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电站内防泥沙积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03848发布日期:2022-12-27 23:2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电站内防泥沙积水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换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换电站内防泥沙积水的方 法。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发展越来越迅速,阻碍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动力电池 的充电难题;传统的方式是采用充电桩快速充电,但此方式具有诸多缺点: 效率仍然远不及加油快速、降低电池使用寿命、电池维护的成本高。为了解 决效率问题,现有解决方式是采用换电方式,直接更换电动车上的电池,在 换电站更换满电电池,并把亏电电池换下后在换电站充电,这提高了电动汽 车的续航效率和换电效率。
3.换电站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车辆会携带泥沙雨水进入换电站,刮风下雨 也会有大量雨水飘进换电站的换电通道,并且,地面也会涨起一定高度的积 水,泥沙雨水进入到换电站中,会影响换电站的正常运行,尤其会对换电站 内的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造成破坏,严重的情况,甚至影响换电站的运营安 全,因此,在换电站内采用一定的方法减少泥沙雨水对换电站的影响是十分 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泥沙雨水对换电 站的侵扰,提供一种换电站内防泥沙积水的方法,从规避、预防、处理的多 个角度综合治理换电站内的泥沙积水,尽可能减小泥沙积水对换电站的影 响。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电站内防泥沙积水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6.步骤a、规避设置用于完成换电动作的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使动力组 件和导向组件设置的位置远离泥沙,并遮挡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
7.步骤b、在行走组件运行的轨道上设置清理机构,在行走组件行走过程 中同步带动清理机构,清理轨道泥沙;
8.步骤c、设置支撑车轮的辊筒组件为可拆卸结构,并在辊筒组件的下方 设置泥沙积水漏孔;
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将抬车机构的动力组件和导向 组件避让设置在停车平台的两侧,并高于所述停车平台。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将停车平台上归中机构的归中 动力组件和归中导向组件避让车辆行驶通过的区域设置,并在归中机构的动 力组件和导向组件上设置盖板。
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在停车平台的底部不设置轴距 调整机构。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在行走组件沿轨道行走的两侧 面设置能够清扫轨道的刮片和毛刷。
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设置所述轨道为立式轻轨,在 所述轨道中
不设置导向槽,所述轨道的侧面作为导向面,设置导向齿条侧放 在立式轻轨上。
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在所述轨道的下方设置安装垫 块。
1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c中,所述辊筒组件包括一体组装成型 的辊筒架和辊筒,所述辊筒组件通过侧面辊筒压板固定在停车平台上。
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c中,设置所述泥沙积水漏孔,在辊筒 组件上带有泥沙时,冲刷辊筒组件,泥沙和污水从泥沙积水漏孔中流出。
1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d、设置停车平台的支撑架和支 撑板为一整体,将停车平台的螺栓安装孔设置在通车面的下方,所述螺栓安 装孔设置在支撑架上,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对应位置设置避让孔,在所述避让 孔上设置封板。
1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站设置在箱体中,所述换电站内的 所有组件均安装在箱体的上层面以上。
1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
2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停车平台和电池仓中还设置有液位检 测传感器。
21.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2.本发明所述的换电站内防泥沙积水的方法,从规避、预防、处理的多个 角度综合治理换电站内的泥沙积水,从换电站的结构出发,将换电站中的动 力组件和导向组件设置在能够避让泥沙积水的位置,并且,采用挡板对动力 组件和导向组件进行遮挡,防止泥沙雨水侵入;设置了多种不同的泥沙清理 方式,在行走组件中设置清理机构,在行走的过程中对轨道上的泥沙进行清 理;将泥沙污染最严重的辊筒组件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在积累泥沙时可以 拆卸清洗,方便直接更换,并且,在辊筒组件的下方设置泥沙积水漏孔,可 以对辊筒组件进行清洗,清洗后,泥沙随污水从泥沙积水漏孔中一同排出; 将停车平台的螺栓安装孔设置在通车面的下方,保证停车平台的通车面为完 整的平面,没有螺栓安装孔,防止泥沙在螺栓安装孔中堆积。
附图说明
23.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4.图1是本发明的抬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的归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发明的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发明的辊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发明的停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停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9.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抬车机构;11、抬车动力组件;12、抬车导 向组件;2、归中机构;21、归中块;22、归中动力组件;23、归中导向组 件;24、液位检测传感器;3、行走组件;31、rgv移载小车;32、轨道; 33、毛刷;34、安装垫块;4、辊筒组件;41、辊筒架;42、辊筒;43、辊 筒压板;44、泥沙积水漏孔;5、停车平台;51、支撑架;52、支撑板;53、 螺栓安装孔;54、封板;55、螺丝安装垫片;56、孔塞。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 限定。
31.本发明的公开了一种换电站内防泥沙积水的方法,从换电站实际的运营 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泥沙积水产生的原因和泥沙积水存在的位置:车辆会 携带泥沙雨水进入换电站,刮风下雨也会有大量雨水飘进换电站的换电通 道,地面也会涨起一定高度的积水,因为换电站都是设置在箱体中,由于箱 体的遮蔽作用,一般情况下,泥沙积水并不会侵入到换电站内,并且,大部 分的换电站都是设置加高的基建平台上的,因此下雨积水也不会侵入到换电 站中,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泥沙积水主要是被换电车辆带入到换电站中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本实施例从规避、预防、处理的多个角度综合治理换电站 内的泥沙积水,从换电站的结构出发,换电站中的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比较 害怕受到泥沙积水侵扰,会影响换电站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因 此,将换电站中的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设置在能够避让泥沙积水的位置,并 且,采用挡板对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进行遮挡,防止泥沙雨水侵入;根据泥 沙的侵扰程度,在不同位置设置了多种不同的泥沙清理方式,在行走组件3 中设置清理机构,在行走的过程中对轨道上的泥沙进行清理;在支撑车轮的 辊筒组件4中,设置辊筒组件4为可拆卸的结构,在积累泥沙时可以拆卸清 洗,方便直接更换,并且,在辊筒组件4的下方设置泥沙积水漏孔44,可 以对辊筒组件4进行清洗,清洗后,泥沙随污水从泥沙积水漏孔44中一同 排出;对停车平台5的通车面进行处理,将停车平台5的螺栓安装孔53设 置在通车面的下方,保证停车平台的通车面为完整的平面,没有螺栓安装孔 53,防止泥沙在螺栓安装孔53中堆积。
32.本发明的换电站内防泥沙积水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需要说明的 是,这些步骤没有先后顺序限制:
33.步骤a、对于受到泥沙雨水侵扰后就无法正常工作的动力组件和导向组 件,采用规避设计的方式,使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设置的位置远离泥沙积水, 根据上述分析,泥沙积水主要是由换电车辆带入到换电站中的,因此,想要 将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规避泥沙积水,就需要设置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远离 停车平台上的通车通道,这样,当车辆从停车平台上驶过时,即使车辆携带 有泥沙积水,泥沙积水也不会进入到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中,并且,在动力 组件和导向组件外还可以设置遮挡板或遮挡罩,这样即使有泥沙积水从停车 平台上飞溅出来,也会被阻挡,不会直接侵扰到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保证 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的正常运行。
34.现有技术的换电站,抬车机构1大多数都是对车轮进行抬升,这样,抬 车机构1的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就必须设置在车轮的下方,那这样就容易受 到泥沙积水的侵扰,因此,想要规避泥沙,就需要改变现有抬车机构1的抬 车形式,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抬车机构1采用抬车身的方式, 将抬车机构1设置在停车平台5的两侧,在抬车机构上设置向停车平台5方 向突出的抬车臂,这样驱动抬车臂的抬车动力组件11和保证抬车臂运行的 抬车导向组件12就可以设置在停车平台5的两侧,从而实现对停车平台5 的避让,并且,本实施例的抬车臂是竖直方向运动的,这样就可以设置抬车 动力组件11和抬车导向组件12高于所述停车平台5,这样即使是停车平台 5上有积水,积水也不会侵扰到抬车动力组件11和抬车导向组件12。
35.在对车辆需要进行换电的时候,当驾驶员将车辆驶入到停车平台5上 时,由于不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驾驶水平不同,不可能要求驾驶员将车辆 都准确的停到指定的换电位置,因此,在所述停车平台5上需要设置能够侧 向推动车辆移动的归中机构2,归中机构2通过推动车轮使车辆平移,从而 将车辆推动到指定的换电位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还需要避让设置归中 机构的归中动力组件22和归中导向组件23,参照图2所示,由于归中机构 2需要直接作用在车辆的车轮上,所述归中机构2没办法像抬车机构1一样 设置在停车平台5的两侧,只能够设置在停车平台5中,在本实施例中,设 置一定宽度的通车通道,车辆在驶入停车平台时,沿着通车通道运行,将归 中机构2设置在通车通道的两侧,设置归中机构2中用于抵接推动车轮的归 中块21能够进出所述通车通道,在通车通道上推动车轮归中定位,将归中 机构2中的归中动力组件22和归中导向组件23设置在通车通道的外侧,所 述归中动力组件22通过推板连接块与归中块21连接,这样就将归中动力组 件22和归中导向组件23避让设置在通车通道的外侧,既能为归中块21提 供动力和导向,又能够防止受到泥沙的侵扰;并且,本实施例还在归中动力 组件22和归中导向组件23上设置盖板,通过盖板对归中动力组件22和归 中导向组件23进行遮挡,防止车辆通过时,泥沙积水飞溅到归中动力组件 22和归中导向组件23中。
36.具体地,由于车辆的轴距不尽相同,电池在车辆底盘下方的分布位置也 不尽相同,因此,现有的换电站在停车平台5下方还设置前后方向的调节机 构,这样就需要将调节机构的动力组件和导向组件设置在通车通道的下方, 这样就容易受到泥沙的侵扰,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停车平台5的底部不 设置轴距调整机构,只预留有足够的换电空间,使车辆在停到停车平台后, 电池能够落在换电空间的上方,这样给换电机器人预留相对调整的空间,设 置换电机器人能够相对车辆调整前后位置,使换电机器人上的加解锁机构能 够对准电池。
37.步骤b、对于无法规避泥沙雨水的组件,例如:设置在停车平台5下方、 需要进出到停车平台5的换电机器人,如果换电机器人采用轨道式的运行方 式,那么一定有一段轨道32需要铺设到停车平台5的下方,泥沙通过充换 电车辆带入到停车平台5后,落入到轨道32中就会影响在轨道32上的行走 组件3,为了保证换电机器人的正常运行,就要在换电机器人的行走组件3 运行的轨道32上设置清理机构,在行走组件3行走过程中同步带动清理机 构,通过清理机构先将轨道32上的泥沙清理干净,从而不会影响行走组件 3的正常运行。
38.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换电机器人为rgv移载小车31, 设置rgv移载小车31在轨道32上运行,为了防止轨道中积累泥沙,本实施 例中设置的轨道32为立式轻轨,所述轨道32为“工”字型轨道,设置轨道 32的上表面为rgv移载小车31的行走面,设置轨道32的立面为rgv移载 小车31的导向面,所述rgv移载小车31上设置沿导向面行走的导向轮,将 两个导向轮分别设置在导向面的两侧,通过导向轮沿导向面移动,实现对 rgv移载小车31在轨道32上的精确导向;并且,设置导向齿条侧放在立式 轻轨上,防止导向齿条内积累泥沙。
39.具体地,所述rgv移载小车31在轨道32上沿轨道32的延伸方向行走, 在rgv移载小车31沿轨道32行走的两侧面设置能够清扫轨道的刮片和毛刷 33,在行走的过程中,先通过刮片刮除掉整形的泥块,再通过毛刷33对行 走面的泥沙进行清扫,防止泥沙卷入到rgv移载小车31的行走轮中,影响 行走轮的正常转动,由于本实施例的rgv移载小车31需要在轨
道32上向两 个方向运行,因此在rgv移载小车31的两侧面均设置刮片和毛刷33,无论 rgv移载小车31朝哪个方向运行,在rgv移载小车31经过轨道32前,都 会通过刮片和毛刷33先清理轨道32;
4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轨道32进行安装固定,在轨道32的下 方还设置有安装垫块34,一方面,设置安装垫块34对轨道32进行支撑, 当轨道32的安装面不是水平面时,可以调节不同位置的安装垫块34的高度 使轨道32的行走面为水平面,另一方面,通过安装垫块34将轨道32垫高, 也能够防止积水没过轨道32,影响轨道32上rgv移载小车31的运行。
41.步骤c、对于受泥沙积水侵扰严重的组件,例如:用于支撑车轮的辊筒 组件4,车轮直接与地面接触是携带泥沙积水最严重的部件,并且,在换电 的过程中,车轮需要停放到停车平台5的辊筒组件4上,这时携带在车轮上 的泥沙很容易落入到辊筒组件4中,如果泥沙在辊筒组件4中积累,会影响 辊筒组件4中辊筒42的转动,辊筒42无法转动就无法实现车辆的居中调节,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支撑车轮的辊筒组件4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在辊筒 组件4受到泥沙侵扰后,可以将辊筒组件4从停车平台5上拆卸下来,对辊 筒组件4进行清洗或更换,时刻保证辊筒组件4能够正常运行;
42.参照图4所示,所述辊筒组件4包括一体组装成型的辊筒架41和辊筒 42,所述辊筒42设置在所述辊筒架41中,所述辊筒组件4通过侧面辊筒压 板43固定在停车平台5上,在需要更换辊筒组件4时,先拆除侧面的辊筒 压板43,可以直接将装有辊筒42的辊筒架41一同取出,直接对整个辊筒 架41进行清洗处理,不用单独拆除辊筒42,提高清洗和更换的效率;具体 地,所述辊筒也能够从辊筒架上拆卸,当某一辊筒损坏时,可以单独更换。
43.并且,在辊筒组件4的下方设置泥沙积水漏孔43,当车辆的车轮携带 大量泥沙雨水停放在辊筒组件4上时,一部分泥沙和雨水可以通过辊筒组件 4,从辊筒组件4的下方的泥沙积水漏孔43中流出,并且,在不拆卸辊筒组 件4的情况下,也可以定期冲洗辊筒组件4,清洗后,泥沙随污水从泥沙积 水漏孔43中一同排出。
44.步骤d、车辆需要在停车平台5上驶入、驶出,因此,不仅在车轮停放 的位置会有泥沙积水,在车辆行驶的路径上都会有泥沙积水,因此设置停车 平台5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泥沙积水的能力,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停车平台 5的支撑架51和支撑板5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不需要采用孔销配合的形式 安装,使所述停车平台5的通车面为一完整的平面,在平面上没有装配孔, 泥沙积水仅仅是在停车平台5的表面,比较方便清理;但是,在安装停车平 台5时,必须采用孔销配合的形式将整体的停车平台5的位置固定,参照图 5所示,设置本实施例的停车平台5至少包括上下层设置的通车面和安装面, 将停车平台5的螺栓安装孔53设置在通车面的下方的安装面,在通车面上 不设置螺栓安装孔53,一方面,保证车辆通过停车平台5时,泥沙积水不 会进入到螺栓安装孔53中,另一方面,也防止车轮碾压螺栓安装孔53中的 螺丝帽,防止螺丝帽损伤,难以拆卸;因为安装面设置在通车面的下方,为 了方便在螺栓安装孔53中安装和拆卸螺丝帽,需要在通车面上开设避让孔, 使用工具穿过通车面,因此,在所述通车面上设置能够封堵避让孔的封板 54。
45.参照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支撑架51上设置螺丝安装垫片55, 螺丝旋入螺丝安装垫片55中将支撑架51固定,在所述避让孔中插入孔塞 56,通过所述孔塞56封堵避让孔。
46.具体地,在换电站布站时,一般会将换电站安装在高出地表的基建平台 上,能够防止下雨积水侵入到换电站中,但是有些地形,不满足建设基建平 台的条件,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换电站设置在封闭的箱 体中,并使所述换电站内的所有组件均安装在箱体的上层面以上,这样,在 换电站落地时,即便不做高出地表的基建平台,也可以自带一定的防积水的 能力。
47.具体地,所述箱体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这些漏水孔布置在 容易有泥沙积水的地方,如在滚筒组件下方与泥沙积水漏孔43对应的位置, 或rgv轨道侧边。
48.具体地,在所述停车平台和电池仓中还设置有液位检测传感器,参照图 2所示,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停车平台的支撑架上,通过所述液 位检测传感器判定换电站放置区域雨水是否漫上集装上安装面,当液位检测 传感器检测到水时,即会报警,将警示信息告知运营方,并及时切断换电站 整体的电源,保护换电站在受雨水(甚至洪水)浸水前的安全。
4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 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 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 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