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30582发布日期:2022-08-31 06:5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尾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的后部通常配置有后备厢,后备厢可用于存放行李物品和备轮。后备厢门简称为“尾门”,一般尾门采用自下而上掀起的开启方式,尾门的开启方式需根据车型定位来设计。
3.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1761294a、申请公布日为2010.06.3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背门,具体包括后背门上部总成、后背门下部总成以及上部旋转中心、下部旋转中心,后背门上部总成通过上部旋转中心可向上旋转,后背门下部总成通过下部旋转中心可向下旋转;后背门上部总成上安装有一后背门上锁体,后背门下部总成的上部安装有一后背门上锁扣,该后背门上锁扣与该后背门上锁体配合锁闭。该汽车后背门分为上下两部分并有上下两旋转中心,其上部分绕上旋转中心实现上掀开启,其下部分绕下旋转中心旋转实现下翻开启。
4.现有汽车尾门设计成可分段开启的上、下两部分,充分地考虑到开闭操作的方便性。但是,在尾门的上、下两部分关闭后,尾门中间的合缝处容易形成空隙,不能满足后备厢空间的密封要求,会导致雨水渗漏和灰尘进入车内的情况,无法兼顾分段开启的便捷性和严密闭合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以解决尾门中间的合缝处容易形成空隙,不能满足后备厢空间的密封要求,会导致雨水渗漏和灰尘进入车内的情况,无法兼顾分段开启的便捷性和严密闭合的性能要求的问题。
6.本发明的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的技术方案为: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包括上尾门、下尾门、驱动器和控制器,所述上尾门的上部设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与后背厢的上边梁连接,所述下尾门的下部设有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与后背厢的下边梁连接;所述上尾门的下侧设有第一对合部,所述下尾门的上侧设有第二对合部,所述第一对合部和/或所述第二对合部设有密封件,以在闭合时所述密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对合部、所述第二对合部压紧配合;所述驱动器铰接安装于所述上尾门与后备厢之间,所述上尾门具有闭合状态、全开状态,以及介于闭合状态和全开状态之间的开口状态,在开口状态时所述第一对合部与所述第二对合部相分离;所述下尾门设有开启结构,所述开启结构、所述驱动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开启结构用于在用户操控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开启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开启信号并控制所述驱动器工作,以带动所述上尾门调整至开口状态。
7.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尾门处于开口状态时,所述上尾门所在的平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5
°
至20
°
之间的任意角度。
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器上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行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驱动器的工作行程;在检测到所述驱动器工作至对应所述上尾门的开口状态的位置时,所述行程开关向所述控制器发出行程信号,并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器停机,以使所述上尾门保持于开口状态。
9.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器上还安装有第一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用于检测所述上尾门受到的开合外力;在开合外力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开合信号,并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器工作,以使所述上尾门调整至闭合状态或全开状态。
1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对合部为下凹槽,所述下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上尾门的下边缘延伸,且所述下凹槽的槽口方向朝下设置;所述下尾门的上边缘构成所述第二对合部,所述密封件为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沿所述下尾门的上边缘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密封条与所述下凹槽凹凸配合。
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尾门的上侧安装有锁体,所述下尾门的下侧安装有锁扣,所述锁体与所述锁扣相匹配,所述开启结构为拉手,所述拉手与所述锁体传动连接。
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开启结构包括触发元件,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在用户操控所述开启结构时所述触发元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开启信号。
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凹槽的内侧设有第二感应元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用于检测所述密封条与所述下凹槽相抵接或分离;在检测到所述密封条抵接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闭合信号,并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器工作以带动所述上尾门由开口状态调整至闭合状态;在检测到所述密封条分离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停止信号,并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器停机以使所述上尾门保持于开口状态。
1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感应元件为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安装于所述下凹槽内且远离尾门开口的一侧槽壁。
15.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器为气缸、液压油缸或电动推杆。
16.有益效果:该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采用了上尾门、下尾门、驱动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形式,上尾门铰接于后背厢的上边梁,下尾门铰接于后背厢的下边梁,可向上掀起上尾门和翻开下尾门,以分段打开后背厢的上半部分空间和下半部分空间,方便用户拿取物品。并且,上尾门的第一对合部与下尾门的第二对合部之间设有密封件,在闭合尾门时密封件可消除中间合缝的空隙,满足了后备厢空间的密封要求,防止出现雨水渗漏和灰尘进入车内的情况。
17.其中,上尾门与后备厢之间铰接有驱动器,上尾门具有闭合状态、全开状态和开口状态,当用户操控开启结构时,控制器接收到开启信号并控制驱动器工作,将上尾门由闭合状态调整至开口状态;此时,上尾门介于闭合状态和全开状态之间,无需完全开启上尾门仅使第一对合部与第二对合部相分离,避免上尾门干涉下尾门的打开动作,确保能够顺利地
分段开启下尾门,使用灵活性更好,兼顾了分段开启的便捷性和严密闭合的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上尾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发明的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上尾门处于开口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的控制原理图。
19.图中:1-上尾门;10-后窗玻璃;11-第一铰链;12-下凹槽;13-驱动器;2-下尾门;21-第二铰链;22-密封件;23-开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1.本发明的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包括上尾门1、下尾门2、驱动器13和控制器,上尾门1的中部安装有后窗玻璃10,上尾门1的上部设有第一铰链11,第一铰链11与后背厢的上边梁连接,下尾门2的下部设有第二铰链21,第二铰链21与后背厢的下边梁连接;上尾门1的下侧设有第一对合部,下尾门2的上侧设有第二对合部,第一对合部和/或第二对合部设有密封件22,以在闭合时密封件22分别与第一对合部、第二对合部压紧配合。
22.驱动器13铰接安装于上尾门1与后备厢之间,上尾门1具有闭合状态、全开状态,以及介于闭合状态和全开状态之间的开口状态,在开口状态时第一对合部与第二对合部相分离;下尾门2设有开启结构23,开启结构23、驱动器13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开启结构23用于在用户操控时向控制器发出开启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开启信号并控制驱动器13工作,以带动上尾门1调整至开口状态。
23.该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采用了上尾门1、下尾门2、驱动器13和控制器的设计形式,上尾门1铰接于后背厢的上边梁,下尾门2铰接于后背厢的下边梁,可向上掀起上尾门1和翻开下尾门2,以分段打开后背厢的上半部分空间和下半部分空间,方便用户拿取物品。并且,上尾门1的第一对合部与下尾门2的第二对合部之间设有密封件22,在闭合尾门时密封件22可消除中间合缝的空隙,满足了后备厢空间的密封要求,防止出现雨水渗漏和灰尘进入车内的情况。
24.其中,上尾门1与后备厢之间铰接有驱动器13,上尾门1具有闭合状态、全开状态和开口状态,当用户操控开启结构23时,控制器接收到开启信号并控制驱动器13工作,将上尾门1由闭合状态调整至开口状态;此时,上尾门1介于闭合状态和全开状态之间,无需完全开启上尾门1仅使第一对合部与第二对合部相分离,避免上尾门1干涉下尾门2的打开动作,确保能够顺利地分段开启下尾门2,使用灵活性更好,兼顾了分段开启的便捷性和严密闭合的性能要求。
25.上尾门1处于开口状态时,上尾门1所在的平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5
°
至20
°
之间的任意角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上尾门1处于开口状态时,上尾门1所在的平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0
°
,此时上尾门1朝外开启的角度不大,既减少了运动行程和耗能量,又避免上尾门1对下尾门2产生干涉,能够满足下尾门2顺利打开的要求。
26.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13上安装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行程开关用于检测驱动器13的工作行程;在检测到驱动器13工作至对应上尾门1的开口状态的位置时,如图3所示,行程开关向控制器发出行程信号,并由控制器控制驱动器13停机,以使上尾门1保持于开口状态。利用驱动器13来检测上尾门1的状态,可使上尾门1准确地保持于开口状态,打开下尾门2且不完全打开上尾门1的半开启设计能够满足用户取放物品的需求,有效地缩短了上尾门1的开启行程。
27.其中,驱动器13上还安装有第一感应元件,第一感应元件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感应元件用于检测上尾门1受到的开合外力;在开合外力超过设定阈值时,第一感应元件向控制器发出开合信号,并由控制器控制驱动器13工作,以使上尾门1调整至闭合状态或全开状态。具体的,第一感应元件为压力传感器,开合外力的设定阈值为30n至300n之间的任意大小,当检测到上尾门1受到的开合外力超过设定阈值时,说明用户需要进一步开启上尾门1或者关闭尾门,对应的,控制器根据开合信号控制驱动器13继续工作,将上尾门1由开口状态调整至闭合状态或全开状态。
2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对合部为下凹槽12,下凹槽1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尾门1的下边缘延伸,且下凹槽12的槽口方向朝下设置;下尾门2的上边缘构成第二对合部,密封件22为密封条,密封条沿下尾门2的上边缘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密封条与下凹槽12凹凸配合。在上尾门1与下尾门2完全闭合后,密封条压紧于上尾门1的下凹槽12中,可有效的消除尾门中间的合缝处的空隙。
29.其中,下尾门2的上侧安装有锁体,上尾门1的下侧安装有锁扣(图中未示出),下尾门2的锁体与上尾门1的锁扣相匹配,开启结构23为拉手,拉手与下尾门2的锁体传动连接。当用户手动操作拉手时,可带动锁体与锁扣解锁,当关闭下尾门2后,锁体与锁扣再次形成锁止配合。
3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开启结构23包括触发元件,触发元件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在用户操控开启结构23时触发元件向控制器发出开启信号。在下尾门2的锁体与上尾门1的锁扣解锁时,使触发元件发出开启信号,由控制器控制驱动器13工作,驱动上尾门1开启至开口状态。另外,驱动器13为气缸、液压油缸或电动推杆。
31.本发明的分体式汽车尾门结构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可将具体实施例1中的行程开关进行替换设计,例如:在下尾门的下凹槽内设有第二感应元件,第二感应元件用于检测密封条与下凹槽相抵接或分离;在检测到密封条抵接时,第二感应元件向控制器发出闭合信号,并由控制器控制驱动器工作以带动上尾门由开口状态调整至闭合状态;在检测到密封条分离时,第二感应元件向控制器发出停止信号,并由控制器控制驱动器停机以使上尾门保持于开口状态。
32.具体的,第二感应元件为压力传感器,第二感应元件安装于下尾门的下凹槽内且远离尾门开口的一侧槽壁,同样能够起到准确检测上尾门的位置状态,以便于准确控制驱动器工作和停机。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