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9109发布日期:2024-02-20 20:4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车辆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充气轮胎,该车辆充气轮胎具有定向实施的胎面,该胎面具有由沟纹限定的凸胎纹,这些凸胎纹具有与轴向方向成5°至50°的角度延伸的切口(einschnitt),这些切口各自具有:0.4mm至2.0mm的宽度;至少为胎纹深度的70%的最大深度;在向前行驶时轮胎滚动的过程中首先进入地面的、胎面内侧的滚入的切口端部,以及胎面外侧的滚出的切口端部;在向前行驶时轮胎滚动的过程中首先进入地面的滚入的切口棱边,以及滚出的切口棱边;以及还有在俯视图中以波状延伸的至少一个切口区段,其中以波状延伸的切口区段由各自延伸半波长的、各自具有波幅的切口子区段构成,并且其中波幅一致,或者最大波幅/多个最大波幅比最小波幅/多个最小波幅大高达10%。


背景技术:

1、这样的车辆充气轮胎例如是从de 10 2019 203 406 a1中已知的。该轮胎具有定向实施的胎面,该胎面具有相对于彼此呈v形延伸的斜沟纹,其中在沿周向方向彼此相继的斜沟纹之间相应地延伸有至少两个另外的沟纹,并且斜沟纹与这些另外的沟纹一起在俯视图中限定平行四边形的中间的胎纹块。中间的胎纹块设有宽度为0.4mm至0.8mm的切口以及还设有宽度为0.1mm至0.8mm的较浅的微沟纹,其中切口和微沟纹在俯视图中平行于斜沟纹延伸。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切口各自具有在俯视图中以波状延伸的两个切口区段且终止于胎纹块内。轮胎应当在冰和/或雪覆盖的地面上具有良好的制动和牵引性能。

2、在胎面的凸胎纹中形成的切口已知有许多变体,并且这些切口凭借其用作抓地棱边的切口棱边而基本上有助于改善抓地性能,尤其是在雪和/或冰覆盖的路面上。一方面,切口可以分为在凸胎纹内终止的切口以及横穿的切口。相较于横穿的切口,终止的切口以更有利的方式对凸胎纹的刚度降低的程度更低。横穿的切口在排水性能方面更胜一筹。另一方面,切口可以根据其走向进行分类。在俯视图中至少局部地以波状延伸的切口有利于雪地抓地力,因为切口棱边由于蜿蜒的走向而长于笔直的切口棱边,并且由切口构成的凸胎纹节段在负载下可以很好地相互支撑。在俯视图中笔直地或连续地弯曲延伸的切口进而具有较为有利的排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在于,在开篇所述类型的车辆充气轮胎中进一步改善切口区域的排水性能,同时保持对抓地性能尽可能有利的影响。

2、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切口横穿凸胎纹,其中以波状延伸的切口区段在俯视图中呈s形波状延伸并且由胎面内侧的切口子区段和胎面外侧的切口子区段构成,胎面内侧的切口子区段延伸第一半波长、在向前行驶时与滚动方向相反指向,胎面外侧的切口子区段延伸第二半波长、在向前行驶时指向滚动方向,其中第二波长大于第一波长。

3、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专门与轮胎的滚动方向相匹配的横穿的切口。通过s形波状的切口区段,局部地保留了有利于抓地性能的蜿蜒的抓地棱边以及凸胎纹节段之间的对应支撑效果。此外,相较于“多重”波状的切口区段,通过s形波状的切口区段缩短了到最近的沟纹的排放路线。与滚动方向相反指向的、更靠近滚入的切口端部的、具有较小波长的胎面内侧的切口子区段尤其有利于支撑效果。相较于胎面内侧的切口子区段,在指向滚动方向的、更靠近滚出的切口端部的、具有较大波长的胎面外侧的切口子区段中,水通过的速度稍快,因此在该切口子区段中,水流有利地加速流向滚出的切口端部的方向。因此,水以有利加速的方式从s形波状的切口区段被排出,从而整体上改善了切口中的排水。

4、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与胎面外侧的切口子区段相关的第二波长是与胎面内侧的切口子区段相关的第一波长的110%至140%、尤其115%至125%。波长相协调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切口子区段的所阐述的工作方式。

5、就此而言进一步有利的是:与胎面内侧的切口子区段相关的第一半波长所具有的尺寸为4.0mm至10.0mm、优选6.0mm至8.0mm。

6、在切口子区段的波幅方面,较大的波幅有利于上述支撑效果以及切口棱边作为抓地棱边的作用,但较小的波幅减小排放路线的长度。在此方面,提供有利折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胎面内侧的切口子区段和胎面外侧的切口子区段各自具有的波幅为切口的宽度的100%至300%、尤其高达200%、优选125%至175%、特别优选140%至160%。

7、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俯视图中观察且参照沿延伸方向定向的切口中心线,在俯视图中呈s形波状延伸的切口区段具有在胎面周边测定的、朝向轴向方向投影的长度,该长度是以类似方式测定的切口的长度的20%至30%、尤其24%至28%。

8、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切口中心线定向的俯视截面中观察,在俯视图中呈s形波状延伸的切口区段具有径向外部的切口区域,s形在该径向外部的切口区域中延续,并且该径向外部的切口区域在径向方向上达到的深度为切口的最大深度的35%至60%、尤其45%至50%。这样实施的切口区域对于在俯视图中呈s形波状延伸的切口区段的上述工作方式特别有利。

9、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设有切口,这些切口各自具有至少两个、尤其恰好两个在俯视图中呈s形波状延伸的切口区段,其中在俯视图中呈s形波状延伸的切口区段优选不直接彼此连接。这一措施有助于改善抓地性能。

10、在上一提到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有利的是:这些切口各自具有在俯视图中垂直于切口中心线定向的、参照纵向延伸尺寸延伸穿过相应切口的中心的截面中心平面,这些切口被形成为关于该截面中心平面推移对称(schubsymmetrisch)。这可以实现特别均匀的、对于抓地性能有利的支撑效果。

11、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沿径向方向定向且垂直于切口中心线延伸的截面中观察,切口的在俯视图中呈s形波状延伸的一个或每个切口区段具有延伸过每个切口子区段的大部分的、经偏转的中间的切口区,在与穿过呈s形波状延伸的切口区段居中延伸的波形曲线垂直定向的俯视截面中观察,该中间的切口区弧形地延伸。经偏转的中间的切口区还使由切口构成的凸胎纹节段相对于彼此稳定,这同样有利于抓地性能。

12、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切口具有从切口棱边出发的切口壁,其中经偏转的中间的切口区由形成于从滚入的切口棱边出发的切口壁的凸起和形成在从滚出的切口棱边出发的切口壁中的凹入部构成。这一设计方案改善了切口的开口能力,这尤其有利于雪地上的牵引性能。

13、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在的有利的实施变体在于:经偏转的中间的切口区具有对称平面,在沿径向方向定向、垂直于切口中心线的截面中观察,该对称平面与从切口中心线出发的切口中心平面在沿径向方向测定的深度处垂直相交,该深度为切口的最大深度的50%至70%、尤其55%至65%。这额外地改善了切口的开口能力。

14、在上述有利的实施变体中,还有利的是:经偏转的中间的切口区在对称平面中具有区中心线,该区中心线在切口子区段的相互连接处具有相对于且垂直于参考波形曲线的最大偏转,该最大偏转为切口的宽度的150%至200%、尤其160%至190%,该参考波形曲线通过经偏转的中间的切口区之外的区域中的波形曲线朝对称平面的投影获得,其中该区中心线的在对称平面中相对于且垂直于参考波形曲线测定的偏转从最大偏转的位置朝区中心线与参考波形曲线的交点减小。这尤其有利于切口区的区域中的排水性能。

15、此外,就此而言,有利的是:区中心线在胎面内侧的切口子区段的波幅的位置和在胎面外侧的切口子区段的波幅的位置分别具有相对于且垂直于参考波形曲线测定的偏转,该偏转为最大偏转的50%至100%、尤其60%至70%。

16、优选地,区中心线在胎面内侧的切口子区段中的偏转是区中心线在胎面外侧的切口子区段中的偏转的90%至110%。

17、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变体,在垂直于波形曲线的截面中观察,经偏转的中间的切口区具有参照从切口中心线出发的切口中心平面且平行于该切口中心平面测定的延伸长度,该延伸长度为2.0mm至5.0mm、尤其2.5mm至3.5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