,导向块118是与滑块部107直接接触,即,滑块部107是在导向块118的导向作用下沿滑动方向移动。以及,防脱结构119用于防止滑块部107沿垂直于滑动方向上脱出,即,防止滑块部107从两个横梁104之间脱出,进而提高滑块部107在导向块118上滑动地稳定性。
61.示例地,如图4和图5所示,防脱结构119为截面呈弧形结构的凸筋,同时,滑块部107上开设有与凸筋相适配的第一凹槽结构121,即,第一凹槽结构121的截面结构与防脱结构119相适配,在安装时,滑块部107是从滑动方向插入导向块118上,使得防脱结构119滑插入第一凹槽结构121内。当然,防脱结构119的截面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例如,防脱结构119的截面可为箭头形、矩形等。
62.请参考图3至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块118具有第一导向斜面120,滑块部107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结构121相连通第二凹槽结构122,导向块118容置于第二凹槽结构122内,并且,第二凹槽结构122具有与第一导向斜面120相抵接的第二导向斜面123。可以理解地,滑块部107的第二导向斜面123在滑动过程中与第一导向斜面120相抵接,从而将部分重
力分摊止导向部106上,避免防脱结构119承受过大的重力。
63.示例地,导向块118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向斜面120,同理地,第二凹槽结构122具有对第一导向斜面120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导向斜面123。即在滑动过程中,滑块部107的两个第二导向斜面123与导向块118的两个第一导向斜面120相互作用。
64.请参考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01还包括用于限位两个横梁104之间的间距的两个竖梁105,各竖梁105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横梁104。这里,竖梁105则是起到固定的作用,使得底座101成为稳固的结构。
65.请参考3,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平调距机构100包括支撑滚轮124,支撑滚轮124设于横梁104上。可以理解地,底座101在支撑滚轮124的辅助下,能够在平台上移动。可选地,支撑滚轮124的数量为四个,在每个横梁104的相对两端各设置有一支撑滚轮124。
66.具体地,支撑滚轮124包括滚轮主体、铰接于该滚轮主体的支撑部以及连接于支撑部的紧固部,支撑部通过紧固部连接于横梁104。例如,支撑部具有夹持槽,滚轮主体通过转轴铰接于夹持槽内,以及,支撑部具有安装端面,紧固部穿过横梁104且连接于支撑部的安装端面。以及,支撑滚轮124还包括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用于防止滚轮主体在夹持槽内转动,起到限位的作用。需要说明地是,支撑滚轮124也可为市售的滚轮。
67.请参考图8至图12,支撑架201具有底端部208和与底端部208相对设置的顶端部209。可以理解地,支撑架201起到支撑的作用,在使用时处于立设的状态。具体地,支撑架201的底端部208与支撑平台相接触,而顶端部209则是远离支撑平台的,这样,角度调节机构300能够在底端部208和顶端部209之间往复移动。
68.动力部202设于底端部208处。可以理解地,动力部202实现动力输出,例如,动力部202可为电机。具体地,电机可通过开关进行启停,这样,操作人员只需通过开启或关闭开关即可实现角度调节机构300在底端部208和顶端部209之间往复移动。
69.第一丝杆组件203包括一端连接于动力部202的输出端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顶端部209的第一丝杆主体205以及套设于第一丝杆主体205的第一螺母部206,第一螺母部206用于连接角度调节机构300。可以理解地,第一丝杆主体205在动力部202的带动下绕轴转动,同时,与第一丝杆主体205相配合的第一螺母部206因有角度调节机构300的限位而不随第一丝杆主体205绕轴转动,而是沿第一丝杆主体205的轴向方向移动,即将动力部20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一螺母部206的直线运动。具体地,第一螺母部206为具有内螺纹的螺母结构,例如,可在一滑块上开设一螺纹通道,通过螺纹通道与第一丝杆主体205的外螺纹相啮合。同时,第一丝杆主体205的一端可通过联轴器连接于动力部202的输出端。
70.摇杆件204转动连接于支撑架201且啮合连接于第一丝杆主体205。可以理解地,摇杆件204在轴转动时,与第一丝杆主体205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一丝杆主体205绕轴转动,以带动第一螺母部206在第一丝杆主体205上移动。摇杆件204是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操作的。
71.综上,竖直调距机构200兼具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来实现目标物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可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对应的驱动方式,从而提高调距效率。
72.请参考图8至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丝杆组件203包括均设于支撑架201上的两个固定架207,其中一固定架207靠近于顶端部209,另一固定架207靠近于底端部208,第一丝杆主体205的相对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固定架207。这里,固定架207对第一丝杆主体205起到支撑的作用。可选地,固定架207上设有轴承,第一丝杆主体205的相对两端分
别连接于对应的轴承上,这样,第一丝杆主体205则是在两个固定架207之间进行绕轴转动。
73.请参考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竖直调距机构200还包括两个导轨210,两个导轨210以第一丝杆主体205的中轴线为对称中心对称地布设于支撑架201上,并且,各导轨21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丝杆主体205的延伸方向相同。可以理解地,两个导轨210的作用是限位角度调节机构300的移动方向,即在第一螺母部206的带动下,目标物在两个导轨210上滑动,同时,导轨210也有限位角度调节机构300绕轴转动的作用,以确保第一螺母部206始终沿第一丝杆主体205的轴向方向移动。
74.请参考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竖直调距机构200还包括均与动力部202电性连接的上行限位开关211和下行限位开关212,上行限位开关211设于支撑架201上且靠近于顶端部209,下行限位开关212设于支撑架201上且靠近于底端部208。可以理解地,上行限位开关211是用于限位角度调节机构300移动的上行极限位置,下行限位开关212是用于限位角度调节机构300移动的下行极限位置。具体地,当第一螺母部206或角度调节机构300触发上行限位开关211或下行限位开关212时,动力部202则停止动力输出,从而避免第一螺母部206或角度调节机构300脱出。
75.示例地,如图8所示,上行限位开关211设于支撑架201上且相邻于位于顶端部209处的固定架207,以及,下行限位开关212设于支撑架201上且相邻于位于底端部208处的固定架207,可以理解地,即当第一螺母部206移动固定架207附近时,则有触发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开关,从而避免第一螺母部206冲撞固定架207。
76.请参考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竖直调距机构200还包括提拉部213,提拉部213设于支撑架201上。可以理解地,设置提拉部213作用方便整个竖直调距机构200的拆装,即在拆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均可通过提拉部213作为施力位置。
77.示例地,如图8所示,提拉部213的数量为两个,并且,该两个提拉部213以第一丝杆主体205的中轴线为对称中心对称地布设于支撑架201上。
78.请参考图1、图4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丝杆主体205上设有第一传动件214,摇杆件204包括铰接于支撑架201上的转轮215以及设于转轮215上且与转轮215绕轴转动的第二传动件216,第一传动件214与第二传动件216相啮合连接。可以理解地,第一传动件214和第二传动件216实现动力的传输,即,操作人员转动转轮215,使得转轮215相对支撑架201绕轴转动时,将动力传动至第二传动件216,再由第一传动件214传递至第一丝杆主体205,最终带动第一丝杆主体205绕轴转动。
79.示例地,第一传动件214和第二传动件216在力传动过程中,改变力的传动方向,具体地,第一传动件214同第一丝杆主体205绕轴转动,处于在竖直方向上的绕轴转动;而第二传动件216可同样选择在竖直方向上的绕轴转动方式,即,此时,转轮215的转动平面垂直于第一丝杆主体205的轴向方向,可以理解地,转轮215是沿第一丝杆主体205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同时,在该场景下,适合支撑架201高度较低,且目标物的重量较轻的情况下使用。
80.或者,第二传动件216可选择在水平方向上的绕轴转动方式,即,此时,转轮215的转动平面与第一丝杆主体205的轴向方向相平行,可以理解地,转轮215则位于第一丝杆主体205的一侧设置,同时,在该场景下,适合目标物的重量较重的情况下使用。当然,可根据实际场景选择第二传动件216的绕轴转动方式。
81.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214为蜗轮,第二传动件216为蜗杆。可以理
解地,蜗轮和蜗杆相互适配则改变转轮215的力的传输方向,即,转轮215是位于第一丝杆主体205的一侧设置,同时,传输力矩也更大,适用于重量较重的情况下使用。当然,蜗轮和蜗杆的设置位置是可以调换的,即第一传动件214为蜗杆,第二传动件216为蜗轮。
82.具体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214还可为第一斜齿轮,第二传动件216为第二斜齿轮。可以理解地,第一传动件214和第二传动件216均为斜齿轮,利用两个斜齿轮的啮合特性,从而实现改变转轮215的力的传输方向,即,转轮215也是位于第一丝杆主体205的一侧设置。
83.请参考图8至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摇杆件204还包括铰接于转轮215上的把手217,转轮215具有容置腔218,把手217能够收纳于容置腔218内。可以理解地,把手217具有两种状态:一是使用状态,把手217绕于转轮215转动且呈展开状态,此时,用户可手握把手217带动转轮215绕轴转动;二是非使用状态,把手217收纳于容置腔218内。
84.请参考图13至图17,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01包括固定壳体305,固定壳体305包括固定竖直板306以及垂直连接于固定竖直板306的两个固定水平板308,转轴件302的相对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固定水平板308。可以理解地,固定壳体305的截面呈u形的槽结构,安装组件303是容置于固定壳体305所围合形成的槽结构空间内,当然,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安装组件303可选择按长边方向容置于该槽结构空间内,或者,以短边方向容置于该槽结构空间内。以及,转轴件302相对两端则通过轴承等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固定水平板308上,即转轴件302能够在两个固定水平板308之间进行绕轴转动。
85.请参考图13至图17,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组件303包括安装壳体308,安装壳体308包括安装竖直板309以及垂直连接于安装竖直板309的两个安装水平板310,转轴件302的相对两端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安装水平板310,并且,转轴件302连接于安装竖直板309。可以理解地,安装壳体308的截面也呈u形成的槽结构,并且,在安装时,安装壳体308的开口端朝向于固定壳体305的开口端,以及,两个安装水平板310分别对应于两个固定水平板308。可选地,安装水平板310伸入固定壳体305的槽结构空间内,并且,安装水平板310平行于固定水平板308。同时,为了获得转动空间,在安装水平板310上开设有供转轴件302穿设的通孔。以及,转轴件302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连接于安装竖直板309,从而确保安装竖直板309随转轴件302一起转动。
86.请参考图13至图17,具体地,调节杆304包括穿设于固定竖直板306且推抵于安装竖直板309的杆体311以及设于杆体311上的调节把手312。可以理解地,杆体311可采用沿其轴向施加作用力的方式推抵安装竖直板309,以使安装竖直板309相对固定竖直绕轴转动,此时,杆体311上可设置刻度,根据刻度值来确定安装竖直板309具体的转动角度。或者,在固定竖直板306上开设螺纹孔,杆体311上设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即,通过转动杆体311的方式来对安装竖直板309进行推抵,同样地,也可在杆体311上设置刻度,以明确安装竖直板309具体的转动角度。以及,调节把手312是方便操作人员施力,例如,调节把手312可为旋钮,从而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旋钮转动杆体311。
87.请参考图13至图17,在一个实施例中,角度调节机构300还包括复位杆313,固定组件301上开设有腰形孔314,复位杆313的一端连接于安装组件303且另一端穿设于腰形孔314至外部。可以理解地,调节杆304通过推抵方式推动安装组件303绕于固定组件301转动,但,在推出去后无法拉回,因此,增设一个复位杆313,优选地,该复位杆313以转轴件302的
中轴线为对称中心与调节杆304对称设置,这样,即可通过复位杆313将转动后的安装组件303推回复位。同时,开设在固定组件301上的腰形孔314还具有限位安装组件303转动角度的作用,当安装组件303绕轴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复位杆313则被腰形孔314的孔壁限位,从而阻止安装组件303继续转动。
88.示例地,如图13所示,固定组件301的固定竖直板306上开设有腰形孔314,以及,复位杆313的一端是连接在安装组件303的安装竖直上的,从而与调节杆304相对应,分布在转轴件302的两侧。
89.请参考图15,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组件303还包括安装筒件315,安装筒件315用于供外置支杆插入,安装筒件315设于安装竖直板309上。可以理解地,当目标件具有支杆需要进行固定时,则可插设在安装筒件315内。
90.示例地,在安装竖直板309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安装筒件315,以及,安装筒件315以安装竖直板309作为一侧壁而围合形成容置支杆的容置空间,同时,为了对支杆起到紧固作用,还在安装筒件315上设置螺钉,该螺钉穿设于安装筒件315并置于容置空间内,这样,可通过旋拧的方式对支杆起到紧固的作用。
91.请参考图13至图17,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01还包括固定盖316以及第二丝杆组件317。这里,固定盖316是用于与目标物相连接,这样,在与目标物连接后,固定盖316则是保持固定不动,从而使得整个固定组件301是固定不同的,而安装组件303在调节杆304的推抵作用下相对固定组件301绕于转轴件302的轴线转动。
92.而第二丝杆组件317是用于调节固定竖直板306与固定盖316相对水平位移的第二丝杆组件317,第二丝杆组件317包括连接于固定竖直板306的第二螺母部318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盖316的第二丝杆主体319,第二丝杆主体319穿设于第二螺母部318且与第二螺母部318螺纹配合。可以理解地,固定壳体305和固定盖316之间是能够发生相对移动,即二者之间无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二丝杆组件317中的第二螺母部318安装在固定竖直板306上,第二丝杆主体319转动连接于固定盖316上,当第二丝杆主体319绕轴转动时,第二螺母部318则将第二丝杆主体319的绕轴转动转化为沿第二丝杆主体319的轴向的移动,从而使得固定竖直板306能够相对固定盖316沿第二丝杆主体319的轴向的移动,这样,目标物在获得转动角度的同时,还可在水平方向进行微调平动,从而获得更大范围的视角角度。
93.具体地,第二丝杆组件317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盖316的定位环320,第二丝杆主体31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定位环320。可以理解地,定位环320起到连接和承载的作用,具体地,定位环320上设有安装耳,通过螺钉穿设于安装耳将定位环320固定在固定盖316上,同时,穿设于定位环320的第二丝杆主体319,在定位环320内转动。
94.示例地,如图17所示,定位环320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第二螺母部318为对称中心对称地分别在第二螺母部318的两侧,此时,第二丝杆主体319依次穿过其中一个定位环320、第二螺母部318以及另一定位环320,这样,第二丝杆主体319在两个定位环320之间转动,同时,第二螺母部318在第二丝杆主体319绕轴转动时,沿丝杆螺母的轴向移动。上述定位环320的设置方式,稳定性更高。
95.请参考图1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丝杆组件317包括连接于第二丝杆主体319一端的旋钮件321,旋钮件321伸出至固定盖316的外部。可以理解地,旋钮件321能够增加操作人员对第二丝杆主体319的施力点,转动第二丝杆主体319更加方便。
9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