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8426发布日期:2022-09-03 07:5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桌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桌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桌板。


背景技术:

2.在汽车、火车或飞机等交通工具中,通常会在前排座椅靠背的背面安装小桌板,以方便后排乘客放置文件、笔记本电脑、食物、饮料等物品。现有交通工具上的小桌板,通常包括设置在前排座椅靠背背面的安装支架、固定在靠背背面上部的旋钮,以及能翻转打开的刚性搁物板。当后排乘客需要打开小桌板时,将该搁物板翻转至水平,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即可放置物品;当需要收起小桌板时,将该搁物板翻转至平行于座椅靠背,然后通过旋钮固定在靠背上部。
3.然而,这类汽车座椅桌板采用的翻转以及支撑结构简单直接,无法针对前座靠背的设置角度而对桌板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当前座靠背角度改变时,桌板无法设置成水平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汽车座椅桌板无法根据前座靠背角度进行角度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桌板。
5.一种汽车座椅桌板,该汽车座椅桌板包括座椅背壳体、连接组件以及桌板主体,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座椅背壳体的一侧表面,连接组件能够与座椅背壳体进行一定限度的相对摆动;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桌板主体的一侧表面,桌板主体能够与连接组件进行一定限度的相对摆动,从而使得桌板主体能够相对座椅背壳体的侧表面进行一定限度的摆动折叠。
6.桌板主体包括底托、面板以及调节组件,底托的一侧表面与连接组件连接;面板对应扣合于底托连接有连接组件的一侧表面;调节组件设置于底托与面板之间的安装空间内,调节组件设置于底托与连接组件的连接处。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座椅背壳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连接槽,若干连接槽相互平行设置于座椅背壳体与连接组件连接的一侧表面,并贯穿至另一侧表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组件具有若干第一连接杆、若干第二连接杆以及若干连接件,若干连接件分别对应若干连接槽均设置于座椅背壳体背向桌板主体的一侧表面,并且,若干连接件分别设置于对应连接槽的侧边缘;若干第一连接杆分别与若干连接槽一一对应,并且,每一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对应连接槽,并连接于对应连接件的一端,每一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面板;若干第二连接杆分别与若干连接槽一一对应,并且,每一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对应连接槽,并相对第一连接杆连接于对应连接槽的另一端,每一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面板。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连接杆连接底托的一端均向桌板主体的翻折方向弯折形成曲部,每一曲部的末端连接底托,并且,每一曲部与底托之间形成安装空
间,调节组件设置于对应第一连接杆与底托之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调节组件包括若干安装底座、若干垫块以及若干调节件,若干安装底座分别对应若干曲部设置于对应的曲部以及底托之间,并固定于底托朝向面板的一侧表面;若干垫块分别对应安装于若干安装底座内,并且,每一垫块的顶侧表面与对应曲部的底侧表面相抵接;若干调节件分别与若干垫块一一对应,并转动安装于底托朝向面板的一侧表面,并且,每一调节件的一侧边缘连接对应垫块的一端,从而能够通过转动调节件拖动对应垫块沿对应安装底座移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垫块的顶侧表面具有阶梯状折面,并且,每一垫块的阶梯状折面由对应垫块的一端向另一端逐级降低,对应曲部的底侧表面能够与对应垫块的阶梯状折面逐级对应配合,从而能够通过转动调节件拖动对应垫块切换不同高度的阶梯表面与对应曲部抵接,进而调整对应第一连接杆与底托的相对角度。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安装底座具有安装滑槽,若干安装滑槽分别对应收容若干垫块,从而使得每一垫块能够通过对应的调节件拖动对应垫块沿对应安装滑槽进行相对滑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调节件为半圆形片状结构,从而对每一调节件的调节限度进行限定;若干调节件分别平行设置于底托朝向面板的一侧表面,每一调节件的弧形边缘具有规则的齿状结构,从而更有利与乘客拨动调节件对桌板角度进行调节。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托具有容置腔以及若干连接板,容置腔设置于底托朝向面板的一侧表面,若干连接板对应连接组件设置于容置腔的底壁表面。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调节组件收容于容置腔内,并连接于容置腔的底壁表面;若干连接板分别对应若干第一连接杆以及若干第二连接杆设置于容置腔的底壁表面,若干安装底座分别对应设置于若干连接板的顶侧表面,若干第一连接杆以及若干第二连接杆分别对应连接若干连接板。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托还具有若干加强筋,若干加强筋均设置于容置腔的底壁表面,并且,若干加强筋相互平行等距设置。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汽车座椅桌板还具有扣接组件,扣接组件包括扣接槽以及扣接块,扣接槽设置于底托朝向面板的一侧表面,并设置于底托远离连接组件的一侧边缘;扣接块能够与扣接槽对应配合,并设置于座椅背壳体朝向底托的一侧表面;面板对应扣接槽具有一通孔,面板扣合连接底托时,扣接槽能够通过通孔由面板朝向底托一侧贯穿至面板背向底托一侧,并且,当桌板主体通过连接组件摆动扣合至座椅背壳体朝向桌板主体的一侧表面时,扣接槽与扣接块对应配合扣接,从而使得桌板主体能够翻折并扣接贴附于座椅背壳体朝向桌板主体的一侧表面。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托还具有第一安装槽以及握持件,第一安装槽设置于底托背向面板的一侧表面,握持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托还具有若干第二安装槽以及若干缓冲件,若干第二安装槽均设置于底托朝向面板的一侧表面,并且,若干第二安装槽分别均匀设置于底托该侧表面的边缘,若干缓冲件分别对应安装于若干第二安装槽内。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具有若干让位槽以及置物槽,若干让位槽分别与若干连接板一一对应设置于面板朝向底托的一侧表面,并分别贯穿至面板背向底托的一
侧表面;置物槽设置于面板背向底托的一侧表面。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若干第一连接杆以及若干第二连接杆分别与若干让位槽一一对应配合,每一第一连杆及其对应的第二连杆均能够通过对应的让位槽进行无障碍摆动,从而使得桌板主体能够进行大幅度摆动,并向座椅背壳体一侧方向折叠。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座椅背壳体具有收容槽以及收容侧板,收容槽设置于座椅背壳体朝向桌板主体的一侧表面,连接组件通过收容槽底壁顶侧部分连接座椅背壳体,桌板主体能够对应配合并收容于收容槽的顶侧部分;收容侧板内凹一侧表面的边缘连接收容槽底壁底侧部分的边缘,从而形成顶侧为敞口,底侧为闭口的兜状收容腔。
23.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示的汽车座椅桌板采用调节组件对桌板主体的设置角度进行调整。在实际应用时,由于汽车座椅的倾斜角度时随乘客调整而决定的,后座乘客在使用安装于前座座椅背壳体的桌板时,则需要根据前座座椅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在本发明中,调节组件便起到对桌板相对座椅背壳体设置使用状态角度的调整。此外,若干垫块通过其顶侧的阶梯状表面与若干第一连接杆的底侧表面配合,从而使得乘客能够通过转动对应的调节件拖动对应的垫块,以此调节对应第一连接杆相对桌板主体的摆动角度,进而实现对桌板使用角度的调节。
24.附图说明
25.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汽车座椅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汽车座椅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汽车座椅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汽车座椅桌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2.请参阅图1,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汽车座椅桌板,该汽车座椅桌板包括座椅背壳体1、连接组件2以及桌板主体3。其中,连接组件2的一端连接座椅背壳体1的一侧表面,连接组件2能够与座椅背壳体1进行一定限度的相对摆动;连接组件2的另一端连接桌板主体3的一侧表面,桌板主体3能够与连接组件2进行一定限度的相对摆动,从而使得桌板主体3能够相对座椅背壳体1的侧表面进行一定限度的摆动折叠。在实际应用中,桌板主体3在使用状态时,乘客能够通过连接组件2对在桌板主体3的使用角度进行调整,并且,连接组件2能够对桌板主体3进行支撑;桌板主体3能够通过连接件23向座椅背壳体1一侧翻折贴附,从而使得桌板主体3在非使用状态时能够收容于前座椅的背部。
33.请参阅图1以及图2,进一步的,桌板主体3包括底托31、面板32以及调节组件33。其中,底托31的一侧表面与连接组件2连接;面板32对应扣合于底托31连接有连接组件2的一侧表面,从而使得连接组件2能够通过底托31对面板32进行支撑;调节组件33设置于底托31与面板32之间的安装空间内,具体的,调节组件33设置于底托31与连接组件2的连接处,调节组件33能够对连接组件2以及底托31之间的连接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桌板主体3使用状态的设置角度进行调整。依据前座背靠也即座椅背壳体1设置角度的不同,乘客能够通过调节组件33调节桌板主体3设置角度,从而使得面板32能够满足后座乘客的使用需求。
34.请参阅图1至图3,进一步的,座椅背壳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连接槽11,若干连接槽11相互平行设置于座椅背壳体1与连接组件2连接的一侧表面,并贯穿至另一侧表面。连接组件2具有若干第一连接杆21、若干第二连接杆22以及若干连接件23。其中,若干连接件23分别对应若干连接槽11均设置于座椅背壳体1背向桌板主体3的一侧表面,并且,若干连接件23分别设置于对应连接槽11的侧边缘;若干第一连接杆21分别与若干连接槽11一一对应,并且,每一第一连接杆21的一端贯穿对应连接槽11,并连接于对应连接件23的一端,每一第一连接杆21的另一端连接面板32;若干第二连接杆22分别与若干连接槽11一一对应,并且,每一第二连接杆22的一端贯穿对应连接槽11,并相对第一连接杆21连接于对应连接槽11的另一端,每一第二连接杆22的另一端连接面板3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连接
杆21和每一第二连接杆22分别连接对应连接件23的两端,并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连接件23以及底托31形成可形变的四边形结构,从而使得桌板主体3的可调节范围更大,且更便于乘客选取最适用的桌板角度进行使用。
35.请参阅图1至图4,进一步的,每一第一连接杆21连接底托31的一端均向桌板主体3的翻折方向弯折形成曲部211,每一曲部211的末端连接底托31,并且,每一曲部211与底托3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调节组件33设置于对应第一连接杆21与底托31之间。在实际应用中,曲部211的弯折方向能够限制桌板主体3朝向座椅背壳体1底侧方向进行无使用意义的翻折,并提升若干第一连接杆21对桌板主体3在使用状态时的拉拽稳定性。
36.请参阅图1至图6,具体的,调节组件33包括若干安装底座331、若干垫块332以及若干调节件333。其中,若干安装底座331分别对应若干曲部211设置于对应的曲部211以及底托31之间,并固定于底托31朝向面板32的一侧表面;若干垫块332分别对应安装于若干安装底座331内,并且,每一垫块332的顶侧表面与对应曲部211的底侧表面相抵接;若干调节件333分别与若干垫块332一一对应,并转动安装于底托31朝向面板32的一侧表面,并且,每一调节件333的一侧边缘连接对应垫块332的一端,从而能够通过转动调节件333拖动对应垫块332沿对应安装底座331移动,在若干垫块332的移动过程中,每一垫块332的顶侧表面与对应曲部211底侧表面的抵接面不断变化调整,进而以曲部211与底托31连接处为支点,对曲部211与底托31之间相对角度进行调节,以此实现对桌板主体3设置角度的调节。
37.请参阅图1至图6,进一步的,每一垫块332的顶侧表面具有阶梯状折面,并且,每一垫块332的阶梯状折面由对应垫块33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级降低,对应曲部211的底侧表面能够与对应垫块332的阶梯状折面逐级对应配合,从而能够通过转动调节件333拖动对应垫块332切换不同高度的阶梯表面与对应曲部211抵接,进而调整对应第一连接杆21与底托31的相对角度。
38.请参阅图1至图6,进一步的,每一安装底座331具有安装滑槽3311,若干垫块332分别对应安装于若干安装滑槽3311内,并能够通过对应的调节件333拖动对应垫块332沿对应安装滑槽3311进行相对滑动。在本实施例中,若干垫块332均设置于对应的安装滑槽3311内,从而能够有效限定每一垫块332的滑动路径,并提升每一垫块332滑动的稳定性,以此优化乘客对桌板主体3进行角度调节时的操作顺畅度。
39.请参阅图1至图6,进一步的,每一调节件333为半圆形片状结构,从而对每一调节件333的调节限度进行限定;若干调节件333分别平行设置于底托31朝向面板32的一侧表面,每一调节件333的弧形边缘具有规则的齿状结构,从而更有利与乘客拨动调节件333对桌板角度进行调节。
40.请参阅图1至图6,进一步的,底托31具有容置腔311以及若干连接板312,容置腔311设置于底托31朝向面板32的一侧表面,若干连接板312对应连接组件2设置于容置腔311的底壁表面。具体的,调节组件33收容于容置腔311内,并连接于容置腔311的底壁表面;若干连接板312分别对应若干第一连接杆21以及若干第二连接杆22设置于容置腔311的底壁表面,若干安装底座331分别对应设置于若干连接板312的顶侧表面,若干第一连接杆21以及若干第二连接杆22分别对应连接若干连接板312。在本实施例中,底托31与连接组件2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312间接连接,若干连接板312能够根据实际应用过程中对结构强度、韧性以及阻尼等多项需求选用适合的材质进行加工成型,从而有效提高桌板主体3在使用过
程中的耐用性以及舒适性。
41.请参阅图1至图6,进一步的,底托31还具有若干加强筋313,若干加强筋313均设置于容置腔311的底壁表面,并且,若干加强筋313相互平行等距设置,从而对容置腔311底壁的进行补强,以此在保证桌板主体3轻薄的同时提升底托31的结构强度。
42.请参阅图1至图6,进一步的,汽车座椅桌板还具有扣接槽4以及扣接块5。其中,扣接槽4设置于底托31朝向面板32的一侧表面,并设置于底托31远离连接组件2的一侧边缘;扣接块5能够与扣接槽4对应配合,并设置于座椅背壳体1朝向底托31的一侧表面;面板32对应扣接槽4具有一通孔321,面板32扣合连接底托31时,扣接槽4能够通过通孔321由面板32朝向底托31一侧贯穿至面板32背向底托31一侧,并且,当桌板主体3通过连接组件2摆动扣合至座椅背壳体1朝向桌板主体3的一侧表面时,扣接槽4与扣接块5对应配合扣接,从而使得桌板主体3能够翻折并扣接贴附于座椅背壳体1朝向桌板主体3的一侧表面。
43.请参阅图1至图6,进一步的,底托31还具有第一安装槽314以及握持件315,第一安装槽314设置于底托31背向面板32的一侧表面,握持件315设置于第一安装槽314内。在实际应用中,乘客能够通过握持件315扳动桌板主体3进行使用。
44.请参阅图1至图6,进一步的,底托31还具有若干第二安装槽316以及若干缓冲件317,若干第二安装槽316均设置于底托31朝向面板32的一侧表面,并且,若干第二安装槽316分别均匀设置于底托31该侧表面的边缘,若干缓冲件317分别对应安装于若干第二安装槽316内。若干缓冲件317能缓冲底托31与面板32连接处的相互作用力,当面板32承重时,若干缓冲件317能够避免面板32与底托31之间发生直接挤压而发生崩裂。
45.请参阅图1至图6,进一步的,面板32具有若干让位槽322以及置物槽323,若干让位槽322分别与若干连接板312一一对应设置于面板32朝向底托31的一侧表面,并分别贯穿至面板32背向底托31的一侧表面;置物槽323设置于面板32背向底托31的一侧表面用于放置乘客物品,以此避免物品从面板32表面滑落。具体的,若干第一连接杆21以及若干第二连接杆22分别与若干让位槽322一一对应配合,每一第一连杆及其对应的第二连杆均能够通过对应的让位槽322进行无障碍摆动,从而使得桌板主体3能够进行大幅度摆动,并向座椅背壳体1一侧方向折叠。
46.请参阅图1至图6,进一步的,座椅背壳体1具有收容槽12以及收容侧板13。其中,收容槽12设置于座椅背壳体1朝向桌板主体3的一侧表面,连接组件2通过收容槽12底壁顶侧部分连接座椅背壳体1,桌板主体3能够对应配合并收容于收容槽12的顶侧部分;收容侧板13内凹一侧表面的边缘连接收容槽12底壁底侧部分的边缘,从而形成顶侧为敞口,底侧为闭口的兜状收容腔用于收容乘客物品。
47.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示的汽车座椅桌板采用调节组件对桌板主体的设置角度进行调整。在实际应用时,由于汽车座椅的倾斜角度时随乘客调整而决定的,后座乘客在使用安装于前座座椅背壳体的桌板时,则需要根据前座座椅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在本发明中,调节组件便起到对桌板相对座椅背壳体设置使用状态角度的调整。此外,若干垫块通过其顶侧的阶梯状表面与若干第一连接杆的底侧表面配合,从而使得乘客能够通过转动对应的调节件拖动对应的垫块,以此调节对应第一连接杆相对桌板主体的摆动角度,进而实现对桌板使用角度的调节。
4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